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22-11-25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课程教学改革课程思政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二外就业指导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聚焦“五个强化”全力构建就业育人工作体系

□ 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就业指导中心

近年来,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就业”“保就业”的决策部署,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聚焦“五个强化”,多措并举,全力构建就业育人工作体系,助力学校高质量人才培养。

学校党委副书记、院长计金标与毕业生“面对面”聊就业

强化需求导向,优化就业育人课程建设。为满足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服务的多元需求,学校通过2020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将学生必修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时从17课时增加至34课时,面向大一、大三学生分两个学期开设,采用混合式教学创新模式,以小班教学模式为主,持续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多元教学方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参与体验,全方位升级课程建设,切实用好“第一课堂”,实现就业育人的全覆盖。

“职”引未来就业工作坊系列活动

企业面对面:走进新华社

“海棠花开”金牌实习生挑战赛

生涯嘉年华活动现场

强化资源整合,丰富就业育人实践载体。学校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采取“内选外聘、专兼结合”的方式,构建集校内职业咨询师、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优秀校友生涯导师、就业专业导师为一体的就业育人团队,并依托就业工作坊、就业大讲堂、就业微讲座、经验分享会、企业面对面、生涯嘉年华、简历加油站、“翔宇”学生职业发展咨询室、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金牌实习生挑战赛等多元实践载体,加强就业价值引领,丰富就业指导服务,营造就业育人氛围,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简历加油站活动现场

模拟单面活动现场

强化供需对接,搭建就业育人优质平台。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依托学科优势,学校强化供需对接,内聚外拓,挖掘特色,深化就业市场建设,积极搭建企业和学生沟通交流平台,统筹谋划人才输送大格局。截至目前,学校已与近300家用人单位建立长期联系,实习基地共建单位超100家,每年不定期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20余场,2,000家用人单位参会,持续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或实习岗位。

校园招聘会现场

外交部考录宣讲会

强化师资培训,提高就业育人意识能力。为全面提升学校就业师资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有效提高教师的就业育人意识和能力,学校不断加大培训力度,定期组织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就业师资培训。近三年,累计组织34次培训,超150人次教师参训,培训时长合计2,558课时,有效构建了学校有梯度、多维度的就业师资队伍。

生涯教学能力提升师资培训

教研室课程建设研讨会

强化就业调研,提升就业育人反馈实效。学校坚持发展导向,不断加强就业反馈机制建设,分别面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两个群体,持续开展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就业状况、半年后跟踪调研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与满意度调研;同时,为更好发挥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对学校招生、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的反馈作用,搭建分析框架,深度挖掘数据,撰写《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毕业生“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数据分析报告》,提升就业反馈实效,助力学校内涵发展。

[责任编辑:于 洋]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析

□ 文/舒 虹

摘 要:将课程思政理念、方法运用到“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中,既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的有效渠道。探讨将课程思政理念与方法融入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提出加强课程思政体系的顶层设计、注重融入校本特色内容、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健全考核评价机制的具体实施路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就业指导课;课程教学改革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观,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目的,旨在充分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所有教师、课程的育人功能,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教学体系。[1]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要求“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并对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任务、内容重点、方法路径提出了具体要求。[3]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以下简称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主要渠道,承担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提升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能力的重要职能。因此,课程思政建设既是充分体现该课程属性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化教学改革、提升育人效果的必然趋势。

课程思政建设对于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价值意蕴

1.精准对标党和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智力支持。高校通过将课程思政的新理念、新方法融入到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可以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意识,真正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

2.切实提升就业指导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效果。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着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不紧密,缺乏系统性、协同性等问题。课程思政,就是要深入挖掘并运用各门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构建精准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可以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者融为一体,达到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协同育人效果。

3.着力培育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论断。进入新时代,各种新经济形态层出不穷,大量新兴职业应运而生,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的职业选择空间。同时,随着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持续增长,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缓就业”“懒就业”现象日益突显。高校要系统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须更加注重过程性育人与价值引领。加强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成才。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现实困境

1.在课程思政目标上,顶层设计与系统规划不到位。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对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提出了明确要求。针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与实施情况,相关调查发现:一些高校对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设置不到位的问题;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偏重知识、技能层面的讲授,忽略对学生态度、精神、价值观等方面的培育,课程思政的系统性有待进一步提升。[4]

2.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校本特色融入不够。目前,国内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大多是参考国外的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理论整合而成,教学内容的本土化程度不够,与本校实际情况结合度不高,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课程思政内容设计不到位,缺乏因校制宜、因材施教的内容设计与教学安排。

3.授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不足。高校就业指导课的授课教师通常情况下由辅导员、学生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担任,这些教师本职工作任务相对繁重,对课程思政方法的研究思考不够深入。同时,一些高校对教师在课程思政方面的指导培训不到位,教师的课程思政育人意识与能力相对薄弱,直接影响到课程思政育人作用的发挥。

4.对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实施效果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从教师层面看,一些高校对于教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目标达成度等缺乏明确的制度要求与考核评价体系;从学生层面看,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评价存在浅表化倾向,侧重于考核学生对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忽略了对学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考核评价,从而导致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无法获得科学精准的衡量与反馈。

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实现路径,提升就业指导课程育人效果

1.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高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注重对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制定就业指导课程思政的教学指南、课程标准、教学方案、教学课件和考核评价方案。

高校应以“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为逻辑起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价值主线,将成长成才教育、幸福人生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中。第一个层面是理论知识,包括自我探索(兴趣、性格、技能和价值观探索)、工作世界探索等;课程思政元素包含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成长成才观教育。第二个层面是实践知识与技能,包括决策与行动探索,求职、简历及面试技巧等,课程思政元素包含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就业政策、创新创业教育、诚信教育等。第三个层面是人生理想与个人发展,包括学业生涯规划、职业发展规划等课程思政元素包含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教育、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教育等。

2.挖掘思政元素,凸显课程内容的校本特色。高校在完善就业指导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时,既要深入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普遍规律,也要注重凸显课程内容的校本特色。高校应紧密结合本校的办学特色与人才培养目标、毕业生主要服务行业与服务地区等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内容与教学方案,并将这些思政元素与各章节内容讲授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行业发展趋势,练就过硬本领、锤炼高尚品格,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高校可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与专业特点,从优秀校友的学习成长经历、典型事迹中挖掘隐性思政教育资源,建立“ 优秀校友案例资源库”,发挥校友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将时代精神、职业精神等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所学专业发展前景,规划未来的职业成长路径,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堪当大任的优秀人才。

3.强化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一是要切实增强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高校要通过组织教师定期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师德师风专题培训等多种途径,持续提升教师的思想理论水平、课程思政意识,引导激励广大教师成为“四有”好老师,增强其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是要持续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高校应制定并实施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行动计划,让教师明确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工作内容与方式方法。通过组织开展课程思政专题培训、专家讲座、经验交流会、示范课观摩、教学工作坊等多种途径,帮助教师持续提升课程思政能力。搭建优质资源共享平台,成立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通过集体备课、课程思政优秀教案评选、课程思政优秀课堂展示、说课比赛、讲课比赛、联合申报课程思政研究项目等形式,切实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整体能力与水平。

4.健全评价机制,健全课程思政建设的质量保障体系。在教师层面,要建立定量与定性评价、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教师自评与专家评价相结合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机制,将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情况、育人效果等相关内容纳入教学评估的指标体系,并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任、职称晋升、评优评奖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优秀成果的奖励力度,将相关优秀成果纳入学校教学科研年度考核评价、评优表彰范围,从顶层设计、制度激励层面引导广大教师更为积极主动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升协同育人效果。

在学生层面,要以促进学生成长发展为中心,构建“课前+课中+课后”过程性考核与形成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机制。上课前,教师可通过网络课程资源平台发布课程教学视频、课前思考题与作业等,要求学生提前开展自主学习。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通过翻转课堂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设置“生涯幻游—遇见20年后的自己”、小组简历诊断等课堂实践环节,促进学生对个人生涯规划的深入思考、相互启发、自觉践行。在课后,教师可积极创新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到重点用人单位走访调研、参与基层志愿服务,加深学生对国情、社情的深入了解;同时,组织开展生涯探索嘉年华活动、求职简历设计大赛等活动,鼓励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体验中科学规划未来发展道路,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与综合素养,把个人职业发展融入到社会发展之中。

为科学评价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对于学生的考核评价内容可分成两部分:一是过程性评价内容,教师可将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等纳入过程性考核评价;二是形成性评价内容,教师可根据学生在各类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在价值观、就业观方面的发展情况,将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情况纳入考核评价指标。在考核方法方面,可以采用书面考核与口头答辩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让学生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等书面方式,考核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通过让学生口头总结汇报自己的课程学习收获与实践感想,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就业价值观等情况,为课程思政建设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系2022年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本科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项目编号:1111125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于 洋]

基于OBE理念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

□ 文/董俊霞

摘 要:为切实提升课程教学质量,解决当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混合式教学现存问题,笔者基于OBE教育理念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进行反向设计和正向实施,构建课前用问题驱动学生思考、课中用案例强化学生应用、课后用成果促进学生行动、课外用榜样引领学生成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完善课程过程化考核评价,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实践效果。

关键词:OBE理念;职业生涯规划;混合式教学

当下,在经过近十年在线开放课程的持续建设和发展,特别是经历了2020年以来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在线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逐步成为高校教学新常态[1]。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大学生本科阶段的必修课,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生涯管理能力至关重要。伴随着新技术在职业生涯教育教学中全方位、多层次的应用,有关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的线上课程建设得到了十足发展,同时各类高校积极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改革实践。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现状

在信息技术与教育不断深度融合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教学团队探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或“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翻转课堂或混合式教学实践,实现了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和智慧教学平台优势的充分利用,课程教学改革初见成效。

但与此同时,在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对线上资源的重塑整合不足。部分教师在混合式教学开展过程中,对线上优质教学资源引入较多,但未能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和需要重塑与整合,致使课程整体缺少完整连贯性。二是线上线下教学有效衔接不够。存在线上课程资源与线下教学活动自成体系,未能形成科学互补,缺少有效衔接,未能真正发挥混合式教学优势。三是课程学习评价成效不高。线上课程资源学习考核随意,线下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形式,学生课程学习参与度低、体验感差,且对所学职业生涯理论和知识的“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缺少相应的教学环节设置,对学生高阶能力培养匮乏,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OBE理念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混合式教学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OBE理念)由斯帕迪(Spady,1981 年)率先提出,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注重用学生学习后的产出,即学习成果(学会了什么、能做出什么)衡量教育成效,鼓励学生通过深度学习达到较以往更高标准的成果,强调学校和教师在教学全过程中,精准聚焦学生学习成果达成,并始终为促进学生达成学习成果不断改善教学条件,改进教学时间分配、方法与形式、执行原则、考核标准及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为学生营造成功情境和机会[2]。因此,OBE理念要求课程教学活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聚焦学生学习成果产出,有效实现了课程教学从学科导向到目标导向、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从质量监控到持续改进的三大转变,在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中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3]。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一门集理论、实务和经验为一体的综合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又有技能的培养和态度观念的转变,对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提升生涯管理能力至关重要。较其他课程而言,课程的经验属性更为重要[4],需要更多引导学生反思和行动,更加关注学生能够知道什么和做什么。这些均与OBE教学模式非常契合。

为解决前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混合式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有效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和学习获得感,笔者将OBE理念融入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教学,坚持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学习成果,从反向设计和正向实施两个维度,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创新实践。

OBE理念下的“职业生涯规划”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

1.反向课程设计:从课程教学目标到学生学习成果。OBE进课堂的前提是,成果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5]。在OBE理念下,课程教学设计应以终为始,遵循反向设计原则,从国家社会和教育发展需要、学科产业和行业发展需求以及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以最终的学生学习成果SLOs(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为导向,并按照“确定期望的结果”“确定学生应该达到的程度”“对教学活动进行计划”三个步骤开展。其中,符合SMART原则的课程SLOs是课程设计的关键。

具体到“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教育部在2007年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中,从态度、知识、技能三个层面对课程目标予以明确。将OBE理念引入课程教学后,笔者探索从预期的学生学习成果出发,将“教师教学目标”转换为“学生学习目标”,分别针对“职业生涯唤醒”“自我探索与大学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探索与大学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职业生涯目标与行动管理”四个教学模块,对应设计有效的学生学习成果“输出”,具体包括《我的人生榜样及榜样履历》《个人职业测评报告》《个人简历撰写及反思》《个人目标职业招聘启事解读报告》《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报告》和《个人职业规划书》,并最终构成学生课程学习的整体成果输出,即“学生职业成长档案”。

2.正向教学实施:从低阶到高阶,再到协同育人。在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从课程整体和模块的教学目标、学生学习成果载体出发,围绕SLOs的实现,反向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进度和评价等。

第一,课前线上自主学习:用问题驱动学生思考。课前,授课教师通过雨课堂一体化教学平台,发布相应教学模块的线上课程学习资源“职业探索与选择”[6]内容和章节测试。该线上课程内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问题解答的教学模式,对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予以讲授。学生们按照教学进度安排,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完成线上课程内容学习,并完成配套章节测试考核,基本达到对课程模块内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同时,问题导向的线上课程教学也会激发学生自身对相关问题的深度思考或疑问。

第二,课中线下课堂教学:用案例强化学生应用。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学生对课程相应模块知识有了初步记忆和理解,同时也带着对线上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度思考和疑问来到线下课堂。在线下课堂中,教师教学重点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结合课程受众学生的就读学校和专业实际,引导学生“应用”“分析”“评价”线上课程所学知识,同时辅之以对应的学习或成长路径资源,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与自身的“链接”。

特别说明的是,课堂中对“案例”的运用,不应仅停留在案例的“举例说明”层面,而且还应包括对课程知识的应用。以“大学职业生涯目标与行动管理”模块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应届毕业生求职决策困难的案例做模拟应用,带领学生分析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并体验做出职业目标选择的全过程。

此外,教学的“案例”既可以是某个学校、专业、社团的案例,也可以是学生个体案例。以“职业生涯唤醒”模块教学为例,课堂上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既可以用某特定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去向数据分析切入,也可以同专业学长、学姐校友的“学渣”逆袭成长案例切入,重点是通过案例分享引导学生关注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案例的选取要尽可能贴合课程受众学生的大学真实生活,配套补充学生真实就读大学或学院的资源和渠道,切实提升培养学生对所学职业生涯教育知识的应用能力。

第三,课后作业巩固延伸:用成果促进学生行动。在课前线上自主学习和课中线下案例教学的基础上,该阶段立足更高阶的认知目标“评价”或“创造”,通过课后作业的精心设置,实现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核心知识学习的巩固与拓展,用课程的学习成果促进学生行动,进而最终实现学生作为主体的职业生涯“自我建构”之旅。

以“职业探索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模块为例,在完成线上线下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后,学生须自主完成《个人目标职业招聘信息解读报告》的撰写,报告内容涉及个人未来求职目标行业和职业的选取,并通过搜索招聘网站收集汇总目标职业3条~5条真实招聘启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和总结分析不同招聘启事的“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浅谈对个人大学规划的启发和思考。通过这个课后作业的完成,一方面,学生运用了课程所学职业信息搜集的方法;另一方面,还将所学与个人大学生活有机结合,科学规划大学生活,并“创造”或“设计”出个人实现路径。

第四,课外课赛融合驱动:用榜样引领学生成长。为有效促进课程高阶性目标的实现,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7],真正提升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在课程完成整体教学后,举办全校层面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打通课赛融合通道。参赛选手既可以自主报名,也可以由教学班授课教师推荐报名;以赛促学、以赛促用,参赛学生通过参加比赛检验课程学习效果,展现个人的综合能力。同时,其他学生通过对参赛选手职业规划的答辩展示和专家提问的观摩学习,感受朋辈榜样的力量,复盘反思、持续改进,优化个人的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方案。通过“课”和“赛”的有机融合,用榜样引领学生成长,切实形成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合力。

3.多元教学评价:从单一形成性评价到多元过程性评价。课程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志趣为着力点,科学构建多元化、过程性的考核评价机制,加大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比重,构建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多元评价方式,即学生课程成绩=过程性考核成绩(60%)+期末结课作业成绩(40%)。其中,过程性考核成绩则是由线上53个视频学习单元(12%)、线下4个课堂学习单元(12%)和5个模块学习成果作业(36%)构成。

为强化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课程组在考核评价设置中,坚持产出导向,按课程教学模块,设置契合教学目标且具有课程特色的过程性评价,评价学生学习成果,包括《我的人生榜样及榜样履历》《个人职业测评报告》《个人简历撰写及反思》《个人目标职业招聘启事解读报告》和《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报告》等过程性综合考核成果,整体构成学生个人的职业成长档案,有效提升课程学习的深度,切实提高课程育人实效。

4.配套支持。第一,智慧教学平台资源的搭建。为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课程组依托雨课堂一体化平台,完成了集视频单元、章节测试单元、图文单元、讨论单元、作业单元和考试单元于一体的课程资源包建设;同时,以图文或二维码形式嵌入了职业测评小程序、求职招聘小程序、课程教学反馈问卷等,实现线上线下课堂教学活动、学习过程、课堂互动、课程考核等在“平台/移动端”的全过程、全要素的智能记录。

第二,课程教学案例库的建设。为切实提升课堂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教学需求为导向,建立多类型、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案例库:既包括学校、专业层面的相关案例或调研数据,也包括在校生、毕业生校友、职场人的个人职业成长案例;既有学生求职就业或自主创业类,也有考研或出国留学深造类;既可以来自学校职业个体咨询个案积累,还可以来自学校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或金牌实习生挑战赛等比赛实录;同时,加强对案例的开发使用,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运用所学解决案例问题。

第三,课程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基于OBE理念开展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混合式教学实践,对授课教师的职业生涯理论水平、教学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均提出更高的要求。整个课程教学过程要求授课教师熟练运用智慧教学平台,对原有课程教学内容解构与重构,开展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学设计,注重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形成性评价,并基于此做好课程的持续改进。

课程教学改革效果及持续改进

为持续改进课程教学质量,明确课程教学改进方向,课程组在课程结束后,面向授课学生发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混合式教学评价反馈问卷》,重点从“课程教学模式和设计”“学生学习效果和参与体验”两个方面进行调查。

通过对学生反馈调研,发现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整体满意度达到94.76%。在“课程教学模式和设计”方面,超过94%以上的学生表示“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以下表述:课程线上教学视频课程内容贴合学生实际,有引导性和启发性;课程线上视频网课和线下教师讲授教学内容互补,密切衔接;课程教师教授内容贴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和启发性;课程教师讲授注重师生互动,并积极引导学生总结反思;课程考核方式多元合适,评价适当合理。但对“课程配套的课程作业量适中,安排合理”的表述,仅有86.91%学生表示赞同。

在“学生学习效果和参与体验”方面,课程组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围绕预期学生学习成果的达成情况,以“学习本课程后,我(学生)能够……”形式的11个问题,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成效展开调研发现:95.81%学生表示“目前开设的生涯规划课程能满足我的职业成长需求”;同时,超过92%以上的学生表示,“学习本课程后”,他们:了解了想从事职业的就业形势(92.14%);对个人自身特质有了清晰认识(92.67%);知道如何分析与利用收集到的就业信息(95.55%);了解到自己想要从事职业对从业者的具体要求(93.98%);能够认识到自己在职业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95.29%);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就业信息(95.29%);能根据目标职业的要求制定大学期间的学习和实践成长计划(96.6%)。但是,对“学习本课程后,我确立了个人目标或职业方向”的描述,仅有87.70%的学生表示“非常/比较符合”。

此外,结合学生对“哪些问题或困惑尚未通过课程学习解决” 和“对课程建设和教师教学,有哪些完善优化的建议”两个主观问题的作答,未来课程建设将在增加课程任务多样性、课堂互动趣味性、课程案例的深度挖掘分析等方面持续改进,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本文系2022年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本科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项目编号:1111125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

[责任编辑:卜 珺]

以就业力提升为导向外语专业校企共建实习基地的实践探索

□ 文/孙按蕾

摘 要:实习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提升就业力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针对目前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学院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探索出了有效提升学生就业力的校企共建实习基地路径,取得了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三方共赢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就业力;校企合作;实习基地

实习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上发挥着重要作用[1]。近年来,大学生实习工作稳定开展、质量稳步提高。但依然存在部分企业接收实习生积极性差、实习效果难以保证、校外实习监控困难等问题。[2]经过实践探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学院(以下简称学院)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探索出了有效提升学生就业力的校企共建实习基地路径。

实习基地介绍

2020年,学院与亚马逊(中国)产品合规运营部门正式签订了实习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协议。每年两期,学院选派约15名学生至用人单位实地实习。目前,共选派4批共计51名实习生。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完成实习的20名直接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中13人选择毕业后入职该单位,入职比例高达58.3%。

实习基地机制

1.互惠互利的建立机制。高水平、可持续的实习基地取决于双方互利互惠,避免“偏利现象”,即合作双方建设实践教育基地明显有利于其中一方。[3]跨境电商的网络平台是语言服务实践的重要场所[4]。从2016年国内语言服务需求方调查情况来看,跨境电商是语言服务需求第三大的行业。学生在发挥专业特长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满足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实现了双方共赢。

2.校企分工的管理机制。为保障实习质量,学校和校方要有清晰合理的分工,在管理方面,充分发挥企业管理工作的优势,把实习生有关业务指导与考核工作委托给企业,实现与市场零距离接轨。[5]学校须全程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为项目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第一,校方全过程的管理机制。为兼顾学校教学与企业实习,学院对毕业年级课程安排做了调整,并根据校历与企业商定后设置实习周期,周期结束后学生自主选择是否继续,既为实习提供时间保障,又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实习生选拔由学院负责,侧重应届毕业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优先保障有需求的学生。派出前,学院开展行前教育,讲解实习项目的背景、纪律要求及实习成果转化,为实习打好思想基础。派出中,学院同用人单位定期联络,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协助用人单位做好学生的管理和服务。同时,学院也与导师保持联动,确保派出的毕业生能够顺利完成论文。派出后,协助用人单位进行实习评价和实习总结的收集。

第二,企业全方面的管理机制。一是“通用技能+部门业务”的培训制度。实习生入职培训时长一周,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从企业到部门、从办公软件到部门业务、从讲解到实操,完善的培训制度为实习生提供了成长期与缓冲期,人性化设计有助于学生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同时,完整有序的培训也使学生感受到了重视,提高了对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二是“业务指导+职场经验”的双导师制度。用人单位为每位实习生都配备了业务导师和职场导师,业务导师负责业务指导。每周固定时间安排职场导师,即直线经理与实习生一对一深度谈话,引导实习生进行复盘并提供意见建议。实习结束后,职场导师为每个学生出具实习评价,指出该生优点和需要提升的地方。“双导师”深受实习生的认可,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来自职场的人文关怀,消除对职场的畏惧感,快速做好职场适应,而且还能够引导学生全面反思自己的实习经历,提升个人能力。

3.考核评价与就业联动机制。用人单位会根据工作阶段定期对实习生考核,保证了实习过程的质量。实习结束后,用人单位将结合硬性KPI(关键绩效指标)和软性能力素质综合判断,为每位实习生的表现评级,获得最高等级评价可免试进入该部门。对于实习生来说,良好的实习表现相当于提前锁定秋招“Offer”,对学生们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实习基地育人实效

经过梳理实习生访谈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实习评价反馈,笔者认为,本实习基地的项目,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力[6]。

1.有利于未来发展的个人知识的提升。实习过程中,涉及具体工作任务以及邮件往来时用到的工作语言多为日语和英语,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外语专业水平。除了外语基础外,网络信息技术、文化和法律背景、物流与金融[7]都属于跨境电商对于从业人员的技术要求,学生通过实践可初步了解掌握行业知识,为将来成为掌握“专业知识+行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打下基础。

2.有利于未来发展的个人技能的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是用人单位看中的个人技能。外语专业的学习特点使得学生们对于团队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但在实习基地中,任务完成需要上下游通力合作,一个人的失误将会降低整个团队的效率,影响整个团队的KPI。此外,分享会机制让团队成员能够将好的经验做法分享给他人,同时借鉴他人的好做法。这些机制的设置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到团队协作与沟通的重要性。

3.有利于未来发展的个人特质的提升。实习有助于学生由“学习者”向“职场人”的思维方式的转变。学生们逐渐意识到不仅要重视理论学习,更要把理论学习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避免应试思维,单纯为学习而学习。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实习生有明确的工作任务,考核结果与业绩挂钩,失误需要个人甚至全组承担责任,极大提升了学生的责任感。

通过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学院实习基地为例,分析了有效提升学生就业力的校企共建实习基地路径,为今后建立更多高水平的实习基地,培养出更多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了经验。

本文系2022年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本科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项目编号:1111125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学院)

[责任编辑:翟 迪]

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力提升的路径探析

□ 文/郑雪亭

摘 要: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在就业中呈现独有的特点和面临就业力不太高的困境。从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现状、困境入手,结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就业指导工作,探析提升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力的路径。

关键词: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力提升

据统计,2022年,中国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千万,为1,076万人,规模比上年增加167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1]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发展速度放缓,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较为突出。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作为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存在就业基础薄弱、求职能力较弱、求职主动性不强等就业困境。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基于学生特殊情况,从着力提升学生就业力出发,多措并举,取得良好成效。

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现状

根据近4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学生就业情况,36名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中签署就业协议5人、签署劳动合同5人、考取研究生6人、出国留学4人。除此之外,灵活就业与自主创业人数多,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比大。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整体就业签约水平低,就业难度较大,就业现状不容乐观。

就业力与提升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力的意义

1.就业力的含义。就业力是大学生在经过学校的学习之后,所获得的未来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就业能力。[2]就业力的概念由威廉·贝弗里奇在1909 年首次提出,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完善的就业力理论与模型。其中,布里奇斯托克开发的就业力概念模型,即职业生涯管理模型,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以及如何发挥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要作用进行探讨,对于高校制定就业管理方案,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重要作用。[3]

该模型认为就业技能包括在工作环境中表现所需的通用技能、专业技能和职业管理技能。其中,通用技能包括信息素养、技术运用、书面和口头交流、团队合作和计算能力;专业技能包括大学课程中的技能,以满足特定的职业要求;职业管理技能主要有两类,即自我管理和职业建设。另外,基本特质和性格是成功发展和应用职业管理技能的先决条件。[4]

2.提升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力的意义。提升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力,解决学生的就业困难,不仅对提升学生个人就业质量、实现个人价值和人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也非常重要。

第一,提升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力有利于实现“六保”“六稳”关键任务。就业工作是“六稳”“六保”的关键任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也是最大的民生和社会稳定之基。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升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提升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力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助力实现共同富裕。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促进各族人民大团结。”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大学生有知识、有文化,是建设边疆的新鲜血液和重要力量,提升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力,促进学生就业,对推动边疆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提升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力对助力学生自我价值实现有重要意义。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四年是人生中增长本领、增长见识,为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做准备的重要阶段。在大学期间,帮助学生打下坚实基础,提升就业力,能为后续学生求职、就业找到满意的工作岗位和实现幸福的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力不足的困境与表现

1.就业基础薄弱,专业技能不扎实与大学适应较弱并存。专业技能是包含在大学课程中的技能,是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能力的总和。学生依据所学专业毕业后获得相应学位,专业技能也是用人单位要求专业对口的重要考量。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业方面普遍存在学习基础薄弱、学业困难突出的问题,不少学生尤其在“高等数学”“英语”等科目上难以跟上授课节奏,加之其对汉语语言环境和大学自主学习模式的适应较弱,进一步导致学业压力增加。不少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来自偏远地区和民族地区,普遍面临家庭经济困难的问题,多数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等教育开销、北京日常生活开销等为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和负担。

2.求职技能较弱,职业规划缺乏与求职自我效能感较低并存。求职技能在就业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拥有求职技能需要学生结合自身价值观、能力、兴趣目标制定自己的求职方向和进行职业规划,并熟悉行业、识别岗位角色和发展机会、懂得有效申请和获得工作、在求职中做到以对意向单位有吸引力的方式展现自己的优势所在。[5]不少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求职技能较弱,依赖性强、自主性低,缺少职业规划,对自身和就业环境认识模糊,在被问及“今后想做什么工作时”,不少学生自我效能感低,怀有“看什么单位能要我”的被动心理和“到时候再看”的态度,面对求职挑战,不少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采取鸵鸟战术和逃避的态度,用“忙起来”求得心理安慰,却不主动投身就业市场、了解真实就业世界,因此错过招聘黄金期,为后续难就业埋下了伏笔。

3.就业竞争力不强,通用技能缺乏与实践经历不足并存。就业力模型中,用人单位看重的解决问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各类通用技能,均需要在实践中锻炼学习获得,而这对不少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可谓压力较大。由于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更倾向于与本民族同学相处,形成民族内的“小团体”,而与其他民族同学的交流与融入远远不够。加之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学生会等学生组织、担任班干部的相对较少,参加学校各类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外出实习亦较为缺乏,实践机会和解决问题的经验不足,缺少“职场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技能等。

高校提升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力的路径

1.建立健全帮扶体制机制,为助力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打下坚实基础。第一,完善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前置性帮扶体制机制,打好就业基础。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的大学适应性教育、学业学风教育、资助体系建立等是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顺利就业的基础性、前置性工作。[6]学校设立学业辅导中心,对学业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开展专门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业困难,提升学业技能、专业技能;学校设立“新新班”,对少数民族学生特殊关怀关注,专业教师指导助力学生适应性、综合素质提升,归属感建设;依托学校资助体系,提供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多位一体的资助服务,为少数民族学生免除经济上的后顾之忧。

第二,依托“三全育人”,搭建强有力的帮扶队伍。学校构建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制度,由校领导、处级干部、辅导员、班主任、研究生导师共同组成“心之约”导师团队,覆盖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在内的全体学生。通过学院定期召开班会、少数民族座谈会、节日慰问会,了解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班主任对其学业与学术发展规划进行指导与帮扶;学生朋辈导师进行思想疏导、学习生活援助与学习监督,对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开展全员联动的培育模式。

第三,搭建学生成长成才平台,提供全方位锻炼提升机会。学生成长成才的平台是提升自我综合素质和自我效能感以及发挥朋辈引领作用的重要途径。学校设立“翔宇班”“少数民族舞团”“翔宇志愿者团队”等校院级组织,带领学生参与“一带一路”峰会、中非合作论坛、服务贸易会、冬奥志愿服务等重大活动,累积经验、开阔视野,增加学生自信心与提升自我效能感;学校经济学院为学生发展搭建特色平台,举办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为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展示民族文化的舞台以及融入学校和展示自我的机会,通过举办年度学生表彰典礼等活动,发挥榜样力量,加强对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的正面引导。

2.依托课程教育、实践教育、职业咨询服务,打造精准化就业指导体系。第一,搭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唤醒学生就业意识,增强求职内生动力。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就业指导体系的重要内容。学校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求职技巧指导相结合,循序渐进,面向全体大一学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大一学生建立规划意识,明确目标;面向大三学生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自我、了解职场,提升求职技能。学校注重对就业指导师资力量的培训教育,教研室先后组织高校职业规划教学认证培训、全球职业规划师认证培训、就业课程教练培训等,增强授课技能,将课堂吸引力、作用力大大提升。配合开展“生涯嘉年华”系列线下实践活动、“金牌实习生“”职业规划大赛”“模拟面试”等课程实践赛事活动,提升就业趣味性、参与性,增强活动有效性和满意度。通过系列举措,唤醒学生就业意识,提高学生就业的主动性、自主性,帮助学生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第二,全程跟进、分类指导,搭建就业促进精准帮扶体系。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群体有其共性,但就业工作具有个性化特点,每个学生的优势特长不同、就业意向不同、就业困难点不同,需要给予个性化指导方案并持续性跟进。学校建立精准的帮扶体系。建立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一人一档”就业档案与台账,辅导员一对一了解学生就业意向,帮助学生疏导就业压力、建立就业信心、梳理自身优劣势,全程跟进学生就业情况、就业进度;依托校院两级就业实践中心微信公众平台,定期高频发布就业信息,辅导员根据学生求职意向,一对一精准投放就业信息,帮助学生了解外部求职世界,督促学生尽快行动;依托“翔宇学生职业发展咨询室”开展团体辅导、个案咨询,实现学生个性化就业问题解决;用好用足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政策,对于考研、就业等特殊政策及时予以传达,充分发挥学生自身优势,助力学生就业。学校经济学院设立的“经院学子成长工作坊”就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关心的问题进行工作坊式沟通解答,建立24小时热线,提供暖心关怀服务,做好就业服务保障。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苑聪雯]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改革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基于PBL模式的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经验
浅谈中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