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发展阶段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

2022-11-25周威

科学咨询 2022年17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专业课程思政

周威

(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51)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民生之首”。在新时代背景下,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离不开高职教育。教师作为高职教育的主体,职业能力也需要不断提升。高职院校铁道工程技术(以下简称铁工)专业主要培养面向铁路维修养护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前铁工人才需求逐年扩大。因此,铁工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变得十分急切,以适应社会对铁工人才的需要,适应新时代铁路经济建设的需要。

一、高职铁工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研究现状

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研究较多以中小学生教师为研究对象,少量以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为研究对象,未出现以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师为对象的研究。新发展阶段对高职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升要求也与同类研究现状有所不同,融入了课程思政、创新创业、工匠精神等教师职业素养要求。因此,研究高职铁工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具有自身的特色。

二、高职铁工专业教师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提出:“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这为高职教师职业能力提升指明了方向,做好学生引路人是新时代赋予教师的责任和义务。高职教师的职业能力是指高职教师运用适当、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利用自身职业能力高质量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培养优秀人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具体主要包括职业素养、专业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学术研究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创新能力等。本文旨在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出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内涵和路径,以期引导更多的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做好高职学生的引路人,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三、高职铁工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改革意义

(一)认知铁工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内涵

高职院校铁工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提升及发展的过程,在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过程中,教师的价值观、专业理念、知识结构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研究铁工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内涵、层次和维度,是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必要条件。

(二)探讨铁工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升途径

随着新时代高职教育的不断深化,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铁工专业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是在职业素养、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学术研究等多方面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由新手发展为名师的过程。本文研究铁工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升途径,帮助教师找准定位,渡过倦怠期,走向稳定发展之路。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案例为佐证,提出铁工专业教师职业能力发展新思路,为高职院校其他专业教师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三)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适应社会、铁路经济建设的高质量人才,是铁工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研究的一个主要目的。在提升教师职业能力的过程中,教师的职业素养、专业水平、教学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为培养高素质、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高职铁工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主要存在问题

(一)如何建立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教研相长的新模式

专业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应实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1]。铁工专业的现场维修养护经验对于教学工作十分重要。目前部分铁工专业教师具备的现场维修养护经验较少,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专业工程案例需要着重思考。同时部分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科研经验较为欠缺,如何找到科研方向也是难点内容。因此,如何加强铁工专业教师与铁路局的岗位对接,探究铁路维修养护相关案例并引入课堂,同时在案例中挖掘科研方向,最终形成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教研相长的新模式是研究的重点难点之一。

(二)如何实现思政、教学、科研此呼彼应、齐驱并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把立德树人融入文化知识教育环节。专业教师是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主要力量,是培养具有爱国意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爱岗敬业等职业精神技术人才的重要支撑。各专业教师在课程中均不同程度地引入思政元素,但如何进一步提升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仍需斟酌思量。特别是在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在满足教学、科研工作较好完成的同时,巧妙融入思政元素,形成在教学、科研工作中融入课程思政成为亟待研究的另一重难点。

(三)如何探索高职院校铁工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途径

针对新时代对教师的职业能力要求和专业人才培养,探究适合高职院校铁工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途径,增强专业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研究的难点之一。可从“研究发展内涵、培养职业素养、提升教学能力、提高专业水平、强化实践技能、增强科研能力”多方面入手,由点到线再到面,逐步深入。不断改进研究方法,解决出现的问题,对教师职业能力提升措施探究、反思、诊改,优化提升途径。同时充分学习借鉴其他专业的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研究成果,认真学习相应的教学理论,切实在实践中不断探究,推进铁工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

五、高职铁工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主要路径

(一)依据国家要求,加强对高职铁工专业教师的师德培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不仅是整个教师群体的组成部分之一,且有特殊之处。高职专业教师面对的学生是高中、职中等毕业的学生,刚完成中学期间较为封闭的学习,进入成年,思维和三观并未完全成型。如果要高质量地完成教学工作,需要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在职业素养、专业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学术研究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具备较高的职业能力。其中职业素养中的师德师风是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专业教师的灵魂。在培养高职专业教师师德师风方面,需要从教师自身养成与社会外部促进两个方面进行培养。

1.师德师风的教师自身养成

在师德师风自身养成方面,教师要做到爱岗爱生、学高身正和专注教学。

爱岗爱生是指教师要做到热爱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的工作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专业知识、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手段、与学生交流的方法等。同时,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表现在是否能够关注学生的需要[3]。教师除了做到热爱教学工作,也要做到关注学生需求,热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主动与学生谈话、交流,成为学生的良师诤友,在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完成教学工作。同时当学生出现了一些问题,不能简单粗暴地处理问题,要找到问题原因,分析问题,换位思考,做到以理服人,引导学生认识自身的错误,主动纠正问题。

学高身正是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和修养。首先,教师要不断更新、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掌握铁路行业的动态变化。其次,教师之间要经常交流沟通教学经验,掌握教学技巧。最后,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能力比赛、继续教育等手段,提升教学能力。

专注教学是指教师应做到专注于教育教学工作,不被其它外界因素影响。目前,一些外部因素会直接影响教师能否专注于教育教学工作。例如,教师收入、学生生源、职称评定等方面均会对教师专注教学造成不良影响。教师应提升自身情绪的管理能力,尽力做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专注于教育事业,养成自身高尚的师德。

2.师德师风的社会外部促进

在师德师风社会外部促进方面,要从院校培养、树立楷模、社会影响三个方面加强。

在院校培养方面,高职院校要制定相关培养方案,将师德师风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同时要建立相应的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在关注教师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的同时,加强师德考核力度。

在树立楷模方面,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对高尚师德师风的优秀教师事迹大力宣传,充分发挥楷模的力量。

在社会影响方面,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教师形成职业使命感,同时提高教师福利、待遇以及社会地位,加强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自我认同。

(二)依托课程思政需求,推动铁工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将立德树人理念与各个教育环节相融合,教师与学生均以此为目标进行教与学[4]。针对国家课程思政政策要求,推动铁工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培养铁工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将铁工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融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爱国意识、岗位责任感和专业素养。

1.铁工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情况

铁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铁路维修养护人员,培养中较为注重专业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而思政方面较少关注。为改变这种现象,铁工专业将专业课程中的知识内容与思政元素相互结合,使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2.铁工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设计理念

根据国家课程思政相关要求,将课程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结合,转变仅重视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学习的情况,引导专业教师利用课堂使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3.铁工专业课程思政实施途径

根据铁工专业课程思政设计理念,形成思政育人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思政育人融入专业课程标准、设计各门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方案、关注课程思政实施成效同步实施,使其同向同行、不断完成、持续改进,并落实思政育人考核机制。具体为:第一,针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铁工专业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修订,结合铁工专业特性,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第二,将思政元素与人培、课标相结合,重新设计教学方案;第三,铁工专业明确了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引导教师在课堂中主动实施课程思政,做到以学生为主,实现立德树人的主要思政目标;第四,培养学生职业精神,使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不断完善改进,建立课程思政考核机制。

(三)严格课堂教学要求,提高专业教师教学能力

为了掌握学院专业教师教学情况,发现、分析、解决教师教学问题,督导专业教师课堂情况,提高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学院成立了质量管理办公室,与教务处共同对教师日常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检查,每月对检查结果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情况通报。主要检查内容包括:教学授课计划、授课教案、教学进度、教室日志、课堂听课、学生评教、作业情况等。通过教学常态化督导检查,提高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创造高质量课堂。

(四)以职业技能大赛为抓手,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将开展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5]。在组织、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的过程之中,教师需要根据技能大赛的赛项要求,对行业的最新动态、最新技术进行研究,与学生共同对专业知识、实操技术进行学习,同时也要分析学生在备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研究教法、学法,最终探索出适合的培养方案。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在备赛过程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方法、手段、经验也在不断积累。

在2022年上半年,铁工专业教师组织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在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应用技能大赛中,获得高职组团体一等奖和团体二等奖;在第八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中,获得团体三等奖。通过教师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五)强化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

作为高职院校专业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铁工专业教师要求对铁路轨道维修与养护具有深入的认识,校企合作对于提升教师实操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起着关键性作用。企业能够紧跟行业最新发展动态,掌握行业最新规定。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实习占有较大比例,学生在实际工作场景中实习,对教师的实操能力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专业教师需要深入企业顶岗实习,学习新的专业技术,提升自身实践能力,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以及高质量专业人才。

六、结束语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进步,对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职业院校对于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应加强重视,从师德师风、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实践技能等方面加强培养,提高专业教师职业能力,以培养适合新发展阶段铁路京津建设需要的人才。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专业课程思政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果转化研究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分析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