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括约肌间瘘道结扎术治疗复发性肛瘘的近期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评估

2022-11-25刘惠敏王君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3期
关键词:肛瘘瘘管括约肌

刘惠敏, 王君

(1武汉科技大学 医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2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肛肠外科,湖北 天门 431700)

肛瘘是肛周感染的慢性阶段,在临床较为常见,常伴有肛周疼痛、肿块、破溃出脓等表现,临床治疗难度大,对患者生活造成较大困扰[1]。临床治疗肛瘘以手术为主,效果确切,但术后复发率较高。复发性肛瘘病灶深、瘘管涉及范围广,局部解剖结构紊乱,再次进行手术治疗时会损伤括约肌,导致术后出现尿失禁,降低患者生活质量[2]。经括约肌间瘘道结扎术(LIFT)通过结扎、切除括约肌间的瘘管,阻碍感染物进入瘘管的入口,避免产生化脓性病灶。由于该术式能够保留括约肌,且操作简单、成功率高,一经应用便迅速普及,具有一定优势,但复发性肛瘘能否取得同等治疗效果尚存在争议。鉴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LIFT治疗复发性肛瘘的近期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55例复发性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9例,女6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0.39±4.27)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病程 (1.61±0.36)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6例,中专及高中19例,大专及以上30例;低位肛瘘19例,高位肛瘘36例。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肛瘘诊治相关诊断标准[3];②年龄18~65岁;③至少接受过一次手术;④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初次手术;②肛门功能异常;③合并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④精神疾病;⑤有免疫抑制和免疫缺陷;⑤无法完成随访。

1.3 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LIFT:术前进行灌肠,使用预防性抗生素,实施椎管内麻醉,协助患者取俯卧折刀位,常规消毒铺巾,进行扩肛,确定瘘道走行,注入双氧水确定内口位置。置入探针,由外口入、内口出,以探针作为标记,于括约肌间沟与探针的交叉处作2~3 cm的弧形切口,逐层切开各层组织进入,在括约肌间沟间隙锐性分离经过此处的部分瘘管,分离期间动作需缓慢轻柔,避免对瘘管壁造成损伤,瘘管尽可能裸化并向两侧分离,为结扎瘘管腾出空间,直角钳挑起瘘管,退出探针,缝扎瘘管,使用3-0可吸收线进行缝扎,紧邻肛门内括约肌侧缝扎,由外口再次注入双氧水确保结扎无误。然后缝扎紧邻肛门外括约肌侧瘘管,剪短两结扎线间的瘘管,再次注入双氧水,观察两侧结扎是否牢靠,确定缝扎完全无破损后,隧道式挖除外括约肌外侧部分瘘管,建立引流,括约肌间隙冲洗、止血,并用可吸收线缝合切口。告知患者家属术后饮食注意事项,以流质饮食为主,控制排便,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创面持续清创换药。

1.4 观察指标①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治愈判断标准:开放的外口、括约肌间切口未出现漏液、漏气情况,均完全愈合。②随访18个月,统计患者的复发率。复发判断标准:术后手术部位出现包块,排除假性愈合,局部伴有红肿热痛、流血、流水、流脓。③分别于术前、术后4周采用Wexner肛门失禁评分量表[4]和排便失禁生活质量评分(FIQL)量表[5]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Wexner评分从固体、气体、液体、生活方式改变、卫生垫等方面评估,每项计0~4分,分值越高则失禁越严重;FIQL评分从抑郁/自我感知、生活方式、窘迫、心理应对/行为等方面评估,每项计0~4分,分值越高则生活质量越低。另外统计感染、肛门肿痛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5例复发性肛瘘患者均完成LIFT,手术时间32~65 min,平均手术时间(43.32±3.46)min;住院时间7~16 d,平均住院时间(9.42±1.05)d;治愈率为61.82%(34/55),复发率为38.18%(21/55),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0.91%(6/55)。术后4周,患者的Wexner评分、FIQL评分分别为(1.31±0.39)分、 (2.12±0.83)分,均低于术前的 (5.79±1.13)分、 (8.69±1.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7.794、30.912,P=0.000、0.000)。

3 讨论

肛瘘是由肛周脓肿形成,脓肿出现破裂后会形成外口,使得脓液外流,脓肿不断缩小形成瘘管,成为感染性管道,肛管处易滋生细菌,渗透至瘘管内,加重患者病情,需及时进行治疗。手术是治疗肛瘘最有效的方法,能够快速缓解疼痛、流脓、瘙痒等症状,但术后复发率较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6]。复发性肛瘘病情更加复杂,临床治疗难度更大,目前治疗复发性肛瘘手术方法多样,但整体效果并不理想。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肛瘘治疗要求已不仅局限于缓解症状,在肛门形态、功能、术后生活质量方面也越来越重视。既往常规手术治疗复发性肛瘘在切除病变的同时会损伤括约肌功能,患者术后恢复并不理想,完整保留括约肌功能已成为临床共识[7]。临床治疗复发性肛瘘应满足控制感染、清除瘘管、保护肛门功能三项基本要求。本研究结果显示,55例复发性肛瘘患者均完成LIFT,平均手术时间为(43.32±3.46)min,平均住院时间为 (9.42±1.05)d;治愈率为61.82%,复发率为38.18%,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0.91%;术后4周,患者Wexner评分、FIQL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表明复发性肛瘘患者采用LIFT治疗安全有效,能够完整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分析其原因为LIFT是基于闭合内口,将感染的肛腺清除,适用于各种肛瘘,且具有创伤小、便于操作、保留括约肌、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8]。肛瘘复发率较高,手术治疗时应考虑到复发后二次手术的开展,LIFT术中操作创面较小,对肛周组织损伤小,术后即使再次复发不会对二次手术造成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较高。

综上所述,LIFT治疗复发性肛瘘效果较好,对肛周组织损伤小,括约肌功能得以保留,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肛瘘瘘管括约肌
高频超声评估女性肛门括约肌完整性的临床研究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便秘?
猪回肠食糜的取样方法
并行导丝法在更换肾造瘘管中的应用:附33例次报道
腔内悬吊联合置管引流治疗瘘管性脓肿
排便的奥秘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外括约肌皮下部离断术治疗肛裂50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