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禄劝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问题和对策

2022-11-25柴启洪李绍银喻仙萍

花卉 2022年18期
关键词:生物防治检疫林业

柴启洪,李绍银,喻仙萍

(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云南 禄劝 651500)

0 引言

林业有害生物是森林生态系统中一种频发性生物灾害,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不仅具有火灾的危害性和毁灭性,还具有生物灾害的复杂性和治理长期性、艰巨性和紧迫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大局。关乎生态林业“双增”目标的实现,关乎“生态绿县、生态环境美县、产业富县”建设。特别是经济林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关系群众发展林业生产的积极性,可以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然而,从近年来云南省禄劝发生的有害生物情况看,大有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因此,切实加强全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坚决打赢禄劝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这场硝烟的战争,势在必行。

1 禄劝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现状

1.1 发生现状

从2011—2018 年禄劝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看,全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在有逐年上升趋势,全县共发现有害生物63 种,其中本土的有60 种,外来的有3种。其中国家检疫性有害生物1 种,即锈色红棕象甲;云南省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两种,萧氏松劲象、板栗疫病。2018 年,禄劝县发生面积2.15 万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 多万元[1]。

1.2 发生特点

禄劝县每年因病虫害造成的林木和经济林果直接经济损失约2 亿元,对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较严重的松毛虫、天牛类,蚧壳虫等至今未得到很好的控制、有的在局部地区年年发生,甚至造成严重损失。主要表现为以下5 个特点。

1.2.1 森林病虫害发生的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

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病虫害加剧。例如则黑万亩林的木蠹象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连片都是纯林,一旦感染,整片都会感染到。

1.2.2 气候原因

近年来干旱频发,冬季变暖,害虫越冬死亡率低,发生面积又有所上升,在当前的资金,人力、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防治难度加大了。

1.2.3 成灾病虫害增多,危害损失严重

大华股份运用领先的AI技术,对算法做了一系列的改进和优化,最终实现实时透雾。AI算法透雾能力强,还原度好,考虑到帧与帧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对AI算法的改进控制,实现平滑过渡,规避了成像时画面闪烁的情况。

目前,全县发生严重成灾的病虫害已由20 世纪80年代的几种增加到十几种,其中有些是由外地陆续传入的,有的是禄劝县从未发现过的。

1.2.4 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日渐繁荣,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传入一些危险性病虫害,如红火蚁、松材线虫病、红棕象甲等;特别是松材线虫病,一旦传入会给松林带来毁灭性灾害。

1.2.5 顽固难治,暴发现象常发生

过去危害比较严重的松毛虫,木蠹象、桤木叶甲、斜纹夜蛾、蚧壳虫等表现相当顽固,且大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有的几乎年年局部暴发的危险,如监测跟不上,病虫害初发期间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到发现时已是危害严重的局面,造成防治相当被动。

1.3 防控现状

面以禄劝有害生物发生逐年上升这一严峻形势,禄劝人民政府办公室出台了《关于印发禄劝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并成立重大有害生物防控指挥部,从更高的层面、更广阔的视角,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提出了新有标准和要求[2]。

1.3.1 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三大体系建设得到加快推进

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多方争取资金,购置监测、检疫、防治仪器和器械,加快推进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三大体系建设,使全县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防治及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初步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监测网络,有害生物监测、调查、普查制度化、信息发布规范化、监测预警体系基本建立。切实加强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和跟踪复检工作,检疫登记、检疫要求书、网络签发检疫证书制度得到全面执行,检疫执法工作实现常态化,检疫御灾体系基本建立。县上制定了有害生物灾害高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性灾害的能力明显提升,防治减灾体系得到加强。

1.3.2 监测预报工作得到落实

禄劝县及时下达应实施监测面积,将主要有害生物监测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落实到人,确保主测对象全覆盖。对松材线虫病每月开展一次监测,春季和秋季各普查一次;对两个市级监测点,进行常态化监测。全县组织开展了第三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检疫性有害生物普查,每年开展1 次冬春有害生物调查,开展7 次专题调查。全县发布了发生趋势预报10 份,短期生产性预报或虫情动态5 份,全县监测面积332 万亩,占应监面积332 亩的100%。

1.3.3 主要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扎实有效

2016 至2018 年禄劝县筹措防治经费450 万元,购买农药150t,累计防治林业有害生物120 万亩。同时,全力做好外来危险性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及时拔除了零星发生的国家检疫性有害生物锈色棕榈象。通过封锁、喷粉、喷液、包扎、挂药包、树干注射等措施对多种危险性有害生物进行防治,取得明显效果,阻止了疫情扩散。纵坑切梢小蠹、华山松木蠹象、松毛虫通过综合防治,发生面积基本稳定,特别是松毛虫的生物防治,基本实现了有虫不成灾的目的。其他虫害、病害采用生物化学、人工防治后,严重危害的局面得到遏制。经济林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措施得到推广,有效保护了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2 禄劝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禄劝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3 个方面。

2.1 防控经费投入明显不足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经费没有纳入县财政预算。2014 年免检疫费后,检疫工作经费没有得不到保障,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普查经费没有得到落实;外来危险性有害生物应急防控经费得不到保障[3]。

2.2 防控队伍建设严重滞后

森防队伍人员少,在编不在岗的现象普遍,技术力量明显不足,4 人的编制3 人岗,1 人是兼职,甚至派不出2 人去开展检疫执法。加之岗位变动频繁,致使工作脱节。森防人员有毒有害岗位津贴没有落实。

2.3 检疫执法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技法力量薄弱,缺乏交通工具,导致检疫技法工作弱化,特别是由于建设工地多面广,城市绿化苗木调运中不主动报检、逃避检疫的现象时有发生,木质包装未能得到有效监管、随意丢弃的现象较为突出。

3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对策

随着禄劝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产业的发展,林种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加之由于受环境和气候变化,大面积纯林的增加以及物流的快速发展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局部地区发生的林业有害生物突破原来的分布区域,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入侵和人为扩散呈蔓延趋势;一些林业有害由偶发性成灾变成频发现成灾;一些次要性物种类上升为主要种类。预计今后几年内,禄劝林业有害生物工程发生面积将在10 万亩以上,防控工作面临着本地和外来有害生物的双重挑战。

从本土有害生物来看,纵坑切梢小蠹,华山松木蠹,天牛等发生面积近10 万亩,造成大量云南松、华山松死亡,白粉病、木蠹蛾、金龟子、天牛、板栗疫病等经济林有害生物超过30 万亩,发生面积逐年攀升,造成的损失呈进一步扩大态势[4]。灯蛾、桤木叶甲、松毛、夜蛾、松疱锈病在局部地区危害严重,对生态建设造成较大影响。从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来看,紫茎泽兰、飞机草等有害生物入侵后,疯狂扩张,形成优势种群,压迫和排斥本地物种的生存,破坏了物种多样性,导致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结构发生了改变;因此,不难看出,禄劝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任务十分艰巨。

因此有必要站在讲政治、维护生态安全和推进精准扶贫的高度认识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紧迫性,切实增强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时不我待、踏石留印的作风,切实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

3.1 加大宣传,提高防控意识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事关森林安全、生态安全。要采取“上下联动、多管齐下”的办法,充分利用各类载体、各种途径,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宣传,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意识,拓展防控工作力度和广度。

(1)要通过汇报、会议、报告、简报等渠道和方式,向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突出宣传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通过在主要交通干道、重要地段及路口制作宣传牌、标语等形势向社会突出宣传防控工作,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使之逐步步入依法防治的轨道。

(3)是要通过各级林业系统门户网站、微信群以及各类报刊、杂志等媒体突出宣传交流各地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控减灾及保障服务体系中好经验、好做法,以及联防联治各检疫执法中的典型案例,使林业有害生物新理念、新技术、新举措得到不断推广和应用。

3.2 配强队伍,凝聚防控合力

各级人民政府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生态安全的大局观,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森防工作,切实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机构和队伍建设,落实编制、稳定队伍建设。要通过强化队伍学习、培训,努力建设一到政治思想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作风务实、敬业爱岗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与林业“三防”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督导、同检查、同考核。同时,要切实抓好各相关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工作。锈色红棕象甲,萧氏松劲象等外来危险性有害生物的防控工作,仅仅靠林业部门单兵作战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在逐级保障财力、物力的前提下,坚持“政府组织、部门协调,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的工作原则,不断凝聚防控工作合力,统筹推进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同时,通过强化执法力量建设,解决好执法力量薄弱、缺乏交通工具,导致检疫执法工作弱化的问题。

3.3 明晰责任,各司其职

各级人民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要以“林业双增目标”责任书、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责任书,2016年至2020 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责任书为抓手,明晰防汉责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参与,联防联治机制。对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统一防治。同时,要落实“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把防治主体责任落实到林业经营者,确保工作落实。

3.4 狠抓防控措施落实,遏制蔓延势头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是减灾御灾的重要手段和前提,只有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及时防治,才能节省财力、物力的投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才能把灾害消灭在萌芽状态,实现“防早、防小”的目标。通过加强产地检疫、规范调运检疫,切实抓好疫情源头管理,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人为传播。要坚持产地检疫制度,严格按照产地检疫技术规程认真开展产地检疫工作,坚持凭产地检疫证书换发调运检疫合格证书制度,严禁带病疫苗流通;坚持现场检疫制度,对棕榈科、按树和松科植物苗木调运实行现场检疫;坚持复检制度,对外调入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调入进行跟踪复检。同时、坚持检疫联合执法制度。森防部门要联合森林公安、林政、种苗、城市绿化主管部门开展检疫执法专项行动,有针对性地重点整治城市绿化苗木违法调运行为。

要结合实际,制定可操作性强的防治方案,综合应用生物、化学、物理、人工、营林、推广抗病虫品种等措施,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效果,具体如下:①突出重点,狠抓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预防工作,力争不发生松材线虫病疫情。②全力做好外来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力争疫情不扩散。③抓好蛀干害虫防治,控制其扩散蔓延。④做好松毛虫、灯蛾、叶甲等食叶害虫生物防治比重。⑤高度重视经济林有害生物的防治。核桃、板栗、花椒等是禄劝培育的林业产业,也是林农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是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切实指导林农开展经济有害生物的无公害防治工作,减少林农经济损失。

3.5 加大投入,保障工作开展

各级政府要将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监测预报、植物检疫、疫情除治和防治基础建设等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切实抓好防治基础能力建设。积极引导林木所有者和经营者投资投劳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保障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切实、有效地开展。

4 结语

遏制林业有害生物扩散蔓延,关键是解决人、财、物的问题。为认真思考贯彻落实禄劝政府关于加强有害生物防治方案,每年拔一定的经费用于防控工作,同时落实编制,解决森防工作人员有毒有害岗位津贴等政策。

经过多年的防治实践,禄劝发生的主要有害生物均有成熟的防控技术。加之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只发上下一心。共同努力,进一下落实好经费、人员以及监测、检疫、防治等措施,扎实工作,一定能打赢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这扬没有硝烟的战争。

猜你喜欢

生物防治检疫林业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探究影响生猪屠宰检疫的因素与对策
land produces
首届国际生物防治大会在北京举行
论动物检疫常见问题及改进对策
Evaluation of a point of care ultrasound curriculum for Indonesian physicians taught by first-year medical students
园艺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分析与阐述
动物检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洋县林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