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全育人”的高职人文素质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2022-11-25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实现“三全育人”。从课程层面来看,如何在高职人文素质类课程中落实、落细“三全育人”理念,是个值得探索的问题。笔者认为,需要识理念、知现状、探方法。首先,明确高职人文素质类课程育人的理论基础;然后,分析目前的育人现状;最后,经过分析思考,开展课程教学实践研究,探索人文素质类课程育人的实践教学方法。
1 高职人文素质类课程育人的理论基础
1.1 国内外研究的理论成果
人文素质教育一直是国外教育界研究实践的热点。从20世纪80年代起,欧美国家就提出“人的教育”模式,大力实施通识教育,使学生能够协调发展在人文、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领域的能力。近年来,国内高职院校重新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其研究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主要研究可以概括为3种取向。其一,将高职人文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相融合。如陈灿军[1]指出,转变教育观念,将人文教育融入职业技能教学,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改进人文教育的教学方法,建立全面的评价机制,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社会实践。其二,重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如柳路行等[2]提出,把思想政治类、人文社科类、公共基础类课程及专业素质教育纳入“一核两翼两足”结合模式,构建一体化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其三,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高职人文教育。如宫秀琪[3]指出,互联网的使用是把“双刃剑”,教师应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并通过增强大学生的自律意识等途径来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上述研究理念各有侧重,也有很好的实践意义,但多集中在院校课程内部的教学实践,对营造协同式的整体育人环境的实践研究尚不多见。
1.2 “三全育人”理念与人文素质类课程的关系
人文素质类课程的最大特点即课程纷繁多样,各有所长。整合课程,拓展育人阵地,打造全方位、立体式、浸润式的育人时空[4]是课程教学研究的重点。“三全育人”理念指明了行动方向。“三全育人”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其核心就是协同各方力量,构建育人共同体。由此可见,“三全育人”为人文素质类课程的进行营造了育人环境,为提升育人效果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人文素质类课程也为“三全育人”理念在高职院校的落地提供了实践平台。
1.2.1 “三全育人”对人文素质类课程的理论指导
“三全育人”理念从理论层面上解决了人文素质类课程为什么教学和怎么教学这两大核心问题。高职院校曾经一味强调教育的应用性和工具性。大学语文等人文素质类课程在21世纪初的前15年相继被取消。2015年以后,情况虽然有所改观,高职院校陆续恢复了一些人文素质类课程,但仍然强调以专业文化为中心。“三全育人”就为什么进行人文素质类课程教学这一问题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为了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尤其在近年来,高职院校的生源多样化,部分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或急功近利、只学“有用”的东西。高职人文素质类课程有必要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引导其思考,纠正其学习行为。
“三全育人”指导下的教学方法更具科学性。全员育人:教师之间乃至师生协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全过程育人:教师需要拓展课堂,拓展到学生的生活空间、网络空间进行线上线下、课前课上课后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创新教育方式,指导教师不仅要考虑怎么教,更要从学生角度考虑怎么学,营造隐性、柔性的育人环境,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惑,进而提升其人文素养。
1.2.2 人文素质类课程是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重要实践平台
首先,人文素质类课程覆盖面广。此类课程包含公共基础课及公共选修课,贯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往往在低年级开设的课程中占比较大。在人文素质类课程中通过实践来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对于尽早培养、巩固学生正面积极的观念及行为习惯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其次,人文素质类课程的性质决定其适合被打造为“三全育人”理念的实践平台。此类课程具备人文性、通识性、工具性和国际性,不仅适合课堂教学,还可以围绕其开展多种校内外社团活动,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学习跨文化思辨能力,并鼓励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学以致用,为学生提供精神动力。这正是“三全育人”理念实践的价值所在。
2 人文素质类课程的育人现状
中国向世界发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众多国家的认同和加入。大量投资项目在沿线国家落地,中国一线技术人才以各种方式参与其中。作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生力军的高职学生,迫切需要提升人文素养,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更好地完成传播中国文化、进行国际交流的责任。然而,目前的人文素质课程教育现状还有可以提升的空间。
2.1 各门课程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程度不一
根据“三全育人”理念,各门课程共同承担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职责,自觉立足于本职岗位,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产生价值引领。目前,由于育人的主体责任模糊,人文素质类各门课程结合课程属性、内容,实施富有特色的具体的德育行为有难度[5],造成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程度不一致。以公共英语课程为例,无论是强调学科知识,还是强调其工具性与应用性,只要采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那就会存在学生不感兴趣、感觉难度大、感觉用不上这三大痛点。为此,英语课需要进行教学改革,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尝试混合式教学:全员育人——联合专业老师改革教学内容,全过程育人——通过网络平台把视频等教学内容延伸至课前、课后,全方位育人——课程教学与课后社团、校内竞赛相结合。这样可初步缓解三大痛点。人文素质类课程中,劳动教育课程的改革更进了一步:营造崇尚劳动的环境,授课任务由各专业的专任教师承担,每个专业的课堂采用自编的活页式教材,将劳动教育细化进专业学习生活中。然而,高等数学等课程因为本身理论性强则难以开展德育教育,加之面对高职学生基础相对薄弱的学情,面授效果更好,所以数学开展混合式教学、落实全过程育人的进程较为滞后。
2.2 体系内各门课程协同育人配合度不高
目前,各高职院校非常重视人文素质类课程。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专门成立了人文素质中心,以统筹安排构建课程育人体系,虽然课程门类较多,且各有侧重,但也初步实现了一体化育人格局。课程内部在进行设计重构,贯彻“三全育人”理念。然而不足依然存在,主要体现在各门课程独立封闭,协同育人配合度不高。如学生学习版画等艺术课程,未能与语文课程中的美学培育相联系,学生共情能力较弱,自我探究的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激发。
2.3 课程未能及时应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
“互联网+”时代学生的学习特点要求高职院校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一种新型生活模式。“00”后学生已经习惯运用以移动设备为代表的多种网络设备进行日常购物、朋友联络等行为。人文课程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由于生源的多元化,社会化生源及注册生源的学生人文素质比较薄弱[6],需要从入校开始就尽快提升育人效果。“三全育人”提出的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方法,契合了学生的这一学情。信息化技术不仅仅是简单的PPT、小视频。多平台协作育人、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应尽快在人文课程落地。
3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职人文素质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基于上述人文素质类课程育人的理念依据和现状分析,探索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育人方法,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面以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为样本,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情况。
3.1 英语课程梳理“爱的教育”育人主线,将课堂教育拓展至学生的网络空间和生活空间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7]明确:“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或限定选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即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与实践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包含职场涉外沟通、多元文化交流、语言思维提升和自主学习完善4个方面。公共英语的课程要求于是有了新的标杆。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被压缩至第一学年。在要求提高和课时减少的双重压力下,构建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有效途径。
3.1.1 梳理设计“爱的教育”育人主线
打造全方位、立体式、浸润式的育人时空是“三全育人”的追求。在教学设计方面,英语教学团队基于学情分析,依据由内而外,由现在到未来的认知顺序,梳理“爱的教育”育人主线。课程引导学生爱自己、爱他人、爱专业、爱学校、爱职业、爱民族、爱国家,带领学生走过一段感知爱、输出爱的旅程。
3.1.2 以项目为载体,将英语课堂教育拓展至学生的网络空间和生活空间
仅仅靠课上一学年的学习落实4个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英语课程应以项目为载体,设计情境。课前,借助网络SPOC课程平台布置学习任务,学生观看视频,初步学习语言文化知识。课上,师生借助平台协作完成能力提升任务,如借助即时人机交互APP完成情境交流任务。课后,学生借助平台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完成拓展任务。同时,师生创设英语角、经典故事汇等社团,可丰富学生生活,提升学生的表达和思辨能力。有特长的学生被推荐进入赛前培训以参加比赛,比赛获得的荣誉激励学生更加重视英语学习。由此形成良性循环,多信息平台协作、课程社团与比赛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初步运转,浸润式育人环境初步显现。
3.2 课程间协同育人,实现项目情境的呼应
在单门课程内部实现混合式教学的基础上,人文素质类课程需要发挥课程群功能,促进课程间的协同育人。目前的协同育人仅仅停留在确定各门课程的育人侧重点,以及单门课要求其他课程老师进入课堂教学上,而项目情境或章节层面还是由各门课自行决定。混合式育人的深入,可以从两门课的项目情境内容呼应开始。以高职院校的两门公共课——语文和英语为例,以地方特色为主题,开发活页教材,“两课”教师共同备课设计,从文化内涵、特色风采、对外推介、国内外风俗比较等多个维度,引导学生感受思辨文化,伴随学生完成沟通项目,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3.3 校际、高职院校与社会机构资源互享、合作育人
校际协作育人主要体现为线上开放人文素质类课程,认可线上课程学分。此举不仅避免了重复建设,更能给学生带来更多优秀的学习资源,拓展他们的思维。专业课程一直有学校与企业等校外机构合作育人的传统,这是人文素养类课程的短板。我校人文素质类课程践行“三全育人”理念,以志愿者服务为桥梁,积极与社会机构合作,把课程落地。教师带领学生去科技馆上课,学生学以致用,通过参加志愿服务,获取课程学分。志愿服务工作受到了社会机构和在校学生的广泛欢迎。
4 结语
近年来,众多人文素质类课程开展了混合式教学。但大部分课程仅是通过信息技术改变了学习的方式,实现了线上和线下课程相结合,展现了形式上的重大突破。而要真正将课程融合起来,则需要设定人文素质类课程教学设计的中心,从中心出发,切实提升学生的素质素养。“三全育人”理念就是课程体系的中心。落实“三全育人”,进行人文素质类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内容设计,能使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并能真正把课程朝活起来的方向推动,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人文素质类课程的教学实践,能形成示范作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推动“三全育人”向专业课程深化的辐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