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产区葡萄冻害发生原因及综合预防技术
2022-11-26宋秀红吴中娟
宋秀红 吴中娟
(1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紫荆山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烟台 265600;2招远市毕郭镇党群服务中心,招远 265412)
受海洋性气候的调节,烟台市蓬莱区冬季最低温度一般不低于-15 ℃。目前该区葡萄建园主要采用的是欧亚种的自根扦插苗,在不埋土的情况下,可以正常越冬。但自2020年以来,受拉尼娜现象的影响,蓬莱区葡萄园冻害时有发生,且呈逐步加重之势,严重影响了葡萄种植的经济效益和果农的积极性。为总结经验教训,减少经济损失,笔者对蓬莱区葡萄冻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结合多年生产实践,提出了如下预防对策,供种植户参考。
1 葡萄发生冻害的主要原因
1.1 春季气候干冷异常
2020年冬季和2021年春季烟台市蓬莱区气候异常干冷,导致葡萄枝条霜冻、抽干现象相继发生。2月中下旬气温升高,根系开始活动,树液流动。此时葡萄抗寒力急速下降,极短暂的0 ℃以下温度给幼嫩组织带来致死的伤害。3月份气温继续回升,且干燥多风,无有效降雨,土壤根系尚不能或极少吸收水分,而地上部受冻枝条蒸腾强烈,造成树体严重失水,水分代谢失调,发生抽干。
1.2 病虫害防治不力
烟台产区2020、2021连续2年降雨频繁,降雨量偏大,比常年平均降雨量增加约40%。因此造成枝蔓徒长、贪青、节间过长、髓部过大、组织不充实,同时病虫害防治难度加大,导致葡萄园霜霉病普遍发生,个别园甚至出现早期落叶现象,枝条细弱不充实,树体贮藏营养不足,大大降低了树体的抗寒性。受虫害的新梢,特别是被葡萄透翅蛾或虎天牛为害的枝条,或当年死亡,或极不耐寒。
1.3 盲目追求高产
少数果农盲目追求眼前利益,加大化肥施用量,尤其偏施氮肥,一味追求高产,部分果园667 m2产量高达3 000~4 000kg。大肥大水造成枝蔓发育不充实,进而大大降低了葡萄的抗逆性,致使葡萄抗寒性降低。
2 预防对策
2.1 选择抗寒品种,适地适栽
烟台产区在选择葡萄品种时,应选择抗寒性较强、产量高,且适应市场需求,经济效益好的优良品种,选择抗寒性强的砧木嫁接。同时营造防护林或架设防风障,改沟栽为垄栽,设法降低地下水位,提高防盐效果。不再挖坑挖沟栽植,将苗木直接定植在垄状的栽植带上,冬季用土加宽加厚,必要时覆盖白色地膜,以防根系冻害。行间挖防寒沟,土壤封冻后灌水使其结冰,隔离对根系的冻害。
2.2 加强综合管理,增强树势
雨水多,病害重,除选择抗病品种外,及时疏枝、摘心、除副梢,防止葡萄园郁闭,保持通风透光,加强病虫防治和多病并发的诊断。
根围覆膜。黑色地膜覆盖有利于根系生长,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减少土温变幅,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质分解、转化、吸收,减少膜内外菌体的互感机会,增温,保湿,抗冻,防旱。
行间生草。雨季吸收土壤中的水分,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防止土壤流失,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其形成团粒结构,有利于果实增色和枝条成熟,调节小气候,夏可降温,冬可增温,减少地温变幅,还可补充微量元素,减少缺素症的发生。
增加有机肥的使用量,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利用野生绿肥、垃圾堆积、人畜粪便发酵,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使植株强壮,抗性增强。
2.3 合理负载,适时采收
盛果期的葡萄植株,负载过大会延迟果实采收,消耗大量的树体储备营养。合理的果实负载量,能使浆果正常着色,适时成熟。控制产量的同时,也要控制新梢的生长量,减少营养生长造成的养分消耗,将营养生长节余的养分分配给果实,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提高浆果质量。果实采收后,加强后期管理,护叶,防病,追肥,促进新梢成熟。增加树体储存营养,利于翌年的营养转换,增强抗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