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问题串激发学生英语课堂学习兴趣

2022-11-27高承霞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英语课创设情境

高承霞

摘要:趣是最好的老師。英语课堂教学应该巧用导入,情境创设,注重创新,激发并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学会自己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自学、乐学、善学、会学。

关键词:问题串;学习兴趣

1巧用提问导入,让学生对英语课趣味横生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树立主体意识的重要前提。一个对英语没有兴趣的学生,是不可能站在主体位置上去学习英语的。教学导入是教师在课上开始传授新知识前,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导入新课所使用的方法必须紧密联系课堂教学中所要学习的教学内容,导入的过程是为新知识的呈现铺路搭桥,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心理准备。在课前结合学生的学情,根据教材内容,设计问题串,激发学生对教师的问题深入思考,产生新的问题串,从而增添解决问题的兴趣,

例如,在侦破故事阅读教学时,某学校发生失窃案,警察来学校破案的故事时,老师先用提问的方式,竞赛的形式复习了课本故事中的英语词组,接下来是学生们自编自导的课本剧,他们按角色分别扮演小偷、门卫、学生和警察。而且他们自制了配音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更是增强了视听效果,课堂气氛热闹非凡,学生们情绪高涨。复习之后,接下来要进入新课,就刚才同学们的表演,老师引导学生:“why did the policeman catch the chief?”有的同学说:“Because the chief is very silly。”有的同学说:“Because the policeman asked many questions about the stranger。”再追问“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chief?”引发新的问题与思考。于是老师就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说明,就这样很顺畅的引入了新内容,从这种气氛中,我们不能看出竞争时同学们的思维状况,参与时的积极性及兴奋程度

在新课开始之前,教师也可以事先布置学生用what, who, whose, when, where,why, how等特殊疑问词设置特殊疑问句,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大家一起来回答问题。通过学生个性化问题导入的方法,使学生产生高昂的学习兴趣,达到掌握英语课中新知识的学习目的。

2情境创设,让学生在英语课中自主设问增强学习的快乐

情境创设是采用一定的体验式教学手段,营造一种愉悦、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英语教学中,首先要创造英语学习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比如在学习打电话、看病等日常交际用语时,都尽量用情景教学。鼓励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场景,自主设问,深入思考。这样做不但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学会了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其次,通过语境中开展猜单词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单词的兴趣;开展朗读比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这些比赛其实就是创造一种学以致用的氛围,使学生们切实感到英语的成就感,有“用武之地”,在比赛中,当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一次成功后,就会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于是就会更主动自觉地学习。随着学生兴趣的增强,学习效果也就不断提高。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学习负担逐渐减轻,学习速度不断加快,学习兴趣也就自然能得以长久。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特点和思维特点,进行激励和启发。首先,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各种感知观,上课时运用比赛、游戏、唱、演等多种形式来活跃课堂气氛,以求形成学生的认同感。初中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在每一次对上一节课的内容进行检查温习时,精心设置一些问题,以生生互问、师生互问、组内连环问等形式来完成。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由于引入了这种竞争机制,学生们课后互相帮助,课堂上个个不甘落后,争当第一,学习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

3注重创新,让学生在英语课中更加生动活泼

创新是对现有状况的超越,是人的自主性发展的最高层次的表现,也是自主探究学习的灵魂。在英语教学中创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获取基础和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初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由于受传统教学方法和教材编排的影响,一些教师习惯于按部就班,照本宣科。这使得教无新意,学无创新,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克服这种弊端,灵活、创新性的使用教材。例如,在教学节假日(Festival)时,让学生们由教材里Mid-autumn Festival联想到Children's Day(Sept.10)及西方国家的Children's Day(Dec.25),Thanksgiving Day(the fourth Thursday in November)and so on。这样不但使学生进一步学会推导的方法,加深对此句型结构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在实际教学时,我们也不应该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学生创新的结果上,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创新过程中的理解、尝试和探索。教师要尽可能营造创新氛围,保证学生有时间思考,有独立、自由的机会展示和表现自我,鼓励学生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尝试验证,归纳总结和应用;鼓励学生要敢于标新立异,敢于试一试。

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各司其职,成为课堂主体,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勇于质疑。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如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最终,教师通过各项促进思维深度发展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课堂教学应该巧用导入,情境创设,注重创新,通过多视角、多维度的创新型、开放型问题串的设立,激发学生思考,并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学会自己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自学、乐学、善学、会学。

参考文献:

[1].张志芳.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初探.《校园英语》.2017(51)

[2].孙伟霞.英语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科普童话》.2018(24)

猜你喜欢

英语课创设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小班化”背景下高中英语课例研究刍议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大学英语课前活动对学生创造能力的激发研究
快乐的英语课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