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课多师”问题导向专题教学研究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为例

2022-11-27党锐锋刘亚莉

长春大学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导向理论教材

党锐锋,刘亚莉

(宁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银川 750000)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选用“一课多师”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向进行专题教学,对强化教与学的问题导向意识、推进课程实现教材体系转向教学体系、提升教学整体效果都发挥着独特作用。

1 问题导向专题教学概述

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题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教学设计在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架起桥梁,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1]。

1.1 问题导向专题教学的界定

专题式作为教学的新型模式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所选用。专题教学遵循该课程大纲要求与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在课程教材体系和逻辑结构相对完整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提炼和补充,改变传统以章节顺序授课的形式[2],依据教师团队成员的学科背景和教学研究专长分配教学专题,探索形成课程整体逻辑相对紧密、局部主题相对突出、独立的“一课多师”专题教学模式。教学中以问题为导向,将课程内容结合社会时事热点问题专题化,增进师生双向互动,加强教与学的问题意识,推进教材体系转向教学体系。学生形成自主探究习惯,单一教师授课变为多师授课,增强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提升研究生思政课的整体教学效果。

1.2 问题导向专题教学的依据

首先,依据思政课通识教育的特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是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的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和时代性都较强的思政课。思政课的教学设计必须体现时代发展的要求,反映党和国家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3]。该课程理论性强,知识面广,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题设计围绕该课程教材的重点、难点,并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展开,能更好地将理论内容与生活实践、理论深度与思想高度、理论前沿与学术热点体现出来。

其次,依据学生发展需要。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学生的发展,该课程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题设计考虑研究生的学习需求、认知规律和学习兴趣。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思想关注和学科思维方式等,贴近理论与现实的联系,增强理论的说服力,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剖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4],激发学生追求真理的兴趣与热情,提高学生的研究意识。专题教学能将研究生思维敏锐、意识超前和求知欲强等特点与学习发展需要有效兼顾。

最后,依据教师学术特点和专长。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题设计从教师的专长和优势出发,探索形成“一课多师”的教学模式。一方面,依据每位教师学术的特点和专长,加强该课程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在教学中发挥教师自身的优势并展现教师独特的风格。另一方面,依据每位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和规律,在共享专题教学改革中,互学互鉴,从而挖掘研究生教学的理论深度,深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品质,使该课程的教学设计达到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1.3 问题导向专题教学的要求

第一,注意协调好教材内容与专题内容的关系。教材内容与专题内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材内容丰富广泛,在有限的课时内将课程讲清学透,对师生都有较大压力。因此,要处理好教材广度与专题深度的关系[5]。教材内容相对稳定,专题教学内容相对灵活,该课程的时代性强,需要与时俱进补充相关内容。因此,要把握好教材内容稳定性与专题内容灵活性的关系。问题为导向的专题内容既相互独立,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将各专题贯穿起来形成完整的逻辑关系,体现出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因此,要兼顾问题导向专题的独立性与教材内容的整体性。以问题为牵引,专题教学内容是教材内容的反映,对教材内容进一步深入展开和具体化。教材体系转向教学体系,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题教学为之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二,注意强化问题意识并坚持问题导向。在专题讲授中,要注意充分运用问题探究,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表达见解。坚持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大问题作为探究的导向,以问题形式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探究性呈现出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查阅资料和探究问题,形成科学思维逻辑和创新意识。对相关问题,从理论上深化认知,从思想上增进共识,从实践中积累经验。坚持问题导向,益于激发学生思考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第三,注意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6]。教学是一个知识与情感的传递过程,问题导向的专题教学,更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发挥各自功能和作用,形成教与学的有效互动,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满足学生深层次理论认知的需要。积极采用教师讲授与研究生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研究生积极参与专题教学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方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研究生思维新颖和求知欲强等主体特征,进行多主体差异化指导;一方面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发挥教师在“一课多师”模式中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中提升核心素养、陶冶情操和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教学效果,发挥好教育作用。

2 问题导向专题教学的重要性

专题教学与传统教学法不同,它不是按照教材章节体系讲述,而是以学生为主体,遵循本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当前社会大背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合、提炼和补充,以问题为导向,设置具有相关探究意义的专题,引导学生探究学习。问题容易引发人们思考,从而去学习、探究和认识事物,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也是衔接人们认识与实践、理论与现实的手段和桥梁。就教学而言,好问题可以激起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题教学不仅有利于整合课堂资源,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师素养,而且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1 整合教学资源,突出研究特色

开展问题导向专题教学,促进教学方式创新,优化整合教学资源[7],引导师生突出研究特色。专题教学的关键在于它突破了传统按章节顺序授课的体系方式,不再按部就班地教学,而是强调以问题为导向,从学生实际出发,解决当前研究生所迫切关注的问题。同时,教师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选取自己擅长的学术领域,加强研究生阶段学习的研究性质,从而不断探索深化本专题的内容。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组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综合实力。问题导向专题教学有利于促进教材内容的整合,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深刻性和系统性,从而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突出研究特色。

2.2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思维能力

新时代的研究生充满活力,思维敏锐,蓬勃进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教学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思维具有引导作用。第一,新型的教学方式下,不同专题研究的内容兼具问题多样性与针对性强的特点,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战略利于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新鲜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研究生阶段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储备和社会阅历,问题导向专题教学有利于提升研究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三,课堂由于不受教材的局限,以问题为导向,利于调动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领域,并进行深入探索研究。因此,问题导向专题教学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认知发展更有效,更能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和创新意识。专题教学也改变了过去单一以教材为主的学习形式,通过超星学习通、学习强国和大学生慕课等网络信息平台[8],培养学生积极学习、踊跃提问和解决问题的才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致,提高研究能力。

2.3 培养教师素养,提升课程品质

问题导向专题教学利于教师素养培养[9],教学资源实现共享,团队成员优势互补,提升课程品质。第一,不同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研究擅长的领域选择教学专题,教师围绕教学专题需要深度剖析研究,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使教学内容更具深度,提升课程品质。第二,教师们分工协作,对教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促进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学问底蕴,激发教师教学的热情,在教学团队中互学互鉴,优势互补,不断发展完善,提升教学品质。第三,教师可以将教学和科研高度结合起来,在问题导向专题教学过程中容易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思想,利于培养教师专业素养并激发教师科研灵感,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实现教研相长,提升课程品质。

3 问题导向专题教学的实施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是兼具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的师生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担任教学的主导者,系统规划教学的专题内容、授课模式和教学评估。良好的教学设计可以防止教学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效衔接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提供重要保证[10]。

3.1 做好专题教学准备

第一,进行教学调研。学校方面,加强校际沟通交流,鼓励支持专题教学课题组进行经验交流和基本情况调研,借鉴相关教学经验。教师方面,掌握教师的研究方向,科研专长,教学意愿。学生方面,调研学生的专业来源,学科背景,了解学生本科阶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认知基础。

第二,进行专题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数量的确定是专题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专题设计以教材为基础,教材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的特点,熟悉教材的整体逻辑结构,把握教材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整合、提炼和补充相关内容。专题设计以问题为导向,深化理论内容,分析当下社会热点,联系生活实际问题,引入学术前沿问题。教学设计的内容可兼顾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学科背景,同一专题选取典型性案例多角度设置讨论问题,引发学生学术兴趣点。专题内容既衔接教材,又体现专题的系统性、科学性和现实性。

第三,进行专题分工。坚持专题分工与教师研究专长相结合,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实际需要设计出教学专题,将教学内容专题化,专题组分专题集体备课,对每一教学专题从设计、内容和课件等精心打磨。教师选择擅长的专题,深入研究,精心准备,打造精品课程。完善教学设计、深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品质。

3.2 组织专题教学实施

第一,问题导向专题教学的授课模式。组建教学团队,选用“一课多师”模式,发挥整体优势。组织团队教师做好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依据团队成员的学科背景和教学研究专长分配教学专题,不同的专题由不同的教师讲授,突出教师学术特长。问题导向专题的新授课方式,为教学注入了新动力,师生齐心协力,提高了师生共同参与度。

第二,问题导向专题教学的环节设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专题教学不仅针对课堂教学,而且设计课外实践活动也必不可少。恰如其分的教学导入,能够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温故知新,顺利进入新授课环节。教学中生活化典型案例的创设利于拉近理论与生活的距离。提问是本课程至关重要的环节,教师要预先设计好问的内容、问的时间、问的方式,做到心中有数[11]。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需要指导学生发挥主体性作用,将课堂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深化教学内容,实现教学体系向实践体系的进一步转化。

第三,问题导向专题教学的实践与反馈。教师完成教学设计后,进行仔细检查和反复推敲,促使教学设计合理优化。教学设计完成后,教师团队研讨交流,请教有关专家,征求意见,分析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和完善。教学设计完成后,进行公开演示实践,师生观摩和座谈,获取反馈信息,总结教学经验,使专题设计更符合教学实际,保证问题导向专题教学高效实施。

3.3 坚持教学综合评价

教学评价是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活动过程。通过评价反馈和诊断相关问题,改进和调整教学策略,改善和提升教学效果。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建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体系与考核评价标准,是进行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第一,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题教学评价坚持客观全面可行性原则。该课程评价体系设计必须从实际出发,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按科学的方法执行评价标准。该课程评价主体呈现多元化,授课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等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该课程评价具有可操作性,考勤表随专题转接给不同授课教师,同时结合学习通等智能软件辅助教学、管理和评价。在整个教学周期中,采用小组社会实践课题展示、课堂评价、小论文和考试等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检验。第二,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题教学兼顾质量并重。量化评价比较规范、客观和科学,体现出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题教学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果。质性评价对评价对象的价值和特点做出定性评价,能比较真实反映出教学的状况,达到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题研究真正目的,使学生将理论结合实践,知行合一[12]。第三,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题教学评价注重结果与过程结合。将考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与多样的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有助于改善以往过度重视结果、忽略过程的观念,从而激励师生共同奋进。

4 结语

本文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为例,通过研究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题教学,认识到以问题为导向专题教学对本课程的必要性和适用性。探究本课程“一课多师”问题导向的专题教学实践,在理论阐述上逐渐深入,现实表达上增强热点问题与学术前沿问题的引入与分析,解决了本研究相关的问题,实现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探索形成研究生思政课专题教学的“一课多师”模式,强化了教与学的问题导向意识。通过问题导向专题教学改革,挖掘了研究生教学的理论深度,提升了教学整体效果。

猜你喜欢

导向理论教材
教材精读
坚持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偏向”不是好导向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犬只导向炮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