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师范生职业导向课程的守正创新研究
2022-11-25徐光淼雷宏谦
徐光淼,雷宏谦
(邢台学院,河北邢台 054001)
2007年,我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通知中首次明确提出“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从此开始循序渐进的推进职业导向课程。新世纪以来的短短十几年,职业导向课程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已经完成了从“进入”变成“必备”的发展阶段,成为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
我国的师范毕业生经历了从上个世纪的统包统分、双向选择,到新世纪人才市场的自主择业,可以说从职业环境、要求、选择方式上都发生了翻转的变化,特别是在知识更新迭代、科技复杂多变的当下,新时代对于教师这一职业的创新性、适应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期间,对于绝大多数普通高校的师范生而言,职业导向课程通常都是和非师范类学生同质同量的共修同一门课程,即使在一些专门的高等师范学院单独开设的师范类职业导向课程中,如何在职业指导教育中凸显教师教育的特色,依然是困扰这类师范生职业教育的难点所在。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守正创新对当下的中国教育改革来说,既是时代精神的引领,更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以守正创新为指导的新时代师范生职业导向课程的改革建设,要以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固本正源,以现代科技人文的最新成果赋能发展,实现精于求变,最终才能实现为师范生提供关于职业建构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一、守中国特色之正,创课程内容之新
守中国特色之正,要重视师范生职业导向课程的师范文化底蕴。“每一个人类社会有它自己的形态、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义。每一个社会在制度习俗、艺术和知识里表达了这些内容。社会的形成,即在于发现共同的意义和方向,其发展则是在经验、接触和发现压力下的一种能动的论辩和修正,同时将自身书写在土地中。”[1]文化底蕴是一个组织内部集体的思想观念与共同愿望的深层沉淀,具有团结统一的内在协调作用。从《论语》到《师说》,从孔子到“四有好老师”,中国自古有着尊师重教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包含民族智慧的内在情感纽带,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根。中国的师范教育从19世纪末的师范院、京师大学堂为开端,业已走过了薪火相传的百年风雨历程,百年的师范教育为我国的各级教育事业和其他建设事业培养了无数的合格人才。以中华优秀文化作为根基,将师范文化的底蕴深深地植入师范生职业导向课程的内容中,才能做到课程的固本之正。
创课程内容之新,重在对师范生职业导向课程中师范文化的科学化传播。汉语关于文化的最早溯源可至《易·彖转》之释贲卦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文化的本意即在于化之,含有培育之本。实现师范文化传承的精神启蒙意义重点在于科学化的传播方式。新时代,特别是近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师范生的职业导向课程在绝大多数的高校都采取混合式教学方式,数字信息的互联网成为课程内容的载体,“知识只有被转译为信息量才能进入新的渠道,成为可操作的”[2]。课程内容的数字化知识转化,意味着知识在存储、传播、检索等处理能力上都具有了智能化的特点,这并不仅仅是知识形式的变更,更是课程知识体系的重新布局。职业导向课程要通过信息技术对师范文化进行时代化的新表达,比如通过当下慕课的课程资源平台,职业指导教师业内培训的综合课程平台等,要凝练师范文化,对其进行多次元的开发,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以及通过手机、电子广播、数字图书等融媒体的形式,将师范文化百年以来的教育理念进行多方位的梳理,并通过用户管理、版权管理等数字化服务,将课程的数字化服务的功能,深度参与到知识资源开发、学习支持服务、资源应用反馈等多个重要的科学体系环节。
守中国特色之正,创课程内容之新,重在构建师范文化的课程知识体系。师范生的职业导向课程建设中,会遭遇新时代带来的职业认知的多元主义、非同一性、文化批判等现代性影响,以及数字文化技术在知识逻辑上的后现代属性,但师范生职业导向课程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始终要坚持多溯源,少舍本。对于课程的知识体系的建构,一方面是在网络为载体的课程知识体系中融入民族文化的血脉基因,特别是将师范教育文化的民族“师魂”精神,潜移默化地打造在网络文化的新形式中,比如在慕课视频的制作中,更多地将师范文化的符号运用在视听图像的输出中,在论坛与交流中,将中国优秀的师范传统文化置于更广阔的世界背景上,将民族性与时代性融合在一起,彰显中华文化的优越性。另一方面,课程内容要自觉的肩负起优秀师范文化的传承功能,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梳理于人文社科各个时期阶段的知识体系中,在网络文化的主流与非主流、本土与外来、先进与落后的多元文化中,有意识地将民族文化的传承作为师范文化知识体系的一条精神线索。这是中国特色的时代要求,是增强师范生文化自信,构建教育知识体系,塑造自身人文精神的基础。
二、守中国风格之正,创课程目标之新
守中国风格之正,重在对师范生职业导向课程核心价值观的把握。师范生职业导向课程守中国风格之正,要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整合以及调节、凝聚的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一种观念体系又是一种行为总则,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才能够保持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的政治正确与文化和谐。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核心的价值观制约着文化创造的方式,也既定着社会的评价体系,体现了最终的价值目标。在师范生职业导向课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课程内容中多元文化的灵魂与精神动力,始终处于轴心地位,它规定了教学培养目标的性质,引领整个教学活动的发展方向。刘勰在《文心雕龙》言“若统绪失宗,辞味必乱”,特别是师范生职业的特殊性,师范生在未来的职业中本身就是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与传播者,这一目标在多元的经济文化、数字文化中要以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研究新问题,回答新问题,形成新共识,以核心价值观引领主体价值的选择,从而担负起对教学研究的引导作用,形成一个开放的、创新的新时代师范生职业导向教学体系。
创课程目标之新,重在课程目标的开放性。师范生的职业导向课程与其他专业的职业指导相比,明显的区别在于职业目标的已确定性,选择师范专业,意味着就是对教师职业的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职业指导目标的单一与既定,“互联网、人工智能最大的特点是开放性、互动性、全球性、个性化。它改变着教育的概念、教育的生态环境,改变着教育形态、教育方式、师生关系、家庭关系等方方面面”[3],每一次时代的变迁、知识的更新都是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一次刷新,都是对教师职业要求的一次刷新,都是对师范生职业导向课程教学目标的一次刷新,这决定了新时代师范生的职业培养是一门职前职后一体化的终身学习的课程。因此,师范生职业导向课程要培养师范生以开放的观念面对教育环境的新变化与新挑战,将教师职业生涯的动态发展视为发展的主题。职业选择的既定性并非是职业发展的确定性,只有主动的适应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才能对未来的职业实现自我控制、自我负责。课程目标的持续供给性是始终建立在职业观、教师观与核心价值观一致的基础上,只有三观一致才能建立起对于教师职业的情感认同与价值认同,才能面对未来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才能建立教师职业的生涯自信,将反思、批判、创新的开放精神,应用到对教师教育工作的积极探索与尝试中,最终才能在教师职业上有所作为,成为“四有”好老师。
守中国风格之正,创课程目标之新,重在构建师范生职业导向课程的目标体系。在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师范生职业导向课程将其他学科发展的新命题、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手段融入自身,形成师范教育在职业导向上的新思想、新标准和新的价值判断。“在人类文明形态、社会存在、思想观念发生变革的时代,文科如果固步自封,抱残守缺,将会与科技繁荣形成巨大落差,影响高等教育全局和国家形象。”[4]文科发展如此,新时代的师范建设亦是如此。师范生职业导向课程针对师范生在校发展的不同阶段、职后发展的不同阶段、时代发展的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特点,有连贯性、相辅相成的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目标,从而构建在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全程化、系统化,具有持续供给力的师范生职业发展课程目标体系(见表1)。
表1 师范生职业发展课程目标体系
三、守中国气派之正,创课程队伍之新
守中国气派之正,重在坚守教师队伍人民性原则。2022年,我国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提出“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服务的根本宗旨,师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服务于人民教育的职业工作者。对于师范生职业导向课程而言,教师要始终坚守人民性的立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教育活动的根本使命在于为人民服务,人民幸福是我们的奋斗宗旨。基于人民性的中国气派是师范生职业课程教师的主体身份。“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不断变化的现代社会,尤其是后工业化、后福特化社会迫使人们不断思考自己的文化归属和价值选择的问题。”[5]主体身份是一个民族在历史、政治、经济的风云变幻中保持一个稳定不变的连续指涉与意义结构,涉及到心理归属以及文化属性。特别是在数字教育时代,教师教育教研活动的网络化,很大程度上解构了教师原有的稳固的地域与行政身份,网络带来的差异、迁徙、流动的散居特征,看起来“众语喧哗”的自由平台,愈要防止主体承担精神的掉落,自由的话语体系一定是建构在人民性的主体身份上,才能担负起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崇高使命,才能在本质与非本质、主流与非主流、被动与主动之间岿然应对。在师范生的职业导向课程中,教师越要严守传达服务于人民的职业的体验,教师职业话语是属于人民的教育话语,是人民的共同社会文化,这既是课程内容也是职业示范。师范生职业导向课程教师队伍以身示范,立德树人,坚守人民性的中国气派,是师范生走向教师职业的一面旗帜。
创课程队伍之新,重在加强师范生职业导向课程教师队伍的职业化与专家化。目前,随着师范生职业导向课程的不断增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师资力量成为课程建设的硬伤。普通高校的职业生涯课程的指导教师多为兼职教师,一部分来源于辅导员系列,一部分来源于其他专业课教师,教师队伍较为年轻化。不论是哪一类师资力量,都是从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本身没有基础教育的实践经历,也没有教育产业的职业经验,这就使得师范生的职业导向课程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影响教学效果,与当下师范教育评估服务于0BE产出导向的理念有背离。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者应当从人民生产生活实践中来。当下,师范生职业导向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加强专家性建设,建立一支专门接受职业生涯教育专业训练的教师队伍,拓宽知识面,丰富知识结构,培养融教师教育、生涯教育、职业辅导、心理咨询等专业知识的专家型教师,为从事职业指导的教师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平台,激励教师不仅走向专业化,更要走向专家化。另一方面,实现师范生职业导向课程的“双师”型教师培养,适当建立“双导师”培养机制,加强课程教师队伍的职业化。要求师范生职业指导教师必须有学前教育、中小学教学的基层实践经历,有真正在一线教育行业、教育产业的工作经验,并且形成持续性的轮岗实践,始终保持学界与业界的同向同行。同时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教师队伍还可以聘请来自于中小学一线的优秀教师、教育管理工作者、教育行业的专家作为兼职导师,带来职业发展的新要求、新内涵,以此建立一支职业化、专家化的稳定的师范生职业导向课程的教师队伍。
回顾中国师范教育的百年历程,师范生的职业指导课程还是一个新生课程,有着广阔的开拓前景,也有着不够完善的困惑。固有观念认为师范生职业已经确定,职业指导相对于其他专业不那么重要。其实恰恰相反,师范生职业指导课程有着不同于其他专业的特殊性,一方面指导教师本身既是职业生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教师这一职业的示范者,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教师和从业者的双重身份;另一方面是师范生在职业导向课程中是受教育的主体,同时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师范生又必将担当中小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的衔接者与指导者,同样具有双重身份。正是两者双重身份的特殊性,使得师范生的职业导向课程是一门关系到教育良性循环的发展性课程,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外延,不是一个终结性的教育,而是一个需要以守正创新为理念,在坚守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念下,不断创新发展,贯穿于师范生终身发展,影响人民教育水平的动态教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