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延安精神中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思想)

2022-11-27

关键词:延安精神延安马克思主义

成 彬

(陕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淬炼锻造了一系列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伟大精神,具有跨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永不过时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1]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发展和应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此为理论基础纠正了错误倾向、巩固了党的领导、指导了革命战争、深化了党群关系,孕育出既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底色又彰显中华民族特色的延安精神。在建党百年之际,重温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革命历史,深入探究延安精神,特别是延安精神四个方面基本内涵中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从唯物史观视角更精准地把握延安精神的理论内核,进一步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延安时期的丰富和实践;同时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延安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应对当今中国面对的挑战与机遇。

一、延安精神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对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自觉把握,体现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会发展动力因素和一般规律的揭示,为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了理论指导。延安精神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精神形态,延安精神中对政治方向的正确判断和坚定执行,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实际对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按照历史逻辑前进的理论表达和精神呈现。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

恩格斯在总结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时曾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2]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人类对历史观问题的探究主要停留在唯心史观层面,马克思扭转了旧历史观的错误观念,他在发现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剩余价值学说深刻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明确了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使命和战略策略,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为广大人民群众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正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地深刻把握和高度认同之上。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笼罩在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漫天阴云中,此时中国的先进分子力图通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打破封建王朝腐朽落后的枷锁。然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接连失败,使人们开始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革命行动的指南在中国广泛传播开来。其中,唯物史观对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揭示和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构想,为苦苦探索救亡图存之路的中国人民点亮了前进的灯塔。唯物史观强大的理论逻辑及其在俄国成功的实践经验,更使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国人民坚信,这幅理想社会的蓝图最终一定能够实现,从而确立并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彻底摒弃了资本主义救国方案。对此,毛泽东在延安接受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采访时曾说:“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3]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从了解学习到接受认同、再到坚定信仰,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政治方向,体现了社会历史趋向性与主体选择的辩证统一。一方面,中国革命道路要与当下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符合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这是社会历史趋向;另一方面,中国革命道路要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相适应,发挥历史主体的能动性和选择性,这是主体选择。实践证明,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是符合社会历史趋向的正确的主体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理论内核。

(二)坚定执行党的正确政治路线

延安时期,毛泽东多次在讲话中强调政治方向问题。1938年4月5日,他在抗大演讲时指出:“在你们开学那一天,我曾经讲过政治方向问题。这个政治方向就是指示全国人民要走的路。政治方向好像是一个人的头,有了头其他各部分才能动作。”[4]可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质就是要坚定执行中国共产党关于政治路线、革命策略的正确判断,其中首要问题是对路线的科学分析和制定,其次是对路线坚定不移的有力执行,只有综合这两方面才能沿着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纲领政策取得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

首先,中国共产党人对政治路线的正确判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时指出,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其中,社会主要矛盾在社会发展过程的一定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判断形势和确立工作重心的客观依据。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间,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并判断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任务,正确认识和把握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并创造性地探寻了中国革命的方向: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对此毛泽东在《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中指出:“两篇文章,上篇与下篇,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坚决地领导民主革命,是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条件。我们是为着社会主义而斗争,这是和任何革命的三民主义者不相同的。”[5]历史和实践证明,共产党人把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把握作为制定党的政治路线的前提和关键,领导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奠定了重要基础。

其次,中国共产党人对政治路线的坚定执行,必须以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为基础。马克思认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6]毛泽东也指出:“使无产阶级跟随资产阶级呢,还是使资产阶级跟随无产阶级呢?这个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的问题,乃是革命成败的关键。”[7]依据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阶级社会中,当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上层建筑长期落后于经济基础要求的时候,就必然会以阶级斗争的形式呈现出来。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生产关系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对此,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曾扮演过革命的角色,但由于缺乏革命的坚决性和彻底性,屡遭失败丧失了革命的领导地位。五四运动之后,代表无产阶级革命力量的中国共产党逐步承担起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坚持党的领导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意愿的必然选择。此外,历史唯物主义还要求运用阶级分析方法全面、动态、科学地认识阶级社会的本质和规律,从而为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提供依据。以此为理论基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依据阶级属性和特点全面分析了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最大限度地将一切可以联合的革命力量汇聚在统一战线内,并始终坚持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为准确落实党的关键举措、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提供了保障。

面对延安时期内忧外患的复杂环境,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行动指南,在深入分析中国革命实际进程的基础上,通过对社会发展规律中关于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阶级斗争等理论的能动运用,正确处理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关系,为夺取革命胜利找到了正确的纲领路线;同时确立了坚持无产阶级在抗战中的领导地位和领导责任,以党的领导带领人民群众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共产党人始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要位置,为党的路线指航、以党的领导护航,构成了延安精神的首要内容。

二、延安精神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对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深化应用,体现了一般原则和具体实际的统一

延安精神根源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民主革命根据地军民的革命实践,是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和革命精神。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观点,科学的实践观阐明了人的认识过程就是实践与认识反复循环、无限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以社会历史条件为依据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而不是固化理论、生搬硬套。中国共产党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在延安时期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实践进程中,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情况的科学认识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逐步形成和确立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思想路线,成为贯穿延安精神各个方面的重要方法论原则。

(一)坚持“实事”,以客观实际为出发点,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人的认识归根结底是对客观对象的反应,变化发展着的客观实际是一切科学决策和思想理论的前提和基础。历史唯物主义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在广泛考察和确凿证明的基础上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8]“唯实”是延安时期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和决策权,突出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调查研究是获取客观实际的重要手段、是“实事”的重要来源,通过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所获取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上升为关于事物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即“求是”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为了推进落实全党深入持久地开展调查研究活动,1941年8月,在毛泽东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中具体规定了各级调查研究机关的设置并明确了收集各类材料的方法,使调查研究工作有了组织保证和科学方法。在此基础上,从中央到地方的调查团先后深入各地,对政治、经济、党务等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形成了《米脂县杨家沟调查》《党家沟社会调查材料》《绥德延家川经济材料》《沙滩坪调查》等调查报告。这些客观翔实的调查研究极大地扭转了把理论当作教条的思想作风,在党内逐步形成了深入群众内部、重视考察实事的优良风气,同时也为党制定和执行科学的方针政策提供了认识基础。

(二)坚持“求是”,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提高全党理论水平

“是”隐藏于事物内部,是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所探寻的“是”具体而言就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9]尽管当今社会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距甚远,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洞见以及对人类前进方向的探明,时至今日依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将自身命运与马克思主义紧紧相连,共产党人在“求是”的过程中不断汲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对思想建设问题的重视是党历经艰难困苦却仍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延安时期,党中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研究和传播,形成了广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党中央在延安创办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马列学院、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等各类院校三十多所,满怀革命理想和救国信念的进步青年在这里学习研究马列主义、接受军事化训练,培养出大批各领域的领导干部和优秀人才。除了重视大学教育和培训工作外,中央领导同志还带头在全党范围内系统深入地研读马列著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在毛泽东的带领和号召下,延安涌现出多个哲学小组,中央专门成立了总学习委员会并在1940年5月5日设立了干部学习节,有效地提升了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确保了党员队伍在思想上的先进性,为进一步推进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石。

(三)坚持“实事”和“求是”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作为客观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一方面,它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提出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理论的客观性决定了理论的绝对性;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对一切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始终强调理论的与时俱进与发展深化,其理论的开放性又决定了理论的相对性。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基本国情相结合探索出中国自己的道路,这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早在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就提出要把马克思的“本本”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在延安窑洞中,毛泽东集中阅读了大量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深入研读领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并认真总结从建党到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诞生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大量原创性的理论著作。这一系列重要著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体分析了在当时的国情和社会性质下如何夺取革命的胜利,生动诠释了一般原则和具体实际的统一性,既把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提升到理论水平上来,又谱写了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篇章。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在全党范围内树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成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进程。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与认识辩证运动及其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唯物论与辩证法在历史观上的有机结合。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分析延安时期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形成了正确的政治路线、明确了推动变革的主体力量以及对工作作风的必然要求,共同构成了延安精神的主要内涵。

三、延安精神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对群众史观的深入贯彻,体现了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与唯心史观相反,唯物史观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明确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形成了关于人民群众历史地位、作用和价值的群众史观。党在延安时期,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全党全军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写入党章,构成了延安精神的本质和核心。这一根本宗旨既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为人民服务的阶级属性和价值取向,又体现了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的重要作用,是价值尺度和真理尺度的高度统一。

(一)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与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相对立,马克思恩格斯以现实的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由此进一步延伸出一系列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可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不仅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承认了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尽管人们的实践活动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但仍可以在充分掌握社会历史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选择,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在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的主体,结合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把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视为党和革命依靠的中坚力量。

一方面,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实践主体和决定力量。在革命战争年代,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决定了社会制度更替的趋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延安十三年中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转败为胜,根本原因在于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抗战全面爆发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和现代化的武器装备,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充分分析敌我双方的作战特点和优势劣势,形成了一系列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人民战争的战略策略。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和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具体应用于军事领域,强调“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10]充分体现了人民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中国共产党深入广泛的政治动员下,全军全民参与到抗日战争中形成了军队与民众相结合的基本战略,建立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最终依靠人民群众夺取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另一方面,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而劳动者作为生产力三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彰显了人民群众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体地位。在陕甘宁边区遭受国民党经济封锁的困难时期,党中央发出自己动手开展生产运动的号召,充分发挥边区军民在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走上了生产自救的道路,为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人民群众丰富的生活和实践活动也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不竭源泉,涌现出一大批凝聚着人民智慧和经验的科学艺术文化成果。对此,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人类的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文艺创作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和大众化的新篇章。

(二)坚守人民立场的价值取向

人民性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起点,同时也是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最终落脚点,对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深深关切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也是区别于其他历史观的根本所在。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是以阶级性为基础的,无产阶级是人民群众的最忠实代表,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全人类解放的斗争。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阶级属性决定了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的利益就是党的最高利益、人民立场就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因此人民群众不仅是延安精神的创造主体,更是延安精神在价值层面的根本向度,集中表现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党中央在延安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贯彻体现在党的各项工作中:一是政治方面,加强组织建设,贯彻实行民主集中制。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党革命为民、执政为民的组织基础应是由民作主而不是替民作主。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人民权力主体思想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的人民民主道路,在抗日根据地推行民主选举制度,建立了“三三制”政权,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主宰命运的主人和推动历史进步的主体。二是经济方面,开展生产运动,千方百计为人民谋福利。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诉求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执政党的历史使命,其中解决事关人民生活的物质资料问题是基础和关键。针对陕甘宁边区落后的经济条件,党中央提出积极发展生产的方针,强调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增加人民的物质福利。通过减租减息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以协作互助的劳动方式开展生产建设,减轻了人民负担。三是文化方面,深入人民群众,创造人民喜爱的优秀作品。文化战线是团结、教育、指导、组织人民的重要武器,和军事战线共同构成了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为解决革命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态度问题,1942年5月党中央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在会议上强调文艺工作的服务对象是人民大众,他呼吁文艺工作者深入工农兵群众中去观察、体悟、思考,创作出反映人民现实生活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四是社会方面,增进党群关系,深入基层了解群众诉求。延安整风之前,党内教条主义之风盛行,在此基础上制定的方针政策必然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脱节,严重破坏了党群关系。对此,毛泽东多次强调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的重要性,他指出:“工农是最有知识的人,他们的知识比我们丰富得多,实际得多。你们出去,不要先当‘老师’,应该先当‘学生’,了解情况,调查明白,再说话,再定方针。”[11]59党中央在全党倡导推行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要求从边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形成了党与群众鱼水相依、水乳交融的密切关系,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从建党之初,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系于人民,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党的根本立场。延安时期,从概念提出到写入党章、从根本宗旨到制度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党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具体工作中坚守的价值取向。延安精神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彰显了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的中国化发展,生动诠释了尊重人民主体性规律的真理尺度与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价值尺度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四、延安精神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对社会意识能动作用的充分发挥,体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同时社会意识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突出表现为精神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一方面结合当下中国社会存在的具体实际,科学地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政策和路线方针,取得了党和人民事业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另一方面强调人在艰难环境中的能动作用,并把这一主观能动性演化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形态,充分体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构成了延安精神的重要内容和显著特征,为中国革命胜利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塑造共产党人的精神底色

社会意识的反映性决定了它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与此同时社会意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可以通过指导实践活动转化为物质力量作用于社会存在,从而影响历史的发展。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同时人也是社会意识最基础的客观载体,个体的人的意识只有汇聚成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群体意识,才能够对社会历史的进程甚至是方向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对共产党人精神底色的塑造并充分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在延安时期培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

一方面,坚持自力更生,开展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生产自救。物质需求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延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在抗战相持阶段延安更是进入物质困难空前严重的艰难岁月。为克服此种困境,党中央号召边区军民开展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的大生产运动。自力更生的“力”从何处来?这个“力”就蕴藏在党、政、军、民、学全体人民群众之中。边区各阶层人民积极响应号召参加生产运动,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传统美德,把自力更生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在延安黄土地上的生产实践活动,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军民温饱和战争补给问题,实现了边区经济在各方面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革命胜利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保持艰苦奋斗,形成不畏艰难、不懈奋斗的工作作风。红军抵达陕北之初,部分战士面对陕北极度落后的条件和匮乏的物资一度出现畏难情绪,一些前线干部回到延安后也对窑洞的生活环境不适应。对此,毛泽东指出“延安的窑洞是最革命的”,[11]251强调艰苦奋斗是全党全军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的优良作风和优秀传统。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党中央在延安时期制定并颁布了《陕甘宁边区简政实施纲要》《陕甘宁边区政务人员公约》等规定,要求全党全军厉行节约、廉洁奉公。在边区困难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党政机关和各级领导干部带头保持艰苦朴素、清正廉洁的作风,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相濡以沫,这种作风培养了共产党人甘于奉献的革命品质、铸就了铁骨铮铮的精神气节,鼓舞着边区军民克服各种困难、不断开拓进取。

(二)筑牢党的领导的社会共识

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承载了全社会共同认可的价值评判标准。精神文化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恩格斯指出:“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12]鉴于精神文化的能动作用,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对于某种精神文化的认同,具有调节社会关系、整合社会力量、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作用。不同的社会成员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等在精神文化的引领和教化下实现整合统一,形成了最持久、最深层的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能够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凝聚力。

延安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落后并没有阻碍边区军民精神文化的富足,在贫瘠的黄土高原和纷飞的战火中孕育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成为党中央领导人民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的精神动力。受边区物质条件限制,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校舍、教材、各种教学设备都非常的简陋。然而,这样一所经费不足、物资匮乏、因陋就简建立起来的学校,传授的却是最革命最进步的救国救民思想,成为全国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心中的思想高地。党中央在延安的生活条件也同样艰苦,但就在陈设如此简朴的延安窑洞内,毛泽东经常废寝忘食地学习工作至深夜,创作了一大批影响中国革命前进方向的理论著作。不论是简陋的校舍还是朴素的窑洞,中国共产党人身体力行地树立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透过这面精神旗帜,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共产党人夺取抗战胜利、解放中国的使命担当,深刻意识到只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形成了坚持党的领导的社会共识。

不仅是边区的人民群众热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随着斯诺等国内外记者来到延安,中国共产党终于在重重封锁的铁幕下建立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多海内外爱国人士意识到:中国的希望在延安、中国的未来在共产党。1936年6月,斯诺首次访问陕甘宁边区,他在《西行漫记》中详细记叙了中国共产党在偏僻闭塞的延安所迸发出的新思想、新力量,引起了中外进步读者的极大轰动。1940年,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造访延安,共产党人勤俭朴素、清正廉洁的风气,特别是领导人与军民之间血浓于水的感情,与视察团在国统区看到的奢靡浪费、贪腐之风形成鲜明对比。延安之行后陈嘉庚积极向华侨各界介绍延安见闻,使广大华侨将希望和信心的目光投向中国共产党,凝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海外力量。1945年,黄炎培等6位国民参政员访问延安,被中国共产党执政下延安社会的兴旺景象深深触动,在返回重庆后黄炎培撰写出版了《延安归来》一书,还原了延安的社会风貌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风气,对团结民主党派中的进步人士起到重要作用。不难看出,正是中国共产党为民的政治情怀、纯洁的政治品质、严明的政治纪律汇聚而成的精神力量,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使陕甘宁边区的人民群众、民主党派人士、海外华侨同胞和国际友人达成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共识,并不断把这股力量凝聚转化为物质力量,为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胜利的重要理论武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13]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转败为胜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新起点。牢牢把握延安精神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总结唯物史观在延安时期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创造性发展和应用,对于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延安精神延安马克思主义
党在延安时期的学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延安精神跨越时空
延安精神照耀着我们
延安精神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