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树种的选择及提高造林质量的方法
2022-11-25张艳阳
张艳阳
(临县林业和草原发展中心,山西 临县 033200)
0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林业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对于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众所周知,自然环境是我们人类生长和发展的基础,要做好造林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整个造林工程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相关林业工作者必须有不断创新造林的方法和技术,营造更加和谐环保的生态空间,根据生物群落食物链的情况合理确定树种。同时,要结合林业运行的特点、水资源、大气污染环境等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调整,以提升造林的质量。
1 林业生态工程概述
推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根本目的是不断优化我们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在当前发展背景下,我国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必须要做到经济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同步推进,通过建设林业生态工程的方式,可以缓解自然环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促进水土保持工作,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林能够优化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利用当前废弃的荒地,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此同时,对于偏远山区来说,一些土地不适合耕种,通常会出现闲置情况,而通过建设林业生态工程的方式,能够将土地转化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以此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做好生态林建设工作,既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同时还可以促进民生发展,对于构建绿色家园来说具有关键的作用。通过分析当前建设现状来看,我国生态林工程在各地有了很好的发展,尤其是对于地理环境复杂、气候相对干燥的地区来说,做好林业生态工程落实工作,能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推动当地的可持续发展[1]。
2 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树种选择方法
2.1 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树种
在推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不同的植物生长习性不同,需要特殊的自然环境才能生长。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长特性,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有些植物喜寒、耐寒,而有些植物只能适合在炎热地区生长。在选择树种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当地自然环境进行分析。所以相关部门管理者,必须要做好树种选择工作,工作人员应当了解林区的地质、土壤、地形以及水文等各个方面不同的情况,结合树种的生长习性进行全面地分析,以此来根据区域地理环境选择合适的树种,能够为林区内的树木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要做好生态工程建设区域环境变化情况方面的了解,这样一来,在树种选择的过程中能够结合气候、环境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此来选择合适的树种开展造林工作,提升造林工程的质量[2]。
2.2 考虑水土保持,科学选择树种
选择树种这一工作有很强的技术性,需要充分考虑各种不同的因素。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必须考虑水土保持方面的因素,能够科学合理的选择树种。树种选择首先要针对工程建设区域内部水土保持情况,进行全面地分析和了解,结合具体情况充分发挥出树种在保持水土中的作用,以此来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提升造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比如在选择树种的过程中,针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重点内容是能够保持水土,确保生态环境不再遭到破坏。所以选择树种时,可以选择耐寒性相对较强、根系发达的树种。比如胡杨树、华山松这类树种,根系发达,耐寒性高,可以优先选择。这样一来,既能够确保树种在干旱地区正常的生长,更好地保护水土,预防水土流失,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来说具有重要作用[3]。
对北方地区来说,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可以选择一些枝繁叶茂的树木种类,因为我国部分北方地区的土壤相对贫瘠,选择枝繁叶茂的树种,在落叶季节树木的叶子能够覆盖到周围的土壤中,长时间的堆积以后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对于改善土壤结构保护水土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西北地区来说,由于光照时间相对较长,昼夜温差很大,西北地区多为山区,所以在选择树种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槐树、白杨树、松树等,这些树种相对耐寒,可以提升树木的存活率和造林的质量。在选择树种的过程中,可以与乔木、灌木这些树木的种类进行合理的搭配种植,能够充分的稳固水土,恢复地表植被。
2.3 平衡经济与生态效益,合理选择树种
在整个农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造林工程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合理的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并且通过林业建设有效地提升居民的经济收入和水平,充分地发挥出林业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所以在造林的过程中,选择树木种类的时候,相关部门必须要认识到林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科学选择树种,推动两者之间的平衡发展。
因此,在整项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要对造林区域的特点以及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考虑,同时还要结合当地农民所给的建议,结合过去种植发展历史,以此来对树木的种类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对生态林以及经济林的种植比例,这样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出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不断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还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实现两者之间的双赢。
3 提升造林质量的有效措施
3.1 科学制定生态造林工程建设方案
在整个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林业部门必须要发挥好带头的作用,根据造林地区的具体生态环境情况进行分析,结合造林当地自然地理条件、人文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合理设置建设方案以及规划,以此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在整个林业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必须要做好生态造林的管理力度,对于选择的树种进行科学严格的检查工作,避免树种中携带病虫害情况的发生,否则将会导致整个林业工程质量受到严重的损害。做好科学检查工作,在检查中如果发现树种存在问题,必须要采取科学的方式进行处理,避免害虫危害其他的树种。
在开展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之前,要针对造林地区的地理环境进行科学的勘测,全面了解土壤结构、水土保持情况等因素,以此为造林地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工作,可以达到造林的标准,保证造林工作顺利的实施。对于生态造林工作来说,造林的质量与树种的选择、区域规划等各因素都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必须要选择合适树种,不断提升树种的存活率,确保造林工程的质量。
3.2 严格落实造林整地、清林工作
3.2.1 造林整地工作活动
在整个林业生态道林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整地工作活动,充分重视这一工作环节,采用科学的方法提升整地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以此来对造林地区的地质条件进行合理的改善,这对树木的正常生长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造林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对林地坡度进行合理的改造,防止出现水土流失情况。在整地工作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保证地块的平整,减少大块碎石、硬结土块的存在,这样一来能够为树木的生长提供更好的土壤环境。除此之外,在整地工作的过程中,还应当将造林区域原有的植被和树木保留下来,这样一来,有利于保证造林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可以为种植的树种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提升树种的成活率。
3.2.2 清林工作活动
清林工作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改善造林地区的土壤,能够更好地保证所种植的树种幼苗能够健康的生长,提升成活率。所以在清理活动开展中,必须要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清林方法。林地清理中需要对造林区域以及周围生长的灌木、杂草以及采伐残余枝丫、树梢等进行完全清除干净。做好林地清除工作,为后期苗木增长奠定良好的基础,避免后期苗木生长过程中被其他植被争夺水分。当前所采用的清林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带状清林、全面清林。带状清林主要是针对造林地区地面上的杂物进行处理,节省造林工程的建设成本,在造林地面上选择合适的区域,将土地的杂物放在这一区域中,使得杂物保留在与造林带之间保持合适的距离,避免对树木的生长带来影响。全面清林主要指的是对于造林地区所有的杂物进行全部的清除,对到林地区的灌木以及杂草,在每年晚秋时期展开清除工作。清除时通常采用火烧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火烧的过程中,要专门人员进行监督,避免出现火势蔓延的情况。
3.3 重视水肥管理技术
在造林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水肥管理工作,不断提升水肥管理技术,这样一来可以为树木营造更加良好的生存环境,提供充足的养分,不断提升造林质量。所以在选择肥料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的选择含N、Ca、K、Fe 等这类元素的肥料,这样一来可以为植物的根、茎、叶提供足够的养分。针对水源管理工作,应当根据树种的特点进行充分的分析,选择合理的灌溉方式,结合树种对于水分光照的需求进行综合的分析,对于用水量需求较大的植物来说,需要定期浇水,以此来保证植物生长,拥有足够的水分,在开展灌溉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使用喷灌或者是滴灌的方式,这样一来,可以更好地节约水源,同时还能提升灌溉的效率以此来让植物的根部更好的吸收,提升施肥的效率。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清楚地认识到树木的年龄,杂草等方面都会影响到整体的生存质量。所以等到林木浇灌工作结束以后,要对枝干进行适当的修剪,这样一来,可以提升树木的耐寒性,保证树木能够提升存活率,不断提升造林质量。
3.4 加强林业人员培训,提升综合素养
在整个造林的过程中,要想不断提升造林的质量,就必须要认识到造林工作人员的重要性,不断引入专业化人才、开展培训活动等方式,以此为林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基础。在人员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求林业从业人员具有高度的环境保护意识、丰富林业知识以及工作经验、高水平的专业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当了解有关于林业的法律法规、方针制度、政策等内容,这样一来才能够确保工作人员可以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以此来提升造林的质量。必须要明确的认识到,不同岗位的林业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具备不同的专业素养,所以在日常工作管理中,必须要做好人员培训工作活动。确保造林工作拥有合格的工作人员,不断提升造林的质量。
3.5 重视松土除草工作
在整个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松土、除草工作同样属于重要的环节,做好松土、除草工作环节,有利于促进树木的健康生长。由于杂草会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以及其他的营养物质,影响到树木的健康生长,所以必须要定期的对杂草进行清除工作,结合杂草在不同季节的生长情况以及发展的趋势,采取专业的除草技术。所以在整个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林业工作人员在松土活动时,可以采用机械或人工的方式进行,破碎地表板结土壤,以此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达到松土的目的。当树木种植完成之后,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变化,对树木幼苗进行科学的管理活动,可以将当地的降雨规律与松土工作两者之间结合起来,这样一来可以不断提升地表的透气性,为树木的生长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应当做好除草工作,针对造林地区的杂草进行全面的清理,避免杂草与树木幼苗增多水分以及养分。在除草的过程中,应当选择合适的工具,避免对树木幼苗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做好松土和除草工作,为树木的生长提供更好的环境。
3.6 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在整个林业生态工程造林的过程中,要清楚地认识到病虫害防治工作,要贯穿于树木生长的整个过程。由于生态林建设规模相对较大,密度高,所以必须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防止病虫害出现大范围蔓延,否则将会影响到生态林的健康发展,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平衡。所以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针对生态林建设当地的病虫害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手段进行预防。在整个防治的过程中,应当始终以预防作为主要的措施,治理作为辅助的措施。一旦发现病虫害以后要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预防,防止病虫害蔓延[4]。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整个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选择造林树种应当根据种植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树种。要考虑水土保持情况,通过平衡经济与生态效益的方式进行选择。要想不断提升造林的质量,就要科学合理的制定生态造林建设的方案,做好造林整地、清林工作、重视水肥管理技术、提升林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等,只有综合考虑各种措施,才能够不断提升造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