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主要真菌类病害防治方式探析
2022-11-27王亚红
王亚红
(河津市农业农村局,山西 运城 043300)
小麦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在我国种植范围广泛。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小麦的种植范围不断扩大,确保了小麦的产量。小麦在生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多种类型的真菌性病,影响小麦的质量。因此,做好小麦真菌性病害的防控工作非常关键。
1 小麦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又称烂穗病,是由多种镰刀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在小麦穗期,降水量大且气候湿润时很容易发生。小麦赤霉病会造成小麦减产,严重时使小麦减产80%以上,甚至导致颗粒无收。
1.1 发病症状
在小麦穗期和苗期都可能出现小麦赤霉病。通常情况下,该病主要发生在小麦的穗部,如果田间湿度过大,发病部位会出现红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主要的发病症状如下。第一,苗腐。种子或土壤残体带菌会导致苗腐,在发病的初期阶段,病苗芽变褐色,然后逐渐腐烂。如果发病较轻,患病部位呈现黄瘦状态;如果发病严重,会导致小麦幼苗死亡,病苗从腐烂处折断,并且伤口有黏稠的腐烂物质。如果田间湿度大,枯死苗的茎杆部位会有大量粉红色霉斑。第二,秆腐。在小麦穗下的1~2 节很容易出现秆腐,发病的初期阶段,叶鞘部位会出现水渍状病斑,然后逐渐枯黄。如果病害比较严重,小麦不能正常抽穗,在气候潮湿的条件下会出现粉红色霉层。第三,穗腐。小麦扬花期患病会产生水渍状浅褐色病斑,随着病情蔓延,病斑变为枯黄色,导致籽粒干瘪并出现粉红色霉斑。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粉红色霉层会出现蓝黑色小粒,导致小麦穗枯萎腐烂[1]。
1.2 发病规律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由多种镰刀属真菌引起,具有很强的扩散能力和致病能力。通常情况下,病原菌通过菌丝体的方式在病残体中越冬,第二年成为主要侵染源。在第二年温度和湿度适合的条件下,病菌会产生子囊壳,子囊壳成熟之后能借助气流传播,直接为害小麦的穗部。小麦不同生长阶段对病菌的抵抗能力存在差异性,在小麦扬花期很容易感染赤霉病,其次是抽穗期。另外,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小麦品种的抗病能力以及天气条件有密切关系。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如果存在大量菌源,小麦抽穗扬花期遇到持续降水天气且气温在15 ℃以上会增加发病概率。在小麦抽穗扬花前后,成熟的子囊孢子会借助风雨传播,一旦落在小麦花器上会产生分生孢子,导致再次侵染。在小麦收割完成之后,病菌通过腐生的方式越冬或越夏[2]。
1.3 防治方法
1)做好病害的气象预测工作。小麦赤霉病属于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受气候影响较大。种植人员应关注天气变化情况,遇到连续3 d 以上的降水天气,要提前喷洒药物防治。
2)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小麦品种。不同小麦品种的抗病能力存在差异,同一小麦品种在不同种植地区发病程度也不同。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小麦品种能有效预防赤霉病。选种时,要选择开花整齐和花期较短的小麦品种,了解小麦的发病特点,降低发病概率[3]。
3)消灭病源。小麦赤霉病的寄主较多,能在许多农作物产品上存活。在小麦播种前,要做好土壤的处理工作,通过深翻土壤消灭病茬,将残留在农作物上的残体翻到土壤中,并及时清理农作物的秸秆和残茬,有效消灭病源。
4)科学的施肥管理。为了减少该病的发生,在小麦种植的过程中应采用科学的施肥管理方式,适当增施土杂底肥,在适合的时期施氮肥,提高小麦植株的抗病能力。降水后要及时排水,降低田间的湿度。
5)药剂防治。要了解赤霉病的发病规律,抓住最佳防治时期。在小麦抽穗扬花阶段,可以选择药剂防治,选择50%多菌灵和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即可。如果用药之后出现高温、潮湿的天气,间隔7 d 再喷洒1 次。如果遇到连续降水的天气,要及时补喷。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证叶面和穗部喷洒均匀。可以在药物中添加25%吡虫啉,预防蚜虫和吸浆虫等害虫,提高病虫害的防控效果。
2 小麦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在小麦生长的各时期都能发病,对小麦的影响比较大,会导致小麦减产。
2.1 发病症状
小麦白粉病主要为害小麦地上部位的生殖器官,包括叶片和叶鞘,也会为害茎秆和穗部。通常情况下,叶片正面的病斑比背面多,下部叶片受害较严重。发病的初期阶段,患病部位会出现白色霉点,之后逐渐扩散,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白色霉斑,表面覆盖白粉,遇到外力或者震动后白粉飞散,粉状物为分生孢子。发病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形成灰色霉层,整个植株都可能被霉层覆盖,对小麦生长非常不利。
2.2 发病规律
从当前小麦白粉病的研究情况来看,白粉病病菌的越夏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如果夏季气温较低,分生孢子主要在自生的麦苗上或在夏季播种的小麦植株上越夏。如果夏季气温较高,病原菌很难存活,可能在麦苗播种前就已经死亡。第二,病残体能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越夏,病菌是主要发病侵染源,病菌越夏后直接感染秋苗。在冬季,病菌通过菌丝体的方式在植株的下部叶片或叶鞘内越冬。气温和湿度是影响病菌越冬存活率的关键因素。如果冬季较温暖,而且雨雪较多、土地湿度较大,会增加越冬病菌的数量。病菌的分生孢子可通过气流的方式传播,也能远距离传播。此外,病菌能随着降水传播,导致健康的小麦染病。病菌在完成侵染后会建立寄生关系,菌丝继续寄生在组织内并不断扩散和蔓延,形成大量分生孢子,成熟后脱落,通过气流向周围传播,导致多次侵染。白粉病的潜育周期比较短,在21~25 ℃的环境下仅需3 d。
2.3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第一,要加强对小麦白粉病的预防工作,重视对广大农户的宣传,引导农民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种植,控制好种植密度,提高小麦种植地的通风性和透光性。第二,加强田间的水肥管理,施足基肥,适时追肥,控制好氮肥的施用量,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第三,在降水之后要及时排出田内的积水,降低田间的湿度,可以减少该病的发生。第四,做好田间及小麦田周围的杂草清理工作,减少菌源。第五,在小麦收割完成后,及时清理田内的残留物和秸秆,消灭初期的侵染源。
2)化学防治。第一,做好拌种工作。在秋苗发病较严重的地块,应选择三唑酮拌种,也可以使用粉锈宁,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要控制好用药量,否则会影响出苗率。第二,药剂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流行性比较强,发生之后可能很快扩散和蔓延,要及时防治。在发病的初期阶段,可以选择15%或20%三唑酮,也可以选择13%烯唑醇,喷洒1 次能够控制该病,效果显著。如果病叶率高达15%,可使用粉锈宁喷雾防治,1 hm2使用粉锈宁1 500 g 兑水900 kg 均匀喷雾,间隔7~10 d 再喷洒1 次,提高防治效果。第三,如果小麦白粉病发生比较严重,可以使用硫磺粉熏烟或45%百菌清烟剂,烟雾两次即可,每隔8~10 d 使用1 次,防治效果高达85%,能够有效控制病情。
3 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是为害小麦生长的真菌性病害之一,主要包括杆锈病、叶锈病和条锈病,对小麦的为害较大。
3.1 发病症状
在叶锈病发病的初期阶段,叶片和茎杆上会出现黄绿色斑点,并且逐渐形成红褐色夏孢子堆,病情发展后颜色变为黑色,在小麦的叶片背部形成冬孢子堆。调查研究显示,叶锈病的发生和越冬菌源的数量有直接关系,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较大。
条锈病主要为害小麦的叶片,也会为害茎秆、叶鞘和穗部。染病后叶片会出现绿色斑点,之后发展为鲜红色粉疮。夏孢子堆较小,呈长椭圆形,条状分布在叶片部位。条锈病的病菌会对小麦的植株造成世代为害,在气流因素的影响下会不断扩散和蔓延。此外,该类病害的发生和感染与湿度有密切关系,降水量较大时会增加发病的概率。感染该病的小麦品种较多,在湿度适合的条件下会导致病情扩散和蔓延。
杆锈病主要为害小麦的茎秆和叶鞘部位,也会为害小麦的叶片和穗部。深褐色孢子堆凌乱地分布,形状为椭圆形。该病通过夏孢子传播和蔓延,在湿度适合的条件下传播速度快。一般在春季4 月温度16 ℃左右时会出现该病。
3.2 发生规律
小麦锈病的病菌是一种低温型病菌。如果夏季的温度超过20 ℃,病菌会在发病的植株上越夏。如果温度超过23 ℃,病菌不能正常越夏。研究显示,10 月中下旬播种小麦通常不会受到该病的为害。温度下降到1~2 ℃时,病菌直接进入越冬期。小麦锈病的发生与越冬菌源的数量及小麦种植品种密切相关,与降水量也有重要的关系,降水量偏多的地区容易出现该病。
3.3 防治方法
1)严密监测。应加强对小麦锈病的监测工作,避免该病扩散和蔓延。分析小麦锈病的发生特点,在田间进行调查,收集病害的发生情况,提前做好预防工作。该病害的发生和当地的降水条件有密切的关系,要时刻关注病害发生时期的天气变化情况,一旦发现病害有出现的趋势,要及时制订防治方案,避免病害扩散和蔓延。
2)选择适合的小麦品种。为了降低小麦锈病的发生概率,要在了解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本地区种植的小麦品种,优先选择抗逆性强、抗病害能力强的小麦品种。
3)加强田间管理。为了控制锈病的发生,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应选择适合的种植方式,坚持科学选种和科学播种,为小麦的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提高抗病能力。在小麦锈病的高发地区,在不影响小麦种植的前提条件下,可以适当晚播,控制和减少秋季的发病概率。加强田间的除草管理,通过深翻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抗病能力。合理控制肥料的施用量,尤其要控制氮肥的施入量。过多地施氮肥会导致小麦贪青晚熟,也会增加发病概率。小麦条锈病发生之后,要控制好浇水量,科学浇水。需要注意的是,小麦锈病主要以小麦自生苗为越夏的寄主,要科学中耕消灭麦田中的自生麦苗,从而减少越夏的菌源数量,降低发病的概率。
4)药剂防治。第一,药剂包衣或者拌种处理。在种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选择20%粉锈宁拌种处理,或使用2%立克秀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在拌种后的6~8 h 之后播种,减少药害。第二,大田喷药防治。发现小麦田出现锈病后,可以使用25%丙环唑乳油,用量为9 000 mL/hm2,兑水11 250 kg 后喷雾防治。也可以使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用量为9 000 g/hm2,兑水后喷雾防治。如果田块发病比较严重,可以每隔10~15 d喷洒1 次,连续喷洒两次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4 小麦纹枯病
小麦出现纹枯病后会形成大面积白穗,可能减产10%~40%,给小麦种植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4.1 发病症状
小麦出苗之后,如果受到纹枯病病菌感染,小麦的芽鞘会变为褐色,且麦芽枯死腐烂,烂芽后不能出土。小麦3~4 叶期时容易受到纹枯病的病菌感染。在染病的初期阶段,叶鞘部位出现中间灰白色、四周边缘褐色的病斑。在返青拔节期发生纹枯病后,基部的叶鞘会出现中间灰白色、四周浅褐色的病斑,并且病斑相连,导致茎秆腐烂,观察叶鞘的内部和茎秆能发现白色菌丝体和黄褐色菌核。在孕穗期受到纹枯病为害后,导致小麦不能正常抽穗,即使能够抽穗也会影响结实率。
4.2 发病规律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土传性病害。病原体主要在发病的植株残体上越冬或越夏,之后成为田间主要的侵染源。病原菌除了侵染小麦外,还会侵染其他作物,包括水稻、高粱、玉米等作物。纹枯病的病原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在干燥的土壤环境下能够存活6 年,在活水中能够存活6 个月左右,在温度为16~20 ℃且相对湿度为85%~95%的条件下容易对寄主产生为害。菌丝体适合在pH 值为5.4~7.3 的环境中生长。在气候干燥和温度高的条件下,菌丝体的生长可能受到抑制。
4.3 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小麦品种。小麦纹枯病出现后会呈现明显的扩散性特征,很难根除。为了降低纹枯病的为害程度,应做好种子的培育工作,提高品种的抗病能力。应加强对抗病能力强的小麦品种的推广,减轻纹枯病的发病程度。科研人员应加强对小麦抗病能力的研究,重点做好基因方面的研究,通过杂交培育的方式筛选出抗病能力强的小麦品种[4]。
2)科学规划农业生产。加强小麦的田间管理,为小麦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能有效阻断病原菌的传播途径。将田间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降低病菌扩散的概率。适时晚播,合理种植,避免密度过大。加强施肥管理,控制好肥料的施用量。做好小麦的播种工作,保证播种均匀,发挥小麦个体的优势,加强对小麦壮苗的培育,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
3)抓住防治的关键。小麦在整个生长的过程中都可能感染纹枯病,重点防控时期为小麦返青期和拔节期,要选择在该时期集中药物喷洒。对准小麦的茎基部喷洒,能够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4)药剂防治。通常情况下,要在小麦返青期和拔节期进行药物防治。可以选择15%三唑酮粉剂1500g/hm2,或者使用噻呋酰胺悬浮剂,控制好剂量。也可以使用13%烯唑醇可湿性粉剂,用量为60 g/hm2兑水30 kg,均匀地喷洒植株的基部,防治效果显著。在小麦孕穗期,如果发现纹枯病蔓延,选择上述的药剂重新喷洒1 次,可酌情加大药量,交替喷洒在叶片上[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