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超用于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的临床意义

2022-11-26陈中长

今日健康 2022年2期
关键词:峡部桥本结节性

陈中长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昆明,650000)

甲状腺结节(Thyroidnodule)性病变常见于正常的甲状腺结节部位,一般来讲是增生或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肿瘤中有一部分会发展为甲状腺癌。通常异常生长的甲状腺组织位于甲状腺边缘部位,当其发展到比较大时,肉眼可以明显在脖子前看见肿块。甲状腺结节病变作为临床常见疾病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临床上常见的有甲状腺炎症、退行性疾病、自身免疫缺陷等。甲状腺结节的发病形式较为复杂,可为单发也可为多发,但临床中多发的结节较为常见,单发的结节危险性较高。早期发现和治疗对其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针对后期的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非常关键。当前B 超技术成为超声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但其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上的诊断治疗运用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是对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使用B 超进行检查与病理检查进行准确率的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定在本院接受检查的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82,研究时段自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其中男性患者51 例,女性患者31 例,年龄40-78 岁,平均(59.33± 3.15)岁,单发结节19 例,多发结节33 例,单侧16 例,双侧14 例,结节直径1-6cm,平均(59.33± 3.15)cm,其中甲状腺瘤患者24 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12 例,甲状腺癌患者15 例。纳入标准:符合结节性甲状腺病变标准患者;伴有颈部异物感或者吞咽不适情况患者;声音异常或嘶哑患者;排除标准:伴有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患者;神志不清或者语言障碍患者;肢体功能受限患者。

1.2 方法 对所有甲状腺结节型病变患者采用B 超检查,具体方法如下:(1)诊断仪器采用飞利浦彩色超声EPIQ5 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10MHz;(2)检查时患者平躺于检查床上,颈部垫一枕头使头部充分后仰,检查人员于患者颈部涂抹适当耦合剂;(3)使用B 超探头对患者颈部情况进行全方位扫描;(4)对患者颈部甲状腺形态、性质、血流分布情况进行判断。在患者进行B 超检查后与实验室、病理检查类型进行对比。

1.3 指标判定 诊断标准依据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判定,认真记录检测结果,由一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生阅片并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对两组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临床诊断中数据上的处理,主要采用的是SPSS19.0 数据分析软件,引进F 统计量和T 统计量进行一系列的检查,以P<0.05 判定两组观察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B 超诊断结果 对113 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进行检查后结果为:结节性甲状腺肿82 例,占比77.42%,其中有声晕患者25 例,占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20.83%,无声晕患者57 例,占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79.17%;甲状腺瘤患者24 例,占比15.05%,其中有声晕患者21 例,占甲状腺瘤患者78.57%,无声晕患者3 例,占甲状腺瘤患者21.43%;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仅有12 例,检查均不存在声晕,但可见峡部明显增厚;甲状腺癌患者15 例,其中有声晕患者10 例,占甲状腺癌患者20.00%,无声晕患者5 例,占甲状腺癌患者80.00%。

2.2 B 超检查结节形态及血流情况 113 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行B 超检查可见在甲状腺瘤的24 例患者中腺瘤十分光滑、包膜基本完整,瘤腺及周围组织正常,存在晕环现象;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腺体出现弥漫性增大现象,峡部明显增厚,边界模糊不清;甲状腺癌患者呈现点、粒状钙化现象。

2.3 B 超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 B 超检查结节性甲状腺肿符合率为93.06%,桥本氏甲状腺炎符合率为100.00%,甲状腺瘤符合率为71.43%,甲状腺癌符合率为20.00%,B 超检查总符合率为86.02%。可见采用B 超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存在一定差异,P<0.05,但B 超检查总体符合率仍较为理想。

3 讨论

长期临床实践证实,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具体病理类型较多,仅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发生误诊和漏诊的几率较高。疾病漏诊和误诊的发生,不仅会对患者疾病治疗和康复产生影响,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医疗纠纷,危害医院整体形象。根据病变的类型不同,将甲状腺结节性病变分为腺炎性、囊性、胶体性、肿瘤性及增生性等相关类型,如果患者通过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在手术前需要对病变类型进行合理确定,然后给予患者对症治疗。碘元素缺乏是导致甲状腺病变发生的关键因素,使得纤维组织出现病理性变化情况,导致甲状腺肿大,从而使得相关疾病发生。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超声声像图可见甲状腺两侧叶呈弥漫性肿大,峡部增厚,甲状腺包膜清晰、完整,病程后期可见病变表面呈分叶状;两侧的甲状腺回声弥漫性降低,不均匀,内部强回声分布呈网格样;COFI(超声多普勒)可显示甲状腺内的血流信号弥漫性增加,晚期可见腺体纤维化。由于桥本氏甲状腺炎无明显的声晕只可见峡部增厚,因此B 超检查不具有特异性,需结合临床症状才能对此疾病诊断。甲状腺瘤的患者常为单发,少数患者可表现为多发,超声声像图可见肿物呈圆形或者椭圆形,大小不一,多数腺瘤的内部回声较为均匀,一般为低回声或者等回声,少数患者可表现为强回声。腺瘤内可合并囊性病变、出血、坏死。肿物边界较为清晰、整齐,有包膜,周围可见2~3mm 的晕环。CDFI 显示腺瘤周围有明显的环绕血管,内部血供程度不等。因此,临床在检查判定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时,用彩色多普勒方式进行检查,可准确分辨出甲状腺炎、甲状腺瘤、甲状腺囊肿等,若检查结果显示为甲状腺癌可能,及早引起重视,可建议转上级医院进行ETC 及其他检查,提升准确性,协助之后治疗。

综上所述,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中运用B 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非常显著,能够促进诊断检出率有效提高,促进患者疾病早期可以实现有效诊断,然后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因此应当在临床中对该诊断方法进行积极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峡部桥本结节性
青少年腰椎峡部裂的致病因素及治疗进展△
桥本甲状腺炎与病毒感染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峡部植骨修复运动节段固定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裂研究
SPECT/CT融合显像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增益价值
姜兆俊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经验
腰椎峡部骨微细结构的Micro CT研究
小金丸配合优甲乐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观察
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价值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