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地方财政运行监控质效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2022-11-27本刊评论员
●本刊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出台时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要求“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当前,防范基层财政运行风险成为财政工作的难点、焦点和重点之一。是否具有忧患意识,是否能增强问题意识,能否准确、及时发现和有效解决基层财政运行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积极化解基层财政运行风险的成效,应成为检验当前财政治理水平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
财政监督管理部门在基层财政运行提质增效、化解基层财政运行风险方面如何做到 “守土有责”,更好地履行职能、发挥作用?财政部部长刘昆要求,财政部各地监管局要“充分发挥探头作用,密切关注属地财政经济运行风险”。2021年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要求,要有效防范基层财政运行风险。财政监督管理部门的“探头作用”,就是指其发现真问题,发现现实风险、危机的信息搜寻和有效传递能力的发挥,当好基层财政运行的“吹哨人”。财政监督管理部门作为“探头”,更要具有忧患意识、问题意识,要有深切关怀之情、敏捷反应之能、有效督促之行。在财政运行监控工作中,要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属地经济发展和财政运行形势,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存在的重大问题和风险隐患,并尽责地协助推动、督促地方防控财政风险和改进财政管理,确保地方财政运行的基本稳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基层财政运行监控中“强烈的问题意识”的形成,首要者在于广大财政监督管理工作者,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尽责精神,有居安思危意识,有发现问题和隐患,敢当“吹哨人”,当好“吹哨人”的自觉。
基层财政运行监控中的“问题意识”,包括基层财政运行“出不得大问题”,特别是不能形成系统性风险的认知。基层直面人民群众,是财政取、予的落脚处,“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末端,也是公共服务的最前沿”。财政治理秩序好不好,财政绩效高不高,财政分配公正不公正,公共品和公共服务、扶贫助弱的财力保障如何,人民群众最直接的体验来源于基础财政的运行秩序和状态。可以说,基层财政在保障经济运行、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体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绝不能搞形式主义,避重就轻,不敢去触及真问题。
不可否认,基层财政运行存在的问题、风险和隐患表现多样,原因复杂。有“常态”性问题,如分税制之下基层财力来源有限、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导致收支缺口长期难以弥合;也有“非常时”的问题,如应对新冠疫情所形成的超常刚性支出。有系统性风险,如宏观经济下行格局下增收困难;也有人为的、操作性风险,如基层违规过度负债,收过头税,财政收入掺水,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存在“跑冒滴漏”。有共性问题,也有区域发展不平衡情况下一些地方的特殊困难。基层财政运行监控既要找“症候”,也要找“病理”“病因”。这样才能形成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财政监督管理部门的“探头”功能才能转化成现实的监控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