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治疗产后腹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2-11-25陈思敏魏绍斌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60075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都60075
★ 陈思敏 魏绍斌(.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都 60075;.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成都 60075)
产后腹痛是指产妇分娩后以小腹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其中因瘀血引起的,又称儿枕痛。本病往往出现于分娩后1~2 d,多表现为阵发性下腹部疼痛,且多无恶寒、发热等伴随症状。临床上需注意与食积腹痛、炎性肠病腹痛等相鉴别[1]。其基本病因病机当从虚实而辨,大体可概括为血虚、血瘀。产后妇人多有“多虚多瘀”的病机特点,妊娠及分娩耗伤气血,产后血室空虚,经脉失于濡养,则腹中绵绵作痛。产后恶露不下或恶露不尽,瘀血阻滞不通,则见腹中针刺样疼痛或疼痛拒按。《傅青主女科》产后篇可见产后瘀血少腹疼及产后血虚少腹疼之论述。
西医称产后腹痛为产后宫缩痛,认为其多具有自愈性,属产妇在产褥期的生理现象,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但有研究表明,产后宫缩痛会影响产后睡眠质量及产妇情绪,而睡眠质量与情绪的不稳定与产后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2]。且随着目前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渐开放,经产妇越来越多,鉴于宫缩痛与分娩次数有关,经产妇宫缩痛较初产妇更为显著[3],产后宫缩痛的现象也增多。因此当腹痛影响产妇生活质量时,应给予重视。目前西医对产后腹痛的治疗研究较少,药物治疗主要是阿片类镇痛药和非甾体类抗炎药两类。两类药物中存在部分药物安全性未确定,因此在药物选择上临床医师有所顾忌。而尽管研究证实部分药物可安全应用于产后宫缩痛,但产妇仍然会担心药物对哺乳期婴儿有潜在的影响,进而拒绝使用药物。非药物治疗包括经皮神经电刺激、热熨、理疗等[4]。
中医治疗产后腹痛经验丰富,早在《金匮要略》记载治疗产后腹痛条文有4处,方剂有4首。其所治之证,在临床表现及辨证上各有差异,而虚实寒热均备。中医治疗产后腹痛,除予中成药、中药汤剂口服外,外治法治疗产后腹痛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中医外治法具有起效快、疗效佳,简便实惠的优势,易被患者接受,是目前中医治疗产后腹痛极具特色的疗法。现将中医外治治疗产后腹痛的概况综述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1 针刺疗法
1.1 常规针刺法
针刺镇痛历史悠久。中医学指出:“诸痛皆因于气”,针刺主要是通过疏畅经络,通调气血而止痛。现代研究认为,针刺镇痛是神经各部分功能与体液各系统之间互相促进,互相制约而形成的镇痛机制,是一种整体的综合作用[5-6]。常规针刺镇痛对产后腹痛亦效果明显。张彩霞[7]将80例经阴道分娩后出现宫缩痛的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宫缩痛时治疗组施以不同穴位针刺治疗,对照组予以心理护理、按摩下腹部、热敷等。结果显示,治疗组宫缩痛减轻的时间、宫缩痛程度、治疗前后血浆β-EP水平差异、母乳喂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另有研究指出,对阴陵泉、三阴交穴进行针刺,能明显缓解二胎产后宫缩痛[8]。认为针刺三阴交穴可起到行气活血、通经止痛的作用,对阴陵泉进行针刺可起到促进逼尿肌收缩效应,通过利小便及时排空尿液,从而减少对子宫收缩的影响。
1.2 腕踝针
腕踝针是指在腕踝的某一特定部位下选择进针点,利用针循肢体长轴沿真皮下穿刺至一定长度进行防治疾病的方法[9]。腕踝针疗法具有起效快、镇痛作用时间长的特点,镇痛效果明确,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内外科痛症治疗。在治疗产后宫缩痛方面的研究亦不缺报道。沈红等[10]采用腕踝针疗法治疗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宫缩痛,在降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缩短宫缩痛持续时间、减少宫缩痛发作次数及提高血清β-内啡肽水平上取得较好的效果,且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该研究认为其部分镇痛原理可能与调控血清β-内啡肽水平有关。同样,黄望[11]采用腕踝针疗法治疗40例剖宫产产妇产后宫缩痛,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2.5%,明显优于仅采用自控镇痛法的对照组产妇的62.5%(P<0.05)。且经治疗后,在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证明用腕踝针疗法治疗剖宫产后宫缩痛的效果显著,有利于避免因疼痛而导致的应激反应(如烦躁易怒、焦虑抑郁等)的发生。
1.3 揿针疗法
《皇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有“静以久留”之刺法,皮内针刺法又称“埋针”,是久留针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揿针为创新型皮内针,其针型大多为图钉型。揿针疗法通过将针体埋入皮下或皮内,持续而温和地刺激腧穴,从而发挥针刺镇痛和预防疼痛复发的作用[12]。左桂秋等[13]把60例宫缩痛严重有镇痛需求的产妇随机分揿针组(穴位揿针疗法)和对照组(热敷、按摩下腹部等)各30例。穴位揿针疗法:产后2 h内给予中极、合谷、三阴交或中极、关元、三阴交、足三里进行穴位埋针。结果显示,揿针组产妇治疗后24 h、48 h疼痛评分、血清泌乳素分泌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得出,揿针疗法对于缓解产后宫缩痛有良好的效果,能增加泌乳素分泌水平,有助于提高母乳喂养率,且与传统针刺相比较具有明显优势。揿针留针时间长,不受产妇运动影响,相反可以通过运动达到持续的穴位刺激效果,从而更好地发挥对靶器官的调节治疗作用。
1.4 耳针疗法
耳针疗法作为中国针灸学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是通过耳廓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现代研究指出耳穴定位具有特异性,刺激耳穴反应点,可诱发经络感传,实现对经络失衡的纠正,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14]。妊娠分娩耗气耗血,经络气血失于和畅,不通则痛。通过耳针治疗产后腹痛,疏通经络,正是耳针对产后经络失衡纠正的体现。杨瑰艳等[15]对60例剖宫产产妇术后予以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运用平补平泻法对特定耳穴(皮质下、盆腔、神门、交感、内生殖器、脾及胃)进行毫针直刺,两耳隔日交替针刺,时间30 min,3次/d,连续治疗5 d后发现,耳针疗法可有效减少剖宫产初产妇产后宫缩痛发生例数及宫缩痛程度,有利于产后康复。
2 艾灸疗法
灸法具有益气养血、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止痛等疗效,故可缓解以血虚血瘀为主要病因病机的产后宫缩痛。李梃《医学入门》曰:“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现代生活中,艾灸疗法因其自主操作性强、安全、实惠的特点,备受家庭喜爱。艾灸疗法在各类疾病治疗中大多适用,且多具备良好效果。高建英[16]采用温灸盒灸处理产后宫缩痛50例,于产后6 h将放置有点燃的艾条温灸盒置于产妇腹部气海穴区,治疗过程中根据个人需求调整至舒适温度,时间1 h,1次/d,连续艾灸2 d。该研究认为,温灸盒灸法可以讯速有效地缓解产后宫缩痛,同时增加乳汁的分泌,改善患者纳眠质量,促进小便、恶露的排出,且无副作用。钟洁等[17]采用雷火灸治疗产后宫缩痛30例,亦收效良好,且与普通艾灸相比,雷火灸因其药力更强、温度更高、辐射能谱更强、灸疗面积大,具有火力猛、药力峻、作用迅速等优势,防治产后宫缩痛效果更佳。
3 贴敷疗法
3.1 穴位贴敷疗法
在中医经络学说的指导下,穴位贴敷疗法通过穴位刺激激发经气和药物透皮吸收的双重作用来发挥临床疗效。目前,穴位贴敷疗法在多种肺系炎症和各种痛症上广泛应用。刘月辉等[18]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50例产后宫缩痛患者。外敷药物主要以当归、红花、牛膝、丹参、半夏、吴茱萸、白芷为主,加陈醋调制,制作成厚约0.3 cm的药饼,置于无菌敷料贴中,为放松产妇肌肉,先运用掌推法按摩5 min,再将含有中药的无菌敷料贴贴敷于腧穴部位(选气海、关元、中极、神阙穴),时间4~6 h,1次/d,连续治疗3 d。研究显示,中药组产妇疼痛程度及中度疼痛程度比例明显低于仅使用常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的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项艳等[19]同样通过对照观察临床研究发现,运用穴位贴敷治疗产后宫缩痛,比单纯使用镇痛药物治疗总有效率高,且在提高镇痛效果同时,可减少恶露、改善泌乳,有助于产妇的术后恢复。
3.2 敷脐疗法
敷脐疗法是将特定药物置于脐中(神阙穴),再用无菌敷料贴或胶布等覆盖固定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法,又称脐疗。《难经·六十六难》曰:“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认为脐为元气归藏之根,为十二经脉通行之枢纽,五脏六腑之本。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敷脐疗法具有延缓衰老、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微循环等作用。夏琴等[20]将650例单胎自然分娩产后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320例)和治疗组(330例),对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药物处理,治疗组在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联合中药敷脐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产后24 h、48 h、72 h宫缩痛缓解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该研究认为,敷脐疗法能通过透穴和透皮吸收达到治疗产后腹痛的目的,从而更好地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产妇分娩后生活质量。
4 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是将王不留行籽贴置于耳廓腧穴,利用腧穴的反应和刺激点来防治疾病的疗法。其镇痛机制与针刺镇痛机制有相似之处,同样与激活内源性镇痛系统相关。赵艳梅[21]采用历史性回顾法,随机地从资料库中选择800例产后宫缩痛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对比外院800名产妇。将采用了“耳穴压豆”法减轻镇痛的产妇归为观察组,余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达100%。该研究指出,耳穴压豆在降低产后宫缩痛产妇疼痛系数、精神负性指数、产妇VAS评分、减少疼痛持续时间方面效果明显,有利患者产后及早康复。陈肖肖等[22]研究表明耳穴贴压能够有效减轻经产妇产后宫缩痛,总有效率为92%,与前者研究结论契合。
5 中药奄包热熨
中药奄包穴位热熨可扩张局部微血管,改善微循环,通过药效与温度的相互作用发挥行气活血、温经通络止痛功效。梁晓林[23]随机地把64名产后患有宫缩痛的妇女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2名。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手段治疗,实验组产妇实施中药奄包穴位热熨治疗。结果:实验组产妇治疗后的宫缩痛评分与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邓娟妹等[24]研究中药奄包热熨治疗产后宫缩痛的效果。穴位选取气海、中极、关元穴位,选取产后宫缩痛的患者100例,同样设计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小腹疼痛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24 h、72 h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6 穴位埋线及穴位注射
穴位埋线及穴位注射均能通过穴位传导作用,激发相应经络的经气,通调相应脏腑的气血而达到镇痛的效果。李丽萍等[25]采用穴位埋线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妇产后宫缩痛55例,穴取脾俞、膈俞、子宫、足三里、三阴交,并予常规产后护理。结果穴位埋线组在缩短气血亏虚型产妇宫缩痛时间、降低宫缩痛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子宫穴主治下腹疼痛、瘀滞,三阴交穴能激发产妇体内痛觉调制系统,从而提高痛阈,降低痛觉敏感性,抑制痛觉的感受和情绪反应,足三里及脾俞可健脾益气,膈俞补阴血,诸穴配伍起到通调气血、益气生血作用,因此能有效防治气血亏虚型产妇产后腹痛。李贺敏[26]予三阴交、次髎穴注射利多卡因治疗产后宫缩痛,将药液注入腧穴,使药物沿经络直达病所,充分发挥药物循经作用而达到镇痛的疗效。
7 联合治疗
有研究认为,两种外治法联合使用治疗产后宫缩痛效果更佳。谢群和[27]将120例气滞血瘀型产后宫缩痛产妇随机分成治疗组(手指点穴加中药浴足)和对照组(手指点穴)各60例。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达86.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柳爱兰等[28]通过对照观察研究认为,单纯应用穴位贴敷或穴位注射均较常规治疗效果好,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临床效果更佳,产妇疼痛缓解率高达95%。另有研究提出,在中药足浴治疗的基础上对患有产后宫缩痛的患者施以中药奄包穴位热熨治疗,能降低宫缩痛发作频率与减少宫缩痛发作时间,降低疼痛因子前列腺素E2含量,从而可明显减轻产后宫缩痛程度[29]。
8 结语
分析现有文献发现,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临床上形成了多种治疗产后腹痛的中医外治法,并且疗效确切,为一些不便使用口服药物治疗的病人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和思路,如:口服药常常会刺激肠胃,长期服药会产生不良反应,且口服药物在哺乳期对婴儿的潜在影响不确定。而外治法直接作用于局部,可使药物直达病所,或者通过疏通人体经络穴位而整体上调节内分泌,避免了口服给药的毒副作用,而且安全性较高,疗效明显,简便实惠。这也正是中医外治法的临床优势所在。但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目前研究多以临床疗效观察为主,涉及的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探讨相对较少,前瞻性的实验研究及作用机制的探讨甚少。尽管存在少量中医外治法治疗产后腹痛机制的相关研究报道,但大多没有确切的研究根据,不能进一步详细阐明本病的发病机理。另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现代科技进行中药外治剂型和中医外治辅助工具的革新和研发较少,不利于中医外治的推广和普及。为了更好的推广中医外治法治疗产后腹痛,存在的问题应成为日后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