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治理技术在水环境修复工程中的应用

2022-11-26张鲁宁褚廷芬郝海霞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2年19期
关键词:河道水体净化

张鲁宁 褚廷芬 郝海霞

济南市水利工程服务中心 山东 济南 250099

近年来,社会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尤其是水环境方面,污染程度逐渐加剧,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较大影响,更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思想上提高重视,深入分析当前水环境现状,了解存在的问题,同时在掌握成因的基础上,科学运用综合治理技术,合理制定水环境修复方案,确保污染问题在彻底解决的同时,水环境修复效果也能全面提高。

1 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危害

1.1 水环境污染现状

水是城市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不仅具备美化环境的作用,也能维持水体中动植物的生存,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近年来,在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水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水质明显下降,这一问题的存在,与人类的频繁活动密切相关,再加上水环境治理期间,没有系统且统一的规划,致使水体的污染程度逐渐加剧。在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过程中,若没有良好的环境作为支撑,必然无法生存。结合相关数据得知,我国每天生活以及工业污水废水排放量很大,约为1.64亿立方米,其中绝大部分的污水排放没有得到合理处理,直接排放到水环境中。随着污染物的日益积累,污染问题会不断加剧[1]。新时期下,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水环境治理的关注度,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水环境修复工程的建设,但在实际治理期间,经常将重点放在恢复水环境本身上,致使整个治理过程存在表面化现象,无法从长远的角度看待问题,最终导致水环境无法得到有效修复。在水环境修复期间,对传统治理方式的依赖性很强,不能依照本地区的水域现状,有针对性地规划和治理,使得修复效果始终无法达到预期。

1.2 水环境污染的危害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得到深入推进,人们的生活品质明显提升,但与此同时,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水环境,地表水常常被富营养化元素污染,诸如氮、磷等,有时还会被农药、汽车尾气等污染。如若水体中存在大量污染物,在长时间的累积下,水体的污染会越来越严重。由于水体流动性不大,缺乏自我净化能力,最终形成一个具有内在动力的密闭系统,水体借助该系统转化各种物质。在水体中,各种污染会共同存在且相互作用,加剧了水体的污染程度。水质污染所产生的危害很大,不仅会影响生态环境,也会威胁到人类及各类生物的健康,如若动物及人类饮用被污染过的水源,其中携带的各种有害物质及病菌会进入体内,对人类的生命会造成极大威胁[2]。如若水环境中包含大量有害物质或者富营养化元素,河流及湖泊等水域会受到遭受严重污染。水体中污染物超标,不仅会恶化水质,还会退化生态系统,致使生物多样性减少,人类与其他动物长时间被这些污染影响,体内根本无法维持正常代谢。在这种背景下,必须加强治理力度,采取科学的治理方式,让水环境能在短时间内修复。

2 综合治理技术在水环境修复工程中的应用原则

为了能使综合治理技术在水环境修复工程中得到高效应用,充分发挥该技术的作用和价值,必须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水环境污染程度,严格按照整体规划、尊重自然等原则展开,提高水环境修复效果[3]。

2.1 整体规划原则

为提升水环境修复工程效果和水平,在对综合治理技术应用过程中,应该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从多层面考量,明确综合治理的复杂性,并将此作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理方案。同时结合实际情况,科学选择综合治理技术,保证水环境能快速修复,提高治理成效,减少问题的发生[4]。

2.2 尊重自然原则

如果水环境受到污染,会对周围植物的生长及土壤造成较大影响,所以在开展水环境修复工程中,必须合理制定治理方案,科学对综合治理技术加以利用,保证修复效果全面提升。在实际修复期间,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明确水环境修复的整体规模,从多角度考量和分析,掌握水域的水文、水质等现状,对自然环境合理协调,有针对性地制定管控办法。在对水环境综合治理过程中,还要给予自然高度尊重,结合自然规律,尽可能减少对外部环境的干扰,保证不会出现污染蔓延的现象,让生态系统得到保护。为促进综合治理有效性的提高,还需要选择科学的方式,协调好水环境修复与自然系统之间的关系,提升治理成效。

2.3 全面治理原则

一片水域并非指水流问题,也涵盖了水中的生物以及沿岸一定范围内的土壤等,其关系到沿岸周围的植物生长情况,所以在对水环境修复过程中,必须对综合治理技术科学应用,合理制定治理措施,并强化对修复过程的把控,坚决不能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以免对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在综合治理阶段,不仅要注重自然规律,也要结合全面治理原则,从全局的角度考量,对水环境中潜在的各类要素加以分析,并以此为前提,有侧重点地制定应对措施,对综合治理技术合理应用,保证水环境能得到彻底修复,从根源消除水环境污染问题。

3 综合治理技术在水环境修复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以城市河道治理为例,为了能彻底解决当前河道水环境污染问题,让水环境能得到净化和恢复,加强对水环境问题的治理,应该结合现存问题,并在充分了解成因的前提下,科学利用综合治理技术,合理制定修复方案[5]。

3.1 河道底泥修复技术的应用

河道内的淤泥会使得水体污染程度不断加剧,甚至会对流域的水体造成影响,如果河道内的淤泥厚度过大,该河道的蓄水能力会越来越小,河床的抗洪能力也会降低。因此在城市河道治理和修复过程中,若想促进河道蓄水及循环能力的提高,应该利用“原位修复”或“异位修复”技术对底部淤泥进行修复或疏浚。在开展水环境修复工程时,为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可以根据底泥污染程度等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析与选择 。

3.2 活水补水技术的应用

利用活水补水技术开展水环境修复工程,能让河道快速恢复到原有状态[5]。由于多数时间河道缺乏水源补充,河道总体的水体流动以及水源主要由地表径流、降水降雨补给,使得河道水体的整体流动性无法达到要求,出现了水质恶化的情况。为彻底解除问题,可以利用活水补水技术对水流调动及活化,最后实现水体的良性循环,增强水环境的净水能力。通过水生植物栽培的方式净化水环境,诸如蒲草、芦苇等对河道内的氮、磷等污染物进行有效吸附,以此达到对活水良好补充的效果,增强水环境修复有效性[6]。

3.3 曝气增氧技术的应用

为彻底解决水环境污染问题,在对水环境修复和治理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现存问题的分析。城市河道多常年纳污,流速缓慢或静止,多年积累的污染物在河道当中大量积累,水质较为恶劣,出现氨、氮等元素超标问题,感官上以黑臭、水华爆发的形式表现出来。对于水环境中绝大多数的微生物尤其是耗氧型微生物而言,若想实现长久生存,必须有充足的氧气作为支撑。通过采用曝气增氧装置,能促进水体中溶解氧含量的增加,让微生物始终处于良好的生存空间,通过氧化有机物作用生成更多二氧化碳以及水等有机物,让被破坏的水质在短时间内恢复,达到改善水下生态环境的目的。在水环境修复过程中,可以结合土著微生物技术,加强对曝气增氧技术的利用。该技术是当前比较先进的水环境治理技术,将其运用于水环境修复中,可以结合不同水环境生态系统,科学制定治理措施,保证水环境能快速恢复到原有状态。在该技术应用过程中,可以采取搅拌的手段,让氧气在水环境中得到均匀分布,促进水环境修复效果的增强[7]。

3.4 生态系统构建技术的应用

在水环境修复工程中,需合理利用水生态系统构建技术。在分析水环境现状的基础上,科学构建水下生态系统,建立良好的城市滨水环境,加强各单位及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保证污染问题能得到彻底解决,让水环境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有状态,促进河道自我修复能力的提高[5]。同时因地制宜地投放本地鱼类或者两栖类等动物,种植水生植物,健全生态系统,促进水环境自我净化能力的增强,进而有效解决水污染问题。

1.合理构建“水下森林”。“水下森林”的建立主要是在水体中栽植水生植物,使之形成一个平衡性的生态圈。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具有较好的净化以及分解能力,能让水中的氮、磷等元素得到有效吸收,保证污染物质不会在水体中残留,减少对水体的污染。栽植水生植物能让水体自我净化能力不断提升,确保水体中生活的植物能健康生长。在水环境修复期间,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方式构建“水下森林”,增强修复有效性。在修复期间,相关人员需要将植物作为一个“反应器”,依照植物的实际生长现状,密切观察,综合判断,结合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科学评估,准确把握其所在水体的水质情况,以便治理效果能得以提升。在运用水生植物评估期间,如若生长状态良好,证明水质得到净化,问题也得到明显改善,如若出现死亡现象,证明水质超出水生植物净化能力,存在严重污染现象。在此问题处理时,应该将水生植物的栽植和培养工作做好,促进水质净化效果的提升,实现水环境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在对水生植物培养过程中,若想实现植物的健康生长,还要对营养元素严格管控,合理协调,以便植物的生长条件能净化,让植物的生长需求得以满足。因为地区发展的不同,所以植物生长需求存在的差异比较大,在对水环境修复期间,还要依照当地的气候、水文等情况,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对植物品种合理选择、配置及运用。

2.构建城市滨水环境。在对水环境修复和治理过程中,应该从整体层面分析,将重点放在生态保护方面,保证治理的合理化及规范化,让水质得到净化。在治理过程中,需要结合现状建立城市滨水环境,在河岸种植花草树木,美化水环境的同时避免或减少面源污染。加强对各类生态或新技术的运用,以此达到对河岸良好保护的目的,促进绿化能力的提升,实现环境的全面美化。在水环境修复期间,营造相对良好的水环境,在确保人类亲水性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对河道休闲功能不断增强。加大滨水岸堤的建设力度,尽可能和周围自然景观协调,以便水环境修复效果能提高,增强治理有效性,减少水污染问题的发生[8]。

4 综合治理技术在水环境修复工程中的优化对策

在水环境修复工程中,通过对综合治理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修复效果的提升,有利于水环境问题的高效解决。为保证最大化发挥该技术的作用,应该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管控。

4.1 强化技术人才的培养

加大培养力度,提高综合治理技术相关人员水平和能力。由于水环境修复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较大,必须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为确保水环境治理水平能综合提高,相关单位及部门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通过引进等方式壮大技术队伍,保证技术人员能将最为先进的技术应用于水环境修复工程中。

4.2 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在利用综合治理技术期间,对各种水环境高效管理,加强管理力度,对各种水环境密切监督,了解水环境的实际变化现状。通过采取这种方式,能让以往先污染后治理的滞后理念得以优化,所应用的方式方法更为先进,可以达到提前对污染问题进行预防的目的,有助于水环境的治理和修复[9]。

4.3 制定科学的修复措施

在对水环境修复过程中,科学制定治理措施,在满足标准要求基础上对原本硬质的河岸科学改造,覆盖乔灌草植被。在开展工程时,要将绿色观念融入其中,保证生态环境能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借助梯形断面为主的坡道,在堤坝顶端设置人性化的人行道,对斜坡衔接方式科学运用,构造亲水平台,让绿色河岸这一理念得到充分凸显,在保证原河道曲折美的同时,让植被实现自然生长。

在水环境修复期间,通过合理使用综合治理技术,可以节约治理成本,促进水环境净化能力的提升,确保水环境能始终维持在良好状态。需要明确的是:在使用该技术时,还要强化各部门之间的联系,通过各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让综合治理技术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与传统水环境治理和修复模式不同,综合治理技术涵盖的内容颇多,包括管理学、工程学等,所以只凭单一的部门或者单位根本不能实现对水环境彻底修复的目的,必须加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将各方力量调动起来,综合治理,以此达到对治理效率和质量提升的目标。

5 结束语

综合而言,在水环境修复工程中进行生态化治理,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因此在工程建设中,需要结合水体情况,综合展开调研和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办法,并能将综合治理技术融入其中。在水环境修复期间,应该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利用合理的方式,快速将水环境恢复,提高治理效果。此外还要转变以往治理手段和观念,保证水环境能得到良好修复。

猜你喜欢

河道水体净化
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探析
臭屁净化丸(中)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与农村污水处理程度探讨
弯道之妙
撮粮之术(下)
本市达到黑臭水体治理目标
河道里的垃圾
身心净化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