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平缸浮雕纹饰鉴析

2022-11-25田路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20期
关键词:八仙方形麒麟

田路阳

[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重庆市万州区博物馆),重庆 404000]

1 太平缸的作用

太平缸即水缸,是古代上至皇宫下至民间庭院常见的生活器具,因“海”字在汉语中有“大的”(器皿或容量等)意思,所以太平缸又称“门海”,意为放置于门前的大型盛水器皿。我国对于缸的使用历史悠久,长年以来,围绕太平缸的使用,也从最初单纯的实用主义逐渐形成了以消防为主,兼备风水、装饰美化、社会教化的功能。

1.1 消防

中国传统古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对火灾的防范显得极为重要,盛满水的水缸是常备的消防设施。太平缸形式各样,在材质的选择上也有较大区别:明清皇宫内摆放的太平缸多以铁或鎏金铜铸成,除显示皇家威仪外,盖因金属材质导热较快,而北方冬季气温较低,为防缸中水冻结成冰,需在缸外套上棉套,缸口盖上缸盖,又在缸下的石座内放置炭火以保温防冻。而在民间,太平缸则以陶、石居多,因其取材方便且造价相对低廉。

1.2 风水

太平缸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藏风聚气,得水为上,这是中国传统风水学说中的核心理念。两晋时期著名文学家、风水学大家郭璞在他的风水学著作《葬书》中说:“风水之法,得水为土,藏风次之。”实际上,并非每个人都能寻得天然藏风聚气之所,所以对于寻常人家而言,以缸储水,进而得“水”,便是最为简便的方式。此外,在中国传统的五行学说中,将自然界中的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作为构成世间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本要素,而这五种元素又彼此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其中金生水,而水克火。铸造太平缸的材质为铜、铁、陶、石等,在五行学说中均归于“金”一类,而太平缸的主要作用便是用于灭火,又与“水克火”的表述相合。

1.3 装饰美化

石质太平缸易于凿刻,明清以后出现大量凿刻有各种精美图饰的石缸,赋予太平缸装饰美化的功能,成为民居庭院的风景点缀。此外,石缸上的纹饰无论在装饰题材还是内容表现上都具有社会教化的作用,其所刻画的内容既有民间对传统祥瑞的具象化表现,也有中国传统三教文化的诠释和推广。在起到美化作用的同时,太平缸本身也成为体现缸主人审美情趣、人生价值取向的重要载体。

2 纹饰类型及题材

2.1 云水纹

云在我国常常与天相关联,在古代云也被赋予许多神奇色彩,古人常将神、仙脚下所踏云朵称为五色祥云,因此能得见祥云者意味着有福有喜,祥云在中国装饰图案中具有独特的构图美。而水在民间向来是财富的象征,民间有“遇水则发,以水为财”的说法。水与云的结合又有阴阳相交的含义,因此云水纹常常同时出现。云水纹是太平缸浮雕纹饰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瑞兽如龙、麒麟等结合使用。

2.2 植物纹

植物类纹饰丰富多样,主要有宝相花、卷草纹、莲花纹、牡丹纹等。

宝相花又称“宝莲花”。所谓“宝相”,原本是佛教徒用以描述佛陀的庄严法相。宝相花的主体最初源于秦汉时期的莲花纹样,随着魏晋南北朝佛教在中国逐渐盛行,在佛教文化中拥有特殊地位的莲花便与莲花纹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以莲花纹为主,周围布置各种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其他花叶的纹饰,显得富丽华贵,故名“宝相花”。在之后历代的演化过程中,宝相花的主体又不止于莲花,造型越来越饱满。

卷草纹也是中国传统图案之一。常常利用兰花、忍冬、荷花、牡丹等花草的形象,处理后形成卷曲圆润的形象。《本草纲目》记载忍冬凌冬不凋,因此忍冬的特性被大量应用于佛教经典中,以此比作人灵魂不灭、轮回永生。

牡丹又称“富贵花”,是富贵和荣华的象征,隋唐时期牡丹花已经风靡全国。隋代的达官贵族就已经开始在自家的庭院之中大量地种植牡丹花,而到了唐代,更是出现了专门培育和种植牡丹花的花师。不仅长安的官员喜欢牡丹,就连皇帝也十分喜爱这种大气的花卉,当时就有不少史料记载了皇帝邀请群臣共同欣赏牡丹。到了宋代之后,种植牡丹花的技术更是有了很大的发展,有利用嫁接和播种的方法来进行牡丹种植的记录。到了明清时期,薰花的技术已经十分普遍。所谓薰花,就是利用火的温度使牡丹更早成熟。因此,牡丹纹饰自隋唐以来经久不衰,是使用相当广泛的吉祥纹饰。

莲花纹是出现较早的植物纹饰之一,随着佛教的兴起,莲花与佛教的密切关联使莲花纹饰开始盛行起来。莲花的特性与佛教的教义相契合,从凡俗到成佛,这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中超凡脱俗、不被污泥所污染的特性相吻合。因此,在佛教中,以莲花命名的东西多不胜数:佛座又称“莲台”、西方极乐世界又为“莲花国”、佛教的寺庙被称为是“莲刹”。

2.3 动物瑞兽纹

这一类纹饰可以大致分为现实中存在的动物和传说中的瑞兽两个类别。前者诸如鱼、马、猴、鹿、仙鹤、喜鹊等,后者则以龙、凤、麒麟、貔貅、青蚨等为代表。传说中的瑞兽因为其自身携带的祥瑞属性而受到人们青睐,现实中的动物形象往往因为谐音而被赋予吉祥的意义。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的审美以内敛、中庸为主,因此人们常常将内心想要表达的含义蕴藏在语言深处,讲究言外之意,重在义生文外。汉字中存在大量同音不同意的字,为“谐音寓意”提供了客观条件。通过谐音这一表现手法,可以将看似毫无关联的两个事物联系起来,从而委婉地表达某种愿景,所谐之音虚实相生,可以达到隐秀蕴藉、内外和谐的表意效果,将“声”与“形”、“声”与“心”巧妙地融为一体。比如,在传统吉祥纹饰中大量使用鱼的形象,因为“鱼”与“余”同音,于是鱼被赋予“年年有余”的寓意,“猴”与侯同音,于是猴子的形象便与马的形象一同组成了“马上封侯”的意思表达。

3 太平缸纹饰鉴析

在重庆市万州区百安医院内,保存有明清至民国初期各类石质太平缸90余口,其中不乏雕饰精美图饰的上佳之作,内容题材涵盖了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吉祥纹饰、戏剧人物、花鸟鱼虫等多个方面。

3.1 明代海水龙纹子母缸

缸体四周分别刻有海水龙纹、麒麟捧莲、鱼跃龙门、海水蝙蝠纹四幅图案,沿口雕刻两只石狮。

海水龙纹(图1)是明清时期非常典型的一种纹饰,大量出现于各种瓷器、服饰、雕刻中,由龙与海水的图案组成。龙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符号,传说龙能呼风唤雨,其也是民间传说中较为常见的司雨神灵。石缸上雕刻海水龙纹,除了龙象征祥瑞以外,也是由于人们希望得到雨神庇佑,以水制火,保护家宅平安,防止火灾。

麒麟捧莲(图2)由两只麒麟和莲花组成。麒麟是中国传统瑞兽之一,传说孔子降生之时家中便有麒麟出现,因此人们认为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发生,麒麟也成了才能杰出、德才兼备的人的代称。清莲与“清廉”同音,莲意味着“一品清廉”,寓意居高位而不贪,公正廉洁,这是旧时老百姓对清官的赞颂之词。同时莲花由于大量出现于佛教传说中,所以莲花本身也就具有了祥瑞的含义。麒麟与莲花一同组成雕刻图案,寓意石缸主人德才兼备、公正廉洁。

鱼跃龙门(图3)是雕刻艺术中较为常见的题材。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图案右侧龙首鱼身的鱼化龙造型,正是表现鱼龙变化的时刻,以此比喻事业成功或地位高升。

青蚨纹(图4),青蚨是传说中的一种飞虫,又称蚨蝉、蒲虻等,干宝在《搜神记》中记载青蚨生子,则母子在分离后又必定会相互找寻。于是有人便将青蚨母子的血各涂在铜钱上,涂母血的钱或涂子血的钱用出后必会飞回,所以有“青蚨还钱”之说,青蚨也成了财富的象征。

3.2 清方形鱼化龙石缸(图5)

石缸为方形,正面雕刻鱼化龙造型,周围雕刻回纹。鱼化龙在外形上表现为龙首鱼身,反映的是鲤鱼跳过龙门之时鱼龙变化的过程,其本身包含了“鱼跃龙门”的含义。元末戏曲作家高明的《琵琶记·南浦嘱别》写道:“但愿鱼化龙,青云得路,桂枝高折步蟾宫。”

3.3 明方形三鱼争月石缸(图6)

石缸为方形,正面雕刻三鱼争月图。所谓“三鱼争月”,在图像的表达上,往往由三鱼同首和月亮组成。三鱼同首图像就其构成形式而言,有两个特征十分明显:其一,三鱼对称、发散排列,整个图像轮廓呈圆形。其二,三鱼“同首连体”。一般来讲,三鱼争月取了“月”与“跃”的谐音,实则为“三鱼争跃”,同时又和“鱼跃龙门”相关联。鱼跃龙门即化龙,从此凡品变神物,古时常以此寓意科举文人考中状元,从此飞黄腾达。石缸正面只有三鱼同首的雕刻而并无月亮,实际上这应该是一种虚实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月亮不在缸面而在缸中,可以想象,每至夜晚,月亮的倒影投射于缸内水面中,三鱼争月的意境便油然而生。

3.4 清半月形八仙过海石缸(图7)

正面雕刻八仙献寿图,正中铭牌刻“道光甲辰年”。八仙是道教神话体系中的八位神仙,民间传说八仙即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有关上洞八仙的传说最早散见于唐、宋的书籍中,到了明代,作家吴元泰对八仙的传说进行整理加工,写成《东游记》一书,上洞八仙才正式选定,而八仙贺寿正是描述八位仙人前往瑶池向王母贺寿的故事。

3.5 清方形人物石缸(图8)

正面上部三幅月镜图由左至右分别为指日可升、状元及第、招财进宝。围绕月镜人物图的是八只蝙蝠,寓意“八方来福”。下部如意纹中雕刻三幅图案与上部三幅内容相呼应,从左至右分别为:麒麟吐书,寓意祥瑞降临,圣贤诞生;灵牛保岁,青牛踏叶而行,稳如泰山,有镇业守福、保岁安泰之意;喜鹊立于梅花枝头,寓意“喜上眉梢”。

3.6 清方形过桥石缸(图9)

石缸为方形,正面分别雕刻海水龙纹、花瓶花卉、喜鹊梅花鹿三组图案。龙腾四海寓意“升腾发达”;花瓶音与“平”同,象征平安,花卉象征富贵,花卉与花瓶的组合寓意“平安富贵”;喜鹊代喜,梅花鹿的鹿与“禄”同音,喜鹊梅花鹿则寓意“福禄双喜”。

3.7 清方形暗八仙云龙纹石缸(图10)

缸体为方形,正面刻有五组图纹,上方雕刻暗八仙纹饰三组,分别为宝剑和如意、树下瑞兽、道情筒和兵书,下方雕刻两组云龙图。背面同样刻有五组图纹,分别是上方三组图纹——老鼠偷葡萄、麒麟金蟾、兰花,下方两组云龙图。两侧分别雕刻回纹、蝙蝠纹、云纹、花卉纹、云纹组合图案。所谓“暗八仙”,是指道教八仙使用的八件法器,也被称为“道家八宝”,分别为宝剑、葫芦、荷花、阴阳玉板、鱼鼓(或道情筒和拂尘)、花篮、横笛、芭蕉扇,因为直接采用神仙所持器物,未出现仙真本身,故称“暗八仙”。老鼠偷葡萄是过去老百姓求子的一种表现方法,因为葡萄成串寓意着多,老鼠在天干中为子,称子鼠,因此老鼠偷葡萄寓意着“多子多福”。

3.8 清方形花鸟纹石缸(图11)

石缸主体为方形,正面雕刻梅花,左右各一只喜鹊站立枝头,两旁还刻有喜鹊飞向枝头以及树下梅花鹿的图案。梅花是幸福吉祥的象征,古人认为“梅具四德,初生为元,开花如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梅花绽开五瓣,象征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有“梅开五福”之说。喜鹊在梅枝上欢悦鸣叫的图案,被称为喜上眉(梅)梢。梅花鹿的“鹿”字与“禄”同音,喜鹊与梅花鹿寓意“福禄双喜”。

猜你喜欢

八仙方形麒麟
麒麟“破冰”
麒麟献瑞
“八仙戏”延续模式的选择
捕捉方形泡泡
我的方形创想
对麒麟
数图形
Research on the Low—Carbon Life of Student
浅谈缙云民间婺剧“八仙戏”
水八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