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镜头语言在纪录片中表现手法及运用

2022-11-27田雨樵华中科技大学

品牌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纪实纪录片语言

文/田雨樵(华中科技大学)

一、纪录片与镜头语言的理解

(一)纪录片的理解

纪录片的选材以及后期的剪辑都是有严格要求的,至少要保持纪录片的真实性、人文性、艺术性。真实性就主要针对的是纪录片在选材时,必须是正常生活中就能拍摄到的,而不是为了拍摄而拍摄,且在拍摄中可以找到其处于社会中的作用,具有的社会意义。纪录片就要做到最真实的还原了人民的日常生活,真实性也是一部纪录片存在的基础。纪录片的艺术性主要是为了将体现记录者的想法,将看起来不是很直观的现象,经过拍摄的视角以及镜头语言的表达,来还原事件的真实性并且还能让观众看起来更美观。纪录片的人文性,主要就是因为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很多纪录片都离不开我们传统的文化,很多纪录片都与我国的千年文化分割不开的,所以在纪录片筹备之时就要考虑这三个因素。

在纪录片确认完筹备方向后,就要考虑纪录片的形式,纪律片的形式特别多,比如:政论专题纪录片、时政新闻片、文化专题纪录片、人物传记专题纪录片、社会生活专题纪录片、人文历史地方片、舞台纪实和专项系统纪实等。纪录影片的类别,不是既定的统一标准,根据主题和表达方式的差异,还可以分成:宣传纪实、商业纪录片、独立纪录片。每一个记录形式中都有很多名作,比如:《望长城》等等;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这也是纪录片中的榜样。

纪录片节目即以现实生活为主要写作素材,以实人真事为表达主要对象,并对之加以文艺的综合加工和表达,可以揭示社会现实的本质,并通过现实引起人类深刻反思的影片或电视等文艺形态。纪实的内核是真实。而电影的产生,始于对纪实的创作。

(二)镜头语言的理解

摄影镜头语言对于观者而言,整个观影流程都是稍纵即逝的,通过线性的传递、摄影机间的连接和表达的部分内容把整个电影连接,将创造者的思想集中渗透在整个电影作品当中,让摄影机就像话语一般去表达思想。而镜头语言则经由创作者的选择获得了特殊的功效和表意的情感表达,但同样也要加入更多的艺术元素,来增加它的艺术观赏性。镜头语言是有许多说法的一种学问,大概分为三点:

首先是结构,画面里都有哪些?如何安排,这也是镜头语言的基本内容。然后是景别信息。最基础的远全中近特,还有极远、大全之类的更加详细的类别划分。

第二,怎么拍摄。镜头的基本动作信息,这就叫运镜,最基本的动作是推拉摇动,更复杂一点的是将这几种镜头运动进行各种组合,变成组成镜头。

第三呢,就是镜头拼接和剪辑。这部分也是镜头语言中最精髓深奥的部分,一般人也都听说过这词,“蒙太奇”。这就是欺骗的艺术了,利用镜头去欺骗观众,欺骗眼睛。

蒙太奇是对观众的一种时空感知上的欺骗。比如拍一个人,另一个方向再拍一辆正对着开过来的车,这两个毫不相干的镜头拼接到一起,就会给人“车向人驶来”的错觉。这是空间上的欺骗。比如拍一个人,再拍另一个方向的另外一个人,让人感觉这两个人是相对的。然后再接一个握拳的特写。就会给人一种要打架的预感。这是逻辑故事上的欺骗。比如拍一个人,他举起了手,然后正打反打俯拍仰拍重复好几遍这个动作。就拉长了这一动作的时间,达到强调的作用,这就是时间上的欺骗。也许上面的例子都过于草率和抽象了,我举一个现在最最常见的电影桥段。

第一个镜头a开枪,第二个镜头b喷血,倒下。外行一般是想不到这种操作的,拍出来很可能是一个镜头中,a开枪,b配合的倒下。

蒙太奇可以说是镜头语言的语法,是电影创作者利用镜头讲故事的一种方式,成功地将字和词按照相应顺序组合到一起,变成完整的句子。

二、镜头语言在不同纪录片中表现手法

(一)《南太平洋》中的如画美画面

大型纪实片《南太平洋》纪录片的内核是真实,即以人类实际生存情况为创作素材。而作为以主要表现大自然景色为主的人文地理影片,对画面进行美术的加工十分关键。为表现海洋的浩瀚和壮阔,画面多采取倾斜结构,以表现更为宽广的空间。如通体透亮的蛐蛐儿,在珊瑚礁中游动的幼鱼,大型海蛤、鲸鱼等,都在清晰的画面里一一呈现,使人们在惊奇惊喜里感叹生命的奇谲与瑰丽。

(二)《马达加斯加》中画面语言的逻辑节奏

这个人文历史地理学的鸿篇巨制——《马达加斯加》,以深厚的人类情感和高品质的缤纷影像,赢得了许多电视观众的青睐。

一部好的纪录片,画面语言对内涵的表现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画面语言,总是将庞杂的内涵用巧妙的影像技术阐述得条理清澈,层次分明。《马达加斯加》的高明之处就是能站在内容以外的更高点,俯视整部内容,总分的叙事方法,主次分明的思路,详略得当的编排,使一个好纪录片犹如锦上添花,绽放出独特的生命力。

随着主标题《马达加斯加》展示后,成为本期标题《神奇之岛》的新副题词也将在海浪里出现,既自然流畅又生动的形象。如此的整体画面语句,既思路清晰、张驰有度,使人一目了然,又适应了观者欣赏的心理需求。

(三)《生命的速度》中慢镜头的运用

纪录片《生活的速度》用摄像机捕获下一个个令人惊奇的生死对决。中美洲丛林中的求生规则让生物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也能化险为夷,体现了海洋生物高超的求生技巧与自然界适者生存的永恒主题。

本片将以一个个慢镜头,向人们展示目力所不能及处的生物间的较量,并重现惊心动魄时最微妙的心理变化,不仅让故事内容更加清晰,更把一个真正的杀戮还原。

毒蛇和蛙的较量,高速镜头可以将时间扩大,使时间停滞。既满足观者在了解蛇狩猎时怎样以速制胜,使求生更加易如反掌。

(四)《不可忽视的真相》中的反传统画面语言

由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根据环保事迹改编并作为主要线索人物,参与制作宣扬世界变暖的纪实《不能忽略的真实》(下文又称《真实》),打破了中国传统纪录片的镜头画面表达语言寓意。

纪录片《真相》用生态景观镜头画面力度地批评了他人改造大自然之美。《真相》在开端和结尾部分都展示了一种生态化美的视觉画面,并以此确立了影片的审美准则。这个画面美是遵循自然界的内在法则发生变化的有机体,它有着不依赖人而生存的自身价值,是以生态化美自身法则为中心,人也只是其中没有超出其法则范围的最普通一部分,这便是生态化美。接着镜头画面发生了变化: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大都市里密集的人流,以及高耸入云的现代化工业烟囱,在影片内都穿插着大量类似的镜头画面,然而很难以用传统的审美画面准则来加以衡量。

三、镜头语言在各种题材纪录片中的运用

“资料式,以录像、图片、实体、文章等为主干,将史学事件或事象作勾连,可接近最实质的真相。”这是历史资料纪录片广泛采用的某种文本表现形式,它主要的优点是“接近最实质的真相”。但是由于史学题材纪实节目基本都有一段资源断档的问题,讲述某个历史事件或人物形象基本没有参考资料。特别是二百多年前的历史史料,基本没有录像资源可利用,也没有直接的视觉资讯传递。这样就在相当严重程度上,大大降低了对广大受众们的社会感染性,所以对这些史书纪实文本形式有所突破或改进的方法。

(一)文献纪录片

任何的文献资源纪录片或多或少地都要用到文物保护、古迹、文字档等按资料管理,而他们又是至关重要的物件。不过,这种物件在片中并不能是以博物院或档案馆的陈设式展示。怎样让这种档案和文物保护、古迹等静态元件,这种缺乏生动的“物证”变得更生动出来,从而抓住人的眼睛,震撼人的内心呢?观众参与说明主题和反映历史事实,也有利于达到此目的。特殊镜头语言,是电视节目化过程中的主要表达式一种。

《清宫秘档》是利用一千余万件清宫大内原始文档,经过系统摄制的大型纪录片。所用文档之多、文档之宝贵是史无前例的。这一元素是《清宫秘档》作为拥有极高的文献研究价值之原因所在,使之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可贵和实在。然而这种非常宝贵的清宫原始档案同时也是影片的资源优势,因为它们都是静止的文字资料无疑地就形成了优劣。怎样利用好这种资源优势,也就是要克服劣势所造成的不利因素,与其他文献纪录片同样也都在采用特殊镜头语言来处理它。但是由于《清宫秘档》利用得特级镜头语言更多更集中,所以也就更凸显出了特殊摄影机语言的功能作用。

为了一开场就抓住了观者的注意力,让观者得到视觉和心理的双重冲击,将观者推向历史氛围,这是主创们都想要达到的。《清宫秘档》片头以短短的四十五秒钟,将信息量最大化。在每集各片头中,除选取了紧扣各集中题材的经典镜头之外。

(二)历史文献纪录片

中国历史文献纪录片,通常都是用文物、器物等作为“物证”来摄制的纪实,这适合中国人民喜爱“眼见为实”的习性。《清宫秘档》在全片中设计了大规模的,将中国历史人物肖像、文档、器物等抠像后的特级摄影机,叠于中国历史重大事件发现地的古迹现场摄影机上,并作特技移动。这是一个寓意似的情景重现,但同样还会给人有一个无形的历史人物,一直贯通于其间的感受。而在《雍正与炼丹》一集中,采用了一个叫《活计档》的清宫存档,里面也有大幅记录炼丹者和雍正关系的具体内容。而在《太后下嫁之谜》中,作者还有一句:在封建时代的我国,就算一般的民间孀妇再嫁,也不免受到了人们的流言蜚语。孝庄作为皇后娘娘,居然又下嫁给了小叔子,而这一绯闻,由深宫传到了民俗,于是孝庄便变成了野史中大肆描绘的风流人物。“此处用了一段”宫墙上二只乌鸦在哇哇叫的摄像头“与一段”乡间路上的移动摄像头(长摄像头)较长时间的叠在一块,而后慢慢隐去乌鸦摄像头,再将那些野史、民俗故事传说的文本材料画面镜头,用淡入淡出一套个地叠在“乡间路上的移动摄像头”上。特技镜头语言及运用,是建立在历史事实与生活经验基础上的立体构建思维,是合乎情理的仿真,不能随想意造。这些手法的运用,不在于动画特技的难度,而在于创意是否高明、感觉是否到位,否则费力不讨好。可以说,通过特级镜头语言修辞的文字表现形式尽量地保持了“最实质的真诚”。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视觉表现力、冲击力、感染性和张力。从而增加了镜像审美维度,突出了美学价值,同时表达了人文关怀。使受众的认识与记住有所增强,使受众对历史的认可度有所增强,进而使宣传效果大大提高。《清宫秘档》就是通过多种影视化呈现方式,实现的一个“效果历史”。

四、结语

新兴媒介的时代背景下,媒体生产方式、舆论格局和信息传受方法等都出现了颠覆性的变革,对受众的要求也呈现了个体化、多元的特征。身为新时代的承担者和引路人,记者们应当顺势而为,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新闻理想,改善职业道德素养,提升业务能力,敢于担当社会责任,成为一个及格的全媒介人员,良好地为全国人民群众服务。

相关链接

景别,远景;大全景;全景;中景;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各种景别的界定以人在画面中的比例为准。如远景和大全景,主要表现人被周围世界吞没或者人和大自然的融合,全景和中景主要拍摄人物的全貌或半身,它比较接近生活中人们常规的视野,一般情况下的运用过程,都适于在这种均衡;平稳的景别中表现。近景和特写指人胸部或肩部以上的镜头,它们像放大镜似的把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形象和表情的细部,当导演要强调人物的瞬间反应或激情,给予观众情绪冲击力的时候,近景和特写就突出地发挥着他那逼近观察的作用。大特写一般指人脸上的某一个局部或某件特殊的物件道具,这是用的极少,但一用则让人过目难忘的一种镜头。

景别决定着我们对银幕上人和事物关系的程度,它所产生的不同构图又创造着各种造型表现的不同意向.通过景别的变化给观众带来的时远时近,时粗疏,时细密,时而浏览品味时而一目了然的观察方式,是电影魅力所在的重要原因。

猜你喜欢

纪实纪录片语言
Celebrate Spring Festivalin Xuzhou 徐州过年纪实
语言是刀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混乱实验室纪实
我有我语言
混乱实验室纪实
新闻纪实类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