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斯诺眼里的中国共产党人

2022-11-27张志敏屈彩娥

关键词:徐特立剧社斯诺

张志敏,屈彩娥

(延安大学 外国语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1936年6月至10月,埃德·加斯诺赴陕北苏区采访了不同阶层的中国共产党人,全面考察了当时红军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状况,用纪实的方式向世界做了客观翔实的报道,为世界了解中国共产党打开了第一个窗口。这时的中国共产党距1921年成立,已经度过了15个春秋。一个15岁的政党,正是意气风发的少年,最能体现初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气质和初心使命。重温斯诺眼中的共产党人,有助于我们回看来时路,把握好前进方向,有力前行。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RedStaroverChina,又名《西行漫记》)中描述的共产党人涉及不同阶层的群体和个体,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呈现了延安时期共产党人的真实状态。书中较为突显的人物,如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人的事迹已经通过各种新闻和影视媒体进行了报道和宣传,他们的故事都已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本文基于原文的描述,选择书中不太突显的三个人物展开分析,揭示三名共产党员的精神品质以及斯诺对他们的态度投射。他们是人民教育家徐特立,人民抗日剧社社长危拱之和吴起兵工厂电气工程师朱作其。这三位共产党员都受过良好的国学教育,接受过国外文化的熏陶,有开阔的眼界和胸怀。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是拓荒者和开路者,取得了卓越成就。讲述他们的故事,了解他们对党的初心使命,有助于我们了解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一、播撒希望的种子——人民教育家徐特立

延安时期,由董必武、徐特立、吴玉章、林伯渠、谢觉哉组成的群体是一个独特的群体。由于都是年长者,他们被称为“延安五老”。他们都受过传统私塾的教育,入党前都拥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已经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但最终都义无反顾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徐特立在五人中年龄最大,入党也最晚,但他的入党过程却最能反映‘延安五老’加入共产党的初心使命。”[1]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的第六部分中提到了徐特立,用的标题是“Life Begins at Fifty!”(“人生五十始!”),书中是这样描述的:

I called him “Old Hsu”because that was what everyone in the soviet districts called him——for,although sixty-one was only just an average age for most High government officials elsewhere in the Orient,in Red China he seemed a sort of hoary grandfather by contrast with others.Yet he was no specimen of decrepitude.Like his sexagenarian crony,Hsieh Chu-tsai(and you could often see this pair of white-haired bandits walking along arm-in-arm like middle-school lads),he had an erect and vigorous step,bright and merry eyes and a pair of muscular legs that had carried him across the greatest rivers and mountain ranges of China on the Long March.[2]233

这是斯诺见到徐特立时的第一印象。大意是他跟苏区其他人一样叫徐特立“老徐”。老徐61岁,这个年龄在东方国家只不过是平均官员的年龄,而在红区老徐看起来却像个白发老爷爷。然而他行走起来,却步履矫健,目光炯炯,充满喜悦和活力。他常常与他年龄相仿的老友谢觉哉并肩而行,他俩看起来就像一对朝气蓬勃的中学生。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徐特立的外表“hoary grandfather”(白发爷爷)和他呈现的生命状态“middle-school lads”(少年)的强烈对比和反差。对比手法以及赞美生命活力的词语都体现了斯诺对这位年迈老先生的钦佩和赞美。接下来,斯诺描述了老徐的背景,点了这部分的题目“人生五十始”。

Hsu T’eh-li had been a highly respected professor until at the age of fifty.He amazingly gave up his home,four children,and the presidency of a normal school in Changsha to stake his future with the Communists.[2]233

五十岁那年,徐特立放弃了长沙师范学校优厚的教授待遇和职位,离开家乡和亲人,把自己的后半生完全交给了共产主义教育事业,选择了一条在时人眼里特立独行的路。他给斯诺这样描述入党的迫切心愿和入党时的激动心情:

“I had wanted to be a Communist,but nobody ever asked me to join.I was already fifty,and I concluded that the Communists considered me too old.” But one day a Communist sought out Hsu in his hiding place and asked him to enter the Party.He told me he wept then to think that he was still of some use in building a new world.[2]234

“我早想加入共产党了,可没人联系我。我五十了,可能共产党觉得我太老了吧。”一天一个共产党员找到他并请求他入党,想到对建立新世界还有点用处,他激动得哭了。

从徐特立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共产党心仪已久,只是一直没有遇到牵线的人。难怪这一天到来时,他喜极而泣(wept),如此激动。能为共产党建立的新世界出一份力,对他来讲是多么神圣和荣耀的使命!斯诺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描述了当时的情景,他对此没有作评述,但徐特立的价值取舍——舍家弃业奔向党,已充分体现了共产党的先进性和号召力。

徐特立1877年2月1日生于湖南善化县(今属长沙县)附近的一个贫农家庭,排行老四,父母省吃俭用,供他上了6年学,29岁上了长沙师范学校,毕业后留校教学,他的学生很多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毛泽东是其中之一。1919年(42岁),他曾赴法国勤工俭学,1923年回国后在长沙办了两所新式师范学校,1927年(50岁)加入共产党。之后党派他到俄国学习了两年,回国后担任教育人民委员。徐特立丰富的人生经历和阅历使斯诺发出这样的感慨和赞叹:

And surely his varied experience——life and teaching under monarchist,capitalist,and Communist forms of society——seemed to qualify him for the tasks that faced him.He certainly needed all that experience and more,for those tasks were so great that any Westerner educator would have despaired.But Hsu was too young to be discouraged.[2]234

他多姿多彩的人生经验——在不同政治体制下的生活和教书经验(封建帝制、资本主义体制和共产主义制度),无疑锻炼了他应对各种任务的能力。他需要这些经验面对眼前的巨大挑战。这些困难和挑战会难倒西方的教育家们,但难不倒老徐,因为他太年轻了。

徐特立在苏区和后来的陕甘宁边区成就的辉煌事业印证了斯诺的这番论断。红军到达陕北后,陕北的教育和文化状况非常落后,“是地球上文化最黑暗的角落之一”。如何提高民众的教育和文化水平是对徐特立最大的挑战。

“…virtually nobody but a few landlords,officials,and merchants could read in the Northwest before we arrived.The illiteracy seemed to be about 95 percent.This is culturally one of the darkest places on earth.”[2]234

面对这片教育和文化荒漠,徐特立带领当时的教育工作者,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了冬学运动,取得了巨大成效。冬学运动是“利用冬季农闲时节,以农村广大成年农民为主,组织农民群众进行的短期文化补习教育,以提高广大民众的文化知识水平”。[3]

徐特立通过调查发现,陕北文化教育落后,是由于自身条件差和生产力水平低等因素造成的。陕北地域宽广,人口密度较小,村镇之间相距较远,这给孩子们上学带来诸多不便。如何帮助广大群众脱盲,普及教育,他进行了认真思考和研究。西北冬季寒冷漫长,村民多赋闲居家过冬,不外出务农,这段时间是开展教育的好机会,冬学是适合当地的扫盲形式。在他的倡导下,陕北冬学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天寒地冻把书念,花开水暖务庄农”成为冬学运动的真实写照。有一首劝学歌这样唱道:“十一来西风凉,河里冰冻地上霜,抽闲学习顶放账,不识字的人们到书房。天寒日短不能身(陕北方言,闲着),搞通思想识字多,会认会写又会用,今后不用再求人。”[4]

苏区的教育分三种类型,分别是学校教育、军队教育、社会办学教育。在学校教育方面,徐特立向斯诺提供了这样一个成绩单:二百所小学,一所师范,一所农校,一所纺织学校,一所五个年级的工会学校和一所四百名学员的党校。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徐特立的领导分不开。为提升扫盲的效果,徐特立还做出了许多努力,如带领教育工作者推广使用汉语拉丁化拼音,编撰袖珍小字典,将最常见的汉语词句转化为容易认读的多音节词汇等。面对这些成就,徐老非常谦逊低调,他这样回应斯诺的惊讶:

Thus far he wasn’t boasting about results,either with his Latin-hua or his other educational efforts.“The cultural level was so low here it couldn’t be made worse,so naturally we’ve made some progress.”[2]237

他没有夸耀在教育方面取得的成果,包括汉字拉丁化的改革。“这里的文化水平太低了,取得了一点成绩是很自然的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徐特立身上的一些品质:乐观豁达、低调谦逊、充满智慧和力量。我们看到了徐特立如何在一片文化荒漠中播撒希望的种子,收获辛勤耕耘后的果实。透过这一切,我们看到的是一颗献身中国教育事业的赤子之心,是坚定不移跟党走的笃定和执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徐特立在苏区播撒的希望的种子,已经像山丹丹花一样盛开在陕北高原的沟沟岔岔。

二、革命征途上的一缕霞光——红色文艺开拓者危拱之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也给予女性群体一定的关注,危拱之就是其中之一。危拱之的故事在第三部分“Red Theater”(红军剧社)部分提及。“红军剧社”1936年成立,又被称为“人民抗日剧社”。

斯诺在书中描述了观看“红军剧社”演出的整个过程。演出的舞台是一个用古庙改建的露天剧场,看戏的人有“学员、骡夫、妇女、被服工厂和鞋袜工厂的女工、木工、合作社职工、苏区邮局职工、拖儿带女的村民、士兵”。[2]119演出没有专门的观众席,也不收门票,看戏的人们围坐在软绵绵的草地上,中央政府的高层官员如洛甫、林彪、林伯渠、毛泽东等也在观众中间席地而坐。节目种类多样,“有短剧、舞蹈、歌唱、哑剧,共同的地方主要是两个中心主题:抗日和革命”。[2]119演出道具简单,设施简陋,题材多取自现实中的抗日故事,演员多为本地人,有些剧目台词采用方言,逗得观众不时哄堂大笑。节目幽默风趣,演员和观众时有互动,观众的参与热情极高,有些甚至直接上台表达强烈的情绪。这场演出深深触动了斯诺,并激发了他对艺术的重新思考和对红军剧社的好奇:在物质条件极其匮乏的条件下,这些节目是如何编排和创作出来的?这是艺术创作吗?演出为什么能有如此震撼的宣传效果?怀着这些困惑,第二天,他去采访了红军剧社社长危拱之,一位“经历长征而仍活下来的妇女之一”。[2]122-123斯诺首先介绍了危拱之的背景。

Miss Wei was born in Honan(河南)in 1907 and had been a Red for ten years.She originally joined a propaganda corps of the political training school of the Kumingchun “Christian General” Feng YU-hsiang’s army,but when Feng reconciled himself to the Nanking coup d’etat in 1927 she deserted,along with many young students,and because a Communist in Hankou.In 1929 she was sent to Europe by the Communist Party and studied for a while in France,then in Moscow.A year later she returned to China,successfully ran the Kuomintang blockade around Red China,and began to work at Juichin.[2]122

这段文字简要概括了危拱之来苏区之前的生平履历:危女士1907年生于河南,最初是“基督将军”冯玉祥部队宣传队的成员,1927年冯玉祥与南京政变妥协后,她弃冯从共,在汉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9年党派她去欧洲,先后在法国和莫斯科学习。一年后回国,穿过国民党的封锁,开始在瑞金工作。不难看出,危拱之的政治选择是经过理性思考后的抉择,入党以后她也得到了党的重视和培养。访谈中,她向斯诺介绍了红军剧社的历史和规模,演员的来源、选拔和培训,剧本的撰写等,最后生动讲述了红军剧社的影响力和战斗力,语气充满了骄傲和自豪(proudly)。下面这段文字是斯诺记录的危拱之的原话:

“Peasants come from long distance to our Red dramatics.Sometimes when we are near the White borders,Kuomintang soldiers secretly send messages to ask send messages to ask our players to come to some market town in the border districts.When we do this,both Red soldiers and White leave their arms behind and go to this market place to watch our performance.But the higher officer of the Kuomintang never permit this,if they know about it,because once they have seen our players many of the Kuomintang soldiers will no longer fight our Red army.”[2]123

信息流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得到。动态认知逻辑也可以模拟在群中的私人交流(考虑电子邮件bcc和cc)、复杂度的问题,可用于处理说谎和欺骗。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红军剧社的演出不仅吸引了当地老百姓和红军战士,也吸引了红白区交界处的国民党士兵。看演出时,红军和白军都放下了武器,一旦国民党士兵看了演出,他们就再也不打红军了。演出消解了红军和白军的敌对状态,带来了和平,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战争年代,这是珍贵和有趣的一幕。而这样的剧团,几乎每个县都有,他们在村里和前线巡回演出,由此可以推想红军剧社在全国的宣传力、影响力和战斗力,以及它对传达和推行共产党的方针政策的执行力!在与广大军民心连心的互动中,它已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赢得了民心、军心和部分国民党士兵的心,为共产党的领导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信任。采访澄清了斯诺心中的疑惑,也赢得了他对红军剧社和共产党的认可和尊重。下面这段文字表达了他对红军剧社的赞叹:

There was no more powerful weapon of propaganda in the Communist movement than the Red’s dramatic troupes,and none more subtly manipulated....When the Reds occupied new areas,it was the Red Theater that calmed the fears of the people,gave them rudimentary thoughts,to win the people’s confidence.[2]123-124

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红军剧社是最有力、最巧妙的宣传武器。红军占领一个地方以后,是红军剧社安抚了当地民众,消除了他们心中的不安和恐惧。剧社的宣传使人们对红军纲领有了基本了解,取得了民众的信任。

斯诺对危拱之本人没有太多描述,但从他对红军剧社的赞叹中我们可以读出他对这位剧社领袖的赞赏。斯诺眼里的危拱之是个了不起的红军女战士和红色文艺领袖。从危拱之的话语里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她的人格魅力:一个自信、乐观、敢于开拓和创新、有强大组织力和号召力的独立女性。了解危拱之在信仰路上和生活路上的曲折遭遇,更能看出她的不凡和伟大。

危拱之禀性刚强,上学时为了学好体操课,毅然扯去裹脚布,争得一双“解放脚”。1934年,她在江西参加长征,是经历长征而幸存的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长征途中,她创作的《凤阳花鼓》是一道文艺盛宴。危拱之编排的文艺节目消除了红军战士长征的疲惫,极大地鼓舞了战士们的斗志和士气。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时,她负责编排了文艺晚会,欢迎红军的到来,之后一直活跃在红色文艺的舞台上,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宣传工作。然而,危拱之一生中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革命生涯都遭受过很多不幸。由于革命的曲折性,她三次蒙冤,曾被开除党籍,但她对党的信念从未动摇过。在受到不公正待遇时,她反而更加努力工作,用实际行动证明对党的赤子之心。正是她这种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对党忠贞不渝的理想信念赢得了党的一次又一次的理解和信任,让出队的她一次又一次归队。她为中国共产党的文艺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5]个人生活方面,她也屡遭挫折,隐忍和牺牲了很多,但她始终乐观豁达,积极面对生活。危拱之是中国红色文艺的开拓者,她用女性的智慧和力量温暖了革命征途中战士们的心,她用艺术的力量助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她是革命征途上的一缕霞光。

三、陕甘宁边区兵工重器制造的先锋——电气工程师朱作其

为了支援前线抗战,陕甘宁边区人民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极为简陋的生产条件下,努力发展军事工业,为中国人民的抗日胜利和陕甘宁边区的巩固和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解放战争的武器装备制造奠定了一定基础。陕甘宁边区兵器制造业的发展可追溯到红军到达陕北之后。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开始整合陕北红军分散的兵工厂,修铸械所,组建中央红军兵工厂,随部队先后驻扎清涧、延川、吴起、延安、延长等地。斯诺在去前线的路上,访问了吴起镇。“作为陕西苏区的‘工业中心’,吴起镇之所以突出,并非因为它在工艺方面有什么成就使底特律或曼彻斯特不能等闲视之,而是居然有它的存在。”[6]斯诺笔下的吴起是这样的:

For hundreds of miles around there was only semipastoral country,the people lived in cave houses exactly as their ancestors did millenniums ago,many of the farmers still wore queues braided around their heads,around their heads,and the horse,the ass,and the camel were the latest thing in communications.Rape oil was used for lighting here,candles were a luxury,electricity was unknown,and foreigners were as rare as Eskimos in Africa.In this medieval world it was astonishing suddenly to come upon soviet factories,and find machines turning,and a colony of workers busily producing the goods and tools of a Red China.[2]246

(吴起镇)是在一片方圆数百英里的半牧区里。这里的人们住在窑洞里,跟几千年以前他们的祖先一样,许多农民还留着辫子,盘在头上,交通工具是马、驴、骆驼,点灯用的是菜油,蜡烛买不起,电灯从未听说过,外国人像爱斯基摩人在非洲一样罕见。在这个中世纪的世界里,突然看到了苏区的工厂,看到了运转的机器,看到了许多工人在忙碌地为红色中国生产商品和农具,实在让人诧异。

斯诺在考察吴起兵工厂时遇到了电气工程师朱作其,并对他进行了简要描述和报道。在《红星照耀中国》第七部分“They Sing Too Much”(他们唱得太多了),斯诺提到了朱作其。“他们唱得太多了”是朱作其的原话,斯诺用这句话当标题,既体现了工人活泼的工作状态,也从侧面赞美了朱作之的风骨和高尚情操。

斯诺在吴起考察了三天,全面了解了工人的工作、生活和娱乐状况,还积极参与了他们的业余生活。在实地考察中,在处处洋溢的欢乐的氛围和歌声中,他遇到了一个看起来很严肃的人,这个人就是电气工程师朱作其。出于好奇,他对朱作之进行了简要采访。以下是他的描述:

As one example,I met an electrical engineer in Wu Ch’i Chen(吴起镇),a man named Chu T’so-chin(朱作其).He knew English and German very well,he was a power expert,and he had written an engineering textbook widely used in China....Until recently he had had a practice of $10,000 a year in South China,where he was a consulting engineer and efficiency man,and had given it up and left his family to come up to these wild dark hills of Shensi (陕西) and offer his services to the Reds for nothing.Incredible! The background of this phenomenon traced to a beloved grandfather,a famous philanthropist of Ningbo,whose deathbed injunction to young Chu had been to “devote his life to raising the cultural standard of the masses.” And Chu had decided the quickest method was the Communist one.[2]253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朱作其来苏区的目的和共产党在他心目中的威望。怀着爷爷的临终嘱托——提高大众的文化水平,抱着对共产党的坚定信念——一个有能力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政党,他放弃了南方城市优厚的工作待遇和家庭生活,毅然决然来到了陕北,为红军尽义务,贡献自己的才智。这种做法在斯诺看来太难以置信了!难怪他对周围人的唱歌等娱乐活动提出了这样的批评:“现在不是唱歌的时候!”“他们唱得太多了!”[2]253在斯诺看来,朱作其是“是本着一种殉道者和热心家的精神”![2]253这批评也“概括了陕西苏区这个奇特的‘工业中心’的年轻气氛。他们即使缺乏社会主义工业的物质,却有社会主义工业的精神!”[7]

斯诺的评价充分体现了他对朱作其的赞赏和对苏区工业光明前景的预言!朱作其的行为表面看与他的同伴不够协调一致,但这差异恰恰折射出他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折射出他内心事业至上的迫切感和道德境界。他的生活没有娱乐和消遣,只有埋头苦干,唯有拼命工作才不辜负亲人的嘱托!通过斯诺的描述,我们触摸到了朱作其的精神世界。他是一个对革命事业怀有宗教般情感的工程师,一个为苏区兵工事业献身的先锋战士。朱作其来陕北之前的背景有助于理解斯诺眼里的这位与众不同的共产党员。

朱作其(1900-1989),原名徐承志,又名徐诚炽、朱一之,浙江鄞县人,毕业于宁波工业学校,曾赴日本深造,先后在美商慎昌洋行动力设计部任制图组长、设计师,在杨树浦发电厂任工程助理。在瞿秋白的影响下,朱作其开始向往社会主义,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电厂华人中享有特殊声望,曾游说2000多名职工投入罢工斗争,促成了全市性的大罢工,并参加了第一、二、三次上海工人武装起义。“1936年6月,徐承志接受党组织派遣,率领5名技术工人到达陕北红军供给部,协助叶季壮部长工作,斯诺就是在这个时候采访他的。徐承志这样一个大知识分子到保安,自然受到陕北各界热烈欢迎,叶剑英、李克农也热忱接见了他。”[8]朱作其的这些经历表明,他是一个有非凡才干的领袖式党员,他有坚定的信念和立场,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有使命和担当的优秀共产党员。

陕甘宁边区正是有朱作其这样一批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知识分子,才成就了当时的工业生产。他们在生产设备和条件极其简陋、物质生活极其匮乏的状态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研制出了兵工重器,成就了陕甘宁边区的工业生产。他们是陕甘宁边区兵工重器设计和制造的先锋。改变人民大众的生存状态,提升老百姓的文化和生活水平就是他们的初心使命,也是他们在艰苦环境中拼搏奋斗的直接动力和力量源泉。朱作其等人身上彰显的正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四、中国共产党人身上的初心和使命

斯诺眼中的这三位共产党人在共产党员集体中只是三名普通党员,是璀璨的红星群体中的三颗小星星,但正是在这些普通党员的事迹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近一个世纪过去了,今天我们重读斯诺笔下的这些共产党人,他们的形象依然鲜活生动,他们的人格依然散发着光芒。徐特立五十岁时加入共产党时的激动心情、危拱之不离不弃跟党走的执着和朱作其冒着生命危险到苏区献身兵器制造的行为都深深感动着我们。他们三人虽然奋战在教育、文艺和军工不同战线,人生背景不同,性格迥异,但他们在精神层面却又何其相似:他们身上都体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在危难面前的大无畏革命气节和牺牲精神。这些品格完美契合了延安精神的实质,诠释了初期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他们身上闪耀着共产党人的三光之美,即信仰之美、品格之美和初心之美的光芒。

首先,他们身上闪耀着信仰之美的光芒。信仰的力量是一个民族抵挡困境的磐石和后盾,它让人在困境中高歌,在低落时重新起飞。正如安东尼·库尔对斯迈尔斯《信仰的力量》的评价所言,“能够激发一颗灵魂的高贵,伟大的只有虔诚,在最危险的情形下,是虔诚支撑着我们,在最严重的困难面前也是虔诚帮助我们获得胜利。”徐特立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目睹了各种政治制度的变迁后,五十岁高龄时毅然选择共产党作为自己的政治信仰。这次选择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也为他打开了一个明朗和充满希望的世界。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他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抱负和价值。信仰让他年迈的生命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让他的生命之树始终长青。支撑危拱之坎坷人生经历的是她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虽然三次蒙冤,三次被开除党籍,但她始终坚信党的先进性,她对信仰的忠诚从未动摇,信仰支撑了她人生的至暗时刻。朱作其能冒着生命危险,从上海来到偏僻落后的陕北,致力于苏区艰苦的兵器制造工业,靠的也是精神力量的支撑,这力量的来源还是信仰。他坚信共产党是唯一能拯救中国命运的政党。

这三位共产党员对党都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判断,他们的选择体现了他们的政治智慧和判断,也体现了共产主义信仰巨大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吸引力。信仰是他们不竭的动力和活力源泉,使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持对生活和工作的热情。英国作家塞缪尔·斯迈尔斯这样阐释信仰的力量:“我们并没有过人的力量和智谋,真正在背后支持我们的,是我们受到的感召……正是凭借这些感召,当我们在荒漠上、在山寨中受到严寒和饥饿威胁的时候,当我们面对巨大危险的时候,心中却不曾感到忧伤。”[9]这段话是这三位共产党员的真实写照,也是无数共产党人靠着信仰的力量跋山涉水、走过百年征程的真实写照。

其次,他们身上闪耀着品格之美的光芒。一个国家的伟大并不在于它疆域的大小,而取决于它的人民的品格。高尚的品格是人性光辉的体现,是民族和国家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之所在,是政党生死存亡的道义力量。[10]面对陕北的教育和文化荒漠,乐观、豁达、谦逊的徐特立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科学地解决和改善了贫瘠的教育环境,取得了令外国记者刮目相看的成绩。危拱之在人生多次低谷中、在蒙受不白之冤中所表现出的隐忍、坚韧和忠诚的品格让我们动容。朱作其对工作的虔诚态度和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是成就一番事业不可或缺的优秀品格。这三位共产党员身上彰显的正是延安精神的实质,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实事求是精神品格的具体体现。

第三,他们身上闪耀着初心之美的光芒。初心之美美在纯洁和赤诚,美在朝气蓬勃和奋发向上的生命状态。这三位共产党员的初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共产主义的忠贞之心;二是对现实规律的探索之心;三是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四是对革命事业的奋斗之心。”[11]他们是少年共产党人形象的具体体现。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的高贵和美好,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生命状态和使命职责。他们完美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12]只有秉持最初的信念,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证明了这一点。只要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信念,不忘使命,中国共产党就会永葆青春和活力。

猜你喜欢

徐特立剧社斯诺
斯诺登获得俄永久居留权
戏剧演出
冲锋剧社在唐县
章亮基南昌起义后三见徐特立
徐特立长征中发明“拉着马尾巴行军”
教室里的趣事
做最好的自己
斯诺登在俄居留延长三年
斯诺登申请延长逗留期限
七十老将水中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