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学:激发思维的活力

2022-11-26林小英

数学教学通讯 2022年26期
关键词:学法导学所学

林小英

福建省三明市第三中学 354400

数学课程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常常让许多学生觉得枯燥而困难,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这是因为数学的学习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学生能够运用思维进行合理猜想、构建联系、科学验证,而传统以模仿和记忆的方式进行学习,使学生难以应付综合性的数学问题,更加难以进行数学建模,应用到具体问题中去,会导致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倦的情绪.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化繁为简,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出发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兴趣,在积极的参与中获得探究知识的方法,感受学习知识的快乐,乐于学习.数学的学习应该不仅能让学生学到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数学方法,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只有这样才能长期保持学习的动力,提升学科的核心素养.那么有哪些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使学生乐于探究呢?笔者经过长期地教学实践发现,问题导学法是一种有效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增强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

何谓问题导学法

问题导学法是指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一系列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并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问题的观察、分析、思考、解决,进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问题导学法是一种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获得问题的答案,同时能够掌握如何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研究的方向,能够抓住数学学习的规律和本质,同时使教学模式简单清晰,教学线索一目了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数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书本的基本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可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实际的运用中能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提升学生数学的学习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经过观察、分析,进而找到研究思路,解决问题,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问题导学法的问题设计依据哪些原则呢?问题导学法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研究,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问题设计,通过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导入,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知识开始运用进行解决,并且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逐步构建起知识网络,达到以点串线,以点带面的作用.

除此以外,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组织和引导的作用,在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的同时,精准把握课堂节奏,做好教学环节地引导,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设置阶梯引导学生,转变灌输式的教学观念,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导学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导入,可以很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充分的融入学习的情境,自觉和主动地实现对问题的有效分析和解决,这一解决问题的体验过程,使学生学会如何获得知识,感受知识产生的过程,有效地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从而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学习保持探究的兴趣.

问题导学法的应用策略

1.导入问题目标明确

问题导学法的使用要注意问题的设问不能随意,每一个设问都是有针对性和目标性的,在教学中要有提问的目标意识,充分利用提问环节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效率.通过提问进行师生互动,使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学生也通过思维的活动过程找到问题的答案,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问题设计中要注意阶梯性和层次性,循循善诱,让学生能够逐渐明确解题的思路,若在一开始就设置难度较高的问题,会导致学生一下子产生畏难情绪,难以融入学习的状态.同时问题的设置要充分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理解能力水平.

案例1图形的平移

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请问你们知道什么叫图形的平移吗?图形的平移需要具备什么必要条件呢?

这样的问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能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与探究,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起到了启发学生思考的作用,增强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效果上明显优于直接封闭式的问题.

2.落实有效提问

问题导学法的有效实施还需要在课堂上落实好提问环节,巧妙的语言表述可以增强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案例2“一次函数图像”教学

函数图像的学习需要让学生具备直观的感受,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能够充分观察和分析图像,根据直观形象的分析,得出图像经过的象限以及函数随自变量变化的关系.在问题的引导中,学生逐渐发现其中的规律,得出结论.这样的探索方式使学生能够轻松的学习,产生对数学探索的欲望,并且满足对于接下来继续学习的好奇心,从而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并不是直接的抛出问题,而是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导入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有趣的探索,不断增长对于数学的乐趣.在探究过程中,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开展交流和探讨,在小组合作中进一步促进师生之间的联系,进而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案例3“基本的平面图形”教学

几何图形教学同样离不开图形的呈现,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平面图形的相关视频,加深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进而进行问题导学,引导学生去探讨图形的性质,辨析图形之间的关系,运用类比思想进行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情境的构建,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构成联系,既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运用知识技能的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问题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增强学生的内驱力具有极大的推动性,使课堂教学更加简明清晰,条理清楚.

问题导学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固定的位置,可以安排在教学的一开始,通过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积极的进入探索新问题的状态.也可以安排在新旧知识连接的地方,通过问题设置,自然过渡,连接顺畅,达到开拓学生思路,温故知新的作用,为新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达到巩固旧知,构建知识脉络的作用.还可以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看似学会,实则一知半解,但是又不能准确表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在哪里的时候,通过问题导学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释疑解惑,真正理解所学内容.当然还可以安排在课堂总结或者拓展延伸的地方,通过问题导学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培养发散思维,使所学知识得以延伸和拓展.进行归纳总结时通过问题导学,使学生在梳理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的认识得到了升华,理解了数学的本质,对知识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将得到有效地发展,通过思维调动已学知识,不断增强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提升解题能力和学习能力,收获解题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学习的信心,在良性循环中收获知识.

综上所述,问题导学是提升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通过有效的问题导学可以将所学知识进行串联,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分析和解决,不断提高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感受数学的乐趣,领会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猜你喜欢

学法导学所学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非所学
非所学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我是小导游
赵学敏学法作品《沁园春·雪》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