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高校机械类课程思政教育策略探析

2022-11-26赵禹冒国兵

科学咨询 2022年7期
关键词:机械类工科思政

赵禹,冒国兵

(安徽工程大学,安徽芜湖 241000)

课程思政这一创造性的理念正式提出并被广泛应用于工科高校教育中来,有力地推动了包括机械类专业在内的各个专业育人实效的提升。众所周知,工科高校机械类专业教育在为社会培养高精尖、综合性人才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为了进一步提升专业育人效果,工科高校机械类专业应当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加快构建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以课程教学为着力点,围绕专业课程教育体系的创新,落实好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坚定理想信念、有崇高道德品格、有深厚文化知识、有严格纪律观念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一)概念阐述

对于课程思政而言,其指的是在非思政课的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意识、道德规范以及政治观念等思政化内容的一种教育理念。具体到机械类专业教学方面来看的话,课程思政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涵,如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爱国主义、工匠精神以及道德素养等等。该教育理念的本质旨在培养学生学科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助力他们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使他们能够坚定维护党和国家的领导,自觉承担起社会主义建设重任,让高校的意识形态阵地更加坚定稳固[1]。

(二)意义分析

1.符合立德树人要求

就工科高校机械类专业教育来说,只有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办学道路,才能保证人才培养效果,为社会输送更多素质全面、德才兼备的机械类专业人才,这也正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而为了实现这一任务要求,单纯依靠专业课程教育显然是不现实的。必须要做好课程思政工作,以此来保证机械类专业教学的正确育人方向,从而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落实铺路搭桥。

2.推动三全育人落实

自党的十九大以来,“三全育人”理念已经成为工科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指导理念。其所强调的全员、全程以及全方位育人理念,为工科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育人模式的优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对此,机械类专业教育也要围绕“三全育人”理念,做好思政教育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落实工作,以此来提升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广度与深度,让专业育人效果更上层楼。

3.培养社会主义人才

高等教育承担着“四个服务”的重任,各专业教学应当与我国的体制制度相契合,以此来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工作。而课程思政教育的渗透,能够推动机械类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由以往的“两层皮”模式,向着“一盘棋”方向转变,让学生能够在获得专业技能提升的同时,自觉树立崇高理想,争当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与可靠建设者。所以,积极推动工科高校机械类课程思政教育是很有必要的[2]。

二、工科高校机械类课程思政困境探讨

专业教育和德育教育必须相互融合后,才能算得上是完整的教育体系。但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分裂与脱节,却是一个一直存在而又没能解决好的问题。德育教育如果没有专业教育的加持,将失去德育工作的意义。而专业教育过程中如果不引入德育环节,所培育的专业人才就存在与社会文化脱节的风险,严重者甚至会产生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正如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只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然而,一直以来在高等教育中,尤其是工科类高校,普遍存在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或者对德育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部门对思政教育的重视,该现象有所改善[3]。然而,各高校的专业教师,尤其是工科专业教师在落实课程思政的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的困境,主要总结如下。

首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工科高校在面对专业课教学和思政教育时,都会兵分两路,分开推进。很多机械类专业教师都认为做好专业课程教学即可,而思政教育属于思政教师的任务,与自己职责无关,这也给课程思政的落实埋下诸多负面隐患。其次,在机械类课程教学中,存在重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轻素质教育和思政教育的现象,特别体现在专业课程的考核中。例如,在机械专业教学过程中,工程训练、试卷考试、实验考核等都是围绕学生车铣刨磨、专业知识、二维工程制图以及三维结构设计等技能而展开的,而关于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以及精神世界等方面的教育或考核几乎没有,这显然是不利于课程思政落实的。再者,虽然有一些机械类专业教师意识到了素质教育和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也在教学实践中,开展了诸多形式的课程思政阐释,但由于他们自身德育能力、思政认知以及教育技能的不足,所以,经常会面对诸如“怎么把思政教育渗入到专业教学当中?”“如何实现机械类专业教学的课程思政?”等问题,使得课程思政始终没办法得到有效推进。

三、工科高校机械类课程思政的有效策略

(一)优化教学目标,塑造正向三观

工科高校机械类专业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实情,依据教学内容,引入一些关于中国特色以及世界形势等方面的内容,潜移默化中树立学生良好的时代责任感,让他们能够逐步发展成素质全面、德才兼备以及三观正向的人才。例如,在讲授机械发展史的知识点时,教师既可以引入“鲁班造车”的故事,塑造学生的文化自信,也可以依托信息手段之便,展示我国“十大国之重器”,从而营造一种视听一体、多姿多彩的讲堂,让学生在中国高铁、国产大飞机、天宫一号、蛟龙号等国产先进机械制造的引领下,获得爱国情怀、民族情怀的提升,使他们能够在内心对中国制造形成价值观认同,增强他们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自信心。

(二)深挖教学内容,实现价值引领

客观地说,课程思政的落实需要以教学内容的深挖为支撑。对此,在机械类专业教学实践中,教师也要依据教学内容,深挖其中的思政教育元素,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正向化、健康化的价值观引领。例如,在讲授人工智能或者工业机器人等知识点时,教师可依据信息手段之便,展示一些机器人题材的影像片段,如《终结者》《我,机器人》等,然后指引学生思考“人工智能有哪些价值?”“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否可以代替人类?”“如果机器人具备自主意识是不是一件好事?”以及“在工业4.0时代,我们需要如何努力来展现价值,从而不被智能机器人所取代?”等问题。最后,教师可与学生一同通过头脑风暴等方法来实现思维的交融和观念的分享,以此来为专业教学深入一些关于价值观念、使命感以及哲学思维等方面的思政教育内容,为学生提供正向化的价值观引领。又如,在讲授机械零部件设计的知识点时,教师可引入诸如切尔诺贝利事故、挑战者号爆炸以及大众变速箱召回等一些著名的工程事故案例,然后指引学生通过组别探讨来分析“小零件的重要性”。期间,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极具内涵意义的谚语或成语来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等。最后,教师可将话题引到职业操守、责任意识以及工匠精神等方面,让学生能够体悟到细节决定成败,从而逐步培养其一丝不苟、孜孜以求和精益求精的意识,在他们心中树立起“十年磨一剑”般的中国机械精神[4]。

(三)革新教学评价,营造思想风气

结合当前工科高校机械类专业教学评价来看,其中关于思政方面的内容占比较少,有的甚至没有体现出思政教育内容,这也使得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自身思想道德、品质素养方面的发展,这显然是与素质教育相悖且不利于他们发展的。对此,高校教务部门可立足课程思政之理念,对机械类专业教学评价形式予以革新,在其中渗入更多关于思政教育方面的内容。从而以教评的改革为动力,引起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视,助力学生道德品质、思想意识以及政治素养教育的有序化发展。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层面着手:首先,革新教评体系。要在原有技能考评的基础上,引入行为规范、思想情感、职业精神以及公民人格等方面的教评标准,如社会责任、审美素养、职业操守、道德修养、工匠精神、科学精神、学习态度等。在此基础上,将这些教评标准与学生的综合评分进行挂钩,以此来营造良好的思政学习风气[5]。其次,融合竞赛内容。可将教评和专业技能大赛、证书考核等进行挂钩,这样一方面能够为学生专业实践、就业创业等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也能实现诸如工匠精神、科学家精神、创新意识等思政教育的落实。再者,可在教评的基础上,增加自评、企业评价甚至社会评价等新的评价方式,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责任意识和职业操守,让课程思政效果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四)围绕校情国情,编制专业校本

思政教育的落实应当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也启示机械类课程思政应当围绕学校、社会以及国家等层面的发展形势,做好内容与方法的创新工作。因此,为了推动课程思政的深度落实,机械类专业应当立足当前专业课程中思政教育元素不足的实情,围绕当前的校情与国情,编制与新形势、新发展相契合的校本课程。一方面可加强机械类国家政策、时政元素以及校园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占比,以对症下药的方式,将思政教育落实在机械类专业教材之中。另一方面,也可立足课程模块内容,围绕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意识、创新思维以及综合素养等方面的实情与发展需求,增添一些思政内涵充足的案例内容,从而提升机械类专业课程的实用性,实现药到病除的目的,为机械类课程思政的落实奠基[6]。

(五)加强师资建设,助力思政落实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课程思政的落实离不开一支业务精湛、水平高超以及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所以,为了进一步推动工科院校机械类课程思政的落实,必须要做好师资建设工作。首先,在机械类专业教师方面,应当秉承学高为师和身正为范的思想观念,既要做到专业教学的精益求精,又要做好自身执教素养、人格品格的提升工作,以此来发挥言传身教、思想引领作用。其次,教师还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教育的系列讲话精神,深入分析和解读课程思政的内涵要义,通过同事间的沟通研讨,做好课程教学多方面的革新工作。再次,在工科高校方面,应当积极牵线思政教育专家,开办关于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理念、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座谈会、研讨会,加快构建与课程思政相关的教师考核、教学质量管理机制,从而让教师能够以更饱满的姿态投身到课程思政建设中来。最后,在专业课教师各类考核及薪级晋升方面,应当将教师思政教育成果纳入考察范围,促使专业教师在思政教育方面的投入,真正实现课程思政政策的落地生根。

总之,做好工科高校机械类课程思政教育工作有着诸多现实意义。广大高校以及机械类专业教师应当正视课程思政的内涵与意义,不断运用新思路、新方法来打造机械类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从而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政治素养以及价值观念,为他们铺好通往理想方向的道路,点亮他们前行路上的明灯。

猜你喜欢

机械类工科思政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天津大学:成立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中心
机械类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探究
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方式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