APP下载

建立指向思维,培养探究意识

2022-11-27陈红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低段语文小学

陈红

摘要:随着教学工作的改革发展,课后时间的有效利用已经逐渐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会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到课堂讲解方面,然而,这样的教学形式,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心态逐渐强化,上课学习态度比较消极。在教学改革时期,教师的观念要逐渐创新,同时又要注重低年级学生的文学思维,引导明确新的教学目标,让小学生能够在课上时间充分学习语文知识,在课下时间,通过互动和实践去强化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所以构建科学性、探究性的作业内容比较关键,就是要结合目前的教学情形进行深度思考。

关键词:小学;低段语文;探究性作业

前言: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教学思路的创新对提高教学成效会起到直接的影响,在新的教学理念影响下,教师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能力培养和兴趣,激发角度去分析,语文探究性作业的设计策略,这样才能符合学生的心智发育规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在作业设计方面,教师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通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态度和知识本身的特点进行分析,利用作业设计丰富学习内容,锻炼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和重要性,第二,在课堂学习方面能够提高学习动力。

一、构建生活化内容培养探索意识

在小学阶段构建探究性作业内容,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能够对语文知识产生足够的兴趣,通过课下内容的构建,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培养,这样才能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小学语文知识比较简单,基础教师既要从教学内容角度出发去构建作业内容,同时又要结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去培养探索意识[1]。在讲解低年级语文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内容去启发学生,通过作业的要求指导,不断鼓励学生进行深度探索。

比如,学习《静夜思》时,教师可以改變传统,以背诵和反复书写的形式去强化学生记忆,让学生在生活当中去寻找这隐私里诗句中出现的汉字。比如店铺的牌匾、药盒、课外图书、报纸,一切带有文字性内容的资料上,去寻找相关汉字。在整个寻找过程中,会让学生对诗句的印象逐渐加深,另外,在探索和寻找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有效感受到生活中语文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激发作业完成兴趣。

二、改变作业形式侧重分析与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态度,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设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传统教学工作中,教师在作业设计方面会更加注重通过作业量的方式去约束学生,认真对待语文知识,然而,在教学成效方面并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于教师的出发点并没有准确的认知。导致机械性思维作用下虽然会反复书写相同的语文知识,但并没有深刻的理解其具体含义[2]。所以为了更好的促进小学生对语文知识深度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在作业形式上进行改变和创新,侧重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分析和思考,通过探究性作业内容的制定,让学生能够逐渐感受到,语文作业完成过程的乐趣。

比如,讲解《小松鼠找花生》时,通过课堂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花生的果实是在地底下生长的,结合文章的学习,教师在作业内容设计方面,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活动,去分析还有哪些植物是在地底下生长的。同时为学生列举出更多植物名称,比如火龙果、香蕉、豆角、西红柿、苹果、菠萝、葡萄、水稻等。鼓励学生探索不同植物的果实生长特点,让学生的课余时间利用变得更加趣味性、全面性,增长生活常识的同时,促进学生对文学知识的有效探索。

三、鼓励知识学习与实践提升能力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广大师生只注重对汉字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效率,但并没有让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机会,通过实践的方式,强化内容积累,导致教学工作常常会因为学生的课堂表现而受到质量和效率的影响。作业内容的设计其实也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时期,教师要注重内容的有效创新,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提升积极性[3]。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对语文知识积累量不足,在面对一些陌生汉字时,很容易出现由于行进相似,导致在读音方面出现错误。为了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并且能够准确掌握和运用相关汉字内容,教师可以利用作业设计的方法优化内容构建,提升语文学习综合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内容整理,为学生构建作业内容,比如文章当中会出现一些关于情绪的形容词,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搜索不同的图片打印出来,分发给每个学生。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在下方写出具体的形容词,并结合表情造句。还可以通过不同的表情,让学生进一步探索可能出现不同表情的原因,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创作,构建生动的故事情节。通过对作业内容的创新化设定,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有效理解,帮助学生积累词汇量的同时,也能延展创作思维,准确应用语文知识去自我表达,另一方面也能检验教学成果,通过知识的灵活运用,强化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升。

结论:总而言之,小学语文低段教学工作的发展,教师要运用创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思考和分析,不仅要利用多元化的引导途径去构建作业模式,同时还要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减轻学习压力,提升学习动力,真正的认识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在作业内容构建方面,要摆脱单一化特点,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探究语文知识,运用语文知识强化创造力,从多方面发展角度出发,让学生的文学思维能力、文化理解能力,以及自身的行为品质都能得到不断的强化。

参考文献:

[1]林素美.探究小学语文拓展性作业的设计方法[J].当代家庭教育,2022(17):137-140.

[2]孙利群.指向思维发展的小学语文探究性作业设计[J].语文教学通讯,2022(12):65-67.

[3]郑爱菊.单元视角下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语文新读写,2021(06):73-75.

猜你喜欢

低段语文小学
童话中的“读”门秘籍
写话,爱上你其实很容易
创设有效的低段阅读教学课堂活动
随文识字,培养低段学生“字感”
让游戏为小学低段语文拼音教学助力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