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2022-11-26曲洪波才裕博
曲洪波,才裕博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概念,深刻揭示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及其重大意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更是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号召。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要先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逻辑和时代价值,就必须从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党史出发,做好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解读,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回望伟大建党精神的发展历程,审视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作用。学界此前对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具体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随着“伟大建党精神”概念的提出,正确认识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关系,特别是从党的百年来奋斗历程中深刻认识伟大建党精神的地位和作用,是理解把握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源的关键。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理论来源,与关于建党精神具体问题研究相比,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视角来解读“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有助于深入解读和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一、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历史缩影
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于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建党建国富国强国的伟大实践过程,它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前进的目标,涵盖了中国共产党艰苦的奋斗历程,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不变的政治底线,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将使命付诸实践的历史缩影。
(一)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
“善始者繁,克终者寡”,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既是历史现象也是历史规律。纵览百年多建党历程,唯有中国共产党始终做到了守初心、担使命,将其付诸于实践,并于百年多历史实践中不断充实、升华、凝练成伟大建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第2版。伟大建党精神深刻地明示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起点,并一直激励着支撑着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接续奋斗。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道路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们在社会旧势力的压迫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紧密结合,胸怀坚定信仰与信念的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自建党之初起,中国共产党就是扎根中国大地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肩负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2)本报编辑部:《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光明日报》2021年6月25日,第1版。中国共产党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人民的幸福不断努力奋斗。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毅然肩负起近代以来其他社会阶级无法完成的两大历史任务,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在井冈山上仍然“坚定执着追理想”,在冰天雪地之中茫茫草原之上仍然“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最终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蒋介石国民党反动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在此之后,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接续奋斗,在走向独立自主的道路上以艰苦创业、为国分忧的“铁人”王进喜为楷模,在走向富强的路上以“小岗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先进集体为榜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第一个百年目标之际以“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为支撑,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英勇斗争的动力源泉
“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3)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1月9日,第2版。不怕牺牲、英勇斗争,这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动力。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在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背景之下,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投身于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斗争的历史洪流,追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追求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在其他社会阶级的救国方案频频碰壁的紧要关头,将挽救民族命运的火炬在南湖的红船上点燃。他们以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舍生忘死的革命意志,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挽救中华民族命运的历史征程中踔厉奋发。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动力。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贯穿于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也正是在不懈的斗争中发展壮大。“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4)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7期,2021年3月31日,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1-03/31/c_1127274518.htm,2021年10月8日。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到1949年,牺牲的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就多达370多万人。(5)参见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学习月刊》2021年第3期,第5页。毛泽东曾指出:“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6)《毛泽东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92页。正是这股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品质支撑着我们党战胜了革命中的艰难险阻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一系列的胜利,留下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太行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宝贵的精神财富,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激励着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动力。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鲜红底色。百年多来,每一位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舍生忘死的英雄典范、向死而生的仁人志士,走过艰难的历程,是他们不屈的意志、奋进的精神为我们党留下红色的基因,汇聚成红色血脉,熔铸起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三)百年来坚守人民立场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本色体现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不能忘却的原则和底线。马克思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04页。离开了人民谈斗争谈建设必将导向历史虚无主义,只有紧紧依靠人民,顺应历史规律才能接续发展。中国共产党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永恒的主题,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民性的精神旗帜。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这一真理,自觉遵循历史的发展规律,带领中国人民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推动中国社会伟大变革中改变中国人民的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8)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第2版。伟大建党精神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人民性特点。百年多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地坚守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秉承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在不懈奋斗、不怕牺牲、勇于创造中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
中国共产党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始终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带领人民群众展开救亡运动,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根据地;抗战时期,凝聚各族抗战力量取得抗战胜利;解放战争时期,坚持人民主体,解决反动政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打下坚实基础;搞改革开放,拨乱反正,改善民生,国渐强民渐富;新时代,完成全面脱贫百年大计,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在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上再创佳绩。回首来时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是因为无数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在建设时期无私奉献、鞠躬尽瘁,在改革开放时期敢闯敢试、奋力拼搏、连创辉煌。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在一百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伟大情怀与精神,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本色,是中共产党初心使命、为民情怀的真实写照,更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根本立场。
二、伟大建党精神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相始终
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过程深刻蕴含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两者间的辩证唯物主义关系,它伴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社会实践不断发展完善。
(一)伟大建党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具有时代性、实践性以及人民性的本质特征,它与中国共产党人伟大建党精神的发展与传承相始终。伟大建党精神鲜明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品格,同时指明了中国共产党未来的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9)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7期,第3页。党的百年多历史,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如何指导中国社会变革,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确定的,伟大的建党精神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人民实践的结合下形成的。党的一大制定的党纲明确了党的使命,表明中国共产党从建党起就旗帜鲜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确立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且坚持用革命的手段来实现这个目标。中国共产党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维护国家的尊严,担负起使命与责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引,立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情况,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不忘初心担当使命,铭记人民的嘱托,对党忠诚矢志不渝。新时代新征程,要继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立足新时代新方位新阶段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来源
自建党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指引着中国共产党以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形势,以科学的方法规划政策路线,一步步地在实践中取得胜利。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立党之基。中国共产党在对中国道路的不断探索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破除现实的困境,毛泽东在“本本主义”泛滥的局势下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引。(10)《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5页。延安整风运动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延安整风精神。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结出一朵朵真理之花。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精神境界不断提高,精神风貌不断改善,精神力量不断凝聚,形成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鲜明特质。中国共产党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引,洞察历史发展的规律,把握现实社会的脉搏,预见时代发展的趋向,凭借着坚定的信仰,抱着“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坚定信念,无数的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慷慨赴死,唤起中华民族之觉醒,以建党精神为源建立起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是伟大建党精神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灵魂。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源于实践,只有历经现实的探索与检验才能推动认识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逐渐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思想旗帜和行动指南,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凝练与弘扬提供了基本遵循。
(三)中国共产党伟大实践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来源
人们的认识、思想、精神归根到底源于社会实践,伟大建党精神正是对党伟大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概括。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于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强党的自我建设实践,完善于中国共产党救国富国强国的国家建设实践,成就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奋斗历程,彰显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自主富强的现实表现。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实践是伟大建党精神得以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在未来发挥伟大建党精神激励作用的重要途径。
伟大建党精神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实践之中汲取养分、茁壮成长。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不断修正错误,提高对革命形势的认识,明确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一次结合。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结合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建立起广泛的统一战线,在革命斗争的艰苦实践中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伟大革命实践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精神品质,磨练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意志,为伟大建党精神的接续发展提供了精神沃土。
伟大建党精神历经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洗礼更加丰富。新中国成立后面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二次结合”的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困扰,战胜了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风险挑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新使命,完成新任务,实现新发展的艰苦实践和顽强进取精神丰富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说,伟大建党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伟大实践的反映,是对中国共产党意志品质的高度概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撑。
三、伟大建党精神是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伟大建党精神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在形成过程中就一直对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凝聚力量、引领发展创造的精神动力。
(一)伟大建党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聚力
在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强调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反作用于物质。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在改造物质世界的同时注意加强精神世界的自身淬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11)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39页。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增强伟大建党精神的凝聚力。
伟大建党精神凝聚了党心民心。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的一条成功经验就是“团结人民、依靠人民”,成功把人心涣散变为万众一心,改变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使中国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伟大建党精神恰恰就是中国共产党内聚党心和外聚民心的强大精神力量,党心齐则民心聚,民心聚则幸福增,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听党话、跟党走。纵观中国共产党踔厉奋发的历史,伟大建党精神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做到了顺时代之潮流,顺人心之所向,才能源源不断接续发展。
伟大建党精神是推动兴国强国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进一步稳固党心民心,夯实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群众基础,将党心民心牢牢凝聚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位中国人的梦,中国共产党要想带领人民把梦想变成现实,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支撑,以国家建设为党的实践基础,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激励,把全国人民组织起来,把海内外的中华儿女凝聚起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在迈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二)伟大建党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引领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12)本报评论部:《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新中国70年巨变的内在逻辑》,《人民日报》2019年7月17日,第05版。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要确保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就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增强党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伟大建党精神引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力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真理性,伟大建党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史的凝练总结,因此也是党建工程的重要成果。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思想先进、信仰坚定的精神优势;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初衷不改、本色依旧的政治优势;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意志顽强、作风优良的纪律优势;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品德高尚、情系人民的道德优势。党的领导确保了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的统一关系。党的命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运紧密相连,党兴则社会主义兴,党强则社会主义强。要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就要紧跟党的领导不动摇,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建党精神为引领,做好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以精神定魂、理论定神、组织定形,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高质量的党建工程引领中国高质量发展。
此外,要把握伟大建党精神,不能单单从一个具体概念来理解,更要从历史的宏观角度把握其包容性、整体性。一百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伟大建党精神之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来说具有引领性,贯穿于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的百年多历史实践,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意愿和期盼,凝聚着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的奋斗和牺牲。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全面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地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同时,我们已经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正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更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使其内化为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前进动力,使其内化为夺取新时代伟大胜利的战斗力量,使其内化成为党和人民指明奋斗方向的引领力。
(三)伟大建党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创造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13)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9月9日,第2版。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谱系的主干,具有强大的“造血”能力,能够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灵魂之中,以其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的“孵化器”,它以具有时代特点的精神谱系引领中国共产党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在百年多奋斗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并不断以建党精神为主干丰富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提供丰富营养。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延续伟大建党精神的创造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了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等;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形成了特区精神、女排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在新时代形成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抗疫精神等。这些红色精神均有属于自身的时代内涵和特殊品格,都在中国共产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上发挥着各自的引领作用,都共同体现着伟大建党精神的精髓要义。它们发端于伟大建党精神又有着各自的侧重方向,既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亦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发展,它们离不开伟大建党精神的沃土。
伟大建党精神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精气神”。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伟大建党精神为党的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提供永远的“精气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有利于我们党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越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14)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1月9日,第2版。当前,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既有国际的也有国内的,既有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领域的,也有地震、洪水、疫情等来自自然界的挑战。面对这些风险挑战带给我们未来不确定性增加的可能,必须继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内化于心,更要面对现实困境形成新的精神支撑,外化于形,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开创新的斗争方式,要发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建党精神,打开事业的新局面,朝着第二个百年目标不断迈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对伟大建党精神进行历史解读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其科学内涵,在新时代更好地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但是精神品质不能离开实践活动而单独存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弘扬必须与实践的需要相结合,以推动实践的发展为目的,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发挥伟大建党精神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推动党的领导和自身建设,丰富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真正在实践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