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伐芦定与普通肝素在经皮冠状动脉内旋磨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2022-11-25陈鹏磊张亚豪刘鑫陈魁
陈鹏磊,张亚豪,刘鑫,陈魁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河南 郑州 45005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有效办法。经皮冠状动脉内旋磨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rotational atherectomy,PTCRA)作为PCI术中重要的技术手段,可有效治疗复杂钙化性冠状动脉病变。但PCI本身可诱发血栓形成,导致术中或术后缺血事件的发生,因此术中需要使用抗凝药物,以尽量降低血栓并发症的发生风险[1]。普通肝素是PCI术中的常规抗凝药,通过抗凝血酶依赖性机制不可逆的阻断凝血酶(因子Ⅱa)和因子Ⅹ的激活来发挥抗凝作用,故其药代动力学具有不可预测性,并有可能诱发血小板减少症[1]。比伐芦定作为一种新的抗凝药,能够与凝血酶可逆性结合直接发挥抗凝作用,抗凝作用具有可预测性,也不会诱发血小板减少症,且半衰期短[2-3],现已逐渐应用于简单的PCI术中抗凝。然而在行PTCRA的PCI术中,比伐芦定应用的相关临床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比伐芦定与普通肝素在PTCRA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513例行PTCRA的PCI患者中,根据术中抗凝方案,将患者分为普通肝素组(329例)和比伐芦定组(184例)。通过倾向性匹配评分1∶1匹配出154例进行研究,普通肝素组与比伐芦定组各77例。匹配参数1∶1最佳匹配,界值为0.05,无替换。按照基线资料进行匹配,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吸烟史、合并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既往卒中、陈旧性心肌梗死、既往PCI或既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心绞痛类型、抗血小板药物、左心室射血分数、内生肌酐清除率。所有病例均符合冠状动脉旋磨术的适应证[4]。排除标准:(1)随访资料不全;(2)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1或有凝血功能障碍疾病;(3)血红蛋白<90 g·L-1;(4)1个月内有活动性内脏出血,或有严重外伤或外科大手术;(5)1周内急性心肌梗死;(6)严重肾功能不全[内生肌酐清除率小于30 mL·(min·1.73 m2)-1];(7)转氨酶高于正常值上限3倍(谷丙转氨酶>120 U·L-1,1 U=16.67 nkat)。
1.2 术前抗血小板药物患者术前至少3 d接受规律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联合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或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联合替格瑞洛(90 mg,每日2次)。若术前3 d未规律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先给予口服负荷剂量(阿司匹林300 mg联合氯吡格雷300 mg或阿司匹林300 mg联合替格瑞洛180 mg),然后按标准剂量口服。
1.3 术中抗凝药物(1)普通肝素组:冠状动脉造影前经动脉鞘管内给予普通肝素(天津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505)3 000 U,PCI术前经动脉鞘管内补充普通肝素至100 U·kg-1,术中每隔1 h追加普通肝素1 000~2 000 U,使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loting time,ACT)保持在300~350 s。(2)比伐芦定组(用法参考BRIGHT研究[5]):术前给予比伐芦定(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0057)负荷剂量0.75 mg·kg-1静脉注射,继以1.75 mg·(kg· h)-1持续泵入至术后4 h;并于负荷剂量5 min后监测ACT,维持ACT在250~350 s,如ACT<250 s,追加比伐芦定0.30 mg·kg-1。两组患者术中若出现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则联合使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165],应用方法为起始3 min 内推注剂量为10 μg· kg-1,继而以0.15μg·(kg·min)-1持续微量泵入24~36 h。
1.4 研究终点相关指标术后30 d内患者发生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s)、出血事件及并发症。MACEs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计划外的靶血管血运重建、卒中。出血事件的定义参考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bleeding academic research consortium,BARC)[6]标准,分为BARC 1型、2型、3型或5型出血。并发症包括冠脉穿孔及心包压塞。出院后的终点数据通过门诊随访或电话随访得到。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所有检验为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基线资料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吸烟史、合并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既往卒中、陈旧心肌梗死、既往PCI或既往CABG、心绞痛类型、抗血小板药物、左心室射血分数、内生肌酐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术中资料两组患者动脉通路、病变冠状动脉数量、术中靶血管、术前靶血管血流分级、植入物类型(药物涂层支架或单纯药物球囊)、支架数量、支架长度、替罗非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均100%成功,术后靶血管血流分级均为3级。
2.3 安全性两组术后发生MACEs、出血、冠脉穿孔、心包压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需接受PTCRA的PCI患者逐年增多。与普通PCI患者相比,这类患者通常年龄更大,合并糖尿病比率更高,病变更弥漫,且手术操作更复杂,更易无复流,术中缺血事件发生的风险更高,术中使用支架的数量较多,术后再缺血的发生率也更高。钙化病变的PCI仍是一个难点,其冠脉穿孔和夹层的发生率更高,伴随着更高的出血风险[4]。因此,安全有效的抗凝对需接受PTCRA治疗的PCI至关重要。理想的抗凝药物应具有快速起效、可预测的剂量依赖性抗凝作用、短半衰期或快速可逆性、宽广的治疗窗口等特点,并可有效减少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1]。
普通肝素是一种间接凝血酶抑制剂,通过抗凝血酶依赖性机制阻断凝血酶(因子Ⅱa)和因子Ⅹ的激活来发挥作用。普通肝素-抗凝血酶复合物不仅使凝血酶失活,还可使因子Ⅹa、Ⅸa、Ⅺa和Ⅻa失活,复杂的药代动力学使得普通肝素的抗凝具有不可预测性。普通肝素局限性还包括其具有高个体间和个体内变异性、低生物利用度、血小板活化以及可诱发血小板减少症。与普通肝素相比,比伐芦定抗凝具有专一性、可逆性、半衰期短的优势[7-8],可直接与凝血酶结合,而不需要辅因子参与,抗凝效果呈剂量相关性。出血风险上,比伐芦定通过静脉输注可立即产生抗凝血效果。比伐芦定在肾功能正常患者中半衰期为25 min,在严重肾功能损害患者中为1 h,通过监测ACT可即时观察抗凝强度并调整用量。现已有研究证实比伐芦定较普通肝素能够降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9-19]。缺血风险上,我国的BRIGHT研究[5]也优化了比伐芦定在PCI中的使用方法,降低了比伐芦定的急性支架血栓形成风险。同时适时联合使用替罗非班,可进一步降低PCI的缺血风险。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的MACE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相关meta分析[20-21]一致。其中比伐芦定组的MACEs事件归因于手术难度大,手术时间偏长,术后发作急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两组均未发生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计划外的血运重建、卒中事件。两组各发生1例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伐芦定组的冠脉穿孔病人是冠脉慢性闭塞病变开通后,行PTCRA致冠脉穿孔,及时送入覆膜支架后未见对比剂外渗,也未导致心包压塞。普通肝素组心包压塞事件,回顾影像后并未见明显对比剂外渗及残留,发现后行心包穿刺引流后好转,考虑是导丝在血管远端损伤所致。两组BARC 1型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口腔牙龈出血或鼻腔出血。两组BARC 2型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与联合使用替罗非班有关,减慢或停用替罗非班后,均可缓解。有研究表明,发生出血事件与使用GPI相关[22]。两组均未发生BARC 3型或5型出血。
综上,比伐芦定在PTCRA中的抗凝是有效且安全的,与普通肝素相比无差异。考虑到药物的经济效益,临床上对需行PTCRA的患者仍建议首先使用普通肝素抗凝,但比伐芦定也为PCI术者在PTCRA中的抗凝选择上提供了新的可能,尤其对于普通肝素不耐受的患者或需实时监测抗凝强度的患者。因本研究病例数较少,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偏差。比伐芦定是否能为接受PTCRA的患者带来获益,仍需更大样本量的研究来证实,后期将继续收集病例并分析,争取为临床提供更多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