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探析

2022-11-25张涛

科学咨询 2022年17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思政育人

张涛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贵州都匀 558000)

新时代背景下,民族地区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含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真正内化为新时代大学生的科学指引,让地区高校成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坚实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1]。”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经过了无数人的不断发展,是根基于实践的基础之上,时刻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显著特征,并随着每个时期不断地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国家不可动摇的指导思想。作为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马克思主义在实现立德树人的过程上,发挥着无法估量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认知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科学教育才能养成。马克思主义对个体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理性的、神圣的,是运用科学理论对人们施加影响的一种形式,促使人们能够认知并接受这种观念。马克思主义教育不仅是从思想上对学生加以影响,更要重视实践过程的潜移默化,要符合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通过对理论系统的详细构成和价值观进行教育,指导大学生可以自觉地运用科学的观念、方式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

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时代特征

在新时代加强民族地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是顺应新育人形势的需要,是符合新育人内容的需要,也是应对新育人对象的需要。

(一)育人要适应时代趋向

首先,我国在新时代面临着更加复杂的世界形势,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使得西方国家的渗透愈演愈烈,急速发展的科技带来的信息化具有传播快速,信息量大等特点,给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也使他们十分容易受到西方负面信息的侵染,成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一把双刃剑。其次,职业教育有了新的要求。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指出,职业教育的地位得到了提升,这有利于丰富成长成才路径,提升技能、就业、教育等各方面的水平。民族地区的职业院校普遍居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颁布,意味着国家给职业院校培育新时代人才写下了新的考题,给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二)育人要融合时代内容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意识形态的核心,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更因为马克思主义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实现了不断地中国化。”[2]把时代内容融合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中,只有立足于新时代,才能真正培育出符合要求的高水平人才,才能推动祖国各项事业取得更多更大的成功。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就在于它在时刻进步,不断在接收与转化之前优秀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开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教育就要在学习以往时期的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将立德树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族观、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等内容有机融入进去,结合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用当前最鲜活的事例讲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展现各行各业在新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下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精神风貌和先进事迹,真正起到引导和教育的作用。

(三)育人要契合时代对象

当前大学生主要是以“95后”“00后”为主,肩负着国家未来的重任。这些大学生比以往的大学生更加开放、更早接受网络信息的熏陶,这使得大学生在进入相对自由的环境后,生活方式和观念更容易受到负面内容的腐蚀。民族地区大学生民族成分较为复杂,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文化风俗差异,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接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程度不同。在新时代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要契合时代对象,培养其形成深厚的网络素养,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探索教育路径。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时代诉求

(一)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特点各异的文化,这增强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而且通过丰富和发展还能够提高各族人民的凝聚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实践证明,民族团结进步是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重要举措。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地区高校的民族教育工作能不能做扎实,关系到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否深入人心。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国内外分裂势力依旧存在,增强大学生对民族共同体的认识,有利于克服和消除危害民族团结的不良因素,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祖国的统一,更好地反哺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思政课改革创新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3]要引导大学生建立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认知,只有对马克思主义有着深刻的认知,才能补充好大学生理想信念之“钙”。二是落实立德树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就是让马克思主义转化成提高大学生思想认知、道德情感的强大动力,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和运用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能力,自觉地将个人的理想带入到民族、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三是培育时代新人。民族地区大学生要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有所成就,成为符合社会主义事业要求的时代新人,就需要有扎实的本领、崇高的品德、忘我的贡献和实干创新精神。作为青年学子,就需要掌握扎实的技能本领,用本领成就事业,切实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经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和道德实践。同时,要时刻具备国家意识、民族意识、责任意识,主动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马克思主义也是在不断吸收与转化前人优秀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与时俱进的,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青年学生是极具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是社会进步的灵魂,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

四、新时代加强民族地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建议

立足于新时代的新形势、新内容、新对象等特征,以新时代诉求为切入点,将理论教育与专业素养教育有机结合,既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又提升学生理想信念。

(一)打造多维新平台、实现培育全覆盖

1.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作用,推动“课程思政”的发展

用好课堂这个主渠道,首先就要培养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这就要求思政教师首先要进行自觉学习,不断吸收新知识、新内容,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知识学透、学精,才能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明、讲深。思想政治理论教材是没有办法第一时间跟上时代变化的,思政教师要时刻关注时事,把最新内容及时融入进来,提升亲和力和针对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4]作为一项综合的、系统的工程,在民族地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把思政元素全范围地穿插进来,将各专业知识中蕴含的内涵融入到各项教学中,将各类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融合,突显隐融合教育的方式,深入发掘当地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蕴含的价值内涵,加强大学生运用科学立场和方法的能力,用新思想铸魂育人,自觉地将个人的理想带入到民族、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

2.开辟第二课堂,重视实践活动

“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炼、增长本领。”[5]第二课堂是不同于传统课堂的平台,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宝贵阵地。通过完善成绩单制度,采用评定综合成绩的设置,将成绩融入到学生平时考核中来,鼓励大学生以第二课堂为载体,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多去参加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让大学生真正走出课堂,走出学校,亲自到基层一线,多维度地了解和服务社会,巩固专业知识。例如,黔南民族医专定期组织师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少数民族地区乡村,走进爱国教育基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参观大数据展示中心等;各高校的校外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不断深入社区社会、贴近大自然,引导师生从祖国的大地上汲取知识的养分,体会国家的发展步伐。

(二)创新培育形式,打造全方位育人模式

1.运用新技术,实现教育润物细无声

当下,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使得传统教育方式无法有效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教育必须契合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新媒体技术的特点就是生动,用绚丽的画面、生动的影像来吸引大学生的眼球,马克思主义教育要利用好这一优势,在课堂教学中提前收集整理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各种影视资料,把课程外的内容生动地搬到课堂中来,用活泼的方式代替传统枯燥的文字,随时扩展内容,丰富教学招数,从而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目前,大学生手机、计算机的运用基本实现了普及,高校思政教育者要想真正融入学生,就要率先熟通这些技能,充分掌握和利用QQ、微信、微博等平台,关注当前国内外最新的时事动态,将这些新动态融合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本中,并广泛运用网络平台,将马克思主义知识不分地域、不分时间地快速推送给学生,利用大学生碎片化阅读的趋势与其产生良好的交流,突破场域局限。同时,要积极推广通俗理论节目,将大荧幕有效融入到教育中,充分利用影视节目吸引力强的特点,引导学生观看,让学生从被动接受逐渐转化成主动探索,从而学习到理论知识。像《青年马克思》《寻访马克思》等电影或节目,有着足够的理论深度,又能够走进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既看得懂、愿意看、喜欢看,又学得会、学得多、学得深。

2.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革新传统课堂教学方式

首先,新技术的广泛普及和应用,应运而生的就是大量新平台的产生,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教育要改变传统的传播和教育模式,逐步实现大众化、时代化,将晦涩难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成人们喜闻乐见的内容,将传统单一的教育模式融入到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中。马克思主义教育最直观和有效的方式就是深入到学生自己的生活中,新时代的大学生对“网红”“主播”等有着特别的喜爱,对抖音、快手、微视等网络短视频平台的关注比较高,关注的内容也比较广泛,大学生在平台上观看别人发布的内容,分享自己的生活,促进不同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的交融和碰撞,极易受到对方的影响。通过讲座、辩论赛等主题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真伪的甄别能力,在此基础上,让传统思政单向传输积极向双向互动转变,广泛利用和开发网络上大量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资源,依托“职教云”“超星”等优秀的网络在线平台打造高水平的网络课程,使得授课方式愈发灵活,内容愈发丰富,选择学习的内容更多,知识面更广,学习主动性更强,使当下流行的短视频思想性与严肃性兼顾其生动性和趣味性,赢得教育市场。

3.打造品牌文化,为教育树立标杆

民族地区高校要利用学校专业的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活动,打造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品牌文化,发挥其文化育人功能。首先,高校不仅可以借助特定节日来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还可以通过开展知识竞赛、主题演讲、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加深认识。其次,高校可以打造人文环境,突显特色文化氛围,达到教育效果。例如,黔南民族师院2017年建设的五星思政广场,用浮雕介绍了党的历史,将党史党规、时代精神和校园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成为马克思主义教育重要的平台,马克思主义不再是课本中看不见摸不着的理论知识,而是建在身边有生命力的文化载体,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

五、结束语

民族地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关联着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的发展,关系着民族地区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民族地区高校要引导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忠诚爱国、奋勇直前、勇于担当的精神,立足于自身的工作岗位,坚定理想信念,担当起新时代的责任。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