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县级医院急诊急救现实状况和发展思路*
2022-11-26蒋海燕梁桂文丁俊华燕雯霄黄中伟
缪 华 ,蒋海燕 ,梁桂文 ,丁俊华 ,燕雯霄 ,黄中伟 ,祁 雷 ,3**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1 急诊医学科;2 健康与疾病管理中心,江苏 226001;3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如皋分院)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疫情自2019 年12 月持续至今,呈现点多、频发、变异株流行等特点,防控难度大,给医疗服务单位带来了巨大压力。县级医院急诊医学科承载着县域内几十万乃至上百万人口的急诊急救任务,身处疫情防控一线,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又要谋求稳定发展,存在诸多困难。本文对疫情期间县级医院急诊急救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急诊急救管理的改进措施。
1 疫情期间县级医院急诊急救现状
1.1 院前急救指挥调度不统一,盲目转院 南通某县辖区面积1 500 k㎡左右,院前急救年平均14 306车次,外科占比53.2%,内科37.7%,妇产儿科等9.1%,最偏远村庄距离县城超过5 km,到达县级医院往返需要2 小时,乡镇卫生院由于技术落后,承担不了院前急诊急救任务。部分卫生院因为需要筛查新冠病毒感染者,技术和人力有困难,导致急诊患者无论病情轻重一律转入县级医院。同时个别卫生院医生存在规避风险的心理,忽视急诊急救患者分级诊疗原则而盲目转院,进一步增加县级医院急诊工作负荷。县级区域内一般有人民医院和中医院等两家以上综合医院,平时都开通急诊急救120,共同负责120 出诊急救任务,由120 指挥中心统一指挥调度,但有个别出诊120 对疫情防控政策不熟悉,造成高风险可疑患者延迟转送到定点医疗机构,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1.2 基本设备落后,急诊急救技术开展率低 县级医院由于受规模、资金、人员等多方面制约,部分120 车辆配置落后,一辆车、一副平板担架、一个药箱、一医一护一驾驶员,一人一套防护服,开展疫情期间院前急救工作,与普通面包车转运无异。负压车辆、车载监护仪、转运呼吸机、心电图机、除颤仪、车载吸痰器等必要急救设备缺乏或处于无法正常使用状态,导致院前急救变成紧急转运,基本的吸氧、补液、止血包扎等急救技术开展较少。
县级医院急诊医学科无急诊ICU、急诊病房和急诊手术室,仅设少量抢救单元和几张输液观察病床,常常是患者的中转站。急诊抢救室布局不合理、设备简陋,仅有常规的监护仪、洗胃机、除颤仪和仅能支持A/C 模式的呼吸机等,已不能适应现代急诊抢救工作需要。气管插管依赖麻醉科,深静脉置管依赖综合ICU,开放性创伤抢救依赖专科手术,且对外伤患者的颈椎保护、骨盆环固定认识不足,急诊抢救室独立开展的高级生命支持技术滞后。
1.3 急救信息缺乏联动,各为孤岛 急救120 信息调度中心、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科共同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职责,因此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状况和救援进展信息尤为重要。现实情况是,县级医院120 接诊采集的突发事件信息、院前急救人员获取的现场信息、院内急诊科准备救援的协调信息各为孤岛,不能实时联通共享,难以实现急救信息的连贯顺畅,导致现场救援手段缺乏,院内抢救准备不足,人员物资调配滞后,相关专科衔接卡顿,严重影响抢救效果。
1.4 急诊急救专业队伍不稳定,人员倦怠 县级医院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科仅有少数固定医生,大多为轮转的专科医生。院前急救范围广,急救专业性强,现场不定因素多,院内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三无患者以及潜在医疗纠纷汇集,影响急诊急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大部分医生不愿意轮转到急诊上班。县级医院急诊科往往是患者中转站,难以提高技术,缺乏职业前景,上升没有途径,再加上压力大、收入低,进一步导致职业倦怠。疫情期间一线疫情防控任务繁重,急诊医护人手更加捉襟见肘,导致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增大,部分医务人员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1],加剧了急诊专业队伍的不稳定性。
2 急诊急救管理改进措施
2.1 加强县域医共体急救信息网络一体化建设 县域医共体急救信息网络一体化建设的主要目是为了联通各个信息孤岛,统一指挥调度急救任务、急救车辆和急救人员;优化急救流程,使患者能够得到就近抢救、就近治疗,不再盲目长途转诊,提升县、镇、村一体化协同应急能力。院前与院内信息一体化建设通过电话、网络等技术手段实现信息畅通交换、实时传送,避免浪费时间、交接迟滞,做到提前准备、无缝衔接[2]。院内多学科信息一体化可借助五大中心建设契机,加强急诊科与各专科间的急救信息实时共享,打破学科壁垒[3],高效整合急诊相关专科的联动工作机制,建立规范的更优化的急救流程。
2.2 稳定急救人才队伍,更要留住人心 急诊急救专业队伍不稳定,急救技术开展率低,人员倦怠主要因为县级医院急诊科掌握的资源有限,可发挥的平台有限,职业提升的空间有限。急诊应向院前延伸,重症向急诊前移[4],第一时间为患者提供最专业的救治。急诊科医生参与院前急救出诊,在最前端开展急救技术,提升急救质量,使院前急救不是简单转运。急诊建立EICU,把生命支持技术前移到急诊抢救室,实现急诊患者全流程救治,危重患者全流程管理,以急诊EICU 为平台,开展各种急救技术,稳定人才队伍,让急诊科医生看到职业前景,制定未来发展规划。疫情期间县级医院急诊各专科患者比例不均衡,急诊外科、妇科后半夜经常无患者,而内科、儿科、发热门诊患者拥堵。可借助院内信息一体化平台,统筹安排医生到发热门诊和急诊轮岗,保证医生按时进餐休息,避免生活规律紊乱,缓解压力,避免职业倦怠。
2.3 管理层面重视急诊,加大急诊投入 疫情当前政府财政投入、政策支持等向预防倾斜,县级医院急诊急救的公益性任务繁重,急诊急救的发展尤为困难[4]。急诊科发展离不开院领导和管理层的重视,政策应向急诊倾斜,投入必需的高精尖设备,打造一支干练的急诊队伍,全面提高挽救生命、保存脏器功能等方面的能力,大力建设急诊EICU,急危重症留得住,成为县级医院谋求发展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