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代画像石的艺术特色与数字化应用保护研究

2022-11-25郑晓娜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20期
关键词:画像石文物博物馆

郑晓娜

(王羲之故居保护中心,山东 临沂 276000)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以汉代画像石为例,汉代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封建社会发展阶段,经济和社会生产力都实现了长足的发展。汉代开创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这些文明成果除了在文献资料中得到记载以外,也铭刻在汉代留下的大量珍贵精美的画像石上。汉代画像石承载着汉代社会各个领域丰富的信息,保护和研究汉代画像石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基于汉代画像石的特色,它也被文博界称为汉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和东方艺术的宝库。

在现代数字技术条件下,加强汉代画像石的数字化应用保护和利用,使其历史人文信息进一步实现数字化转化,也是各级文博单位面对的新课题和新任务,更是文博事业在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汉代画像石的数字化应用的载体和路径进行研究,对实现汉代画像石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推进我国文物保护的研究和利用,更大范围拓展服务社会大众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汉代画像石的产生与时代特点

画像石本身属于石刻艺术的一种,自从我国旧石器时代开始,远古人类已经开始在石头和悬崖峭壁上雕刻各种符号和图案,经历代发展,又在甲骨文、竹简、砖石等材质上进行雕刻,发展到汉代,汉代画像石已经自成体系,成为汉代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石刻艺术门类。从形成的时间上看,汉代画像石是自西汉时期开始形成,并于东汉时期较为兴盛,根据考古发现,一般汉代画像石主要出现在汉代的墓葬、祠堂、宫殿、庙宇、崖壁等建筑之上,较为广泛。汉代画像石的主要功能是作为汉代丧葬的一种习俗。

同时,汉代画像石也是一种综合信息特征的体现。比如,汉代画像石(图1)题材丰富,能够多方位地反映汉代社会手工业、农业、商业、文化习俗、书法绘画、建筑装饰等领域的时代特点,同时,体现出汉代社会意识形态、天文地理、文学发展、民族交流等发展成果。

汉代画像石的流行与汉代社会的厚葬之风具有直接的联系。汉代社会统治阶级和王公贵族都崇尚厚葬,对墓葬的规格和要求都非常讲究,墓葬的装饰也较为奢华,寄托着人们对死后生活的美好向往,这种观点从精美的汉代画像石艺术上可见一斑。在大型的石料上雕刻各类图案,一方面体现了汉代能工巧匠高超的雕刻技艺,也体现了汉代书法和绘画艺术的繁荣,对我国书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从汉代画像石出土的地域分布来看,我国汉代画像石出土的地区较为广泛,包括山东、山西、江苏、河南、河北、安徽、陕西、四川等地,画像石文物资源比较丰富。从各地出土的汉代画像石风格来看,各地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均具有一定差异性,雕刻风格和题材等方面都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地域文化色彩。近年来,我国不同省市也相继设立了专门的汉画像石博物馆,比如吕梁汉画像石博物馆、徐州汉画像石博物馆、榆林市汉画像石博物馆、陕西汉画像石博物馆、沂南汉画像石博物馆等,这些场馆成为当地展示汉代画像石艺术的窗口。同时,民间对汉代画像石藏品也十分喜爱,拍卖市场不断升温,包括各类精美的汉代画像石拓片也成为收藏和展览的对象,受到众多收藏人士的青睐。

2 汉代画像石的题材、雕刻技艺和人文价值

汉代画像石体现了汉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犹如汉代的胶片和电影,具有丰富的政治、经济和人文信息。从出土的画像石内容和题材来看,常见的有神话传说、人物描述、动物植物、自然景观、亭台楼阁、风土人情等(图2)。比如江苏徐州出土的力士图画像石上,雕刻了七名大力士,有的持剑执盾,有的徒手搏虎,有的倒拔杨柳,有的蹲身拔树,每个大力士都有着不同的动作和姿态,生动细致传神,让人叹为观止,可以感受到汉代武士的壮硕和威武。再如,常见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北方四神,以及女娲补天、王母娘娘、奇禽异兽等神话人物和动物,这些神话题材的汉代画像石说明墓葬主人信奉道家文化价值和理念,希望死后也能够飞升和成仙,继续享受神仙般的生活。

汉代画像石的雕刻手法精湛细腻,常见的雕刻手法有平雕、浮雕、沉雕等,线条的刻画也十分讲究,体现了粗犷有力、刚柔相济、栩栩如生的艺术风格和效果。汉代画像石艺术在我国石刻艺术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多年来,我国各级文博单位对汉代画像石的研究也持续深入,培养了一批国内研究汉代画像石的专门人才,相继出版了《汉代画像石棺》《中原文化大典文物典之画像石》《中国汉画造型艺术图典》《中国画像石全集》(图3)等专题图集。

汉代画像石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汉代社会的阶级分层和社会秩序。例如,1981年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曾出土了一件汉代出游狩猎饮宴图画像石,长2.5米,高1米,从该画像石的题材来看,主要刻画的是汉代上层社会王公贵族出行的场景,场面十分隆重和奢华,车马出行队伍声势浩大,随行的侍从、侍女也是前拥后簇。在另一幅画像石场景中,则是呈现出轻歌曼舞、宴请贵宾和觥筹交错的场面,体现了汉代贵族统治阶级奢华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现状。

汉代画像石体现了汉代书法和美术的繁荣,汉代不仅是我国石刻艺术发展的繁荣时期,也是我国书法绘画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到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此前的书法和艺术创作主要在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和木片等上面完成,因此在纸张还未普及时,使用天然石材进行书画艺术创作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由此看来,创作载体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紧密相关的。汉代的石刻艺术工匠也成为手工业者的重要专业技术门类,汉代的画像石艺术也造就了大量的石刻能工巧匠,为丰富我国石刻艺术和美术作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汉代以后,画像石逐渐走向衰弱,可以说,画像石是汉代具有典型时代特点的一门艺术,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

3 部分汉代画像石精品的艺术赏析

3.1 汉代纺织画像石藏品

汉代是我国纺织和丝绸文明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汉代开辟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加强了中外各国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这些成果在汉代画像石上都有生动的记载和体现。

以纺织题材的汉代画像石为例,近年来,我国曾先后出土了10多件精美的汉代纺织画像石,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江苏省博物馆都有汉代画像石藏品(图4),以江苏省博物馆的画像石藏品为例,其出自江苏徐州的青山泉汉墓,图案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汉代纺织女工劳作的场景,一名女工坐在纺织机旁,回身从另一女工手中抱过婴儿;第二部分是右侧为纺织机和另一个纺织女工,正在为纺织工传递纺织原料。这幅汉代纺织画像石生动体现了徐州纺织作坊的日常工作情景,体现了汉代劳动人民朴实的风格和高超的手工纺织技艺。后来这幅汉代纺织画像石拓片也被国家邮政部门绘制在《汉画像石》系列邮票中,进行公开发行。

3.2 汉代庖厨宴饮图画像石藏品

中华餐饮文化享誉世界,自原始社会开始,古代人类就开始钻木取火,或者利用偶然机会获取了自然火种,他们发现将原本生冷的食材用火烤制或煮熟后食用,可以使食物更加美味和健康,体现了生产力的进步,也推进了中华餐饮文明的发展繁荣。根据我国的考古发现,我国各地已经出土了数十件与汉代餐饮文化有关的画像石(图5),如山东临沂博物馆收藏的宴饮、乐舞、车骑画像石,四川博物馆收藏的东汉宴饮画像砖,重庆市博物馆收藏的出行、宴乐画像石等,这些画像石中包括对汉代的炊具、餐具形制的刻画,也包含了用餐和宴请的礼仪等,展现了汉代贵族统治阶级的生活情趣和社交礼仪。

笔者以临沂市白庄汉墓出土的庖厨图汉画像石为例,这件画像石对汉代贵族统治阶级的宴请场景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比如画像石中有描绘了汉代厨师在厨房中烹饪菜品和在灶炉上烤肉的姿态,此外,还描绘了宾客就餐的场景,周围有忙碌的服侍人员,生动再现了汉代贵族阶层的生活状况,为汉代餐饮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这充分说明中华餐饮文化源远流长,时至今日的人们喜爱的烧烤等美食,自汉代此烹饪技艺已经成熟和普遍。

4 汉代画像石的数字化应用保护和发展路径分析

汉代画像石是汉代经济社会人文、科技、民俗、宗教、美学等领域的全方位展示,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文化价值。汉代画像石承载着大量丰富的信息和数据,是各级文博单位研究的重要课题。汉代画像石是一种不可再生文物资源,因此对其加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是十分重要的。当今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的形势,为画像石的保护和应用提供了有利契机。在传统条件下,各级文博单位都是通过制作拓片的方法来复制和采集汉代画像石的图案和文字信息,这种传统的拓片采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弊端,会对汉画像石造成一定的物理和化学的影响,导致画像石表面的属性发生变化。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数字化已经应用到我国各个行业和领域,渗透到社会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文物保护和应用也带来了新的变革。以现代信息技术条件,可以为画像石的信息采集和应用提供诸多的路径和方法,在不直接接触文物藏品本体的情况下实现精细化的信息采集,对汉代画像石的细微之处可以完整地进行提取,对缺损的文物本体也可以根据文物自身的属性和图案的对称性,进行有效的信息还原和补充。采集后数字化信息可以储存在服务器中,实现永久存储,这大大提升了文物保护的工作效率。当前,国内各级文博单位普遍开始应用信息化和数字化手段,比如,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画像石的图案进行扫描和数据采集。如媒体报道,淮安市博物馆为更好地做好汉代画像石的文物保护和应用,采用了数字化扫描的措施,对该馆收藏的二十多块画像石进行了专门的数字化采集,实现了对珍贵历史文物的无损耗性的应用保护。又如,江苏徐州博物馆为做活文物保护文章,让馆藏精品文物“活起来”,运用数字化和信息技术对馆藏的汉画像石的文字、图案和影像信息进行采集和整理,引进数字三维云导览系统,通过文物三维数字模型、虚拟展厅、数字化和沉浸式体验等方式,将文物藏品的图案和信息符号融入数字化软件系统中,以数字化博物馆的形式展现出来,实现了对徐州汉画像石的保护与开发,营造出对馆藏文物更加直观、生动和活的展示,取得了显著效果,较好地提升了文物的数字化应用效果和公众参与度。再如,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突破传统的展览方式,开发了北齐线刻画像活化互动展示墙,观众通过移动触摸屏即可了解每块画像石的信息与活化后的效果,丰富了线刻画像的展示内容和形式,为观众提供了更好地了解藏品知识的宣传渠道,实现了画像石的数字化应用保护的目的。

5 结语

汉代画像石是汉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和勤劳智慧的体现,画像石的丰富题材和精湛的工艺全方位地展现了汉代社会经济、人文发展的成果,对研究汉代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实物价值和史料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要让博物馆里的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更多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在当今数字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各级文博单位要抓住发展契机,加强对汉代画像石的保护和研究工作,积极探索对汉代画像石的数字化应用保护和课题研究,努力将宝贵的汉代画像石文化资源转变为数字化信息资源,进一步拓展汉代画像石相关文物知识的宣传和传播,使更多的公众关注和了解汉代画像石艺术,为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营造更好的社会氛围。

猜你喜欢

画像石文物博物馆
文物的栖息之地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沂南北寨——大型画像石汉墓
博物馆
文物的逝去
露天博物馆
文物失窃
沂南汉画像石墓“神人手持何物”考
汉画像石中的“天神”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