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椹菌核病防控技术的探索与实践
2022-11-25沈文英
□文/沈文英
桑椹是桑科植物的果穗,是桑树的成熟果实,可用鲜食,也可加工成桑椹干、桑椹罐头、桑椹露酒、桑椹果酱等,具有较大的加工利用价值。由于其口感美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保健作用,越来越受欢迎,并逐步发展为水果中的一大新宠。发展桑椹,打破了过去“一蚕一丝”的传统经营方式,有利于提高桑园的整体效益,延长整个蚕桑产业链,推动其多样化发展。随着我国桑椹种植面积越来越大,桑椹菌核病日益严重,对桑椹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必须加强防治。
一、桑椹菌核病
(一)基本症状
桑椹菌核病是桑椹的一种主要病害,俗称桑白果病,是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其病原菌孢子可随风传播,导致桑果果肉呈现乳白色或灰白色。该病对桑树的危害极大,一旦发病很难治愈,给果桑产业带来毁灭性的危害,危害程度可高达90%。
桑椹菌核病属有:肥大型菌核病、萎缩型菌核型、小粒型菌核型。它们的共同点是:桑椹没有了原本的红紫色,没有了光泽,变得奇形怪状,颜色各异,长出了黑色的核子,很好辨认。肥大的菌核病通常是肿大的,花被肿胀,乳白或灰色,破裂后散发恶臭,中间有一硬的黑色菌核。萎缩性菌核病的病果体积明显减小,呈灰色,质地硬,表皮有深棕色的斑点,在病果中有一种不规则的黑鼠粪便样的菌核。小粒菌核病的发病主要是由不同的小果引起的,其果实明显膨胀,凸起,内有一个细小的小球,病果呈灰色,易于掉落,并有余梗。症状一般出现在二月下旬和三月初。
(二)发病规律
该菌属低温型,对环境有较高的要求:芽胞适宜温度为5~10℃,菌丝适宜温度为20℃,菌核适宜温度为15℃,高于50℃几分钟后即死亡。翌年春天,桑树开花时,土壤中的菌核会萌发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这些子囊孢子会随着空气的流动而扩散到桑花上,引起侵染,从而对桑果造成伤害。如果控制不好,对果实质量、产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导致果实歉收[1]。
夏季,菌核会在土壤中浸泡3~4个多月后死去,而在干地土壤中则可以生存2~3年。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该种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是有利的。春季温暖、多雨、土壤潮湿利于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多,病害重。在桑椹开花期间,如果持续3天或3天内持续降雨或温度较低的话,很容易发生桑椹菌核病。在通风透光差、湿度低条件下,花果多、树龄较长的地区,易发生较大的病害[2]。
二、防治策略
(一)综合防治技术
实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采用农艺和化学结合的方法,以达到安全、高效、经济、适用的防治目的,把有害生物限制在一个特定的区域[3]。
(二)农业防治
1.合理种植。要选高海拔、易于灌溉的地区作为桑树种植区。在低洼、通风不好的地区,种植密度要降低,每公顷300棵为好。桑椹林不宜种植向日葵、大豆、草莓等作物,由于很多作物和植物中存在真菌性病菌,会与桑树相互传染,所以要尽可能地避开这些作物。桑椹根系怕积水,通过对桑椹林内外沟道的连通,开好排灌系统,从而降低土壤的含水量和菌核率[4]。
2.及时摘除和清理病果。桑园投入生产后,如果出现病果要立即摘掉,对于落地的病果更要及时清理,并运到远离桑园的地方集中焚毁或深埋,尽量减少土壤中的有效菌核数量,这是有效控制病情发生和扩散的一个重要措施[5]。
3.加强桑园管理,合理修剪和施肥。冬季,适当地修剪枝条,削去幼嫩的树枝;对有病枝及时清理,并将其焚化。在生长期,应适时整修干枯和衰败的枝条,以保证整个桑园的通风和透气。加强施肥,充分施用腐熟基肥,避免施用氮肥,增加磷、钾肥,以促进桑树的抗病性,改善果实品质。在桑树萌动之前,在地上铺上一层薄膜,能阻断传播途径,减少桑果病菌的发病率。
(三)化学防治
1.土壤杀菌。桑椹菌核病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可进行土壤的杀菌处理。在冬季,清除地上的枯枝败叶后,用0.8∶0.8∶100波尔多水或1~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结晶石硫化合剂80~100倍液进行防治。
2.药剂控制。选用有效、低毒的药剂;用于农业无污染的杀虫剂,例如:多菌灵、甲硫菌灵、菌核净、乙烯菌核利、腐霉利等,均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其次,要把握好药物的使用要领,在春季初蕾期要适时喷施以上的药物,对花序、枝、叶进行防治,若不注意早期用药,等幼苗发芽期出现问题,就来不及了。要求在始花期、盛花期和终花期分别喷洒1次。喷洒时要做到充分、均衡、避免遗漏;这些杀虫剂要轮流施用,不要随便增加,以免引起细菌的耐药性;通过在药剂中添加低毒性的广谱农药苦参素等,达到防治虫害的目的。摘果期15~20天内应及时停止使用杀虫剂,以保证其绿色、无毒[6]。
3.防治方案
靓果安100~150倍+大蒜油1000倍+化学药喷雾(如菌核净、戊唑醇),连续喷雾即:连续打2遍,其中一遍配着化学药。若高发条件持续打3遍。
靓果安:含有多种氨基酸的中(草本)药物配方;含多硫的各种高能、中、低含量的营养物质,可以增强植物的酶活,增强植物的抗逆性。促进叶面的光合和生长;果蜡表层,降低日晒,提高品质。它的安全性能很好,可以在植物生长敏感时期、发病条件临近、疾病加重初期进行适当的高浓度施用。在高浓度下可明显改善防病治病、营养复壮作用,持续施用有一定的积累作用。
大蒜油:高仿硫酸酯类,对所有的细菌都能杀死,具有很好的吸收能力(与传统的杀菌剂配合使用,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可以直接杀死大气中的孢子菌,也可以驱赶其他昆虫。蒜油的安全性是1000倍,在幼苗期要谨慎,在1200~500倍的敏感期,施用后期的叶片会掉落。
沃丰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腐殖酸;多糖、微量元素锌、硼等可补充植物养分,促进植物的生长,增强植株的免疫功能,提高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