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11-27张华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品牌研究 2022年15期
关键词:企业管理者经营监督

文/张华(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非常快速的增长,国有企业是一个主要的动力。部分国有企业在会计核算、从业人员素质以及公司治理等多个方面。面临着一些不完善的问题,无法进行比较有效的内部控制,企业的生存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内部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可以提升国有企业管理效率、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以及加强会计监督,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可以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保障,保障其准确性以及真实性,也可以有效地维护企业的财产安全。

(二)研究意义

国有企业已经在不断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规范,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果无法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将会受到一些负面影响,企业无法取得更高的经营效益。如今,在内部控制上,我国专家学者进行了比较丰富的研究,但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却忽视了。国有企业未能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缺乏相应的、比较深入的理论指导,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存在无据可依的情况。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可以帮助国有企业进一步规范其内部控制,探讨一些解决对策。

二、内部控制概述

在内部控制这一方面,国有企业应该实现三个主要目标,分别是保持经营管理的盈利性、业务的安全性以及资产的流动性。首先,安全性指的是国有企业应该有效规避风险。资金的流动性指的是国有企业必须对其资金流动能力提供切实保障,对自身的长短期债务进行偿还。在资金流动性上,国有企业如果未做好运营,就会造成一些流动性风险,应该进一步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最后,经营的盈利性指的是国有企业在开展经营管理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自身盈利,达到其预期的经营目标。

三、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者执行力度不够、认识不全面

在内部控制活动中,企业管理者并未形成比较强烈的意识。在企业管理者看来,内部控制步骤十分复杂、程序十分烦琐。企业管理者往往会更加关注企业的生产以及管理,并未深刻认识到内部控制的作用。现阶段,国有企业在内部控制上已经作出了一些努力,市场也在不断地发展、更新。然而,与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相比,内部控制存在着一些不适应的地方,并未做到有序契合。企业管理者并未对内部控制产生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而是更加重视发展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的时候,企业没有对自身的经营状况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内部控制制度也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落实的情况并未达到预期。

国有企业具有管理幅度较大、流动性强以及项目分散的特点,在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加强企业风险控制。然而,通过分析企业现状可以发现,控制风险意识亟待提升,企业并未建立一个对应的风险评估机制,缺乏良好的抗风险能力。对于那些可能出现的风险,国有企业往往缺乏防范和应对能力,经营管理面临着巨大的阻碍以及极大的挑战。企业内部控制不足的主要特征在于尚未建立一个完善、健全的风险评估机制。针对相关的风险,国有企业仍未设置相关的风险评估部门,无法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规避,风险就会进一步加剧,带来十分严重的影响。

(二)内部机构形同虚设

在制定决策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并未充分考虑到市场发展的形势,为了获取最大化的利益,内部控制部门并不是非常完善。国有企业已经组织相关人员成立了内部控制部门,却无法发挥出部门的根本职能,部门最终是形同虚设。

此外,企业会计机构设置也缺乏科学性。国有企业对于一些出现的新生事物,无法建立比较科学、高效的处理程序,也不能敏锐地预见企业经济业务的变化,会计工作显得较为薄弱,内部控制并不具备比较深厚的基础。

(三)人力资源环境形成了阻碍

在聘用会计人员的时候,国有企业可能没有将那些具有真才实学以及丰富经验的人才招入公司,无法实现任人唯贤,现有人员不具备丰富的管理知识,内部控制的良好作用也就无法充分地发挥出来。其次,国有企业会计人员学历以及素质都有待提升。会计人员可能会徇私舞弊,利用一些管理漏洞,收受合作商的贿赂或是回扣,满足个人私利。除此之外,针对企业应收账款,部分会计人员可能会作为坏账进行处理,自己拿到这些资金,而不会向公司报告。这种经营模式在产权结构明晰、内部制衡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缺陷。

(四)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许多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并未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较为传统陈旧,对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一些错误的理解。在部分企业管理者看来,内部控制制度会对企业的各项管理决策产生阻碍,阻碍日常的高效运行。国有企业之所以建立内部管理制度,是希望有效提升自身经营管理水平。企业因为缺乏一个高效的自我约束机制,不能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事先预防,单纯只是想方设法进行事后控制。对于员工素质的提升以及信息的高效利用,企业管理者往往有所忽视,而是更加注重企业财富资产的累积,内部控制制度无法得到高效的运用。

最后,国有企业在内部控制信息上存在着沟通不畅的现象。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内部控制信息能够反映企业资金等多个方面的情况,管理层人员能够获取比较广泛、丰富的信息,对运营现状产生比较深刻的了解,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企业内部控制不应该仅仅针对某一个部门,而是在每个部门都落到实处,各个部门之间共享内部控制信息,使内部控制信息在各个部门之间可以流通。然而,国有企业因为并未将内部控制制度落到实处,信息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无法进行畅通的信息沟通,信息甚至存在着严重失真的问题。企业由于内部控制不完善,无法充分地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若是应用了那些虚假的会计信息,无益于自身的健康发展,企业内部甚至存在着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的不良状况。

(五)缺乏健全的内部监督体系

首先,国有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无法发挥强有力的效果,也并未彻底发挥内部监督功能。国有企业在外部监管体系上,政府以及社会的监督效果并不是非常显著。国有企业虽然已经设置了内部监督机构,但为了节约成本费用,并未发挥作用。在内部监督的过程中,部分管理层人员监督意识不强,对各部门的业务未能持续性地监督,因此存在国有企业部分人员公款私用、公饱私囊的现象,严重地威胁了公司的财产安全,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管理者应深刻认识内部控制

国有企业有必要对相关的会计知识进行深入的掌握,不断提升自身经营水平。对于内部控制,国有企业管理者有必要形成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对其重要作用给予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制度也可以实现进一步的规范,而不仅仅局限于纸上谈兵。

在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尚未建立一个良好的风险意识,风险管理体系也存在比较明显的缺陷。企业为了降低内部控制风险,有必要强化内部控制,构建一个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以及风险评估机制。为了做好风险评估,企业有必要设置风险评估机构,加大力度开展风险识别、评估以及预警,全方位地评估企业的相关风险。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风险评估机构必须做好准备工作,进行提前预测,风险应对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创新管理模式,转变用人体制

第一,国有企业通过实现价值最大化,可以打造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国有企业员工有必要将其专业技能以及自身素养水平充分发挥出来。企业管理者必须在公司内部落实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拉近管理人员与员工之间的距离,消除彼此之间存在的一些偏见以及隔阂,打造一个比较完善的沟通机制以及激励约束机制,会计人员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工作积极性。第二,国有企业有必要将优秀的管理人才以及高水平的会计工作人员招聘进来,将市场机制引入进来,转变用人机制。企业所有者必须对其用人观念进行有效的改进,摒弃任人唯亲的理念,将高端管理人才引入公司内部,运用科学的管理理念。第三,国有企业创造条件上市,转变为有限责任公司。国有企业若是管理较为滞后、规模较小,也可以依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提升其管理水平,从而实现规范发展。

(三)优化治理机制及组织结构

企业内部控制要符合企业现代化生产的要求,与市场经济运行有较好的适应性。国有企业应该建立一个高效的组织结构,对内部各个部门的运行机制以及职责进行逐步完善,使决策、执行以及监督部门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制衡,不仅做到相互独立,也可以实现权责分明。

董事会成员当中有一定量的独立董事,从而更好地开展独立监管。针对监事会,国有企业必须不断提升其权威以及独立性,设置2名以上外部监事。企业为了对董事会进行更加深入的监督,必须开辟相关的通道,避免出现内控漏洞,从而引导监事会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四)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

国有企业为了实现长足发展,应该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各企业单位在建立和实施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合法性原则,即内部会计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规范。二是有效性原则。即内部会计控制要对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所有人员进行约束。三是全面性原则。即内部会计控制应当涵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

首先,相关负责人必须切实做好相关决策,正面认识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在实际运营的过程中,应该发挥更加积极的模范带头作用,内控制度也能够有实施的动力和完善的授权制度。

再次,基于国有企业实际运营情况以及会计政策制度,企业负责人应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适时的调整,不能固守内部控制制度,而是要不断完善以及修订内部控制制度,各项工作才能够高效率地完成,契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打造出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内控制度。

最后,国有企业必须切实做好岗位控制,实现职责分离。企业对于每一个岗位要进行科学设置,防止国有企业员工做出一些违法违规行为。通过书面形式,企业对工作权限以及岗位职责进行明确,涵盖了监控、后台结算、一线交易以及会计审核等多个方面的业务活动。

最后,在内部控制方面,国有企业必须不断强化信息化建设,信息资源也可以实现多方面的发展,保证企业管理层能够对经济状况有比较深入地了解。在作出发展决策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建立良好的信息基础。企业为了不断强化信息化建设,内部控制信息系统无疑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企业必须加大力度开发信息系统,并做好相关的组织管理控制,为企业提供实际需要的全方位、准确的信息。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若是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可以更加顺畅地交流、沟通内控信息,内部控制信息可以具有更加良好的流动性,各部门也可以做到各司其职,明确各自的职责。通过不断强化信息化建设,国有企业可以更加高效地管理、监督内部控制信息,内部信息也可以具有更加良好的传递效率,从而更加高效地落实内部控制措施。

(五)完善国有企业内部监督机制

国有企业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应该不断完善自身的内部监督机制,加大力度进行监控,将内部控制制度落到实处。

国有企业应该对经济业务给予重点监督,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提升其有效性。国有企业在监督过程中可能面临着一些问题,必须进行及时调整,各个部门才能够实现高效运转,建立紧密的联系,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以及监督机制。国有企业为了对执行监督工作进行落实,应该建立专业、高效的监督部门,对各个部门进行强有力的监督,部门工作人员会对工作过程中的行为有所注意、规范,也可以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

五、结束语

国有企业只有做好各项内部控制工作,才可以赢得市场竞争,企业进行科学的内部控制,才能够占得先机。首先,国有企业管理者应该创新管理模式、转变用人机制。其次,国有企业应优化治理机制、组织结构。最后,完善国有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现阶段,我国正在不断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对经营管理模式进行全方位变革,为国有企业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关链接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

内部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随着外部竞争的加剧和内部强化管理的需要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内部控制主要是指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内部控制系统有助于企业达到自身规定的经营目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内部控制的作用会不断扩展。

猜你喜欢

企业管理者经营监督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做到监督常在 形成监督常态
监督不因面熟而“弱视”——不主动作为的监督,就是形同虚设的“稻草人”
中国企业管理者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黄磊 爱需要好好经营
夯实监督之基
论西部企业管理者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