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科研育人的动力机制研究
2022-11-25杜函芮
□ 文/杜函芮
高校是科学研究资源的富集地,也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将科学研究的优势有效转化为人才培养的成效是科研育人的终极追求。既往研究往往聚焦于科研育人的价值塑造导向[1]、投入产出效率[2]、通过“师徒模式”传递科学精神与科学道德[3]、存在物性化与功利化问题[4]等内容,但对科研育人核心主体的学生关注不够,特别是对其参与科研育人体系的动力机制研究不足。本文基于清华大学科研育人的实践,立足学生成长发展的全生命周期探索科研育人的内在动力机制,力求更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在科研育人体系中获得更大的知识提升、能力跃迁与价值升华。
在过去一段时间,清华大学探索构架起了全生命周期的科研育人体系(图1)。在该体系中,以学生的兴趣萌发为起点,依托项目研究和团队建设两条路径推动学生在校期间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探索、成长与发展,并在毕业选择环节设置支持政策,进一步促进学生在科技创新与学术研究的路上走深走远,最终引导学生在未来职业选择时坚定学生时代的兴趣与理想,持续探索创新创业的最前沿。
图1 全生命周期科研育人体系
聚焦整个科研育人体系,在不同阶段激发学生参与的动力机制不尽相同,高校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制定相关政策,确保在恰当的时间节点取得突出的育人成效。在兴趣萌发阶段,兴趣驱动是最主要的动力机制,是促使学生静下心投入时间精力参与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的内驱力;在项目研究和团队建设阶段,发展驱动是核心动力机制,通过项目研究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与素养,通过参与团队开展朋辈合作与学习,实现当下的能力提升与长远的发展积累;在方向选择阶段,事业驱动是高校所希望引导的方向,不只是关注短期的收益,而是能够立足长远规划自身基于科技创新的事业远景,这是高校科研育人所应有的呈现。
兴趣驱动:最原始也是最持久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科学的资源配置专家。在科研育人体系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内在的研究兴趣与成长动力,外在的激励是诱因,内在的兴趣才是根本—这是一个人最原始也是最持久的动力。高校在全生命周期科研育人体系最前端所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探索并找寻到自身的兴趣所在,并保护好这份弥足珍贵的动力源泉。
为帮助学生探索自身兴趣所在,清华大学构建了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的赛事体系,为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学生开展尝试探索提供了全面支撑。在激发创意方面,发起于2011年的“零门槛”创意大赛是帮助学生跳出传统“解题思路”转向“提出问题”的重要赛事平台,尊重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不设创新主题与研究背景,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提出有创造性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在更广阔的范围驰骋,不受既有知识体系和专业背景的束缚,为交叉创新与颠覆性创新提供最原始的动能,也最大限度尊重与保护学生的原始创新兴趣。在探索创新方面,发端于1983年的“挑战杯”竞赛已走过40届,成为清华大学校内学生科技创新领域最高水平赛事,在“挑战杯”体系内一批高水平专业赛事逐步探索形成了“赛课结合”的模式,将课内的实验室、研发平台等资源有效对接引入到专业赛事之中,教师通过课程理论讲授、课外赛事指导将理论与实践无缝衔接起来,对学生参与创新实践而言,全方位的资源配置与全过程的悉心指导是极大支持与帮助,也是对学生兴趣最好的关照与保护。
兴趣的探索与激发除了依托于学生亲身参与赛事体系建设,同样也倚重于创新文化与学术氛围营造。“星火论坛”是清华大学校内聚焦科技创新前沿的专项论坛,由学生自主组织举办、自主邀请行业领军专家与学术巨擘,围绕科技创新前沿开展学术分享与互动对话。杨振宁先生、姚期智先生等一批前辈大家做客分享,在与学生探讨创新前沿的同时,为大家分享研究的心路历程,鼓励后学之辈更加坚定地在学术之路上独立行走,也为大学文化源源不断注入创新元素。《清华大学学生学报》是由学生自主组织编辑的学术交流刊物,将学生在科技赛事、实验室研究中取得的创新成果及时报道,促进不同学科学生间的交流与共享,营造学生层面浓厚的学术氛围。同时,通过为学生创新成果提供发表平台,激励学生保持旺盛的研究热情与兴趣,持续开展创新研究与探索。
发展驱动:理性思考的驱动力
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会进入到科研育人体系之中,在各类资源的支撑之下,通过开展项目研究、参与团队互动等多种形式,获得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同时开始建立自己在创新领域的社会网络,通过朋辈间的学习与彼此激励,进一步促进自身的完善。在这一阶段中,兴趣依旧是重要支撑,同时对未来发展的理性思考驱动着学生更加广泛地学习与涉猎,并会为自己下一步的选择提前积蓄力量。在这一阶段持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能够自主、充分地利用高校内外的各类资源促进自身成长,是高校最主要的政策取向。
1.项目研究:最大限度激发主观能动性
项目研究是高校开展科研育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其主要形式包括传统的研究训练计划、学生自主立项研究与海外学术研修三种,每种形式有着不同的覆盖范围与受众群体,但无论哪一种形式核心都在于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成为学术研究资源利用的主导者,进而实现资源的精准高效配置。
在借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的基础上,1996年清华大学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随后国内高校陆续启动实施此类计划[5]。近年来,国家级、省市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相继实施,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层次更加分明、体系日趋完备。该计划在国家和省市层面由教育主管部门直接推动实施,在高校层面由教务部门具体落实,因而与教学体系对接紧密,对教师动员更加充分,对教学科研资源利用更加有效。但由于该计划在我国脱胎于传统教学体系,因而带有较为浓厚的教师主导色彩,虽然在立项阶段高校也强调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但学分管理、学期调控、教师打分等一系列“类教学”的设置,使得其从课堂教学延伸出来后,又不自觉地返回了课堂模式,学生总体上仍处于被动状态。
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清华大学探索跳出以往教学延伸的研究训练模式,自2014年起设立了本科生学术研究基金(后更名为大学生学术研究推进计划),从学校自主科研经费中划拨专项经费支持学生开展自主立项研究,使得学生真正成为科研育人的核心,教师和各类研究资源围绕着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专长有序配置。在立项环节,不预设支持主题与申报门槛,面向全体本科生开放申请,重点考察项目的原创性、创新性、挑战性与成熟度,特别是关注学生的创意与贡献,同时也注意考察学生主动寻求教师指导和帮助的情况。在适度竞争的条件下,按照学生项目研究的实际需要配置经费资源,同时根据研究需要帮助学生协调实验室及设备等相关平台支撑。自主立项研究对学生的训练是全方位的,从项目策划、导师联络、团队组建到方案设计、预算编制、进度安排等,都需要学生自主完成,对能力的挑战与提升都远超以往。
为了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高校要将资源视野进一步延展到全球范围。高校传统海外学术研修项目大都是基于顶层设计,通过校际合作建立互派机制,但通常受制于自身全球化进程与海外朋友圈而难以做大做优。学生对海外优质研究资源的需求是强烈的,这就要求高校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全新机制,激励学生自主拓展海外资源的边界。自2012年起,清华大学启动了“闯世界”本科生海外学术研修支持计划,探索支持海外学术研修的崭新模式。该计划不预设国别、机构与研究方向,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兴趣自主找寻领域顶尖导师与研究机构,并自主探讨确定学术研修计划,同时妥善安排海外行程与衣食住行。学校则重点把关导师与机构水准、研修计划合理性与行程安全性,对达标的即给予资金支持。截至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该计划已支持2,200余人开展海外学术研修,人员数量、研修时长均远超传统海外项目。应当说,该计划的实施模式实现了对学生自主性最大限度的调动与激发,不仅实现了稀缺资源的高效配置,更为重要的是大大拓展了高校的海外学术研修资源库,为学生的长远发展积累了更多优质资源。
2.团队建设:放大朋辈影响与构建社会联结
相比于相对独立开展的项目研究,团队建设则更为注重发挥与放大朋辈间的相互激励与影响,使学生建立起基于项目研究的社会联结,为其日后长远发展打下基础。高校内的学生创新团队按照自发性由高到低可分为自发社团、兴趣团队、因材施教三类。
自发社团通常以参与比赛或项目研发为依托组织起来,由核心骨干发起、技术发烧友环绕、感兴趣的学生云集响应而组成。其特点是兴趣导向、自主性强,“老带新”的朋辈影响显著,不足则在于缺少充足资源支撑,容易自生自灭。兴趣团队是清华大学于2010年发起的计划,在自发社团的基础之上,由学校出面联络行业领军企业共同为团队配置资源,包括相对固定的研发场地、研究经费、实习实践资源、校内教师及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指导等,将企业对产业前沿的敏锐洞察与技术创新上的最新突破等优势持续转化为团队学生创新的前置基础,使得团队的资源支撑稳固有力,学生的创新兴趣得到更好的保护与鼓励,团队的可持续性更强。因材施教是以高校为主导推动实施的学生创新团队,更加鲜明地体现出高校人才培养理念,清华大学“星火班”自2007年启动以来,其所独有“在培养中选拔”“四阶段培养”“五环节育人”等已成为鲜明标识[6]。虽是高校主导推动的项目,但“星火班”仍将激发学生自主性、发挥朋辈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放在首位,让学生参与到培养环节的设计与完善过程之中,通过自主组织学术讨论、自主开展项目研究等环节设计,在激发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充分促进创新团队内部的思想碰撞与协同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学术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
上述三类团队虽然组织形式不同、资源配置各异,但都是科研育人的重要载体,都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研究兴趣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高校通过激发学生自主性、投入各类科研育人资源、促进学生个体间的互动与碰撞,将朋辈间所蕴藏的隐性教育资源充分调动了出来,并通过团队建设将这种资源与影响进行了有效放大,促进了学生在科研育人体系中更好发展与成长。
事业驱动:为真正优秀的学生开辟空间
大学四年级学生会面临人生中的一次重要选择,对于经历了科研育人体系项目实践、团队培养的学生而言,则会面临继续深造与走出校园继续实践创新、甚至自主创业的选择,高校应当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自主选择,同时也应当在制度设计上,最大程度保护学生的创新热情,为真正优秀的学生开辟与众不同的通道与空间,为使其能够将自身创新才华发挥到极致而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真正使学生选择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并为之持续投入时间与热情。
基于事业驱动的考量,清华大学于2010年设立了科技创新突出学生免试推荐研究生项目,旨在不拘一格选拔直读博士生,为真正优秀的学生“松绑”与“解压”,使其不再受成绩与名额的羁绊,可以完全基于兴趣规划选择自己的博士研究课题,并在全校范围内自主确定导师,跨学科、换专业、转方向都将因学生自身所具备的突出创新潜质而变得不再难以逾越。该项目虽然每年支持的人数不多,但其为学生树立起了“创新为先、事业驱动”的大旗,形成了重要的榜样与示范,引领着学生在自主探索创新前沿的道路上勇毅前行。
使命驱动:科研育人的终极目标
学生在科研育人体系中成长,学校的深造不是人生的终点,最终还是必须要面对在高校或科研机构继续学术研究,或是走向社会自主创业或参与创新的选择。而且这种选择很可能不是一次性的,会在人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时刻再次出现。高校需要培养学生的不仅仅是创新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基本价值判断的能力—真正清楚创新的意义与自身的使命,使得创新不仅是一种兴趣或发展需要,而且是发自内心的价值认同与使命驱动。
立足全生命周期视角看待科研育人,校内的各项培养环节仅仅是一部分,离开学校之后的选择与坚持才是影响科研育人最终成效的检验。高校开展科研育人不能只盯着校内阶段学生的知识积累与能力增长,更要关注学生的价值塑造,积极引导学生在兴趣驱动、发展驱动、事业驱动的基础之上,逐步形成使命驱动的创新探索动力机制,面向未来培养具有创新“后劲”的人才,使之真正能够引领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