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隐喻中的变体》评介

2022-11-27刘玉梅周思邑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变体语料隐喻

刘玉梅,周思邑

《政治隐喻中的变体》评介

刘玉梅,周思邑

(四川外国语大学 教务处;四川外国语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Perrez, J., M. Reuchamps & P. Thibodeau. 2019.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一、引言

近年来政治话语领域的隐喻研究蓬勃发展,政治隐喻最突出的特点是在使用中会产生隐喻变体,即同一隐喻传达不同的意义,以实现不同的意图和目的。《政治隐喻中的变体》由Perrez,Reuchamps和Thibodeau编著,约翰·本杰明出版社出版,是该出版社政治、社会和文化的话语分析系列丛书的第85卷。该丛书将语言学、政治学等与人类互动有关的学科相结合,旨在从语言/话语分析的角度对政治、社会和文化进程进行研究。《政治隐喻中的变体》围绕政治话语中的隐喻变体研究,提出了一个核心问题:如何观察和解释政治隐喻变体。为回答这一问题,多位学者从历时、功能和方法三个维度考察了几个不同国家多个领域真实语料中隐喻使用的变体。该书作为跨学科领域的政治隐喻新研究,值得政治话语、认知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等领域的学者关注。

二、主要内容

《政治隐喻中的变体》由绪论、八个主体章节和结论组成,主要采取批评话语分析法(CDA)和概念隐喻理论(CMT),从三个维度分析了政治隐喻变体:(1)历时维度,指隐喻随时间和政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2)功能维度,指隐喻随政治家政治目的的变化而变化;(3)方法维度,指学者采取不同的方法分析政治话语中的隐‍喻。

在绪论部分,编者主要介绍了政治隐喻变体研究的前期基础、方法和目的。编者首先回顾了政治隐喻研究的现状,介绍了政治隐喻研究的批评话语分析法和概念隐喻理论,然后指出该书的主要目的是基于多个数据库中挖掘的真实语料分析政治隐喻中的变体,旨在阐述政治隐喻变体及其四个次问题:(1)同一政治家如何使用不同隐喻达到不同意图;(2)隐喻如何随时间变化;(3)话语类型和媒介对政治隐喻使用的影响;(4)如何理解和分析政治隐喻。为回答这些问题,该书在八个章节中从多个主题展开论述。

Ahrens在第一章对比分析了同一政治人物担任不同政治角色时语料中的隐喻使用情况。作者以希拉里·克林顿作为总统夫人、议员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时的三类语料为例,分析了希拉里任三个不同角色时使用战争隐喻的变化。研究发现,相较于第一夫人时期,作为议员和总统候选人的希拉里更多使用战争隐喻,尤其使用PROTECTION IS A BATTLE隐喻架构。可见,这些隐喻使用的变化是与其身份变化相一致的。

第二章Heyvaert以比利时10年间(2006-2016)五位不同首相的就职演说为例,分析了同一话语背景下不同政治家的蓄意隐喻使用的变体。作者指出,隐喻变体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国家面临的政治情境的变化:越复杂多变的政治情境,政治隐喻变体越多,蓄意隐喻和隐喻场景也越活跃。隐喻一旦产生,就会被其他政治家用作支持或者反对其对手的工具,从而形成“隐喻流通”(circulation of metaphor)现‍象。

第三章Borčić和Čulo考察了前克罗地亚总统伊沃·约西波维奇在就职总统前、担任总统期间和卸任总统之后不同阶段的政治隐喻。作者选取了2009、2012、2015和2016年克罗地亚电视一台播出的每周脱口秀节目中约西波维奇在采访中使用的话题、策略和隐喻。研究表明,政治家根据自身政治地位和社会角色来选取源域,从而构建积极的政治形象。

第四章Fenton-Smith考察了澳大利亚30多年间权力接替中政治隐喻的使用情况。研究指出,话语类型、功能和意识形态影响了隐喻变体,四类隐喻场景LEADERSHIP AS DIRECTION,LEADERSHIP AS CONFLICT,LEADERSHIP AS FOUNDATION和LEADERSHIP AS HARD WORK常常出现。此外,作者指出,“在评估政治隐喻时,最高频隐喻并不完全等同于最大影响力隐喻”(Perrez,Reuchamps & Thibodeau,2019:101),新创隐喻具有同样重要的功能,不过作者在自建语料库中仅发现了一则重要新创隐喻,即陆克文将霍华德的新劳动法(Work Choices)喻为将孩子变为豚鼠的危险实验。研究表明,政治家们在权力接替中常使用政治隐喻实现其政治合法性。

第五章Vogiatzis分析了在希腊金融危机(2010-2011)期间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的五篇演讲稿中使用的隐喻架构。作者发现,希腊总理演讲中的隐喻集中于三个主题:经济状况、改善经济的措施和希腊人民的作用。演讲中使用的积极隐喻架构超过消极隐喻架构。积极隐喻在合法化政府计划采取的政治行为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对目标受众可能产生积极影响。因此,积极隐喻架构是政治家在传播信息和影响公众方面常使用的工具。

第六章Ströbel研究了马克龙和特朗普在总统竞选期间和竞选成功后使用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觉运动概念隐喻(sensorimotor-based concepts)。感觉运动概念隐喻是人类基本的层次概念,该类隐喻的使用能表达和唤醒人类潜意识故事,具有广泛的语用说服功能,但对此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数据表明,马克龙和特朗普在竞选期间使用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觉运动隐喻多于竞选成功后。这说明政治家为达到政治目的常使用这类隐喻,通过心理模拟和激发感情达到塑造公众态度和价值观的作用。

第七章Kovář分析了不同政党的隐喻使用。Kovář选取了捷克四个政党,即捷克社会民主党(ČSSD)、基督教民主联盟-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党(KDU-ČSL)、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共产党(KSČM)以及公民民主党(ODS)在2004,2009和2014年欧洲议会选举中发布的选举宣言,考察了各政党对欧盟和欧洲一体化使用的运动隐喻、容器隐喻与均势隐喻表达。研究指出,时间和政党倾向影响了隐喻变体,隐喻使用与政党对欧洲一体化的政治立场有关。

第八章Thibodeau,Fleming和Lannen介绍了政治隐喻研究的不同方法,主要体现为批评话语分析和行为实验研究分析方法。作者比较了这两类方法,并指出它们在政治隐喻主题和隐喻源域分析方面具有一些相同点,都比较关注战争隐喻和拟人隐喻等类型,但批评话语分析更关注负面、真实世界和频繁使用的政治隐喻。实验法注重检验变量在控制背景下的因果关系假设,批评话语分析法则调查研究变量在真实世界中的关系模式,两类方法各有所长,亦都有局限,因此可以选择结合使用,促进政治隐喻研究。在最后的结论章节,Thibodeau,Perrez和Reuchamps指出政治隐喻研究融合了政治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研究,具有跨学科特点,并提出了一些新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

三、简评与启示

《政治隐喻中的变体》建立了从历时、功能和方法三维度分析政治隐喻变体的方法,是对现有概念隐喻研究的有益补充。已有概念隐喻研究多涉及隐喻的普遍性和共时性,对个体隐喻的历时性和差异性研究较少(Kövecses,2005),例如,个体在不同时期对隐喻选择背后的动机和意义理解涉及较少。该书的三维分析法有利于解析政治隐喻使用的多元变体,体现了政治隐喻研究的新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超学科的视角

变体是政治隐喻的核心,也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核心。《政治隐喻中的变体》是聚焦政治隐喻使用变体的最新成果,分析了结合历时语境的政治身份、政治功能和政治党派等内外因素引起的政治隐喻变体,体现了超学科的整合研究视角。政治隐喻变体研究融合了多个领域,不局限于字、词和句等传统语言学领域,而是在宏观语境和话语层面考察政治隐喻变体的生产、传播和理解。话语不仅是大于句子的语言单位,更是一种社会实践,含有语言使用、认知交流和社会情景互动三个维度(van Dijk,1997;田海龙,2009;露丝·沃达克、保罗·奇尔顿,2016)。Lakoff和Johnson(2003)指出,隐喻的本质是通过一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事物。隐喻在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反映了人类语言表达、认知思维和现实行动。隐喻表达和思维产生于人类的基本“经验格式塔”:人类的身体体验(如感知、运动、心理和感情等)、人与客观环境的互动(如移动物体和用餐等)以及人与文化的互动(如社会、政治、经济和宗教等)(Lakoff & Johnson,2003:118)。因此,隐喻变体研究既需关注人类身体体验和认知图式,也需着力于物理、社会和文化环境。身体体验带来了相似性,而文化语境促成了变化性(Kövecses,2005),隐喻变体的生产、传播和理解依赖宏观的社会文化语境。

《政治隐喻中的变体》聚焦政治隐喻变体,通过大量案例分析指出,政治隐喻变体的重要动因是历时变化的政治文化语境、政治主体的身份变化以及政治功能变化。不同的政治隐喻表现为不同时间同一政治人物或同一政治事件中不同人物的隐喻使用,如希拉里从1993年至2008年作为美国第一夫人、议员和总统候选人时的不同隐喻使用,克罗地亚约西波维奇2009、2012、2015和2016年作为总统候选人、总统和卸任后在电视采访中的不同隐喻使用,以及比利时10年间多位总理在演说中的不同隐喻使用。在功能层面,政治主体的政治功能和意图的变化导致了政治隐喻使用的变化。政治隐喻主要用于改变含义,从而达到改变受众的社会和政治态度的目的,具有说服等政治功能(Mio & Katz,1996)。例如,澳大利亚30多年间新总理任职演说中的政治隐喻主要用于塑造政治合法性,平息党内纷争和表达对反对党的抗议;因感觉运动隐喻在竞选中具有较好的语用说服功能,马克龙和特朗普在总统竞选期间比竞选后使用了更多的感觉运动隐喻;希腊前总理帕潘德里欧在经济危机中多使用积极隐喻架构,因为积极隐喻在合法化政府计划采取的政治行为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2 动态性的语料

动态变化性是政治隐喻的另一核心特点。一些学者(Charteris-Black,2004;Allan,2008;Musolff,2016等)从历史/历时维度考察了隐喻的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研究主题和方法上。在主题层面,学者们意识到历史/历时维度的隐喻研究是对共时层面的有益补充。在方法层面,历史/历时维度的隐喻研究主要依靠语料库、词源法以及量化统计方法。针对变化发展的政治隐喻的使用和理解,Musolff(2004,2016)还提出了隐喻场景概念,并结合词源法、语料库以及实验方法考察了“身体政治隐喻”在欧洲多种语言表达中的使用和历时变化。此外,Wodak(2001)提出了话语历史分析法(Discourse-Historical Approach,DHA),该方法比较关注从历史角度考察话语,提出需解构嵌入了语言实践的社会政治和历史背景(Milans,2013)。的确,任何语言实践都是在社会交往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这与法兰克福学派强调社会规则和社会交往不谋而合,政治隐喻与社会和历史有天然的依存关系,因此需在变化的政治历史背景中考察隐喻的动态性。

在《政治隐喻中的变体》一书中,学者们以搜集不同国别、不同语境和不同人物真实使用的最新语料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国际政治隐喻的动态性变体。对象国家涉及美国、比利时、克罗地亚、澳大利亚、希腊、法国和捷克七个国家。话语语境包括演讲、采访、媒体报道、电视直播和商业广告五个方面的语类。政治人物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别和党派,拥有不同的身份地位,多是时下热议的政治人物,如特朗普、马克龙、希拉里等。此外,学者们选取语料的时间点和事件均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例如,2016年美国大选和2017年法国大选前后总统候选人使用的感觉运动隐喻,2006至2016年(其中包含2010至2011比利时长达541天无政府组阁)期间比利时不同首相的政治隐喻使用,2004,2009和2014年欧洲议会选举中捷克四个政党的政党宣言中的不同隐喻使用和2010至2011年希腊经济危机中总统的隐喻使用等。该书采集动态变化的真实语料的方法也值得借鉴。同时对语料的研究与认知语言学通过语言理解世界、研究自然语言如何建构世界的初衷一致(Geeraerts,2016:532),也与认知语言学的社会转向契合。

3 多元性的方法

政治隐喻研究的另一新特点是通过多元方法分析政治隐喻的动态性。首先是隐喻本体研究的融合发展,如Lakoff和Johnson(1999)发展了Grady的基础隐喻理论,进一步阐释了复杂隐喻和基础隐喻,基础隐喻来源于主体身体体验的并置,复杂隐喻则由基础隐喻组成。近年来一些学者在概念隐喻基础上提出了隐喻场景(Musolff,2016)、隐喻簇(Cameron,2003)、隐喻架构(汪少华、张薇,2017)、隐喻链(Koller,2003)和扩展的概念隐喻理论(Kövecses,2020)等。其次是政治隐喻研究方法的融合发展,如批评隐喻分析(Charteris-Black,2004)、蓄意隐喻分析(Steen,2011)、多模态隐喻分析(Forceville & Urios-Aparisi,2009)等,也有学者结合多模态和批评隐喻进行分析(马廷辉、高原,2020),或融合批评隐喻和概念整合理论进行分析(武建国、龚纯、宋玥,2020)。再次是政治隐喻语料向多语种、多时段和多模态发展,政治隐喻方法向定性和定量结合发展,体现了多学科、跨学科和超学科融合(Wodak,2001;刘玉梅,2018等)。

《政治隐喻中的变体》是政治隐喻研究多元方法融合的系统呈现。书中多位学者通过历时和共时的多维比较以及批评话语和行为实验的方法运用,剖析了发展变化的政治隐喻使用。批评话语分析和行为实验分析是学者经常使用的政治隐喻分析方法。批评话语分析起源于欧陆人本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批评研究,将语言视为一种心理和社会现象,解释语言背后的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以推动解决社会问题(Chilton,2004)。政治隐喻背后常隐藏意识形态,因此,批评话语分析能洞悉政治话语背后的意识形态。同时,一些认知心理学家,如Thibodeau,Fleming和Lannen等设计行为实验,基于实验设计的逻辑和机制讨论隐喻变体。两种方法各有所长,常常共同使用。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影响政治隐喻变体的变量因素较多,可能涉及语用变量、认知变量、社会变量和社会语用变量等多变量成因(Schmid,2016:549),因此在实验设计中需施加控制,体现某一主要变量成因亦是重点。

4 不足之处

《政治隐喻中的变体》在视角、语料和方法上具有许多创新之处,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发展空间。例如,在研究语料上,该书学者大多以欧美国家政治领域的演讲为语料,并未展现更全面的政治图景。因此,未来可扩展语料考察的范围,尤其是非西方国家的语料。在隐喻表达方面,该书主要考察了政治隐喻的文字模态,而广泛使用的多模态政治隐喻语料(图像、色彩和肢体动作等)仍有较大的分析空间(周思邑,2020)。在理论建构上,该书更多体现了语料采集和方法运用,较少进行理论建构,并未突破现有的隐喻场景和蓄意隐喻等,为未来的政治隐喻变体理论研究留下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由于政治隐喻是宏观语境背景下的人类身体体验与认知结构的产物(Lakoff & Johnson,1999;王寅,2019;赵永峰,2020;刘玉梅,2020等),身体体验是政治隐喻的基础,变化发展的历史语境中的身体体验是变体的动因,如何结合“历时体验—主体认知—隐喻表达”分析政治隐喻在产生、传播和理解中产生的变体也是未来研究和思考的方向。

四、结语

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说,世界上没有静止不动的事物,一切都在变化发展中(汪子嵩等,1972:6)。唯物辩证法指出,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是客观事物永无止境的辩证发展的动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2012)。变化性是隐喻使用的核心。隐喻是源域与靶域的对立统一,政治隐喻是变化的现实体验与主体认知辩证统一的产物。作为政治隐喻研究的新成果,《政治隐喻中的变体》沿袭了欧陆人本主义研究语言、政治和文化的互动传统,开启了政治隐喻变体研究的新领域,融合了社会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展现了历时和共时隐喻研究相结合的新路径,值得政治话语和隐喻研究等领域的学者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1] Allan, K. 2008.[M]. Oxford: Wiley-Blackwell.

[2] Cameron, L. 2003.[M]. London: Continuum.

[3] Charteris-Black, J. 2004.[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4] Chilton, P. 2004.[M]. London: Routledge.

[5] Forceville, C. & E. Urios-Aparisi. 2009.[M].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6] Geeraerts, D. 2016. The Sociosemiotic Commitment[J]., (4): 527-542.

[7] Koller, V. 2003. Metaphor Clusters, Metaphor Chains: Analyzing the Multifunctionality of Metaphor in Text[J]., (5): 115-134.

[8] Kövecses, Z. 2005.[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 Kövecses, Z. 2020.[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0] Lakoff, G. & M. Johnson.1999.[M]. New York: Basic Books.

[11] Lakoff, G. & M. Johnson. 2003.[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2] Milans, M. 2013. Wodak, Ruth[A]. In C. Chapelle (ed.)[C]. Oxford: Wiley-Blackwell.

[13] Mio, J. & A. Katz. 1996.[M]. Mahwah: Lawrence Erlbaum.

[14] Musolff, A. 2004.[M]. 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

[15] Musolff, A. 2016.[M]. London: Bloomsbury Academic.

[16] Perrez, J., M. Reuchamps & P. Thibodeau. 2019.[M]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7] Schmid, H.-J. 2016. Why Cognitive Linguistics Must Embrace the Social and Pragmatic Dimensions of Language and How It Could Do So More Seriously[J]., (4): 543-557.

[18] Steen, G. 2011. From Three Dimensions to Five Steps: The Value of Deliberate Metaphor[J]., (21): 83-110.

[19] van Dijk, T. 1997.[M]. London: Sage.

[20] Wodak, R. 2001. The Discourse-Historical Approach[A]. In R. Wodak & M. Meyer (eds.)[C].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1] 刘玉梅. 2018. 外语学科专业建设的反思与超学科前瞻[J]. 中国外语, (3): 4-12.

[22] 刘玉梅. 2020. 基于体认识解机制的汉语修辞格分类研究[J]. 外语教学, (6): 25-31.

[23] 露丝·沃达克, 保罗·奇尔顿. 2016.(批评)话语分析的新议程:理论、方法与跨学科研究[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4] 马廷辉, 高原. 2020. 美国政治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构建与批评分析———以中美贸易冲突为例[J]. 外语研究, (1): 25-32.

[25] 田海龙. 2009. 语篇研究:范畴、视角、方法[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6] 汪少华, 张薇. 2017. 美国政治话语的隐喻架构模式建构研究——以布什和奥巴马的环保演讲为例[J]. 中国外语, (3): 54-59.

[27] 王寅. 2019. 体认语言学发凡[J]. 中国外语, (6): 20-27.

[28] 汪子嵩等. 1972. 欧洲哲学史简编[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9] 武建国, 龚纯, 宋玥. 2020. 政治话语的批评隐喻分析——以特朗普演讲为例[J]. 外国语, (5): 80-88.

[30] 赵永峰. 2020. 福柯话语权力视域下社会隐转喻研究——以美国政治正确类表达为例[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1): 35-46.

[3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2012. 列宁选集2[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32] 周思邑. 2020. 多模态语篇视角下的中国抗战形象研究[J]. 外国语文, (6): 91-99.

重庆市社会科学项目“国际政治概念隐喻建构对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路径启示”(2021NDQN19);四川外国语大学科研项目“全球化概念隐喻对国际政治概念的建构路径启示”(SISU202138);四川外国语大学一流学科和重点学科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体认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国际政治隐喻研究”(SISU2021XK003)

刘玉梅,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构式语法、话语分析、体认修辞学、外语教育

周思邑,副教授,博士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政治话语分析

(责任编辑:王冠珠)

猜你喜欢

变体语料隐喻
Delta-omicron混合变体被证实
基于DDPG算法的变体飞行器自主变形决策
海量标注语料库智能构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红楼梦》饮食中的隐喻
浅谈视频语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可比语料库构建与可比度计算研究综述
耀变体的分类及辐射模型
耀变体的分类及辐射模型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