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市和玛曲县优势特色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考

2022-11-27朱旭鑫

畜禽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粪污牦牛

朱旭鑫

(甘肃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甘肃 兰州 730000)

0 引言

2021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以“牛羊菜果蔬药”等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以区域特色产品为补充,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加快实现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转变。

1 合作市优势特色产业现状

1.1 牦牛产业

合作市是甘肃省8个纯牧业县市之一,天然草原面积349.95万亩(1亩≈666.7 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2.8%。核定全市天然草原理论载畜量红线为46万个羊单位,平均每7.36亩天然草原可饲养一个羊单位。人工草地3.6万亩,生产优质青干草0.6 t/亩,生产优质青干草2.16万t/亩;种植青稞5万亩,生产青稞秸秆0.4 t/亩,生产青稞秸秆2万t/亩。2020年政府发放和牧户自行外购饲草料1.24万t,以上饲草和秸秆全部用于牲畜补饲,共计饲草料储备5.4万t,可利用储备饲草料4.86万t,利用率为90%。建设人工饲草料基地3处。

1.2 杂交改良

合作市2019年、2020年依托全产业链项目在合作市卡加道等乡镇引进了娟姗牛20头,2017—2020年依托良种繁育、良种补贴、科技专项等项目购买娟姗牛冻精1万多支,生产娟犏牛5 000多头。甘南牦牛产奶量每头牛1.5~2 kg/d,产奶周期为180 d左右,本地黄牛与牦牛杂交,生产的犏雌牛产奶量为3.5 kg/d左右;而通过娟姗牛与本地牦牛杂交生产的娟犏雌牛产奶量为5.5 kg/d左右,最高的能达到9.5 kg/d。娟犏牛可以在2周岁左右配种,实现一年一犊;而牦牛和本地犏雌牛为两年一犊或三年两犊。与后两者相比,在同等饲养条件下,娟犏牛生长速度快,产奶量高,世代间隔短,养殖成本低,受到当地群众普遍欢迎。

1.3 良种补贴

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惠及到了合作市六乡镇农牧民群众。其中冻精补贴以实物补贴为主,合作市畜牧站技术员给农牧民群众无偿开展人工授精服务,群众满意度高;牦牛购牛补贴从1 500元/头提高到2020年的2 000元/头,补贴头数也大幅增加。

1.4 基层防疫体系建设

合作市共有7个乡级畜牧兽医站(1个分站),共配备村级防疫员79名,建设产地检疫申报点37个,标准化申报点12个,为基层开展动物防疫、检疫和疫病诊断与监测、消毒灭源等工作提供保障。当前合作市牦牛强制免疫密度达到97%。

1.5 全产业链品牌培育

合作市重点围绕犏牛繁育、犏雌牛(奶牛)养殖两大产业带建设,加快奶源基地、牦牛基地、藏羊基地、智能生态牧场建设,组建100头的牦牛繁育群3个。以减肉增奶为核心,不断壮大牦牛养殖规模,以“企业+合作社+基地+农牧户”的“牧繁农育”生产经营模式,通过投放娟姗牛种公牛、人工授配等方式开展良种繁育,育肥出栏牦尕力巴犊牛1.6万头以上,年奶产量达6 000 t左右。现有“华羚”“燎原”2个“甘味”农产品品牌,创建了“鑫羚牧场”“伊丰源鲜冻牦牛肉”等企业商标。全市共有甘肃华羚乳品股份有限公司、甘南州燎原乳业公司等11家农产业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农产品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州级龙头企业2家。龙头企业以设点收购、订单收购等方式辐射带动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带动建档立卡户1 787户10 303人,入股分红比例为8%,每年每户保底分红800元。

1.6 屠宰加工

合作市开展了畜禽屠宰行业专项整治行动,杜绝了私屠滥宰和屠宰病死畜禽的行为;在屠宰环节开展了瘦肉精检测工作;购置了布病、小反兽疫、牛结核病检测速测卡,对入场动物进行了血清检测;严格执行屠宰检疫规程和农业部“五不得”要求,严把入场关、待宰关、同步检疫关、宰后处理关和无害化处理监督关,严禁无检疫证明、无免疫标识的畜禽入场屠宰;做到检疫操作到位、结果判定准确,并对各环节做检疫记录。

1.7 粪污处理及利用

全市生猪养殖户1 725户,2020年末存栏1.36万头;奶牛(犏雌牛、黄牛等)养殖户2 045户,年末存栏6.13万头;肉牛(牦牛)养殖户2 995户,年末存栏8.15万头;羊养殖户2 100户,年末存栏18.62万头。2020养殖粪污产生量169.1万t,其中,液体粪污93.14万t,固体粪污75.96万t。合作市农牧村家畜主要以放牧为主,粪便是农牧民重要的生活燃料,也是重要的农家肥,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7.55%。

2 玛曲县优势特色产业现状

1)牦牛保种。玛曲县阿孜畜牧科技示范园区是甘南牦牛的中心产地和种畜选育配送的重要基地。可利用草场6.88万亩(阿孜新村3.01万亩、种畜场3.87万亩),园区有标准化牲畜暖棚7座5 260 m2、贮草棚4 032 m2、防疫室2栋80 m2、10 m3疫苗贮存地窖1座、运动场20 000 m2;饲草基地现有成品库1栋、贮草棚1座、农机库1栋、消防水池及泵房1座、晾晒场1个等各项总建筑面积4 511 m2,半人工草场15 000亩;存栏牦牛1 100头(其中适龄母牦牛850头),组建了4个核心选育群。近年来,累计向周边地区配送甘南牦牛种公牛1 000余头、基础母牦牛3 000余头。2016年玛曲牦牛成功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甘南藏族自治州牦牛藏羊保护与发展条例》由甘南藏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公布施行,玛曲县阿孜畜牧科技示范园区为甘南州良种选育基地,也是甘南牦牛国家级遗传资源保种场之一。

2)刚坚银诺牦牛增值牧民专业合作社(玛曲县刚坚央诺牦牛奶加工有限责任公司、玛曲县欧拉秀玛贡周大队岗坚央诺高原畜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位于欧拉秀玛乡,海拔3 484 m,由9个牧户合办,带动牧户27户,饲养牦牛1 100头,其中母畜500余头,公畜100余头,犊牛500余头。建有补饲棚1 000 m2、贮草间400 m2、东西部协作项目建设冷藏保鲜库1座、奶站1座,自产及收购牦牛乳,产品为牦牛奶、酸奶,品牌为“刚坚央诺”,加工乳品20~30 t/年,每年7月举办“西牧梅朵唐文化旅游节”。

另一方面,HM公司也可以推出VIP制度。例如,针对公司的老客户提供额外的折扣福利,而对于新客户,则按照合作的次数与频率制定阶梯式收费制度,从而降低客户物流成本,增加客户黏性。

3)基层防疫体系建设。作为全省唯一不产粮食的纯牧业县和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玛曲县历来高度重视动物防疫工作,6镇2乡1场均设立了畜牧兽医工作站,现有工作人员81名。2018年以来择优选派乡镇(场)站业务能力突出人员为科技特派员,进驻15个贫困村负责动物防疫、畜牧养殖等技术培训及推广工作,提高疫病预防控制能力。全县共有村级防疫员285名;通过大力实施“一户一个科技明白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高素质农民培育”等培训,培训合作社理事长、农村创新创业青年、产业扶贫带头人、建档立卡贫困户829人(次),培育了一批畜牧业致富能手。每年春秋两季组织各乡镇(场)和动物疫病控制中心100名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包乡责任,全覆盖建立免疫记录、免疫档案,做到了户档相符,畜档相符,牲畜免疫率达到100%,从源头保障了畜牧业健康发展。

4)屠宰加工。玛曲县现有屠宰加工企业3家,产品主要流向西藏、四川、兰州以及甘南州内。

5)粪污处理及利用。利用玛曲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在全县建成堆肥场40家。区域粪污处理中心4家。积极组织引导曲源肥业科技有限公司、欧拉乡蒋朵肥料加工有限公司、之派央里牛羊粪加工有限公司、欧拉西梅朵塘农牧业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4家企业大力发展牛羊粪有机肥加工产业。自企业建成以来收购牛羊粪20余万t,实现产量14万t,销量13.8万t,其中43%用于草原沙化治理,其他57%主要销往本省兰州、定西、天水和白银等地,外省销往陕西、四川、青海等地。

6)全产业链品牌培育及龙头企业。全县现有省级龙头企业3家,引进东西部协作企业2家,培育龙头企业3家,建成粪污处理企业4家;共有牧民专业合作社330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10家、州级示范社20家、县级示范社72家。品牌认证方面:昌翔公司已获得“鲜冻牦牛肉”“鲜冻藏羊肉”绿色品牌,“牦牛肉”入选“甘味”农产品企业商标品牌;阿孜站、西科河羊场、畜合隆合作社等10个产地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阿孜站、西科河羊场完成“玛曲牦牛”“玛曲欧拉羊”地理标志登记。已组织将宏达公司“伊曲青”品牌申报“甘味”知名企业商标品牌,将“玛曲牦牛”申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将宏达公司生产的精选牦牛肉、三扒一霖、牛排、牛窝骨、牛尾、牛腩、牛柳、精选藏羊肉8类产品申报绿色产品。

3 面临的问题和短板

1)牛存栏量大,畜群结构不合理,能繁母畜比例低,老龄畜、非生产畜比例高。

2)牧民商品经济意识淡薄,惜售思想严重,重数量,轻效益,牲畜出栏率低,生产周期长。

3)农业全产业链价值尚需深度开发提升。基础设施简陋,大多数牧民没有暖棚,圈舍以牛粪垒砌的防风墙为主,标准化生产水平低,产业化程度不高,大型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示范带动能力不强,品牌效应不突出。农畜产品深加工不足,产业仍处于原料生产者地位,产品附加值低。

4)特色明显但规模不够大。特色农产品种类多、品质优,但生产规模偏小,产业聚集度不高,市场占有率较低,处在自产自销阶段。

5)经营主体增多,但能力不够强。通过大力引进培育龙头企业,狠抓合作社规范提升,形成了一大批新型经营主体,但还存在规模小、带动能力弱、利益联结不紧密等问题。

6)投资增加,但效益不够好。产业投入加大,但资金使用集中度不高,投入与效益不匹配,经营主体还存在投资能力弱、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

7)农技创新推广不够宽。当地虽然有较完备的科研推广队伍,但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科研与生产推广脱节,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应用率不高。

4 对策和建议

草原放牧畜牧业与舍饲畜牧业本质不同,有其自身的发展特性,既要统筹兼顾草畜平衡与畜牧业发展相统一,又要统筹考虑游牧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真切愿望相统一。要充分考虑已有工作基础和牧民对现代养殖技术接纳程度,围绕牦牛养殖优势区科学布点,在工作基础较好的地方优先展开抓点示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形成核心区制种供种、辐射区杂交改良(合作),产业区全盘联动的新模式。

1)建议在合作市佐盖多玛乡开展美仁牦牛提纯复壮工作,导入野血,采用人工授精或者本交方式改良复壮,建立美仁牦牛核心群,实施犊牛早期断奶健康培育技术,配套饲草料加工、饲养管理(分群管理、科学补饲)、疫病防控等生产技术措施,有效缩短母牦牛生产周期,从而基本实现“一年一胎”;在工作基础较好的卡加道乡继续引进娟珊牛对当地母牦牛进行杂交改良,推广牦牛人工授精技术,辐射带动卡加曼乡、佐盖曼玛乡、勒秀镇,繁育优质娟犏牛;在那吾镇等犏雌牛养殖带发展以奶用为主的犏雌牛养殖,引进优质娟犏牛,并以安格斯种公牛为父本,犏雌牛为母本,繁育安尕力巴犊牛,开展安娟尕力巴犊牛的生长性能测定,完成冻配示范点操作间建设、仪器设备购置、冻精液氮采购、技术规程制定和制度上墙等工作。

2)根据《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牦牛藏羊保护与发展条例》,建议在玛曲县阿万仓镇开展以阿孜试验站为核心的品种选育工作,采用三步法(断奶前、1.5~2岁、配种前)选定种公畜,母畜选择注重繁殖力,对初情期超过4~5岁而不受孕或者3年空怀、母性弱者进行淘汰,开展后裔测定。向曼日玛镇、采日玛镇、齐哈玛镇、河曲马场等牦牛主产区推广优良种畜,在牦牛养殖产业带推广牦牛良种引进、暖棚建设、饲养管理、冷季补饲、疫病防控等“五良”集成技术和农牧民综合能力提升为主的素质培训。①推广暖棚技术,改善牦牛养殖基础设施。②在公牛配种前和母牛产犊前后开展补饲技术,提倡人牛不争乳,提高牦牛繁殖成活率。③根据草畜平衡要求,引导当地牧民对老、弱、病畜和非生产母畜进行淘汰式出栏,调整畜群结构,提高草原利用率。④引导牧民冷季适当补饲,错峰出栏,把握价格主导权,提升养殖效益。⑤推广“牧繁农育”“农牧互补”模式,向临夏等农牧交错带出售优质活畜,充分利用当地饲草资源,集中育肥出栏,完成从“产区”到“种源地”发展模式的转变。⑥坚持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夯实基础增强内动力,切实加快优势产业发展步伐。

猜你喜欢

粪污牦牛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及养殖污染防治措施探讨
区域维度视角下内蒙古畜禽粪污环境风险评价
赛牦牛(布面油画)
牦牛场的雪组诗
Yak of All Trades
美仁大草原的牦牛(外一章)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大山无言 然非无声——讲述牦牛坪那段美丽的蝶变
两部门:各省确保年底前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5%以上
山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今年要达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