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中国”视域下高校生态德育研究

2022-11-25杨观概

传承 2022年2期
关键词:美丽中国道德文明

□ 洪 梅,杨观概

湘潭大学,湖南 湘潭 41110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并在诸多场合对“美丽中国”宏伟目标的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深刻彰显了“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意义。此外,依据党中央关于“十四五”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部署,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编制了《“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夯实美丽中国建设基础”,要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学科建设”[1]。青年大学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主体力量,应对其开展系统全面的生态德育,培养他们的生态道德意识,提高他们的生态道德素养,使他们勇于肩负时代重任,自觉参与“美丽中国”的生态实践。因此,基于“美丽中国”视域,分析当前高校生态德育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其路径,在促进“美丽中国”建设、推动高校生态德育发展以及提升大学生生态道德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美丽中国”与高校生态德育的内涵

“美丽中国”的提出,为研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全新的视角。高校生态德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美丽中国”的内涵

“美丽中国”内涵丰富,蕴含生态学、政治学、哲学以及美学等多学科原理,需要结合辩证思维加以解读。综合而言,“美丽中国”具有环境之美、发展之美和整体之美的内涵。所谓环境之美,是“美丽中国”最为直接的内涵体现。中国致力于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的就是实现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因此,环境之美是“美丽中国”最直接生动的成果体现,是“美丽中国”外在之美的体现形式。发展之美是“美丽中国”动态内涵的体现,是“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生态与经济的发展之美,也是“生态兴则文明兴”的生态与文明的发展之美,还是“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自然资产”的生态与代际的发展之美。“美丽中国”的实现,不仅需要每个人不懈地努力,还需要大家在动态发展中呵护其宝贵的成果,从而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整体之美是“美丽中国”的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生态保护与生产力发展并不是相对立的,“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活质量,从而助力美丽中国建设。”[3]因而要努力推动“美丽中国”与社会各个方面整体、和谐的发展,实现“美丽中国”的整体之美。

(二)高校生态德育的内涵

我国生态德育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鲁洁认为德育的功能不仅应该具有调解人与人之间道德关系的功能,还要“依靠道德以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4]。季海菊在《高校生态德育论》中指出,生态德育是指教育者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道德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5]。最终促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能够协调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生态人。综上,所谓生态德育,是一种新的德育活动,指教育者应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道德理念,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念,并进一步形成正确的生态觉悟、意识和习惯的教育。而高校生态德育,是高校德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价值取向、理论渊源和内容体系等方面与其他德育活动有着显著区别。具体而言,高校生态德育就是指教育对象以大学生为特定主体,教育者按照社会发展要求将具体生动的生态德育理念转化为大学生内在生态道德品质和素养,并要求大学生付诸生态实践的德育活动。

二、“美丽中国”视域下高校生态德育的必要性

德育为先,立德树人。高校生态德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祖国培育优秀生态人才的重大使命。随着“美丽中国”的提出,高校生态德育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在保障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以及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我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6]因而,“美丽中国”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任何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每个人都应该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参与者、努力建设者和最终受益者。”[7]大学生是朝气蓬勃、富有生机的青年群体,是“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力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力量。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态德育,能够拓展大学生生态基础知识,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情感,锻炼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能力,使他们学会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享受生活,争做新时代生态文明的践行者,从而为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建设事业保驾护航,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愿景的实现。此外,生态德育作为一种全新的德育活动,有其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成果加以支撑。这些理论体系和实践成果是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高校开展生态德育,能够充分运用高校的教学资源和科研平台来从事生态德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从而有利于丰富生态文明理论,为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

(二)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8]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德育首当其冲。高校生态德育是德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生态德育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主要有以下作用:首先,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从来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也需要分阶段逐步实现。通过系统而全面地介绍我国的生态发展历程,能够使大学生认识到生态事业的发展规律,形成正确的“生态发展观”。其次,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养,进而提升当代大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生态德育就其价值取向而言,具有超越性,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督促大学生运用超越性的道德约束力量来科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作出正确判断,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后,有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习性。高校生态德育能够通过生态道德体验教育、生态实践教育等内容,为学生搭建多重的生态实践平台、提供丰富的生态实践活动。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情境下,更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习性。以便学生日后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时,能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我发展的需要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开展生态德育的重要载体,发展高校生态德育的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我完善与发展的过程。首先,高校生态德育有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作为一个新的德育活动,生态德育研究对象、价值取向、内容体系新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血液。其次,高校生态德育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多样化教学模式。生态德育在重视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还期望学生与客观世界建立起深度联系,通过生动活泼的生态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生态道德意识,培养其良好的生态道德习性。最后,高校生态德育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正确的前进方向。高校生态德育的研究对象、价值取向、内容体系等集中体现“美丽中国”建设的具体内涵,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满足大学生对生态道德情感的需要,有利于指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朝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目标的方向前进。

三、当前部分高校生态德育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开始,环境教育不断得到重视,教育部将环境保护的内容编排至教育计划中,生态德育开始有所发展。目前而言,部分高校生态德育在实施过程、教育理念及其内容、优质师资队伍、学生自身生态道德素养和外部力量支持等方面还有尚待优化的地方。

(一)实施过程规范化有待强化

高校生态德育实施过程的规范化是其科学、健康发展的前提,当前,部分高校生态德育实施过程规范化有待进一步强化。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评价模式、校园活动和校园环境建设等方面。在教学方法方面,“灌输法”仍是部分高校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以教师单方面“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生态德育理论为表现形式。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较难凸显,学生对生态德育的兴趣也难以得到充分激发。此外,部分高校生态德育还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现象。在评价模式方面,当前,部分高校开展生态德育主要通过试卷和论文考核的形式进行,这些形式较难使学生将生态德育理论有效内化,生态德育的实际效用也容易被忽视。在校园活动方面,部分高校虽然有开展与生态相关的活动,但这些活动由于缺乏外部力量支持、活动自身效益低和内容枯燥等,活动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在校园环境方面,部分高校追求建筑物的实用性,容易忽视校园建筑物生态德育的作用。此外,部分高校注重学业建设,在校风、校训中也难以看到生态德育的“身影”。

(二)教学理念及其内容仍需完善

我国高校生态德育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部分高校生态德育理念及其内容存在相对滞后的问题。从教学理念方面看,德育的自然性功能提出以前,我国德育的教育目的主要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道德关系问题。受传统德育理念的影响,部分高校在生态德育教学过程中并未贯彻德育的自然性功能。此外,随着“绿色发展”“美丽中国”等理念相继提出,如何有效吸纳这些生态理念到生态德育工作中也是当前部分高校需要解决的难题。从内容方面看,部分高校环境科学专业的大学生培养方案中多有具体明确的生态理论教学和生态实践课程,如环境保护研讨课、环境管理课和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等。但其他非环境类专业的大学生,其生态德育多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开展,而这些内容多分散、占比小,难以形成体系。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课程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有所涉及,但所占篇幅较小,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部分以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阐述也不够翔实。

(三)优质师资队伍相对匮乏

在高校教育体系中,教师起着重要作用,在生态德育中亦是如此。而当前我国部分高校缺乏一支专业的生态德育师资队伍。首先,由于我国高校生态德育起步较晚,尚未形成一门系统的学科,难以为社会培养专门从事生态德育的人才,这是造成优质师资队伍缺失的直接因素。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承担生态德育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可当前部分高校思政课中有关生态德育的内容较少,思政课教师容易忽视这部分的教学工作,久而久之,生态德育的内容就得不到重视。而其他非思政课教师迫于课业压力,更注重专业课的教学工作,因而较少在授课过程中渗透生态德育的内容。最后,部分高校不重视对教师生态德育职业素养的培训和考核。虽然高校生态德育的教学工作有所开展,但部分高校没有针对教师来开展系统的生态德育培训及考核活动。倘若教师自身的生态道德理论知识难以及时更新,生态道德素养也难以达到教学标准,那么胜任生态德育的教学工作就无从谈起。

(四)学生自身生态道德素养有待提升

高校生态德育必须对受教育者的生态道德水平加以考察和把握,这是生态德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国部分高校大学生生态道德素养有待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生态文明知识储备不足。当前大部分大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强、渠道广,具有一定的生态文明知识储备,但部分高校没有设置生态文明知识的考核要求,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难以得到有效巩固,因此难以形成体系。二是生态道德意识有待提高。所谓生态道德意识,就是要求大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运用道德视角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从而树立起科学的生态道德观。但部分大学生对什么是生态德育、为什么要开展生态德育只有模糊的概念,对如何运用道德视角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一知半解。三是生态实践有所欠缺。生态实践教学是生态德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深化生态道德理念并将其外化的过程。当前,部分高校仍存在侧重课堂理论教学,忽视大学生生态实践诉求的情况。因此,即使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可程度很高,其践行程度也会大打折扣。

(五)外部力量支持有待加强

当前部分高校生态德育缺乏外部力量的支持,难以形成全方位教育合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社会面共识较低。当前,相较于一些热门专业及课程,大众对生态德育较为陌生,对其关注度和认可度较低。这就难以凝聚社会共识,在社会面的教学资源形成合力,从而错失利用社会平台深度开展生态德育教学工作的机会。二是互联网媒介推广较少。互联网媒介的出现,进一步增大了高校生态德育的开放性、时效性和交互性。而部分高校没有合理利用互联网媒介,将大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生态德育内容在互联网上传播。三是部分高校生态德育与家庭生态德育联动有待加强。由于家庭成员间的生态道德习性能够相互作用、彼此成就,因此,就培育社会成员的生态道德习性而言,高校生态德育与家庭生态德育有着共通之处。而当前部分高校生态德育主要是以课堂授课为主要形式,这与家庭生态德育有所脱节,没有能很好地利用家庭来促进高校生态德育工作的开展。

四、“美丽中国”视域下高校生态德育的路径

针对部分高校生态德育工作所存在的问题,要坚持用“美丽中国”的理念加以引导,紧密结合“美丽中国”的建设经验,积极探索“美丽中国”视域下高校生态德育的路径。

(一)重视生态德育实施过程,形成规范化教学模式

高校生态德育实施过程需要规范化的教学模式加以支持。首先,创新教育模式,注重结合体验教育、实践教育等方式。高校不应该局限于课堂教学,而是要整合运用多方面的资源,为大学生提供生态道德体验及实践的平台。如组织学生参观自然保护区、体验基层生态保护工作、进行生态环境实地调查活动等。由此真切的感悟“美丽中国”,体悟祖国为建设“美丽中国”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其次,设定合理的考评机制。传统的试卷考核形式固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部分高校在考核大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考核学生实践层面的能力。因此,要科学设定考核标准与方式,如增设生态德育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假期社会生态实践等考核方式以检验教学效果。最后,注重校园活动开展和校园环境建设。高校要积极开展“美丽中国”主题校园活动并调动大学生参与进来,在活动中不断渗透生态德育理念,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学习“美丽中国”和生态德育理念。如播放“美丽中国”主题的纪录片、发起“美丽中国”爱心捐赠活动、开展“美丽中国”废物利用创新比赛等。高校还应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绿色安定、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促进学生良好心境的培养。因此,高校应该科学、合理、有序地规划校园环境,使校园环境融入德育理念。如在校园建筑方面,可以设计体现生态道德情感的雕塑作品、艺术装置或文化墙等,还可以在草坪、食堂等场所使用体现环保理念的标语等。在校风、校训方面,高校应进一步改善校园的人文环境,通过营造学习生态知识、争做“生态榜样人”的氛围,使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自觉纠正自身不良的生态行为。

(二)完善生态德育课程体系,更新教学理念及其内容

在教学理念方面,要尝试打破传统德育的惯性思维,将道德应用于人与自然领域。这里的“打破”并非摒弃和划分界限的意思,而是对优秀传统德育理念的继承和发展。进行生态德育工作要时刻秉持这一理念,让大学生意识到道德不仅可以审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领域,还可以规范、约束人与自然的领域。高校生态德育还应秉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积极呼应时代发展要求,主动捕捉社会热点生态问题,将建设“美丽中国”与生态德育理念紧密结合。此外,高校生态德育还应注重长效机制,将生态德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统筹推进大中小德育一体化。衔接好各年龄层的生态德育工作,让受教育者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需要终身为之奋斗的事业。在教学内容方面,高校应致力于生态德育教学体系的建设,教学内容要紧密围绕“美丽中国”理念展开,努力促进生态德育理论课、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三者有机结合。首先,高校应开设生态德育理论课,编写专门的生态德育教材,系统介绍生态德育理论体系;其次,扩充现有思政课程教学大纲,将生态德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中,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中增添生态道德观、生态法治观等内容,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增设论述“美丽中国”相关内容的章节;最后,在专业课教学中贯彻“课程思政”理念。各专业课教师在开展专业课教学时,应适当地融入生态德育内容,主动介绍“美丽中国”理念,以此推动高校生态德育全面开展。

(三)培育生态德育师资力量,打造生态教学主力军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9]首先,对在职教师进行生态德育“再教育”。由于生态德育工作的开展涉及生态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等学科,对从事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因此,高校可以直接对在职思政教师进行统一的生态德育理论知识“再教育”,填补高校生态德育师资缺口。而对于部分环境科学专业出身的人才,则可以适当放宽招聘条件,通过生态德育理论知识岗前培训和考核等“再教育”形式,将其培养成生态德育的专职教师。其次,高校应增设生态德育课程,培养生态德育专职教师。当前从事生态德育的高校教师大多数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但现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并未开设系统的生态德育课程。因此,高校可以通过调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目标,积极吸纳“美丽中国”的时代内涵和德育理念,有计划地培养生态德育人才。最后,高校要设置合理的生态德育考评考核机制。高校应该主动开展生态德育培训活动,制订完善的考评考核机制。通过合理的考评考核,督促教师提升自身生态德育理论水平,推动生态德育理论研究,进一步壮大高校生态德育师资队伍,打造高校生态教学主力军。

(四)注重学生生态自我教育,提升整体生态道德水平

大学生应时刻自省并自觉学习生态德育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素养,争做合格的“美丽中国”建设者。首先,学会自我反省。实现“美丽中国”是全体人民共同的心愿,而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重任。他们要对自身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有清晰认知。大学生应学会自我反省,反思自己的生态道德理念、生态行为是否达到社会所要求的水平,并学会通过自省找到自身的优缺点,不断完善自我。其次,加强自我教育。大学生要积极响应国家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在接受学校、社会开展的生态德育之余,还应该根据自身的需要加强自我教育。如主动阅读生态德育相关书籍、积极向老师请教生态问题、认真学习同辈之间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密切关注国家建设“美丽中国”的相关动态等,以此拓展生态道德知识,坚定建设“美丽中国”的理想和信念。最后,积极参与实践。“美丽中国”不是空想的理念,不是停留纸面的构想,而是需要广大青年学子深入实践、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才能实现的宏伟目标。只有通过实践,大学生才能够更了解当前自身的生态道德水平,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积极改进。也只有通过实践,大学生才能够将所学习领悟到的生态德育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投身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事业中,促成“美丽中国”的实现。

(五)加强外部建设力量联动,全方位促进教学发展

高校生态德育的建设与发展不是一个孤立的闭环,而是理应与社会、家庭相互协作、联动的有机整体。因此,要加强外部力量的建设,全方位推进高校生态德育工作。首先,凝聚社会共识。国家的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社会导向作用,能够凝聚社会共识。如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又进一步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将“美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必须充分发挥这种导向作用,使社会高度重视高校的生态德育工作,从而凝聚社会共识,促进高校生态德育的发展。其次,重视互联网媒介的作用。得益于互联网媒介信息传递快、储存量大、交互方式多元等特点,高校生态德育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如合理利用慕课、学习通等线上教学平台或通过线上直播、线上微格课视频等形式进行授课,让学生随时随地联网即学;创设与生态德育相关微信公众号、微博客户端,并完善留言功能以获取有效反馈,提升教学交互性;以“美丽中国”为主题,将生态德育与“互联网+”模式相结合,增加创新性生态实践教学。最后,重视家庭教育作用。家庭教育是人生的首要教育环节,在所有教育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高校生态德育应与家庭生态德育搭建“桥梁”,充分发挥家庭生态德育的作用,巩固高校生态德育的教育效果。如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生态道德观念,在实际生活中主张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观念,倡导绿色生活、低碳生活等。

猜你喜欢

美丽中国道德文明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对不文明说“不”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