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三重逻辑
2022-11-27黄建军
韩 港,黄建军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9)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党和政府一直以来的工作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1]乡村振兴作为党中央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部署,已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在此基础上仍然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不断加强各方面工作,促进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更进一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奋斗目标。
一、理论逻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乡村振兴归根到底是人民的乡村振兴,是把人民作为振兴主体和振兴对象的实践活动。历史已经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推动者,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立场,才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实现振兴目标。
(一)理论基石: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关于人的全面解放的学说,是致力于使人从桎梏中走出实现自身全面自由发展,从而达到全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出,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真正主体是人民群众,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指出,“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2]表达了对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肯定。列宁对于人民群众的力量非常重视,十分注重无产阶级政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我们需要的是另一种性质的、新型的、经常同群众保持真正联系的党。人民群众是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人民群众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决定社会变革;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新时代学习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坚持人民立场的思想,就是要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性,就是要坚决捍卫人民利益、坚持为人民服务、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二)理论演进: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价值指引
毛泽东指出:“为了全党与全国人民的利益,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就是我们的立场。”[3]毛泽东深刻体会到人民群众的力量,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才是党永葆生机的不竭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逐步发展,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贯穿其发展脉络。邓小平强调领导干部不能大搞特殊化待遇,要时刻与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深化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理念。江泽民认为不管是一个政权还是一个政党,它们的前途命运取决于与人民的关系,只有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不会垮台。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4]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办人民之所需,时时刻刻从人民群众角度出发,不断深入人民群众之中,尽其所能帮助人民,解决人民所面临的众多问题,为人民排忧解难。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所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都应当把心中最高的位置留给人民,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作为努力奋斗的目标。当前,我国正站在新的历史方位、进入新的发展时代,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利益,人民的出发点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出发点,坚持与落实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增进人民福祉,[5]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
(三)理论指引:以人民为中心是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追求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政府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脱贫攻坚取得胜利之后“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农业在国家发展中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乡村振兴作为迈向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部署,必须全方位、多层次、深领域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农村是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是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具有重要的全局价值意义。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乡村振兴,实现的是农业农村的长期稳定高质量发展,是农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生活,是城乡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有效解决。乡村振兴作为党领导人民迈向农村现代化、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战略部署,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足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价值导向,必须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建设的目标追求,贯彻乡村振兴的全过程。
二、实践逻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衡量标准
如何衡量乡村振兴的标准是实施乡村振兴实践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必须做好标准规范。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立场,明确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和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思想内核,[6]是乡村振兴的衡量标准,必须始终坚持,不动摇、不松懈,持之以恒地共同监督好、建设好、创造好人民幸福生活。
(一)乡村振兴的目的是实现人民美好需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正确判断时局形势,把握发展现状,衡量利弊得失从而制定的重大社会发展战略,首要衡量的标准就是发展是否为了人民、是否为人民谋福利,这是核心问题,也是根本标准。只有明确发展为了人民的方向标准,发展目的是实现人民美好需要,才能找准方向、找对路子,明确目标,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乡村振兴的衡量标准首先就是要明确发展为了人民、造福人民,实现人民的美好需要。发展为了人民,始终把人民的声音作为工作的重要旗号,把人民的需求作为工作的重要任务,把满足人民的发展期望作为根本方向和价值追求。顺应人民的期待,满足人民的意愿,把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作为目标,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点方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文明的权益,使农村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乡村振兴作为党带领最广大人民实现小康社会、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任务,根本出发点就是为了人民能够拥有公平幸福的生活环境。发展为了人民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炼金石,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准则,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出发点、落脚点,必须把发展为了人民作为乡村振兴工作全过程的衡量标准,严格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宗旨准则。
(二)乡村振兴的动力是人民主体作用发挥
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7]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由人民创造,社会的变革发展由人民推动,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历史的真正英雄,他们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指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8]人民是推进发展的中坚力量,尊重人才、尊重群众、尊重知识,社会才能不断发展进步。乡村振兴的持续深入推进,离不开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创新发展,这是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坚实底气和基石力量,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衡量标准。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已经证明没有人民的支持和帮助是不可能取得成功和走向未来的,乡村各种各样的优秀建设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进行乡村文化建设的地基。[9]近年来,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基本完成,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可以说乡村振兴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开局,正期待着全面推开。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始终明确人民是党的根基、党的力量,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创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10]乡村能否振兴不是党和政府自身能够决定的,需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必须依靠人民的聪明才智,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重视人民的主体地位,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领导人民创造美好生活。[11]能否发挥好党组织的领导作用,能否密切联系群众,能否真正发挥人民才智,归根结底就是党要善于引导好人民群众力量,依靠人民创新发展,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三)乡村振兴的追求是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和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2]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从根本上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依靠资产阶级在短短的几个世纪里掌握了大量的财富和资产,实现社会的财富增长,但是严重的两极分化,少数人过度的财产占有比,使得国际国内社会矛盾普遍,社会发展的成果没有惠及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理念,带领人民走向幸福的康庄大道,让广大农民过上富足美好的生活。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重大转变,集中体现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地区不平衡不充分体现得更加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党立足人民根本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着力解决乡村地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所取得的显著成就都必须惠及人民群众,必须确保发展成果更多地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力度推进乡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稳步发展,大力提升乡村人民的幸福指数,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乡村振兴所带来的美好生活条件。
三、价值逻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指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的讲话中强调:“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13]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把人民放在最高的位置,始终把人民幸福作为党的价值取向。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不仅担负着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任,同时也是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础,没有农村现代化的复兴不是完整的民族复兴。乡村振兴五大发展要求是党和政府立足研究分析基础之上,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等多方面的振兴要求,涵盖了乡村振兴的各个方面,从全局出发、从政治高度出发,实现乡村振兴,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指向。
(一)乡村振兴旨在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称《意见》)指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14]全面提高乡村农业生产创新能力,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新时代实现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升级转变。生活富裕就是要农民富裕,农民收入增加,农民生活美好,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的基本需要,丰富农民精神世界,增加农民幸福感,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旨在满足人民群众的经济追求,奠定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实现乡村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生活价值指向。
乡村振兴,需要产业兴旺作为基础。[15]62没有产业支撑,乡村振兴就缺少经济支柱,乡村实现现代化,农业必须现代化。农业发展适应现代化进程,实现新时代农业新发展,做好乡村产业的多元发展,促进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乡村要振兴,乡村经济要发展,乡村产业就必须兴旺,这是实现现代化的基本道路。乡村产业的发展必须立足乡村本身,发挥乡村主体优势和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摆脱单一的农业发展模式,推进产业深层次、多融合、宽领域的结构发展,以实现乡村产业兴旺,促进乡村振兴。
生活富裕建立在产业兴旺基础之上,其背后依然是强大稳定的经济产业为基础。生活富裕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只有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富裕的生活,才是乡村的振兴所在。乡村振兴的目的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富裕的生活,让人民群众摆脱贫困的困扰,共同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因此,生活富裕本身就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体现所在,是乡村振兴展现人民主体的价值指向。乡村振兴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振兴,生活富裕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富裕,这是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乡村振兴总要求的展现,是贯彻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在。
(二)乡村振兴旨在改善人民居住环境
《意见》指出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生态宜居,乡村只有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使乡村自然资本实现增值,从而达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这是乡村的最大优势和珍贵财富。生态宜居是生态文明建设在乡村振兴的具体要求,充分体现党在乡村振兴建设中坚持生态价值同步推进,共建美好宜居环境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要以提高环境民生福祉为重点,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扎实推进乡村生态环境文明建设,改善人民居住环境,把乡村建设成自然、美丽、绿色、可持续的美好家园。
生态宜居是落实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农村一直是生态环境的忽略地区,长期的生态保护集中在城镇地区,让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存在明显的滞后。虽然近年来生态环境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全面实施,一定程度改变了农村生活生态环境,但由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累积性、系统性和复杂性,推进乡村生态宜居仍然任重道远。[16]因此,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营造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必须做到以人民为中心,稳扎稳打,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重现农村的美丽生态面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农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17]农村生态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能否实现高品质、高水平生活。生态环境搞不好,乡村振兴就缺少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人民群众缺少可持续生存的良好环境,乡村也会失去原本的活力和生机。生态宜居充分展现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民特别是农村地区人民生态价值的导向要求,是保护好农村生态文明,维护人民生态利益的重要要求,是以人民为中心在生态价值的表现。
(三)乡村振兴旨在丰富人民文化需求
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是全面实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增强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建成文明乡风。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赖以生存、不竭发展的精神动力。文化的缺失和缺位,严重影响到民族的生存发展。乡村文化在文化建设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推进文明乡风建设,更是乡村振兴战略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轨推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持续培育、涵盖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营造农村新风尚,给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乡风文明的核心就是传承优秀的乡村文化。[15]65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坚持人民群众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具体要求。乡风文明建设是在党的领导下,紧密联系人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乡风融入文化自信的体系之中,建设良好的乡风文明。人民群众最了解乡村文化和乡风文明,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要注重培养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让人民群众成为乡风的传承者、维护者和创造者,积极促进农村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平衡发展,增强农民精神文化信仰,提高精神文化水平,维系好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的精神纽带。
(四)乡村振兴旨在助推基层有效治理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18]乡村要振兴,必须有效治理。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是中国社会治理有效的基础保障,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成立,就是要推动乡村基层治理落地见效,继而协调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乡村治理有效展现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组织价值指向,有效提升乡村的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丰富乡村的治理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治理价值。
《意见》要求通过不断加强各地方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广大乡村地区的基础工作能力,从而在乡村构建治理新体系。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组织要求,通过有效的治理达到乡村组织体系建设的完善与创新,实现乡村治理新体系的建设。治理与有效是乡村组织振兴相辅相成的两个层面,[15]67-68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方式方法,通过什么样方法的治理,由谁治理,明确治理主体和治理方法,具体实践;有效是治理组织的目标,通过明确乡村治理,建立新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达到有效的目的,实现乡村组织振兴。治理有效统一构成乡村基层治理振兴,为乡村的振兴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推动乡村振兴有条不紊地实施。
治理有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必须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思想理念,给乡村振兴增添更加安全合理的护航基础。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协调下,让人民群众成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大受益者、最积极参与者和最终评判者,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9]发挥其主体作用,实现治理价值,达到有效治理。通过在不断地治理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综合平衡发展乡村治理,让有效逐步贯彻其中,形成治理有序、治理有为、治理有效,建立有效治理机制,建成乡村治理新体系,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站在全局考虑、谋划,为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决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目标。与此同时,乡村振兴坚决把发展是否为了人民、发展是否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是否由人民共享作为工作衡量标准,在此基础上,努力实现乡村振兴的经济、生态、文化和社会组织价值指向。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具有牢固根基的重要历史意义。全面建设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新的发展阶段依然要紧抓落实,切实解决乡村问题,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根本立足点,真抓实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为人民过上幸福小康生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而迈向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