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刚吃完饭就饿,可能是这几种原因

2022-11-25■柳

人人健康 2022年12期
关键词:饥饿感饥饿胃酸

■柳 白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人类每日需要从食物中摄取所需的热量和营养来维持生存,一旦摄入不足就会产生饥饿感。一般来说,普通的健康成年人只要坚持按时、规律地吃三餐,大多时候是不会有饥饿感出现的。但也有一些人明明没有刻意节食,却总是在刚吃完正餐后不久又感到饥饿。这不一定是“大胃王”,很可能是以下几种原因导致的。

胃酸分泌过多

人们吃进口中的食物首先要经过胃酸消化,然后再进入肠道吸收。如果胃酸分泌过多就会加快消化速度,从而导致饿得快,此时往往还伴随着胃部灼烧的现象。

肠道吸收能力差

我们吃进来的营养99%需要肠道吸收。如果肠道出现异常,营养物质无法很好地被吸收利用,机体得不到满足,也会发出饥饿的信号。

糖尿病

经过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后,食物中的葡萄糖成分会进入血液循环,以血糖的形式为人体供能。糖尿病患者的核心问题是胰岛劳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能将葡萄糖转化为能量来补充自身消耗,从而导致高血糖。当体内的血糖值超过了肾脏能承担的范围时,大量的葡萄糖就会通过尿液快速流失到体外,此时人体实际上处于半饥饿的状态,同时能量缺乏也会造成食欲亢进的出现。

压力大、失眠

人压力大的时候,大脑活动就需要更多的血糖供应,可能就会感觉到非常饿,想吃一些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物。而失眠的时候,人体食欲控制会变得混乱,导致饥饿素分泌增加,产生饥饿感。

甲亢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就是促进新陈代谢和机体氧化还原反应。在代谢亢进的情况下,人体内的能量会被大量燃烧,使患者容易产生饥饿感,进食量明显增加。不过,虽然患者进食量增多,但由于氧化反应增加,机体热量消化增多,患者体重反而会降低,同时大便次数增加。

肝脏疾病

肝脏也是消化系统的一环,其既负责了分泌胆汁、促进食物消化和吸收,同时也起到了转化脂肪、储存能量和糖原的作用。如果患者得了肝病,如脂肪肝,就可能会影响肝脏储存糖分的功能,从而使人体分解糖原的能力下降,出现异常的饥饿感。

低血糖

在低血糖的影响下,人体交感神经的活动会增强,同时释放更多肾上腺素,使患者出现颤抖、出汗、无力眩晕、心慌心悸、饥饿感等症状。

总之,如果在正常饮食的情况下,身体仍然频频出现饥饿感,进食量明显增加,又或者是伴随了其他不适症状,这就可能是疾病到来的表现,及时就医检查很有必要。

猜你喜欢

饥饿感饥饿胃酸
如何让胃酸“老老实实”?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常觉得胃酸烧心,五种食物可以调理
养生恪守“十不过”
回忆饥饿
一张饥饿年代的教师“特供证”
饥饿的磊编
身上有三处减肥宝地
夜间使用电脑会让人发胖
饥饿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