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共同富裕的志愿服务伦理实现路径

2022-11-26陈东利

关键词:共同富裕志愿服务

陈东利

(上海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93)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中国共产党一脉相承的“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共同富裕要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并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了共同富裕的具体实施目标,逐步将共同富裕的理念与愿景以一项项政策举措的形式进行落地实施。在新发展阶段尤其要提防贫富分化引发的社会风险,这就要求不断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发挥三次分配的作用。阐释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在把握共同富裕理念的发展脉络与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作为三次分配重要方式的志愿服务与共同富裕的内在联系,有助于进一步探究共同富裕的志愿服务伦理实现路径。

一、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的可能与必要

在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习近平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1]随即全社会掀起了对“共同富裕”主题的大讨论。而在此前关于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中已明确:“构建推动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着力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2]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的社会公平正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强调:“促进共同富裕,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3]这对新发展理念下实现共同富裕提出了底线要求,即始终坚持人民主体性,处理好发展与共享的关系。

财富的两大基本问题是创造与分配,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将创造财富与分配财富的目标分别界定为“富国”与“裕民”。社会主义的本质目标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而前提和手段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求财富创造的高效率与财富分配的高认同相统一。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我国财富获得大幅增长,富国裕民的基本格局已经达成。2020年底我国实现了近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但在财富获得巨大增长、财富积累到一定水平之后,收入差距就会逐渐被固化,贫富分化愈加凸显。数据显示:“我国财富净值前10%的人口财富占全体国民财富的比重从1995年的40.8%增长到2015年的67.4%;而前1%的人口财富占全体国民财富的比重从1995年的15.8%增长到2015年的29.6%。”[4]数据令人触目惊心,如果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势必就会离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越来越远,这在我国是绝不允许发生的,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按照目前学界的普遍观点,初次分配主要靠市场,重点在于调动各行业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再分配主要靠政府,重点在于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三次分配则要靠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事业,宗旨在于让社会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面对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党的十九大以及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全会等诸多重要会议上不断强调“要重视和发挥三次分配作用”,表明三次分配对财富分配格局的重要价值正在日益彰显。国内学者对“三次分配”的内涵理解有所不同,但核心观点都是强调伦理性,因此三次分配天然地具有道德底色,也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

本文认为,“三次分配”是指在政府的适当引导与支持下,由公益慈善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为主导,以自愿为原则,以自治为手段,以伦理道德为驱动力,通过各种方式对社会资源——不仅是物质财富,也包括时间、精力与爱心——做进一步流动或均平化的调整,达到扶危济困的目的。三次分配能够弥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无法顾及到的空间,满足了人们对共同富裕和分配正义的渴求与期待。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志愿服务被纳入促进共同富裕的三次分配之中,那么共同富裕的本质与志愿服务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契合?

二、推动共同富裕与志愿服务的内在契合

共同富裕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渊源,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民的理想追求,其内涵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时期得以不断确立与丰富和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特征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标志,与志愿服务在理论与实践上有着内在契合。

(一)共同富裕的思想渊源与发展逻辑

共同富裕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天下大同”是关于“共同富裕”的一种原初社会理想。春秋时期诸子百家均有对社会大同的雏形和影子,尤其以儒家思想为显。比如,孔子在《礼运·大同篇》中提到“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矜寡孤独皆有所养”[5]的大同社会理想图景。他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博施于众而能济众”“老者安之,少者怀之”[5];孟子提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6];以及墨子的“兼爱”和“尚同”、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模式,都描述了大同社会的理想境界。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对后世思想影响深远,如唐代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之俱欢颜”[7],以及近代以后的太平天国运动和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到的“人类平等,人类大同,此故公理也”[8]等等。由于社会条件所限,这些对理想社会的预设只是停留在思想意识层面,但却为共同富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土壤。

共同富裕蕴含在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中,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深刻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阶级局限和固有弊端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未来社会是“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9],能够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就是所有人的富裕,实现物质的极大丰富和精神的极大提升。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共产主义社会主要表现为物质财富的极大丰裕、人民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最根本的是每一个个体得以充分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始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共同富裕的认识,不断为共同富裕积蓄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共同富裕创造了根本的政治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共同富裕实现的制度基础和具体途径进行了一化三改等一系列积极探索,建立了独立的、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为共同富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共同富裕蕴含在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0]的社会主义的本质目标与发展步骤。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关键是要“建立机会公平的社会流动机制和先富带动后富的社会分配机制,防止出现阶层固化、贫富悬殊和社会撕裂的现象”[11],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1987年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步走”的发展战略;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21世纪的前二十年,全面建设惠及全国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

共同富裕蕴含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12]在新的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这一方面要求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以“富裕”为目标共同奋斗,不断创造与积累社会财富,不断把“蛋糕”做大;另一方面要以“共同”为宗旨完善分配制度,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分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十三大明显优势,其中一条就是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明显优势,这个明显优势建立在共享发展的价值原则基础之上。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涉及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精神富有是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在物质生活富裕的基础上,促进人的精神世界不断发展,达到精神富有的状态,才能实现人的幸福和自由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的现代化。

(二)共同富裕的内涵与志愿服务的内在契合

共同富裕的内涵是丰富的、多维度的。有学者从共同富裕的范围、内涵、实现路径、实现进程四个方面对共同富裕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即全民共富、全面富裕、共建共富、逐步共富,可以说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共同富裕的内涵。就共同富裕的目标维度来看,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极大富足,并且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即公共服务等相关领域,一定是多维度的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会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3]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百年大会上强调:“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4]可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就是要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的全面跃升,最终达到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社会和谐、环境宜居的美好图景,共享发展成果和人民幸福生活。

在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会存在整个社会资源的有限性与人们对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在现实生活中人总有各种各样的需要,而且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每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得到满足之后,又会产生另一种需要,这就是需求的无限性;另一方面,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资源又是相对有限甚至是稀缺的。就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在为此做着不懈的努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再强调:“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15]这就要求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达到用最少的资源获取最大的效益之目的。在这种背景之下,建立在自愿基础上、以共享为基本伦理原则的志愿服务对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

志愿服务一定程度上区别于以财物捐赠或捐助为特征的慈善活动,是一种本着不求回报的无私奉献精神,自觉自愿地为社会公益事业或者他人特别是弱势群体提供时间、精力、精神上无私的关怀与帮助的伦理行为。共同富裕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即贫富悬殊问题,也就是如何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这一命题,这就要求社会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个人,尤其是弱势群体,而天然具有伦理功能的志愿服务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民意识的日益增强和国际志愿服务交流的深入推进,我国的志愿服务走上了规模化、规范化与制度化快速发展的轨道。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将志愿服务制度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通过健全志愿服务体系来完善社会治理途径。

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中,除了主要依靠市场和政府以外,被称为第三部门的志愿服务也可以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志愿服务在福利经济中所体现的就是一种资源的再配置,它不仅可以将政府或社会转移出的一部分资源进行再配置,而且可以对社会零散的资源进行整合再配置,很多志愿服务组织以购买政府公共服务的方式辅助政府完成了公共服务职能。“在世界范围内的每一个社会中,志愿服务都能被视作是全体人类和国家通过消除贫困和大幅减少不平等与排斥现象来实现和平与发展的一种途径。”[16]56另一方面,志愿服务着重于推动精神生活领域的共同富裕。志愿服务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自主自愿、无偿利他、公益性,如果说慈善事业更侧重于“物质扶贫”,那么志愿服务就更致力于“精神扶贫”,以其伦理属性促进全面共同富裕的实现。

三、共同富裕的志愿服务伦理实现路径

(一)促进经济发展

志愿服务与经济建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实践表明,经济建设为志愿服务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反过来志愿服务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经济支撑。

1.志愿服务优化生产力结构

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生产资料构成的关系结构即生产力结构,其合理程度决定了其促进或阻碍经济发展的程度。要优化生产力结构,就必须努力提高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主导作用的人的素质,因为其他诸要素都是人的劳动创造的结果。“它们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在自然活动的器官的自然物质。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劳动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17]我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人口红利逐渐消退,提升劳动力素质成为优化生产力结构的重要手段。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劳动力素质的提升是一个国家系统工程,其中,参与志愿服务对于学习新知、提升能力、丰富阅历、升华思想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就是一个人的素质不断得到提高的过程。

2.志愿服务创造经济价值

“在当今社会,志愿服务在国民经济中贡献了重要的经济价值,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生产部门,而这些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公共服务领域的贡献上。”[16]58有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志愿者贡献的志愿服务达到17.93亿小时,创造经济价值547.97亿元”[18]56;“2018年,我国志愿者提供的志愿服务时间达到21.97亿小时,创造经济价值823.64亿元,占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的万分之9.15,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万分之17.54”[18]56。根据2020年中国志愿服务年度发展报告,“2013—2019年间,志愿服务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从3.6增长到8.5,增长了1.36倍;对第三服务产业总产值的贡献从8.19增长到15.77,增长了93%;志愿者贡献相当于给社会部门提供的全日制雇员数从43.6万增长到106万,增长了1.4倍”[19]。这组关于志愿者贡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比率的数据表明,志愿服务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另外,志愿服务在近些年的灾害事件中,在应急救援、心理援助、人力物力的补给和灾后重建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广大志愿者的参与是政府救灾的强有力补充,为国家和社会挽回了大量损失。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至今,全国各地无数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在抗疫工作、运送物资、救助救护、心理咨询、防疫宣传等方面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减少了疫情给国家和社会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

(二)促进公平正义

志愿服务作为一种自愿性的、超功利性的公益性伦理活动,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所彰显的就是对社会矛盾与问题的关注、对弱势群体的关怀,达到化解社会矛盾、积累社会资本、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

1.缓解政府压力,化解社会矛盾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社会发展呈现不平衡不充分的状态。其中,“不平衡”指的是贫富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的不断扩大,“不充分”指的是社会整体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短板与薄弱环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发展现状之间的冲突,引发了一系列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矛盾与问题。在过去,一切社会矛盾和问题习惯于由政府包揽和解决,这样做的结果是政府权力无限扩大,并引发新的矛盾、新的问题、新的冲突。伴随着政府的转型,特别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推进,志愿服务组织作为政府的有力助手,“在城市管理、社会救助、社会服务、公益项目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以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为宗旨的志愿服务活动能够把民间的社会资源和力量充分调动起来,有助于化解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增进社会的道德凝聚力。

2.救助弱势群体,推进公平正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相当程度的提高,2020年底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相当规模的人群已在很大程度上摆脱贫弱的地位。但是,目前依然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弱势群体,而且穷人和富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越来越大。目前来看,弱势群体由于生活水平和权利持有情况与其他群体之间存在着差距,不仅会积聚社会怨愤、升高违法犯罪率,而且也容易受到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的煽动。因此,必须着力改善弱势群体的生存境遇,切实保障弱势群体作为人所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提供非利益相关性的社会公共服务的民间活动或行为,是对制度保障的有效补充,是在制度保障之外且有别于制度保障的另外一种具有更大价值和意义的伦理关怀。”[21]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可以让困难群体得到应有的关怀和帮助,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使民生得到切实关切和改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积累社会资本,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所谓社会资本,是指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以一定的文化作为内在的行为规范,以一定的群体或组织的共同收益为目的,通过人际互动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22]社会资本越雄厚越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反之亦然,两者是正相关的关系。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可以在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人们之间搭起一道友情的桥梁和充满爱心的交流平台,实实在在地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社会化参与结构和组织化的参与方式,帮助人们形成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和建立丰富的社会资源,引导人们走出“小我”的封闭性状态而融入到充满公益互助精神的“大我”之中,升华人格、提升境界,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彰显和实现个人价值,而且还可以通过爱的奉献和滋润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增进社会互信。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志愿服务的功能日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被全面纳入到我国社会治理体系中,成为我国社会治理的有力力量和政府的有力助手。

(三)促进精神富裕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生活的富裕是基础,精神生活的富裕一定要建立在物质富裕的基础上;但精神生活的富裕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并且是决定人的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尺度。一般来讲,共同富裕中的精神富有应该包含社会和个体两个层面。社会层面的精神富有包括诸如高度的精神文明、完善的道德与法治体系、良好的社会风尚、丰富的文化生活等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表现;个体层面的精神富有应当是建立在良好教育基础之上的包括充实且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正确的理想信念、良好的道德情操、较高的素养、健全的人格、感悟及创造幸福的能力以及审美情趣等等,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层面和个体层面的精神富有相辅相成,社会层面的精神富有有赖于个体的人格健全与素养的提升,而个体层面的精神富有也建立在社会总体精神文明提升的基础上。精神富有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支撑和价值支撑作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权益。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在市场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同时,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一定程度上引发了道德失范现象,进一步影响了社会的价值观念与国民素质。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迁,由传统“熟人社会”转向现代“陌生人社会”,传统的道德调节机制不断受到削弱,而现代的适应“陌生人社会”需要的道德调节机制尚未建立完善。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由于旧的道德体系出现了坍塌,新的道德体系又尚处于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之中,从而使道德状况出现了一种犬牙交错的情况。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如果说初次分配追求效率,二次分配追求公平,那么三次分配则是在追求个人精神升华所带来的幸福和满足的同时,让人们感受到来自他人的无私帮助和社会的温暖,化解人际关系冷漠等道德困境,实现更为友善和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在这个过程中,以无私提供时间、精力、爱心的志愿服务可以补充市场和政府没有到达的空间,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提升。

更为重要的是,志愿服务对于培养一个人的良好品德、塑造一个人的健康人格有着重要意义。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每一个个体在劳动实践中逐渐确立以真善美为引领的人生意义,建构起以公共价值和公共精神为引导的公民意识,以人的尊严、人的解放为导向的精神富有。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基于自愿、无偿、公益的社会伦理行为,深刻地体现了人作为社会性存在的本质,即个体完善的为己关照和利益社会的利他追求,明白只有通过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体现社会价值才能达到自我完善,使之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增强人们在精神层面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精神富有的指向是合乎德性,这不仅仅是一种日常的生活实践,而且也是具有超越意义的自由境界,这与志愿服务所提倡的服务他人、无私奉献精神是不谋而合的。可见,志愿服务以其独有的伦理特性而成为促进精神富有的重要途径。

(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个重要标志。绿色发展是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23]50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24]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首先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密切相关。绿色低碳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碳达峰-碳中和”已经被列为国家战略。

参与生态环境方面的志愿服务是鼓励与引导人民群众关注生态文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所有的志愿服务的参与意愿当中,最多的是养老关怀,然后是生态环境保护,有54.15%的居民愿意参加生态文明的志愿服务;有39.33%的居民曾经参与过生态文明的志愿服务活动。”[25]生态环境的志愿服务活动也与人们的获得感、满足感与幸福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实际上,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各样的绿色组织在我国蓬勃兴起,如1994年成立的自然之友、1996年成立的绿家园志愿者、2003年成立的岳阳市山水友爱志愿者协会、2011年成立的上海市徐汇区“绿主妇我当家”环保行动小组、2014年成立的北京市环保志愿者协会、2016年成立的广东省环保志愿者总队等等。这些绿色组织及其志愿者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2021年6月,《关于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加入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行列,以志愿服务的力量促进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助力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五)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共同富裕的理想要求我们要遵循共享发展理念,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可以说,共享发展理念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不仅仅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且始终把为世界谋大同、始终将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和担当。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人类社会又是一个天然的利益共同体,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启的共同富裕征程,也是中国为全人类发展道路进行的一次创新性探索。从这个意义上讲,共同富裕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是“大同”这一古老理念的现代阐释与践行。

人类正处于一个挑战更加严峻、风险与威胁日益增多的时代,当今世界诸如地区冲突、生态危机、恐怖主义、公共卫生危机等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使得人类愈加需要命运与共。“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23]57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中国向世界提供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也不断从理念走向实践。志愿服务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与价值追求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自人类之初就生活在共同体的形态之中并倚此得以生存和发展。志愿服务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助行为,而社会互助行为自人类社会之初就存在,并且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手段。社会互助行为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来说之所以必要,就在于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所有的人都处于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并凭借共同体的力量去同自然界发生关系和从事生产实践。

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具有国际性质的公益伦理活动,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有其独特的优势。一方面,志愿服务已超越国家和地区、信仰和民族界限走向世界,成为一项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和接受的国际性活动。国际性志愿服务活动的广泛开展,增进了人类交流与互信,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维护和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另一方面,志愿服务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涉猎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既有以弱势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援助性志愿服务,也有旨在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促进公共安全特别是公共卫生安全的专业性志愿服务和以抢险救灾、服务大型活动等为内容的专项性志愿服务,还有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内容的环保志愿服务和以社区为依托的社区志愿服务,等等。志愿服务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而深入的开展,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为共同富裕征程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志愿服务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企业慈善行为、第三次分配与共同富裕
以志愿,致青春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被志愿”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