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研究
2022-11-25郑木英
郑木英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中,包含了对数字的简单认识和运算,图形、生活化度量单位的认识,空间与位置变换等。事实上,这些知识内容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有联系或相应的事物、场景与元素。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从低门槛的生活化元素入手,避免学生对数学产生先入为主的畏难甚至抵触心理。因此,生活情境的运用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生活情境运用的内涵
(一)根据教学目的引入情境
在教学课堂上,生活情境的运用并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需要针对教学目的实现生活情境的引入,即生活情境应当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充分为课堂教学过程服务。由此可见,教师所运用的生活情境并不是课堂中的重点内容,生活情境的运用最终应当回归到知识的认知中。因此,生活情境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来说,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一种知识传输的路径。
(二)运用生动形象的情境内容
生活情境的重点在于“生活”二字。生活意味着生动化和形象化。一方面,教师在进行生活场景的构建时,可以直接借用真实的生活场景,例如,学生的日常生活,亦或者是课堂中的某个教学生成时刻,都能够成为生活情境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教师所构建的生活情境必须包含丰富的元素,如交流互动、图画、音乐,等等。这些元素都是生活情境得以构建的关键。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体验
生活情境在教学课堂中的构建和运用,不仅是为了进行知识传输,更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体验。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上,教师所规划的教学流程往往较为单一,这种单一的教学过程难免会为学生带来枯燥无味的学习体验。因此,生活情境的引用,能够在挖掘学科趣味特质的同时,引导学生以一种更为灵活和自主的方式进行学习,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思路。
(四)深度理解知识内容
在生活情境的运用下,学生能够从多个不同角度对学科知识展开探究和运用,原因在于生活情境中所包含的内容本身就具备一定的丰富度,这些丰富的内容来源构成了学生的学习灵感。在生活情境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深入进行知识内容的理解,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加强生活情境与学科知识的联系,进而激发思维发散与探究现实世界的欲望,最终真正实现在学习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开展学习的理念。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运用生活情境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运用生活情境的可能性
1.小学数学知识的生活化特征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运用可能,就在于小学数学知识本身就具备一定的生活化特质。首先,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难度较低,其与生活情境具备相同的特质,即学习中的低门槛性;其次,在小学数学教材编排中,也存在着大量生活情境的引用。因此,小学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具备高度的相关性,数学知识可以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来,在生活情境中也可以挖掘到与数学学科相关的知识内容。
2.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生活情境更加投入
生活情境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具备一定的吸引力。一方面,学生对于生活情境更为熟悉,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消解知识点所带来的陌生感;另一方面,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梳理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并借助自己对于日常生活的理解,将其运用到数学问题的解决中。此外,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学运用,相当于为学生提供了剖析日常生活、审视日常活动的新视角。这也使得普通的生活情境更加具备吸引力。
3.生活情境的运用难度与小学数学知识相互匹配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生活情境的构建和运用难度都较低,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在数学课堂上展开生活情境的构建和运用。因此,生活情境的引入并不会为小学数学课堂增加额外的教学难度,而是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丰富了数学课堂的内容来源。生活情境的运用与小学数学的知识教学是十分协调的,不论是课堂中的学生主体,还是作为教学主导者、引导者教师自身,都能够充分适应生活情境运用下的数学课堂。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运用生活情境的必要性
1.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深度挖掘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运用,是对于数学课堂进行纵向的深度挖掘。生活情境的运用赋予了数学更为多元的学科价值。在以往的数学教学理念中,数学的学科价值较为单一,其知识价值较为凸显。而在生活情境的运用下,数学学科能够同时具备知识价值、文化价值、生活实践价值乃至道德培养价值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生活情境的运用使数学的学科形象更为立体,学科边界得以延展。
2.丰富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运用生活情境,也为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引入了丰富的教学元素。在生活情境的运用下,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呈现出了信息高度流动的状态。流动的教学课堂意味着教材、课件、辅助性教学资源—学生、教师—生活情境三者之间“信息交互”,高频率的信息交换本身就会产生大量新的信息内容。此外,生活情境的运用也为单一的数学知识构建出了丰富的生活背景。
3.激发学生的数学学科学习兴趣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学运用,不仅能够服务于数学,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兴趣缺失,是当前十分普遍的课堂现象。而生活情境以其所具备的生活特质,拉近了学生与数学学科之间的距离,并由此引导学生展开数学知识的迁移运用,体会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的成就感,进而催生数学实践与理论探索的高阶学习兴趣,抵进核心素养的本质追求。
三、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路径
(一)迁移教学课堂,从生活选取情境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路径包含了两个层次的内容。其一是将数学课堂迁移到真实的生活场景之中;其二则是在原有的教学空间中构建起真实的生活场景。数学课堂的场景迁移,可以划分成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的主动迁移,即由教师进行教学规划,组织一次户外的数学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则是学生的个人迁移,这就要求学生在生活中保持个人对于数学知识的敏锐度,即善于发现生活场景中的数学问题,并利用自身的知识储备解决问题。事实上,教师的教学迁移实施难度较大,无法成为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常态化运用。因此,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生活情境运用贯穿在学生个体的数学学习全过程中,实现学生数学学习中情境应用的常态化。[2]
(二)情境引入课堂,用实物展示情境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构建生活情境,才是最为高效的生活情境引用路径。诚然,将生活情境引入小学数学课堂的方式有许多种。教师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进行情境元素的运用和叠加。运用实物对生活情境进行构建,是最为便捷的教学方法。原因在于教师所采用的实物可以来源于教室场景之中,也可以源于师生的日常生活。这样的情境构建方式具备高度的可获得性。以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简称“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八章《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为例,在这一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教室中的粉笔作为教学道具,通过粉笔模拟出十以内的加减法过程。由此,借助生活实物进行教学场景的构建,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到他们熟悉的情境之中,同时对知识内容进行深入理解。
(三)视觉创造情境,用图画增添趣味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进行生活情境的运用,教师不仅需要关注生活情境中所包含的知识性,同时更需要兼顾场景的趣味性。因此,通过情境构建产生视觉吸引,能够最大限度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图画的方式增添课堂趣味,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知识内容,通过网络进行图片搜集,并在课堂中进行图片的展示;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将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融入到图画的绘制过程中,即实现图画绘制与知识学习的同步化。然而,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对于课堂重点的把握,避免出现本末倒置的教学情况。以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六章《认识图形(一)——有趣的拼搭》为例,在图形拼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图形的绘制过程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始终。例如,教师可以选定任意几种图形,并要求学生之间组成小组,在课堂中演示图形拼接的可能性。
(四)表演创造情境,用互动凸显生活
生活情境的构建,还可以通过互动情境的模拟而实现,在以往的数学教学课堂上,将表演方式作为教学手段并不常见,因为大量的情境表演必然会占据原本就十分紧张的课堂教学时间。因此,在表演情境的运用中,教师可以将情境中的互动过程作为教学运用的重点,通过互动来凸显教学过程。这一情境构建既可以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通过互动情境的搭建,教师还可以挖掘出运用生活情境进行教学的其他价值。例如,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所展示出的临场反应能力、语言构建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这些能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必备技能。通过表演方式进行生活情境的构建,就是通过数学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生活场景的考验。由此,生活情境与数学教学课堂实现了相互渗透和相互融通。
(五)语言作为辅助,贯穿情境全过程
在生活情境的构建和运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必然需要通过一定的语言实现沟通和交流,因此,语言作为情境构建中的辅助要素,应当贯穿于生活情境的全过程。在日常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过程也离不开语言这一要素。而生活情境引入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与传统的课堂有所不同,即教师所采用的语言风格应当更为生活化。生活化的语言建构是小学数学课堂上生活场景构建的基础。教师只要转变沟通方式和交流思维,生活情境的运用基础已然得以形成,教师在进行生活场景构建时,需要把握语言表达和运用的精准度。
(六)音乐叠加渲染,增强学生体验感
相对于语言元素而言,音乐的辅助作用更为凸显,原因在于音乐元素并不是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重点要素。一般而言,音乐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作用表现为调节课堂氛围和代入教学情境。在开启新的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较为激昂的音乐来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为学生的个人思维活动做好“热身”准备。然而,教师应当把握音乐元素的融入程度,不仅要关注其与场景的贴合度,同时还要考量其对于课堂的推动作用。以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二章《时、分、秒》为例,在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与时间相关的场景,如“起床”“上课”等。而这些场景的构建,通常需要音乐来与其进行搭配,教师可以在其中将闹铃声和上课铃声作为情境的背景音乐。
总之,在生活情境的运用和构建下,小学数学课堂充满了趣味性和灵活性。教师能够借助生活情境的运用不断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沉浸感,并在情境运用中实现小学数学的教学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