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核心文化办理想教育创品牌学校
2022-11-25周扬令
周扬令
理想不现实,现实不理想,理想与现实的确有一段距离,而这段不完美的距离正是教育工作者奋斗所在!建设一所让学生喜欢、教师乐业、家长与社会认同并支持的学校,是教育的崇高理想。
一、以人为本,夯实理想教育的基石
教育是塑造人的基业,这里的人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教师、家长乃至与教育关联的社会各界人士,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育内涵的丰富性,因此,笔者认为教育必须特别注重对人的尊重与发展。
(一)以学生为本,构建学生喜欢的校园
首先,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生命。笔者所在校从阳光体育运动到两操质量落实,从晨检、午检到学生体质监测,从建立特异体质档案到关注贫困学生,从安全演练到季节性安全教育,一切都围绕关注学生身心健康,让每个生命都蓬勃生长。
其次,尊重学生,就要着眼于学生未来。育人先育德,首先,要落实好国家课程方案,高质量实施道德法制课程教学,让学校学习与家庭生活、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德育生活化已成为学校对学生进行品行教育的重要途径。其次,结合重大节日,系列化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再次,尊重学生就要鼓励学生自主管理,激发学生自我教育潜力。学校以少先队组织为核心,创新校园广播、监督岗、升旗仪式的运行模式,根据学生发展需要成立环保、健身、艺术、演讲、安全等学生自治团队,营造适合学生自我发展的平台和氛围,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实现自我成长。
第四,尊重学生就要重视培养学生兴趣,为学生成长蓄力。学校以“新教育实验”为切入点,落实晨诵、午读、暮省,引领学生与书为友;落实课前三分钟演讲、英语口语练习、听读;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五,尊重学生,就要搭建学生喜欢的课程平台,让学生找到素养发展入口。学校成立班校两级社团,开展文学社、绘画、快乐英语等十几门丰富多彩的课程,让课程吸引学生。“小丫丫文学社”就是本校的品牌社团、特色课程,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文学社、日照市百佳社团,师生发表文章千余篇,《山东教育》对此先后做过全面报道。校报《群星》获评全国校园媒体评比一等奖。
(二)以教师为本,构筑教师乐业善教的幸福家园
教育质量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质量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而教师是学校管理的首要参与者,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生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管理是科学也是艺术,管理的过程应该是“理”在前“管”在后的。任何一个组织,只有先理清组织构建的人和物之间的关系,才能通过共同的价值观凝聚人心。学校也不例外。
为此,学校组织育人目标、办学理念、学校愿景、教师队伍等涉及管理的大讨论,教师认识到需要重构学校内部的组织结构,在简化管理、放权服务、流程再造中发力,让精细管理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而不是仅靠制度规章的约束,只有这样才能落实民主管理理念,用教育治理为教师营造幸福的家园。
尊重教师,就要树立“人人有才,人尽其才,人人成才,众才成林”用人观,学校在全镇范围举行岗位双向选聘活动,力求人尽其才,让教师尽情发挥自己的潜能。
尊重教师,就要理解、善待、发展教师。教师工作千头万绪,学校管理者要转变思路,给教师降压减负;改革传统的备课、教研、教学管理,让教师有更充足的精力奋进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
尊重教师,就要提升教师理论修养。教育要担好传道受益解惑的基本任务,理应走在时代的前列。在当下依托于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线上线下学习已经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了教育的固有生态,知识、技能的传授已从“前喻”进入“后喻”范式,学校管理者必须引导教师善于学习、与时俱进,摒弃师道尊严,构建新时代师生关系。
(三)以家长为本,打造开放合作办学新格局
朱永新教授强调教育的三个基石:教师、家庭和读书。而家庭教育永远是合作办学的中坚。打造家校共同体,就要广开言路,兼容并蓄,统一思想、统一目标,凝聚共识和力量,营造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和谐氛围。学校扎实落实家委会驻校制度,征求合理化建议,让家长参与学校的阳光分班,走进食堂与学生同餐共评;组织家长参与学校工作满意度测评……聚众人智慧,优化舆论环境,筑牢学校发展的快车道。
培训家长,促进家长进步,建设家校协同新格局。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成龙成凤不能只看分数,需要放眼学生的终身发展与幸福人生。培训好学生人生第一任老师即家长的职责,是做好家长学校工作的重点。近几年,学校努力开辟家校沟通路径,通过校报《群星》《彩虹桥》、告家长书等媒介,开放周、家长会活动,微信群、公众平台等工具,充分与家长沟通,形成办学共识、育人共识。
二、文化导引,塑造名优学校的品牌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之源,是凝聚人心的向心力。笔者所在校有着百年“蒙养学堂”的文化底蕴,已形成“启蒙养正”的办学理念,在文化建设和传承上深入进行了如下的思考与探索。
(一)让环境文化彰显育人者的价值理念
文化既是内蕴的也是外显的,校园环境是物化的文化,美丽、幽雅、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是灵动的诗,徜徉于此的师生会受到心灵的洗礼。学校构建了动静结合的环境文化体系,不同颜色、不同分区、合理布局的楼宇文化;不同功能的专用教室的“学习空间文化”;园林景观突出“美的韵味与秉性”文化,赋予不同的景观石以丰富的教育意义,凸显“石有骨格,格物致知”的教育功能,突出江北第一石材重镇的人文特点,让学生在玩石、赏石、画石、锻造石头的过程中欣赏美、发现美并历练品格正如磐石。
(二)让制度文化体现育人者的价值规范
方圆成于规矩,行为需要约束。建立公平公正的全员业绩考核制度是学校绩效考核操作的重点。在注重工作实绩、工作量考核的同时,在学校评价、同事评价的基础上,充分地将学生、家长、社会的评价纳入其中,多渠道、多角度全面量化考核教师工作业绩;以绩效工资改革为契机,从根本上解决“吃老本”“同工不同酬”的痼疾,营造积极向上、风清气正、和谐共处的工作环境,健全制度,规范行为,赋能教师专业发展。
(三)让学科文化导引育人者的价值方向
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心灵的主阵地,是引导学生走向健康人生最有效的载体。学校深化学科教学,推进了高效课堂常态化,制订了相应的课堂教学变革措施;吸纳“全课程”理论的精髓,努力创设学生喜欢的多元课程,打破课程间的壁垒,实现课程融合,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体验课程的妙趣,涵养课程文化,引领教师创新改革的方向。
(四)让班级文化昭示育人者的价值信念
班级是学校基本的单元,班级文化是学校组织文化的基点和构成。让班级文化“活”起来,就是让学生参与到各项班级活动中来,通过活动育人。
围绕建设“完美教室,理想人生”这个总的班级文化主题,学校确立了“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的班级文化建设思想,开展了“完美教室”“完美走廊”的文化建设活动。每个班级的师生都设计了班级展示牌,内容包括班级名称、班徽、班级全家福、班歌等。
让理想成为现实,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共同的精神梦想,筑梦,向心灵更深处追寻,师生躬身前行,坚定理想,必将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