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破“两业”融合短板 打造制造业强省

2022-11-27宋德军

奋斗 2022年1期
关键词:集群黑龙江省服务业

■ 宋德军

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简称“两业”)深度融合发展,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家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出台《关于推动“两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旨在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

就黑龙江省而言,全省“两业”融合步伐不断加快,也面临发展不平衡、协同性不强、深度不够和政策环境、体制机制存在制约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2020 年,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工业强省。2021 年底,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振兴工业摆上突出位置,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那么,新时期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大力推动“两业”深度融合发展?我们进行了一些调研和思考。

一、“两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呈间接式融合发展趋势。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发展相对分割、独立。先进制造业中的低端制造业引致需求和智能化转型步伐缓慢,现代服务业的有效服务供给较差,供需配置效率低,产业相应的动态发展平台相对匮乏,导致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困难,资源不能共享。而第三方中介规范性差,导致效率低下,不能促进两者动态融合发展,资源配置效率低,供需错配。

(二)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一方面,先进制造业主要以中低端产业为主,高端产业较少。在很多企业中,从技术研发到营销等相关生产性服务环节都在企业内部消化,存在不愿意服务外包或者服务外包意识差等现象。这不仅增加了企业成本,也制约了先进制造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提升,还降低了“两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度。另一方面,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还是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缓慢,企业规模小,产品质量不高。这些都制约了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向纵深发展。

(三)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模式缺乏创新。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企业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核心技术缺乏,服务能力不高,影响了制造企业进一步专业化发展的需求。同时,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不完整,产业联系不紧密,产业配套能力弱,这些都制约了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作用的有效发挥。而且,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企业对先进制造业企业提供的服务,更多的是单一服务功能或是生产经营的某个关键环节,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两业”之间基本上是“点对点”或“点对群”的非协同发展模式,尚未建立“群对群”协同发展模式。

(四)现代服务业“自我循环”“脱实向虚”“被动应付型供给”,限制了对先进制造业的渗透及牵引。黑龙江省先进制造业产业链较短,产业大多处于价值链的中游,而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具有研发、营销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较少。因而,制造企业对现代服务业需求不足,对现代服务业的拉动作用有限。另外,制造企业服务外包需求也不足。这些都制约了制造企业对现代服务业的需求。

(五)缺乏融合机制及平台,导致“需求抑制效应”和“融合断裂效应”。微观层面,激励不相容和信息非对称,缺乏激励与制约力;中宏观层面,管理与规制不协调,导致要素价格与要素安排政策性扭曲,侵蚀要素供给,限制了服务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形成了一种封闭发展的格局,降低了服务资源的配置效率。

二、构建“两业”深度融合发展机制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推动“两业”深度融合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产业链。一是完善上游产业链条,由制造环节向前延伸,加强创意开发、工业设计、技术研发等环节。二是完善下游产业链条,由制造环节向后延伸,加强服务、回收利用等环节,提高产品附加值。黑龙江省先进制造业企业从产品定制、设计生产到物流售后,全过程依托数据驱动和网络运作,进而完善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条。

(二)打造“两业”融合发展的平台载体,发挥多元化融合发展主体合力作用。依托黑龙江省现有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聚焦集群内产业关联度低、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不够等瓶颈问题,努力提高集群内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同、配套服务水平,打造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平台载体;在哈尔滨、大庆等城市建立产业融合发展创新示范项目示范点,充分利用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国家“两业”融合发展试点单位的示范作用,在全省范围内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做法,努力打造试点样板。

培育具有全产业链号召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发挥行业骨干企业示范效应,鼓励重点行业和领域代表性企业开展行业、企业融合发展试点,探索可行模式路径;支持符合条件的其他区域实行产业动态匹配发展的示范项目,引导业内企业积极借鉴、优化创新,形成差异化的融合发展模式路径;激发“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融合发展活力,以国家级新区、产业园区等为重点,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效能,推动产业集群融合发展;提升平台型企业和机构综合服务效能,创新专业化、精准化的服务方式,努力完善各方面服务功能。

(三)打造功能式“群对群”模式,加快新业态和新模式的融合发展。依托政府、产业、大学研究院所、金融机构、中介组织,构建合理、有效的技术产业化链条与产业集群。利用区域资源优势,依托国家级开发区和高新区,以黑龙江省骨干企业为基础,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和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链不断升级延伸,形成更为集聚化的现代服务业集群。推动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的良性衍生,推动企业服务外部化以及相关现代服务业的衍生,促进两产业功能式“群对群”模式的形成,建成特有的现代服务业功能群。

具体来说,通过对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主的机器人技术、航空航天等成果和现有的相关企业资源进行整合,在哈尔滨重点发展航空航天装备、新能源装备、智能机器人等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品牌优势及规模效应;在齐齐哈尔重点以齐重数控、齐车集团等骨干企业为主,打造省级数字化示范车间,发展高档数控机床、交通运输装备等产业集群;以大庆石化、中蓝石化等骨干企业为主,在大庆重点发展石油化工装备、油田专用车等产业集群;以哈药集团、三九企业集团、葵花药业、百泰药业集团等骨干企业为主,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哈尔滨医药工业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依托东部四座煤城的地理和资源优势,以各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重点发展现代煤化、石墨新材料,打造现代煤化生产基地以及石墨新材料生产基地;以中粮米业有限公司、北大荒米业集团有限公司、金禾米业、新龙米业等骨干企业为主,打造粮食深加工产业集群;在哈尔滨、大庆建立功能性服务业示范集聚园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示范园区和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在大庆推广“物流+智能制造”模式,完善沃尔沃汽车制造和服务全链条体系,建立“汽车云”、智能网联汽车大数据平台等,发展“汽车+”跨界融合生态体系,提供车辆智能化解决方案和一站式后市场服务;将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成以科学研究、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和服务外包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集群;将齐齐哈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成以装备制造配套技术服务、商贸服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集群;将牡丹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成以对俄贸易配套服务、现代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集群;将东部四座煤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成以石墨新材料产业配套为主的技术服务的现代服务业集群。

(四)推进一体化“群对群”动态匹配发展典型模式。利用集群的外延效应和辐射作用,打造一体化集群模式,促使现代服务业为先进制造业提供更为专业、更符合其发展需求的服务,同时通过正反馈作用,进一步促进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的梯度发展。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群对群”动态匹配发展的侧重点不同。具体来说,对于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哈药集团有限公司等龙头制造企业,要向产品开发、运营管理、品牌营销等生产型服务方向转变,要向制造服务业化方向转型;对于中小制造企业要重点培养其核心业务,如先进制造业产业群中负责生产汽车、数控机床、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零部件的中小制造企业,引导其专注生产高端装备先进制造业的零部件的核心业务,把高端装备制造的零部件做大做强,企业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建立配套一体化产业体系;对于石油化工企业、煤炭企业等传统制造企业,现代服务业应为该类企业提供专业咨询、信息、金融等服务,帮助其完成产业数字化等转型升级。

(五)推动城市间产业协同发展,实现跨区域融合发展。随着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协同发展的推进,需要对三地的产业进行重新的规划布局,进一步促进产业分工与合作不断深化。尤其是哈尔滨新区的设立和建设,对于三地的产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制定产业融合政策、规划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黑龙江省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区域产业布局中的定位,在产业布局、重点产业培育和融合中实现错位发展,促进“两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集群黑龙江省服务业
齐口裂腹鱼集群行为对流态的响应
做好服务业 做强鱼文化
基于信息素决策的无人机集群协同搜索算法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2014年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二等奖)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