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3D服装设计及应用”课程思政的融入研究

2022-11-26宋明霞

山东纺织经济 2022年8期
关键词:服装设计服装思政

宋明霞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社会使命,因此其课程设置既要符合新时代技术创新发展特点,同时也要符合现代化人才培养要求。在高职服装设计与工业专业课程教学中,思政教学培养是未来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将服装设计的思政教学元素融入到高职全方位育人中,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服装设计专业核心课程理念,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服装设计的多元内涵。同时还要充分借助我国优秀服饰文化、纺织技术、设计文化,进一步丰富服装设计教学的内容体系。要进一步创新服装设计课程思政的考核评价机制,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爱国情怀、使命担当以及积极传承民族文化、创新民族文化的优秀设计人才。

1 3D服装设计融入高职服装设计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

1.1 有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课程思政教学理念

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高技术、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要使命,同时需要为技术人才的发展和提升构建更加完善的教学环境和创新发展环境。因此将3D服装设计技术应用到高职装设计教学,有助于进一步满足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对教学创新发展需求,有助于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当前行业发展的新技术、新科技、新理念,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趋势。同时将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元素融入到服装设计教学中,有助于满足学生对中国风服装设计发展的需求[1]。在提高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同时,使学生领略中国传统艺术魅力,进而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目标。

1.2 有助于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以及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人们对高职服装设计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有关部门号召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学科体系。因此在高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教学中,将具有汉文化特色和中国传统艺术特点的设计元素融入到3D服装设计教学中,有助于引导高职学生熟悉并喜欢本土服装设计品牌和设计风格,从而使学生扎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文化艺术之美,进一步提高学生文化自信心[2]。随着国家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力提倡,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在进行服装设计中掀起了“汉服热”和“国潮热”,同时希望能够将国风的文化概念引入到服装设计实践中。因此课程思政的融入有助于我国服装自主品牌设计发展,更好地顺应时代、扎根本土,发挥中国原创精神,感受本土设计案例,弘扬传统文化。

1.3 有助于培养数字化服装产业升级发展所需要的创新技能型人才

我国服装自主品牌设计之路起步较晚且在国际化服装设计发展领域缺少独特性优势,因此对具有数字化设计能力以及创新技能的人才需求较为强烈。尤其是随着数字化服装产业不断升级,3D打印技术、智能设计、三维虚拟技术在服装设计领域普遍应用,将3D服装设计与高职服装设计思政教学相融合,有助于将更多的前沿科技融入到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发展中,同时鼓励学生形成创新发展的思维,不断探索具有现代科技元素的服装设计方式。同时还有助于构建中国本土设计品牌,推动本土设计师走向世界舞台,进而提高人们的文化自信,真正培养出行业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2 运用CLO3D服装虚拟软件优化高职服装设计课程思政的基本原则

2.1 创新性原则

随着新时期计算机软件技术飞速发展,我国服装设计行业的软件应用也在不断升级,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在服装设计行业以及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许多高职院校也引入了CLO3D服装虚拟软件,以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更好地满足未来企业和岗位的发展需要。因此在之后服装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创新过程中,要进一步把握创新性原则,将具有样板绘制、虚拟缝合、三维虚拟显示、动画展示等教学优势的CLO3D服装技术应用其中,进一步创新原有服装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形式。尤其在当前全社会提倡创新创业发展的背景之下,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理念同样是高校课程思政开展中的重要内容。教师要传授学生服装虚拟设计软件的具体应用技巧,使学生不断探索和尝试新思路、新技术,另外在服装设计创新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将具有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服装设计图案应用其中,进一步实现服装设计的样式创新和结构创新,使高职学生的设计作品更具原创性。

2.2 实践性原则

高职服装教学本身就具有实践性的属性,尤其是在课程思政教学创新的要求下,单单进行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使学生在充分参与服装设计专业应用活动的过程中,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性转化。在传统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中,学生普遍缺少实践设计训练的机会,因此也无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亲身感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及传统文化继承创新的使命感,影响了服装设计课程思政的实际教学成果。因此在应用CLO3D服装虚拟软件教学时,要充分构建学生服装设计实践活动,锻炼学生对服装设计问题的分析能力、解决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要使学生充分感受专业设计教学中不同服装设计面料的质感、色彩搭配以及模型的动态化呈现,从而使学生更加轻松地参与到服装设计的知识和技能学习中,进一步丰富学生实践经验,掌握更多未来行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和技能。另外还要培养学生在实践设计中的职业道德,积极贯彻课程思政的正确理念,整体提升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质量。

2.3 系统性原则

高职服装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还应该遵循系统性的原则,要不断总结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经验。在CLO3D服装虚拟技术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参数化处理的具体方式,明确服装面料、造型、设计、人体形态的特点,将服装设计教学进行动态操作和静态绘制的内容划分。还要使学生在掌握二维服装样板设计的基础上做到三维视角的虚拟化理解,在CLO3D服装虚拟软件的应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遵循系统性教学的流程。首先需要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该虚拟软件的使用,从而结合服装设计课程思政的具体教学任务,将我国传统服装文化设计理念应用到服装设计的定制化过程中。其次,教师需要提高学生制版设计的具体技术,利用软件虚拟性优势,结合款式造型对二维样本进行绘制,使学生进一步把握服装的图案配色,熟练应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最后,引导学生真正实现服装设计的虚拟动态化展示,将服装设计结果与预期造型进行对比,并做出进一步的优化改进方案。

3 高职服装设计专业“3D服装设计及应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融入策略

3.1 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指的是一种专注专业发展、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这种精神在社会发展中为无数工匠世代相传。它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使人们形成正确价值观并构建出良好社会风尚,有助于培育出社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CLO3D服装设计融合教学时,也要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到设计教学中,要使学生借助三维服装设计软件的优势,感受不同年龄段受众的服装设计需求,从而增加服装设计的人文关怀,向人们传递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正确的职业观[3]。教师要充分发挥3D服装设计在细节呈现上的教学优势,使学生感受高品质服装设计所具有的魅力,从而树立更高的职业化发展目标,促进学生实现持续提升和持续发展。

3.2 创新服装设计教学的方式和手段

在3D服装设计应用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融合专业前沿技术,构建出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例如可以通过结合线上线下教学,向学生线上发送国风服装设计教学任务,同时组织学生进行中国风服装设计素材收集。进而以小组形式递交设计材料,同时使学生参与到线上线下交叉式的情境设计讨论。教师要系统性指导学生使用3D服装设计的操作技术完成服装造型设计。学生还可通过线上方式接受企业的实际建议,进一步优化设计内容。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有助于优化传统课堂教学的资源体系,实现更加理想的服装设计教学效果。另外,为了进一步满足课程思政人才培养要求,教师要在多元化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职业化素养、精益求精等设计精神,同时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满足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人才培养的要求。

3.3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3D服装设计教学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许多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可以被广泛应用于新时期服装设计的文化要素。例如学生可以将唐、宋、明、清的花鸟画、亭台楼阁等造型内容融入到国风服装设计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借鉴中西方设计造型设计理念,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扩大民族艺术的传播范围。其次,学生可以将我国传统书画艺术和民族服饰通过艺术性改良融入到服装设计的图案、颜色、造型设计过程中,并利用3D服装设计技术进行虚拟性展示,实现多元文化融合,从而充分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提高在设计艺术教学中的文化自信心。教师在进行服装设计的材料、图案、细节设计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将我国传统扎染、蜡染、编织等技术融入到服装设计中,推动继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技艺[4]。另外还可以将传统服饰中的交领、对襟、立领、流苏、镶滚、刺绣等设计元素以点缀的方式融入到3D服装设计实践中,为学生提供更多设计创新灵感。

3.4 将思政要素融入到3D服装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

高职院校3D服装设计教学涉及到服装的风格设计、分类版型设计、色彩设计、材料运用、图案设计、细节设计等多个环节,因此在未来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服装设计教学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到教学开展的各个环节,以进一步保证思政教学的延续性和系统性。例如在服装设计理念的培养过程中,可以将中华文化含蓄内敛、独立担当、天人合一、文化自信、文化传承、爱国主义、可持续发展等理念运用到服装设计理念中,进一步展现出当代服装设计师的社会担当和使命担当。在进行服装风格设计教学时,可以结合当前浪漫、前卫的都市休闲服装设计风格,将环保、健康、运动等健康理念融入到当代服装设计中[1]。在进行造型设计时,可以将优秀传统服饰文化融入服装设计教学中,通过3D虚拟展示使学生了解历代服装造型特点,从而形成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在色彩设计时可以向学生展示多民族服装色彩文化和服装民间工艺,传递爱国主义情怀;在材料设计应用过程中,可以将绿色、健康、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传授给学生,鼓励学生形成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4 结语

总而言之,课程思政教学开展是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它有助于进一步实现立德树人教学目标,实现三全育人教学理念。尤其在高职服装设计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引入3D服装设计技术和课程思政教学元素,实现设计理念、设计主题、设计教学形式的转化。因此要想进一步适应未来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满足行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要求,就必须积极践行继承创新传统文化的思政教学培养理念,同时还要将更多具有新时期特点的创新设计技术融入到高职服装设计人才培养中,要进一步实现课程教学的与时俱进,积极挖掘出服装设计课程的思政育人元素,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同时构建出多层次、多元化、多角度的课堂教学知识体系和教学平衡模式,真正为国家创新建设发展培养出思想端正、具有创新设计能力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服装设计服装思政
《福“运”》系列服装设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让人心碎的服装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服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