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而不“微”:基于“一课二模”下的微课例讨论
——以苏教版《鞋匠的儿子》一课为例

2022-11-25赵加春

科学咨询 2022年17期
关键词:鞋匠林肯笔者

赵加春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青云小学,江苏苏州 215231 )

《鞋匠的儿子》是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一篇课文,选自名家林清玄的《鞋匠与总统》,是一篇写人的经典篇章。课文详细写了林肯在当选总统后首次就职演讲前,一位参议员企图用林肯卑微的出身来羞辱他,让他下不了台,林肯很真诚地讲了一段流传至今的话,成功将参议员们对自己嘲弄的笑声化成了赞叹的掌声。如何通过感悟林肯的演讲辞去感受他伟大的人格魅力成了本文的重点。如何以林肯演讲前后,参议员对他态度的变化反衬出林肯高大的人物形象则是难点。对此,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初次上《鞋匠的儿子》这篇课文时,虽把握住了文章的整体脉络,围绕“尴尬—羞辱—静默—掌声”这四个关键词组成的主线展开,即课文的明线,而这条主线的核心就是林肯说的三句话,如何让学生充分理解、领悟林肯的三句话,也就基本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但在具体上课时,课堂的教学功底仍稍显稚嫩,特别是言语表达,内容展现上不够理想,低于预期的效果。小结原因,首先备课的不充分导致在讲解课文时出现局部混乱,造成个别问题的遗漏,其次语言组织衔接的不流畅致使问题表述不清,再者林肯三句话的语言感悟不够,似蜻蜓点水,浮在表面的走过场带过,那么最后也就导致参议员态度变化这一条暗线没有释放出来,学生压根不去理会,林肯人物形象仍然存在纸质文本上,那么本课的教学目标也就没有完整实现。上完该课,心中些许的挫败感。但必须去正视。为此,课后笔者认真回顾了这一节40分钟的课堂教学,对本课这条主线进行了“微镜头”缩放,截取突出的片段,呈现第一次教学案例中的三个典型案例。具体如下:

一、镜头式回放,聚焦下反思

(一)张冠李戴,文本混乱

在进行本课教学时,出现了这样一个失误,在与学生品析、解读完林肯讲的第一句话后,过渡上的混乱,使得原本应过渡到林肯讲的第二句话上,自己仍停留在该段话上讲述重复内容,奇怪地误认为这是林肯的第二句话,突然“短路”,造成学生的云里雾里,这成为本课品质下滑的开始。

(二)问题不明,鸦雀无声

课件出示:“就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然后我就抛出问题,“你们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学生零星的回答,也仅仅停留在表面,回答林肯很谦虚。但没有理解林肯的“话里有话”,“就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这两句话里是有内容的,父亲给你们上流社会人士做鞋子,你们这些自认为上流社会的人同样要穿鞋匠做的鞋子,林肯是在强调其实人人都是一样的,平等的,第二句体现的是自己为人民服务的意思,彰显其高尚人格。学生却没能回答出来。“艺术,这是一种怎么样的艺术?”,课堂鸦雀无声,没有同学举起手,眼睛都盯着教师,课堂充斥压抑与尴尬,只能教师来加点拨“圆场”。

(三)朗读太少,放手不够

林肯所讲的三句话,前后请了4位同学来读,一次女生齐读,两次全班齐读,未做过多的有效评价,鼓励性话语少之又少,匆匆进入下个部分的学习,给听者的感受一直在“赶场”,没有彻底放开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太少,没有给他们足够的表现机会,走马观花。如果拿镜头去聚焦,清晰地看到教师很“赶”,学生很“喘”,马不停蹄,没有时间欣赏“路边的风景”。

三个“微镜头”,聚焦课堂案例,问题一目了然。课下,与学生交流,说上得不好,学生嗯嗯呀呀,笔者说10分是满分,你们打几分,6分,比较客观,学生还不无安慰笔者,老师你的开头和结尾上得很好,就是中间乱了下,还有问题问出来,没什么人举手。果然是六年级的学生,看问题比较深入。所以,在高学段进行教学,教师的理性步子需迈得开一些,六年级学生是第三学段,可以往第四学段上靠,平时的语文教学笔者一直努力尝试这样做。以上呈现的本课三个主要问题,第一个是准备不充分,课件粗糙,文本备课、解读不透彻,在以后的课堂教学要以此为戒,基础的东西一定要夯实,然后去锦上添花,否则依旧上不出课文的精彩,甚至一团糟。第二个问题,对于课堂的提问,是一门学问,需要平时的积累,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同样一个问题,有时正着说有时反着讲,顿时明朗,加个字减个词换个字添个词,意思便不同。作为年轻教师,还要多练多听多思多写,如此才能提高,学会上课的艺术,懂得如何有效提问如何有意表达。第三个问题,朗读太少,在读上笔者总是不够重视,对于小学生,朗读的意义与价值很大,不可忽视,能让他们记住并在心里记下,有时候多读自然而然也就懂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同时,高学段语文教学,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时间,大胆去尝试去突破,不破,怎能立?就是这个道理。与其墨守成规,不如在课堂教学的道路上进行一次尝试,一次探索,一次突破,让课堂教学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基于以上“微镜头”聚焦的三个问题,笔者与指导教师进行深入地交流,指导教师给出了不少宝贵意见,同时教研组对笔者的教案进行了仔细研读、指导,删繁就简,语言更简练,形成第二次教学设计,并进行二次课堂教学。第一次呈现的三个问题,有了明显的改变。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一节好课不是一下子就上出的。第二次的《鞋匠的儿子》课堂教学,课堂展现的效果,“微镜头”聚焦都好于第一次的教学,整节课上下来,流畅许多,过渡衔接更为自然,林肯的三句话解读到位,如话语变为表述,直接问学生“做鞋子的艺术,在你们看来是什么”,问题一出,学生立马举起手来,“做人的道理,做人的准则”学生都能回答出来,教师需在平日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学习课堂问题的提问技巧,提问是一门艺术。备课充足,上课的自信心也就来了,语言更为有力激昂,充满激情,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充分调动,课堂气氛活跃。但“微课例”下的“微镜头”聚焦,二次进行教学,问题还是存在的。归纳梳理,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二、二次课例研究,问题再生思考

(一)课堂教学还欠机智

当学生的回答都符合教案既定思路,那么教师只要好好引导便可,如果学生突然在状况外,考验教师临场发挥,教学机智的时候到了。笔者在这上面还有欠缺,本次的课堂教学,出示林肯讲的第一句话,然后再出示去掉“永远”二字后的这段话,学生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哪组更好,为什么?问第一个学生,该生没有答出,站在那略羞惭地低着头,笔者仅仅是“那你坐下,再好好想”,便叫第二个学生。这样的课堂处理,太欠考虑,教学语言的苍白让教学机智为零。这位学生回答不出,应尽最大可能去挖掘他的潜力,循循善诱,至少要开口说话,哪怕说错,教师主动引导,不是直接一句:请坐下。如何去挖掘学生内在潜力是考验教师教学的临场应对。一个有难度的问题抛出,课堂鸦雀无声,教师要引导而不是一味去想怎么提醒,让学生主动去发现,收获他们的成就感、自信心。再如,林肯第二句话“做鞋子的艺术”,笔者的提问是“林肯所说的艺术,表面是在说什么艺术?”“仅仅是做鞋子的艺术吗?更是一种什么艺术”,一个问题,分两次来提问,学生能举起手来回答。“更是一种什么艺术”,这一问题,笔者请了四位同学来说,“做人的艺术”“做人的准则”“为人处世,学会做人”“人人平等”等,能答得上来,百花齐放,丰富答案的同时,扩大学生参与面,给更多学生机会,增强学习主动性。这是笔者注意到的地方,是“亮”的一面,但助力评价,教学的评价语言太过匮乏,“微镜头”聚焦,显得青涩,稚嫩,这是本课上下来,存在的问题所在。

(二)文本话语太过啰嗦

相比于初次走上课堂,教学口头语繁多,如今,改正许多。课上的教学语言仍旧不够干脆利落。如《鞋匠的儿子》第三部分教学,“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总统,林肯是一个伟大的总统,请同学指读最后一段,找出表示林肯地位的句子”,问题一出,学生能迅速找出,继续追问,“同学们,你从文中哪里可以体现?”,笔者预设是学生指出“在他就任美国第16任总统不久,南方的一些洲竟发动了分裂国家的战争”,再来讲林肯曾强调的两句。但如此一问,造成混乱,让学生“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举手回答则都是说林肯曾强调的两句话,课堂陷入冷却状态。笔者直摇头再说具体哪些,学生反应过来,纷纷举起手来,找到预设的答案。随后简介南北战争,最后再让学生理解林肯所强调的两句话,体会他追求民主平等、国家完整统一的态度、信念。这样的展开,多绕一圈,多走了路,嗦拖沓,使学生云里雾里,“微镜头”下成像不够清晰。课后,笔者的指导老师指出来,出示完林肯地位的句子,应“趁热打铁”追问,林肯曾强调,学生找出来,接着问学生“林肯的两句话表明他什么样的态度?你是怎么理解林肯的话”,直接明了,最后引出课文中南北战争的话,简介南北战争,加深学生对林肯两句话的理解,强化人物形象的认知。言语干净利落,学生明白易懂。一节好课,教师语言表达在其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这一问题的存在,笔者在日后的教育教学中应逐步改正,不断提高。

三、不断探索中进步,实践里收获成长

二次上《鞋匠的儿子》,对比第一次,进步是明显的,“微镜头”下也更为清晰、亮丽,第一次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三个主要问题,在二次教学中也很好地去加以改正、解决,让“微片段”有了色彩。但这离“好课”二字还有距离,仅仅是比较完整地上完本课的教学目标。只是“上了”“上过了”,给学生给听课教师留下什么?有没有深刻的印象,难忘的“名场面”?这是上课教师需要思考的。上课上课,不是上了,上过了就好了。要有思考要有留白,找到下一次提升的方法与方向,给再次上课留有时间的准备和空间填充。这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老师带给笔者的触动与惊叹,管建刚老师评上特级教师后,仍旧认真研读教材,上好每一节课。管老师研读教材到什么程度呢?一篇课文的备课,第一年和第二年,第二年和第三年完全不一样。“不吃老本”,不断去突破去创新。感叹名师就是名师,自律自强,开拓进取。特级教师如此,身为一线教师尤其年轻教师的我们更应向榜样看齐向名特教师学习,守得住教师的相似日常,耐得住专业成长的寂寞,刻苦勤勉努力上进,是一名合格教师应有的价值品质。如此,自我的专业成长,学科素养才能呈螺旋向上地发展与生长。一篇课文,一节开课,里面就包含着太多的内容,吸收消化再反哺育人,知识到情感到思想的传递延展,从学科育人到立德树人,成才走向成人,教师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从上“那一课”便开始了。《鞋匠的儿子》这篇课文不正是如此吗?上一次课,一次启发一次历练,与学生们共同进步,一同生长。

为此,二次教学,依旧存在着实质性问题,上课教师毫无理由地需要去正视、反思,诚然,这也不是上一两节课就能解决好的,需要时间去历练,去学习,需要自己的教学积累,经验最终都转化成了智慧,厚积方能薄发,任重而道远。虽说是“微课例”,但截取的镜头、片段却是本课的问题关键点,微而不“微”,以小见大,这也就是微课例的主要特征,真实性,典型性、启发性、研究性、完整性、微型性、传承性。“微镜头”下的聚焦,问题很清晰很明确,截取的片段也基本反映出了整堂课的教学效果。这次自己对《鞋匠的儿子》进行两次的“微镜头”聚焦,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少,微型化实质就是放大化、清晰化,但这也是很多年轻教师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学尚显青涩、稚嫩,教学语言过渡、表达不流畅,不自然,问题表述嗦,课堂经常冷却化,助力评价语缺乏等等。问题蛮多,但庆幸的是自己还年轻,不要过于急躁,这样问题都可以去解决,需要时间,需要积累,需要过渡,需要努力,需要反思,一步一个脚印走下来,多上课、多磨课、多研课、多学习、多反思、多练笔,这样你也就在“好课”的路上。否则韶华易逝,当你不再是年轻教师,资本耗尽,而你的课仍旧乏善可陈,原地踏步,那么离“好课”真的就是渐行渐远,无从谈起。喜欢这句话:只有那些有目标、有爱、有激情,能坚持到底的灵魂,才能走出一路不断的生机盎然,活出一个越来越大的世界。既然当初选择师范专业,现在踏上了三尺讲台,就应干好自己的工作,努力去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用情教书,用心育人”是自己的教学座右铭。这次有机会初次撰写“微型课例研究报告”,一次宝贵难得的机会,对自己的一课教学进行较为深入深刻的反思,教育教学本身就是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反复过程,如此循环,精益求精,追求更好。

以上就是笔者对《鞋匠的儿子》教学的微课例反思研究,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教学之路还很长,还需要不断摸索,教育教学本身就是“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长路漫漫,任重道远,自己的成长之路,也就是教育教学的实践探索之路。微而不“微”,每一次课堂教学后,教师都应该在微观处有所发现,有所获得,以小见大,以点到面。此次《鞋匠的儿子》微课例研究的实践探索,稍显稚嫩,“草根化”的色彩,内容、观点,片面不当之处,请不吝斧正,与君共勉。

猜你喜欢

鞋匠林肯笔者
林肯的自嘲
林肯的幽默
怎样的鞋匠算是一个好鞋匠
林肯航海家Nautilus加州海岸限量版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哲学家与鞋匠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四颗补鞋钉
亚伯拉罕·林肯:永不言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