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

2022-11-26郭娅花琦

科学咨询 2022年7期
关键词:讲授史料高中历史

郭娅,花琦

(六盘水师范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贵州六盘水 553000)

2016年复旦大学教授张学新提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分课堂就是将课堂教学实行对半分割,即一半课堂时间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一半课堂时间以学生讨论交流为主,对分课堂最具核心和创新的点就是在课堂对半分的讲授和讨论环节之间,插入一段符合学生学习心理发展规律的内化与吸收的独学环节,基本流程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与吸收(assimilation)——讨论交流(discussion)——总结(summary),对分课堂也叫(PAD class)。对分课堂的教育理念符合新课改提倡的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笔者深入研究对分课堂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优化策略。

一、高中历史对分课堂的教育理念

(一)走向自我教育的历史学习

自我教育是由自我认识、自我要求、自我践行和自我评价四个环节组成的动态结构,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根据社会发展对于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在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下,凭借坚强意志实现目标,根据情况适时调整和修正自己,反思自我和客观地评价自己,形成新的自我认识,完成自我教育[1]。中小学历史教育要培养青年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观,了解中外历史事件发展变化和历史人物所起的作用和影响,理解阶级斗争和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通过历史学习,学生了解历史基本事实,社会与自然的发展规律,从而建立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去分析和认识世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自我意识,能够自觉地接受和认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红色革命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全局观的国际教育,从而由心底产生爱国、爱党、爱民族和爱人民的家国情感[2]。充分体现了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教育,这样的历史教育过程就是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调控和自我实践,做到自我教育的教育目的。

对分课堂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能够给学生提供历史思维的自我教育机会。教师精讲知识的基本概念和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构建基本的知识框架,当教师讲解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时,学生能够联系事物因果、时间和空间纵横移动以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辩证意识看待事物的自然发展变化,这就具备了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的历史核心素养;教师精讲后,留出空白知识,要求学生独立学习后完成填补,学生积极主动地翻阅教材、史学著作、网络文献等收集史料文献,根据老师的引导,学会鉴定和辨析史料,并对已鉴别史料加以客观和理性地解释,再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这就具备了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历史核心素养,这是历史教育实现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真正自我教育。

(二)基于渐进自主的历史教育

对分课堂划分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权利和职责,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自律性强的学生能够很好地完成独学,自律性较差的学生不能有效自主学习。对分课堂从本质上就是将教师部分权利和职责转移到学生身上,减轻教学负担,也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实现教学的“自由”,权责转移不是一步到位,因为要兼顾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合理的做法是教师应该逐渐地、渐渐地转移部分教学权责,使学生逐渐地学会自主学习,这个过程就是“渐进性自主”[3]。课堂是师生共同的教学场所,教学的权责也是师生共同分担,学生需要掌握部分学习主控权,与教师共同制定学习目标、掌控学习进度和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前期阶段,学生少量地参与,配合教师安排;中后期阶段,教师适当地放权放责,学生逐渐地学会主控学习过程,提升自我思维和实践能力。

历史不同于其他学科,它需要通过史料的选取和运用才能论证过去的历史事实,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素材,学生不具备可以鉴别史料的真伪和价值的专业知识,不能合理地调控学习进度和设定学习目标,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难度合理地精讲、留白和布置作业。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了解史料的获取途径、辨析和鉴定史料、解读和运用史料、小组讨论的焦点问题和撰写优质的亮考帮作业等;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收集资料、独自探究与思考、复习巩固旧知、内化新知、完成作业、组织小组讨论和有技巧性提问等。这个过程体现了教师逐渐地转移权责,学生逐渐地学会担当权责和渐进性的自主学习。

二、高中历史对分课堂的应用特点

(一)讲授和讨论时间的对半分配

新课程提倡建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参与学习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还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师生共建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随着最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颁布,为更好地落实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历史课堂致力于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努力构建“互动”的高中历史课堂。对分课堂“讲授—内化吸收—讨论”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发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构建高效互动的历史课堂提供了契机,最突出的点是将教师的讲授时间与学生讨论的时间实行对半分配。对分课堂第一节课的讲授环节,教师需要给学生精讲教学目标、基本理论概念、知识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历史学习的基本知识框架,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体系和教师讲授引导,留出时间独立复习、独立学习思考和独立作业,自行完成内化吸收,第二节课前半节,教师根据学生“亮考帮”作业,组织学生围绕亮考帮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交互式讨论学习是学生实现自我检测和自我修正的途径,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提出共性问题,教师给予解答,完成全班师生交流。

(二)教师与学生分担教与学职责

对分课堂能够运用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特点,是它改革了历史课堂的传统教学方式,减轻了教师的繁重教学任务,要求教师与学生需要承担相应的权利与职责,实现权责的对分。

1.教师方面

教师的职能应该避免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角色行为,还要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顾问,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了解学生情况,与学生共同讨论,互相影响,教学相长,师生关系不平等和角色不明确,它就不是真正的民主教育。新的历史课程改革要求历史教师教育观念需要不断地更新,历史教师的角色意识在教育观念转变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教师对自身的角色地位和角色行为需要进行适当地调整。历史教学承载着发展学生历史思维、历史核心素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的功能,这要求历史教师需要转变自己在教学中的职能角色,从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教书匠”转变为以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教育研究者”、从注重知识死记硬背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的“促进者”。新版高中历史教材编写改变旧教材,那种打乱时序以专题和模块的编排,回归时序性强的通史编排,形式上是中外合编,实质上是中外分编,历史教师需要做好中国史与世界史的知识衔接。对分课堂改革,旨在改变教师繁重的备课和讲授任务,不再是教师一堂言的课堂,主张教师的讲授任务是“精讲留白”。

2.学生方面

在旧模式教学中,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机会较少,师生教学的责任与义务不明确,教学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对话过程。教学中学的主体是学生,教育就是要关注学生个体发展问题,对分课堂的内化吸收环节强调学生自我独学、自我反思,它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精讲,收集资料、复习、思考、完成作业,填补教师留白部分,学生能够独自消化吸收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发现问题,使所学知识记忆深刻,便于内化。学生承担了部分学习任务,不单单依靠课堂教师讲授。

(三)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最新高中历史课标提出了学习历史要培养的五大核心素养,换言之,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历史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朝代的自然更替、社会自然规律的发展变化和历史人物的评价都重视历史思维的培养。唯物史观要求学生坚持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客观思维能力,时空观念要求学生将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事物相联系,分析和理解历史的整体思维能力,历史解释要求学生以史料为依据,客观陈述和评价历史现象的认知思维能力,史料实证要求学生对史料去伪存真。对分课堂深层次的教育理念就是要加强批判性和自主性思维能力的训练,达到真正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启发智慧,发掘受教育者的脑力思维和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内化吸收阶段,为探究问题的答案,多方面收集史料文献,尤其是来源于网络资源的文献,不全是第一手史料,有些甚至不能作为史料来运用,教师需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和权威历史著作等,多方面地对比和筛选,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辨别和鉴定史料的价值,对史料的内容持理性、客观和批判的思维态度,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做出客观的评价,这一过程有利于提升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自主性思维能力。因此,教师有技巧性地提问和学生优质的提问,都是创造高效历史课堂的重要因素。

三、高中历史对分课堂的优化策略

(一)加强对分宣传,充分考察学情

前期准备阶段,教师需大量查阅对分模式书籍,观看对分教学实践视频,研究对分优质教案,撰写对分课堂教学设计,加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理论、教育学、心理学和历史专业理论的学习,夯实专业基础,多听优秀教师教学,获取教学建议,汲取优秀经验,通过不断地磨课提升自身教学技能;充分利用宣传栏和多媒体大力宣传对分课堂教学理论,以及对分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优势,加强学生对分的认识和接纳;授新课前,为了不占用其他老师课堂,不耽误教学进度,且保证足够的宣传时间,充分利用晚自习40分钟的课,展示课件、动画示意图和课堂实录,加强宣传对分课堂教学;利用科研项目基金,申请经费,打印充足的资料,作为教师精讲、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的补充和辅助;了解学生兴趣、情感态度、知识能力和整体能力水平,全面考查学生学情,可利用媒介有导学案、前置性作业和试卷,准确把握学生情况,制定教学方案。

(二)明确精讲内容,丰富导入形式

根据前期学情考察,老师利用补充材料、教材、教师参考用书、史学论著和文献,总结、归纳和精炼授课内容,发挥教师引导性作用,向学生展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前半节授课内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如有学生理解不清,疑问重重的问题,鼓励学生将其作为课后自主探究内容,如遇到难以理解的共性问题,可适当拓展来讲授,帮助学生理清概念,构建知识框架,为课后填补空白知识提供支架,选择合适的精简内容,加强时间观念,把握教学进度,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有导有问,有情有景,保证导入的完整性、生动有趣、承前启后、温习旧知和联系时政,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情、教材和关注时政,创新导入方式。

(三)适量布置任务,强化自主能力

教师应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检验和巩固学习成果,可适量布置课后教学任务,为保证学生自主学习效率和作业质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作业的量需适中,大概3-8个问题,自主学习时间约10-15分钟为宜,难度宜简不宜难,作为教师精讲内容的补充,不给学生增加学业负担。教师应发动班级课代表和小组长监督和检查的作用,督促学生完成课后教学任务,采用教师批改与生生互改相结合的批改方式,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情况,对认真完成的学生给予表扬和肯定,对马虎、敷衍的学生给予鼓励,实行言语和实质激励相结合的教育为主,增加学生学习动力和强化学习独立自主学习能力。

四、结束语

对分课堂有利于改善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授课方式,采取“半讲授+自主学习+半讨论”的对分授课模式,对老师提出更高的教学要求,督促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选择适合的精讲内容,把握教学进度,提炼精讲言语表达能力,实现教师的“助人自助”;学生从教师精讲过程,学会构建基本知识框架,通过课后自主学习填补框架内容,完成知识内化吸收,参与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实现检视自我、修正自我和完善发展自我的学习目的,这种生生互助、师生互动交流的方式,充分展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无论是从教师自我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都体现对分课堂有助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讲授史料高中历史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谈高中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
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数学课堂“限时讲授”教学策略
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历史教学探析
史料二则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