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及财务风险防范思考

2022-11-27唐代平贵州铜玉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品牌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企业管理者管理层机制

文/唐代平(贵州铜玉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及财务风险防范不仅能够弥补企业内控的不足,并完善相应的内控体系,同时还可以把握内控要点,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效率。但是当前,由于国有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再加上多级管理信息传递欠缺,极大地降低了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能够联合众多部门,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并积极有效地出台一系列国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对策,提高财务风险的预警机制建设效能,为当下国有企业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

一、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及财务风险防范的价值

首先,能够弥补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不足。当下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主要目标,是对企业内部各类经济活动进行优化调整和测评,确保国有资产始终具有安全性。但是伴随着国有企业的加速改革,原有的内控系统适应性逐渐降低,使财务信息出现失真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完善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并积极落实好风险预警机制,可以弥补企业原本内部控制的不足。

其次,能够完善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国有企业原本只对最终的经济活动进行针对性评价,这种事后的经验总结,虽然能够为后续的投资经营提供依据,但是缺乏对经济活动全程的控制、分析、评价,导致内控评价体系的适应性逐渐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完善内控机制的建设,并落实好风险管理等相应工作,可以帮助企业对各类经济活动进行系统有效的内控评价,完成内控的目标,进而防止出现企业资产流失的情况,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二、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

(一)内部治理结构不够健全

当前,部分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存在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造成了企业内控机制的逐渐僵化。具体来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行不够彻底,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仍然按照传统的行政系统进行内部结构的治理,内部监督机制功能较弱;其次,企业内的权力制衡不协调,经常会出现管理层与董事会身份重叠的情况,权责不够清晰,导致各类监督功能被滥用或缺失。

(二)内部控制意识存在不足

当前,部分国有企业的内控机制建设依然以形式主义为主,大多数是对企业内部的各类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并没有主动改善企业的工作环境。具体体现在:部分国有企业的内控制度建设仅停留在文件的归档和更新方面,无论是管理层还是普通的职工,都没有树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意识。除此之外,部分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不健全,无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出他们主人翁的责任感,使企业时常面临被动的运营危机。

(三)多级管理信息传递欠缺

虽然近几年来国有企业的经营规模持续扩大,但是部分国有企业依然未能建立完善的内部通信沟通机制,导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往来不通畅。具体来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的管理层级相对较多,信息传递的链条较长,基层部门很难在有效的时间内及时反馈信息,造成信息的横向或纵向滞后,严重影响了内控机制的有效发挥;其次,国有企业智能和信息化控制系统的建设还不到位,虽然计算机技术近几年来在企业内得到大面积的普及,但依然有部分企业的信息管理部门没有推行统一、系统的信息管理机制,在处理各类信息资料的时候无法及时归档和应用,内控能力严重不足[1]。

(四)缺乏严格的审计制度

当前部分国有企业的内控审计制度难以得到有效的执行,不能正常发挥其监督职能。内部审计工作具有相对独立性,并直接由董事会或董事会下属审计委员会领导,但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管理者并没有将审计部门或审计工作完全与管理工作相分离,甚至一些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被划定在财务体系当中,由财务领导同时监管,使他们工作的独立性受到限制。再加上部分企业的内审机制作用发挥并不明显,各部门在处理财务信息或审计信息的时候,由于缺乏监督,无法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三、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全策略

(一)健全内部治理结构

国有企业想要获得持续的发展动力,必须要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并有效调整治理结构。具体来讲,需要企业管理层能逐渐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管理层、监事会、董事会以及股东大会在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确保各层级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使各层级能够在发挥各自功能的情况下,均衡利益分配,防止因职能交叉或缺失的情形造成官本位或推诿扯皮的现象出现,并且要杜绝权力的集中,使企业内部上下都能够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机制,使内控机制能够发挥真正的作用和功效。

(二)加强内部控制意识

加强内部控制意识,是国有企业落实内控管理的重要手段,其要求企业管理者从自身出发,主动学习企业管理等相关知识,并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预先的判断和分析,了解风险的类型、风险最后呈现的效果,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与此同时,还要建立科学有效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使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和员工激励制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激发员工主动参与内部控制的积极性。例如,让基层员工也能参与到内控机制的制订和执行环节中,如果有员工的意见得到了采纳,公司会提供相应的物质奖励,这样可以使内控机制和管理措施持续运行下去。

(三)完善信息管理平台

确保国有企业内部信息的顺利流通,是企业完善内控机制管理效率的关键,也是企业管理者及时掌控运营风险的关键举措。因此,要求国有企业的管理层能够率先落实组织结构的建设,防止管理层级大圈套小圈,缩短信息传递的时间,使信息或资料的上传下达更具效率。除此之外,也要求企业的管理者运用信息化的技术,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及信息沟通制度,使各类有价值的信息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传递和运用,打破信息壁垒,完善内控体系的建设[2]。

(四)建立内部审计制度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提高企业内部监督效率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求企业管理者能够设置单独的内部审计部门,由董事会或下属审计委员会直接负责监管,防止重复审计或无人监管等问题的出现。与此同时,还应该建立完善的、严密的内部审计制度机制,使管理层以及基层员工都能主动地接受监督。必要情况下,还需要配合当地的政府部门完善外部的监督工作,降低企业的内控风险,使其获得更多且更有效的发展机遇。

四、新常态下常见的财务风险分析

首先,筹资风险。通常情况下,国有企业一般由政府控股或投资,本身会受到当地政府的资金支持,因此很少会出现筹资风险。但是随着近几年来市场经济的逐渐扩张,国有企业的规模也不断壮大,集团类的国有企业数量持续攀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有企业多元的经营发展活动要求,但是如果仅靠传统的控股人投资或财政拨款,很难确保国有企业各类资金的落实到位,会为其后续的经营和技术升级带来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要扩大筹资的渠道,使企业能够在获取充足资金的基础上,满足各类经营活动的落实和执行条件。

其次,资金运营风险。在大多数国有企业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资金的积累是由传统的货币形式开始的,需要企业通过大量的采购,将原本的资金转化为各类设备、厂房以及生产原料等资产,后续通过一系列的加工手段,将原本的材料转换为商品,直到后续的销售环节二次转化为货币。这个过程的完成和实现,便是一个完整的资金循环,也被称为资金运营的过程,是国有企业获取效益以及提高收益的重要渠道。但是部分企业在进行资金运营的时候,如果采购环节没有落实到位,如货物相对较多,会导致货品积压过重,资金占有量持续减少,后续影响了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以及经营活动的开展等。但是如果企业想要短时间内迅速占据市场先锋,便需要赊销商品,虽然该环节能够短时间内回收大量资金,但也会产生坏账或烂账的问题,使企业陷入更大的经营危机。

最后,是投资风险。国有企业由于经营规模相对庞大,因此经常会进行重大的投资决策,但如果相关负责人或管理层在没有了解企业当下资金周转能力的情况下盲目投资,不仅会导致企业丧失较大的外部机会,甚至也会影响企业的经营计划。还有部分投资决策者由于忽视了投资风险,没有对相应的投资项目进行风险调查和可行性调研,便冲动投资、盲目投资,最终很可能会导致投资项目的投资失败,使企业面临更大的经营危机。

五、新常态下国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对策

(一)加强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

国有企业内部,无论是董事会、管理层还是基层员工,都应该加强对财务风险的关注力度。并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预警机制来规避经营活动中可能会遇到的风险。

在实践中,需要企业的管理层设置有效且完整的财务管理部门,明确财务风险的基本管控原则,在研究国有企业当下经营发展现状的情况下,了解外部风险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的各类影响,并对这些影响的后续情况进行动态跟踪与落实。其次,要求国有企业的财务部门,能够规范工作流程,利用财务数据处理和输出的方式并加以分析,了解企业的经营现状,并结合企业各类业务经营方法,调整财务管控风险的具体措施,然后以此为依据,建立科学有效的国有企业风险预警机制。

(二)强化财务组织并提高水平

国企需要调整企业内的财务部门各类组织结构,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在权责清晰的情况下,了解各自的财务管理职责,使财务风险能够被扼杀在摇篮当中。与此同时,还要求国有企业的管理部门可以加强对财务人员以及财务系统的风险管控力度。例如,要求企业管理者联合财务部门,对企业组织框架加以动态的优化,然后以此为依据,开展完善的财务评估工作。必要情况下,国有企业管理者还需要为财务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工作,使他们能在完成相应考核的情况下,主动学习与企业相关的财务知识和法律体系,强化国有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3]。

(三)提高财务风险的预警机制

为了能够科学有效地在新常态下促进国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系统的有效落实,要求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各类经营活动进行必要的财务风险分析,包括损失、构成分析及后续影响分析等,为国有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提供可行性方案。与此同时,还要求国有企业管理者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价值的重视,利用高端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电脑的记账功能进行客观且精准的分析,使风险预警体系可以在技术层面获得更有效的发挥。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当下经济市场中国有企业内各类信息传播的速度逐渐加快,企业所制订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还必须要与企业内资本流动管理体系相对接,满足企业管理者后续经营决策的需求条件,为企业的长足发展创造机遇。

六、结语

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及财务风险的防范,不仅是企业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和谐统一的关键,同时也是规范整个经济市场秩序的重要举措。在实践中,要求国有企业的管理层能够落实好积极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并制订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和预警机制,使企业各类经营行为可以在有效的监控当中提高企业的投资决策效率,为企业的长足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企业管理者管理层机制
核安全文化对管理层的要求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建立激励相容机制保护数据安全
中国企业管理者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光明乳业管理层激励探索
皮革机制
论西部企业管理者的创新
论管理层收购的立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