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语文教学“课程思政”有效策略研究
2022-11-27卜岩,马睿
卜 岩,马 睿
(延安大学 文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强调,思政教育应该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语文作为高等学校课程中以全体学生为教学对象的公共性教育课程,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和实践性。其教学内容蕴含了丰富的隐性思政教育资源,与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根本任务一致。可见,充分挖掘高校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把思政教育融入到高校语文的实时教学中,是高校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效应的首要任务。
一、“课程思政”概念的源起
上海市委、市政府于2014年最早提出“课程思政”的概念,意指以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1]纵观历史发展,自2004年以来,党和国家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注度有增无减。随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的发布,地方学校也随之开展关于思政教育课程的改革,其中上海市就紧跟脚步踏上了由中小学到大学相关德育课程的相关改革的探索之路。在其探索的第三个阶段,即2014年上海便开始逐步探索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并于2016年11月19日召开“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创新研讨会。同年的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高校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主阵地,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负责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以此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2]这初步表明了党中央对“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认可,同时也对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新要求。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第一次把“课程思政”写入文件。同年的12月,教育部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再一次明确了“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并提出要以“课程思政”为目标,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自此,高校“课程思政”便从地方经验提升到国家教育战略层面。
二、高校语文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开展“课程思政”是高校语文教学的时代使命
从2004年的中央16号文件,到2014年的中央59号文件,再到2016年的中央31号文件,均在强调课堂教学在高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此,高校要注重发掘和运用各课程中所蕴涵的思政教育资源。2017年4月7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时任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指出,各高校应该主动“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要抓好课堂、实践、网络三种育人方式的改革创新,积极推动‘思政课堂’向‘课程思政’的转变”。[3]现今社会正处于各种文化思想融合交锋愈为频繁的大背景下,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也更具有多样性,单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已举步维艰。积极探索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不仅是抓住高校“育人”的本质要求,更是这个时代赋予高校非思政课程的历史使命。在非思政学科中,大学语文作为除汉语言文学专业之外所有专业的重要通识课程,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底蕴。其不仅是发扬和继承传统文化的首要基地,同时也是实施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是高校思想政治专业课程的有效补充。[4]42在现今时代背景下,高校语文应该首当其冲,担当起时代赋予非思政课堂的职责和使命,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实现“课程思政”的要求。
(二)高校语文教学中缺少“思政”元素
教育部于2007年发函,希望各地方教育委员会以及部属高校可以“结合本地区和学校实际,做好有关高校语文教学改革的工作”。其中北大、华东师大、清华等大学在接到通知后,便把大学语文列为学生(除中文系学生)的公共必修课,但各大名校重视高校语文课程的行为并没有被普及化。据2013年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对国内91所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调查研究发现,仅有34.8%的大学把大学语文设为学生的必修课程,且随着年级的变化,语文课程课时也逐渐减少。时至今日,本着传承民族语言、文化、文学的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仍没有明显地提高,课程定位的偏差使得高校语文教师缺乏“思政”意识。一方面,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由原本的不够重视发展到现在的边缘化,导致部分高校语文教师对承担“课程思政”的责任认识存在偏差,认为高校语文教师只需要上好自己的专业课即可,更不要谈去主动挖掘语文课程中“思政”元素了。[5]另一方面,高校语文作为人文性基础学科,其教学内容应当与思政教育互相融合,达到协同作用。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以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为主要教学目的,在这种固有思维的影响下高校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脱离了思政理论。教师“思政”意识的缺失进一步导致了思政教育的缺失,使得大学语文蕴含极其丰富的思政思想的独特优势并未很好地发挥出来。同时,高校语文课程对思政元素的挖掘程度远远不够。教学效果依靠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取会直接影响到课程思政教育质量的好坏。但因为高校语文处于缺乏严格规范的教材编写要求和指导的背景下,各校所使用的不同版本语文教材都秉持着不同的编写理念,教材内容涉及思政元素的范围也不大相同。即使有一些高校在校编本中融入了关于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但高校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仍受专业背景制约的影响,在开展“课程思政”方面缺乏经验。除此之外,还有部分语文教师更注重文学作品的审美性教育和文学性教育,不能很好地发掘语文课程中的思政资源,从而造成了大学语文教学中文学与思政两种教育的分离。
三、高校语文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可行性分析
(一)高校语文课程具备隐性的思政育人功能
学生在学校环境中所学到的无计划性、无意识的、非预期性的价值观念和知识能力即为隐性课程,[6]与需要刚性教育教学的具有显性思政教育功能的专业思政课相比,高校语文这类隐性课程可以通过其特有的暗示、同化和模仿的作用,在默化潜移中引起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面的变化。比如,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解析教材中的各个时代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时代的思想与人文情怀,欣赏不同作家的文风魅力,以及去探讨各种文学作品所蕴涵的人文思想。学生在学习和消化语文知识的同时,思想层面也得以提升。这种隐性的思政教育,虽然没有直接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作用于学生,却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思想观念的转变。
(二)高校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
高校语文课程与其他大学公共课相比,有着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可以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多种多样的教学载体。就以目前全国高校使用占比较高的徐中玉、谭凡、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第十一版)教材为例,随着编写者不断更新编写教材的思路,最新一版的《大学语文》在选题目的视野上已有所拓宽,内容设计和撰写方面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从整体来看,这本教材被划分为12个有单独固定人文主题的单元,教材所选内容极为灵活丰富,如第一单元“仁者爱人”人文主题中的《原君》《室语》《怀大,做小事情》等便把固有的人文传统与现代思想观念相贯通。《老子》二章、《容忍与自由》《讲故事的人》等便把古今中外可以体现“和而不同”这一人文主题的作品汇聚一章,有比较才有思考。纵观全册,高校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儒家作品指引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也可以通过中西方文学著作的对比教学帮助学生不断塑造从思想到行为的主体精神。这些教学内容中蕴藏着优良的精神品质,弘扬着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了不同时期、不同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7]优秀的古今中外作品传递出的思想和精神无不可以让大学生群体在进一步掌握基本语文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理想和爱国观念。
(三)高校语文课程与思政课具有共通性
2004年,全国大语年会第十届会议指出:“大学语文的素质教育具体落实在人文素质教育层面:贯彻人文精神、培养人文态度、贯穿人文内涵。”[8]即高校语文旨在通过培养大学生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道德素养以及人文情操。高校的思政课旨在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见,尽管高校思政课与高校语文课程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但两者育人宗旨的方向是一致的。除此之外,高校语文课程与思政课在一定意义上都是人文性课程,它们有共通的文化内容。比如思政课需要通过给学生讲解古今中外的历史学、哲学,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进一步的学习。而高校语文课程教育教学的内容也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板块。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后,会对思政课所教授的人文精神有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可见,高校语文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思政教育的补充,把思政教育融入到大学语文课程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四、高校语文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有效策略
(一)课程建设是开展“课程思政”的基础
好的课程建设是高校语文的“课程思政”功能得以发挥的基础。为此,要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就要尊重语文课程基本建设规律,切实强化高校语文课程建设管理。首先,要建立完整的教学改革制度,充分考虑到关于教学队伍建设、教材修改订正、教改经费投入等其他配套制度的完善健全,把“课程思政”的思想融入到整个教学实施环节当中。在培养目标制定方面,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人文素养以及道德情操为课程目标,把“课程思政”的思想放在课程建设的首要位置,重视学生品质和审美能力的养成,注重高校语文思政育人的本质属性。[9]同时,要在语文科目的培养方案以及教学大纲、课程评价中加入“课程思政”元素的考量。在教材资源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开展方面,公共教学部需要把好政治关口,通过一系列教学建设、运行和管理把语文课程“育德”功能发挥出来。其次,要建立完整的考核评价机制。在高校教师的教学管理过程和质量评价考核中加入“课程思政”的考查指标,把以学生考试成绩为重的考评方式转化为知识与育人效果并兼的综合考评机制。设立并实施学生可评价教师教学、督导需评价教学环节、同行要旁听教师讲课的监察机制,紧跟教师实际课堂,考查“课程思政”思想的落实情况,及时指正,以此形成长期稳定的具有良好效应的课程建设。
(二)思政内容是开展“课程思政”的重点
正是因为高校语文教学纲要中缺少对“思政元素”的特别强调,才导致高校语文教学出现思政元素缺乏的情况,进而导致语文教材在内容的选取和教学上对“思政元素”有失偏颇。语文教材是师生建立良好课堂的最佳资源,也是师生教学的指南,教材的内容和比重排列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只有把“课程思政”的理念和要素融入教材,进一步丰富教育内容,才能强化高校语文课堂的“思政”功能,丰富高校语文的“思政”元素。基于此,教师在实施语文教学的时候可以针对教材中的思政主题,选取思政元素特征鲜明的文章进行模块化教学。比如在讲解爱国主义思想时,就可以把《燕歌行》《饮马长城窟行》《摸鱼儿》《听听那冷雨》《茶馆》纳入到这个板块进行精讲。我们看到这些作品的写作着重点虽然不同,但都指向同一个教学主题——爱国。打破以往的按文学体裁分类教学,这样的按思政主题分板块的教学,更有利于营造爱国氛围。把几篇文章联系到一起,再分层次地融入爱国主义政治教育,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才会有较为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当然,思政工作应该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教师除了可以在语文教材上挖掘思政内容,还可以在生活中挖掘思政内容,让大学语文紧跟当下社会和文学的发展脚步。如在现代思潮语境中诞生的网络文学、大众文学、影视文学等样式,90后写作、非虚构写作等文学现象,都应该以多种形式被纳入到大学语文的课程教学中。[4]43对于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要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设计和情景设置,积极拓展学生的第二课堂,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感知现实生活中的思政思想,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以此实现思政教育的育人要求。
(三)高校语文教师是开展“课程思政”的关键
既然教师是教学的首要责任人,那么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首先就需要靠语文教师去落实。意识决定行动,提升高校语文课堂的思政功能的前提就是要增强高校语文教师的思政意识。关于这方面以党员语文教师为代表的广大高校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党内政治生活和思想政治理论等形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在学习中认识到教师的教育使命,自觉跟随党的领导,主动研究课程思政的方法论。只有激发了教师的思政意识,高校语文教师才能有意识地在课堂上融入思政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在给学生传输正确的政治思想的同时还增强了高校语文的思政功能。在加强教师思政意识的基础上,还需提升教师的思政能力。高校语文老师除了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觉拥护党的领导,坚守社会主义意识教育事业,还要提高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严格遵守“四有”好教师标准,争做把“思政思想”融入课堂的先行者。在教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弘扬中国古今优秀文化和思想,让高校语文不仅可以体现专业性,还蕴含思想性。再者,高校语文教师在学习思政理论的同时应该主动加强关于“课程思政”方面的理论研究,如高校语文老师可以与思政课老师集体备课和探讨,不断发掘高校语文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实时更新教学方式,找寻在语文课堂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把两种学科背景下的知识体系由互异性转化为互补性。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同时传播正确的政治思想,坚持高校语文课程专业性和政治性的相融合,在日常教学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10]
(四)高校院系管理是开展“课程思政”的重心
成功的改革离不开管理层的正确领导,开展“课程思政”更是如此。“课程思政”的推行不仅需要改变各课程的教学观念,还需要整合优化教材、革新教学方法。高校语文作为大学的公共课程,意味着“课程思政”的实施并不局限于个别专业点,这就更需要高校院系尤其是学校党委担起具体责任,实时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教学管理方面,高校院系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育德能力,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生提供强大的优质师资力量。具体操作可如:在院系党委的领导下,按期开展高校任课教师需共同参与的“课程思政”教学交流活动、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的培训活动,以便加强教师的“思政”意识和“思政”能力。在制度保障方面,要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对高校语文的“课程思政”教学进行实时评测和督导,开展高校语文“课程思政”线上课程教学活动,鼓励和支持教师就高校语文“课程思政”工作开展针对性的教学研究,并提供专项研究经费,保障“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推进。只有当高校院系把其在“课程思政”工作中的主体责任体现到高校学生培养质量和办学管理水平中,才能让高校语文课程与思政课程做到同向而行、协同育人。
“课程思政”理念提出的时间并不久,缺少成熟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是必然的。但语文根植于我国的文化最深处,在高校语文教学中推进“课程思政”是贯彻“课程思政”理念的首要节点。高校语文教师要积极推进高校语文课堂的“课程思政”,在高校语文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才能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只有让与民族联系最紧密的语文课程与思政教育达到协同效应,其他课程才能以此为基础,在发展中不断改进,最终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高校思政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