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赛证融合的高职护理专业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

2022-11-25朱敏

科学咨询 2022年17期
关键词:立体化教学资源技能

朱敏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安徽合肥 232001)

从字面来看,“岗”就是岗位群体中的重要工作对象,它是个体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具备的重要的专业素质;“课”是指课程,也就是“人”,它体现与特定职业的核心素质相适应的专业课程结构和学科模式;“赛”的本义是各类专业比赛;“证”的本义是“X”级的专业资格,在高职院校中,“赛”“证”也就是严格地规定了竞赛和考试的考试。“岗”是四者中的源头,它是“赛”“课”和“证”的逻辑起点;“课”“赛”“证”就是以专业的核心素质为中心而进行的培训,他们都依“岗”而设,随“岗”而变,“课”是高职高专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岗”的参与准则与标准体系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专业素质。技术人才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在高职院校实现高端发展和人才结构优化的过程中,必须大力发展高技术人才。为了提高高职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部分地区、高职院校采用“岗课赛证融通”的方式,以“课证融通”“赛教融合”“赛证课互通”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岗课赛证融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提质辅导行动计划(2020—2023年)》是目前我国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推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高素质发展,全面提升高职人才培养的智能与服务能力。推动高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的变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能够促进工业的发展,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了深化高职院校高技能人员培训方式的变革,必须在课程层次上,对“岗课赛证”进行整合。高职院校的师资培训方式改革和专业课程改革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1]。“引证入课”,其本质是将“引岗入课”与“引课入岗”的“引证入课”,这就是“校企协作”与“产学融合”。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要突破以往“学科化”的教学模式,适应职业学校的发展需要,并大力推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协作。目前,我国的“融合教育”课程体系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着两个“瓶颈”:一是“融合”。部分高职专业技术人才培训计划任重而道远、缺乏对岗位群体职业技术技能的市场调查,缺乏岗位(群)工作任务要求构建专业(群)课程组块,“岗”“课”相结合,不断完善的专业技术人才培训计划,以实现整体教学效益;第二,协同推动“岗课赛证”的教学融合,目前还出现了校企间的资源分配不均衡、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不到位、与实际产业脱节等问题,使“岗”“课”“赛”“证”相对独立,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导致了学校和学校的教学资源重复、浪费。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协作与产学结合,以打破目前“岗课交融”的尴尬局面。

为此,必须持续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以打破“岗课交融”的困境。

“岗”是学科建设要以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作内容相结合,吸收新专业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式,专业课程教材内容要结合现有生产技术,校企合作办学共同开发,充分体现岗位专业技能、通用技术等内容,教师精英团队要探索责任分工协同的模块化设计课堂教学结构[2]。

“课”是教育改革的关键,要从“课堂革命”入手,从学生多元化的角度出发,健全以学生为本的学科与学科的评估机制。

“赛”是一种高端的课程文化教育,应建立健全国家、省、校三级师生竞赛规章制度,提升院校教育的品质。

“证”是对专业技能培训的一个产业测试,通过开发、整合多种专业技能鉴定证书、资格证书和证书,把专业技能证书和专业技能证书融会到证书中,使其具备专业技能和职业发展的技能,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技能,解决了结构性的就业问题。

要进一步推进“岗课赛证”,以促进高技术人才的培养,必须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高技能人才培训路径。

二、“课赛证融合”的高职护理专业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体原则

坚持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是陶行知思想中所倡导的。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整合课程知识、竞赛要点、技能鉴定等关键要素,开发“课赛证合一”的高职护理教育资源。

(二)立体化原则

构建立体化的教育资源,既要通过线上线下的立体化展示,又要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流程来实现。要坚持“三化”的教学理念,合理规划教学资源的内容、形式和开发途径,做到“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

三、“课赛证融合”的高职护理专业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策略

(一)以课赛证融合为核心,构建“三引领三融合四载体”的高职护理专业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框架

课赛整合:掌握技能大赛的相关技能和工作技能规范,从技能大赛的技能关键点等领域开展多方面分析,将大赛的出色资源如大赛试题、获奖技能操作录影等融合到教学资源的构建中,进而促进技能大赛的成果变换为高职院校护理立体化课堂教学的内容。

整合课程:介绍专业技术职业资格的内涵,以专业技术鉴定为切入点,通过对护士的能力要求和职业标准的分析,使其与职业技能证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发展执业护士,母婴护理,老年护理,通过整合高质量的护理和护理等专业技术培训,促进“三位一体”的教育资源建设。

课程认证整合:构建“三正确指导三联四支撑”的高职院校护理学立体教学资源基建体系,探索建立“三推动三结合四提升”高职院校护理学立体化教学资源基建架构,让学员在职业资格,技能,岗位要求等方面有充分的发展潜能,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品质与技能[3]。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核心课程是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及《技能规范》进行的。以岗位规范、技能规范、新课程标准为具体指引,从技能要点、主题活动行业、考核制度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将竞赛优秀的教学资源,例如试题题库、获奖技能实际操作视频等转化为课赛结合的教育资源。

(二)以目标分类为导向,开发“课赛证融合”的高职护理专业立体化教学资源

目的类别:确定“课赛证整合”的护理职业教育的三维教学内容,依据布鲁姆的目标分类法,对护理技能竞赛、职业资格证书等内容进行了归类,并对其内容、形式等进行了总结。线上线下的三元护理教育资源,运用立体的教学资源,实现“做中教”的“教”,利用网上的智慧系统和网上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做中教”和“学中做”。通过对现有教材的二次开发,在“课程证书整合”的基础上,将竞赛与职业技能资格考核标准、安全操作规程、操作难题、易错点、临床应用案例等纳入课程的具体内容,形成一个可操作的模块化知识体系。同时,优秀作品也会在全国和省级技能竞赛中,用二维码的方式展示在课本上,让学员们“学中做”,参考课程、比赛和证书的考核标准[4]。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我们采用“教学示范”的方式,将每个章节的内容做成5-10分钟的小短片,保证内容精确,详细,清楚。

同时,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料,包括教学课件,微型课,微视频,试题,知识库等。利用网上教育服务计划的网上平台,让学员能够进行自主实践演练,教师对课堂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引导,从而使得“做中教”与“做中学”“合一”成为一种合乎逻辑的途径。

(三)以共享机制为抓手,建立“课赛证融合”的高职护理专业立体化教学资源应用路径

在构建共享体系方面,根据《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和职业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要开发标准化、课赛证相融的多维教学资源,激发教师对教育资源的利用,保证教育资源的优质,从而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课前;学生利用教材内容、微型课、课堂预测等教育资源开展独立自主研究,学习培训新知;老师利用在线答疑、主题讨论区留言板留言、课堂预测等状况把握学情分析数据信息,参照出色教学设计,有目的性地开展教案设计。

课堂上;教师通过播放微视频和多媒体课件,使课堂上的教学更加直观、清晰,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掌握,并能有效地解决课堂上的一些难题。

课后;教师根据题库和临床护理案例分析培训,以小组分工、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以四维评价为准绳,推动“课赛证融合”的高职护理专业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应用

从实际教学效果、竞赛实际效果、岗位调查取证和社会效益四个维度来建立评价指数,以推动“课赛证统一”在医务工作者的“课、赛、证、训”中的运用。以四个层次为指导,对“课程赛证统一”的医学三维教学资源进行了科学的探讨,结合当前评价指标,对其进行动态更新、提升,产生双重推动的良性发展趋势。“岗、课、证”融合的课程,要确保课程评价与学历认证的衔接,在通过考核的同时,还要进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岗位技术等级的评估。

在注重素质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技术与技能的结合,使学生在学习和提高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会技能,还要学会分析。专业课程的考试可以作为认证工作任务的参照,对学生的专业素质进行评价,它的评价标准可以参照国内,行业的认证标准,也可以纳入公司的工作指标,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学习和实践。对问题进行分析和问题的处理[5]。

当岗、课、证合一后,在课程内容上,每天作业范围的评价可以“互相换置”,也就是说,当学员在完成了课程的学习任务后,就可以参加职称的考试。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的成绩,既能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技能等级的考核成绩,而专业评定的结果也可以被用来确定专业资格证书中的某些工作任务。

四、基于“课赛证融合”的高职护理专业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评析

(一)课赛证融合,提升学生学习成效

密切联系岗位能力学习训练实践,根据专业能力、能力和涵养的总体目标制定教学大纲,将护士资格证书、育婴师技术标准、护教合作等技术专业教育资源,寓证于课、寓课于赛。根据教、学、做三个阶段的融合,进行“学中做,做中学”,使学员将专业学习,比赛,技术专业研究和岗位社会实践结合,提高学员的岗位综合型能力。

(二)构建线上线下学习新路径

采用立体的教学资源,将分层的学习内容进行整合,提供个性化的、理论性的、混合的学习资源,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线上实践活动目标明确,虚拟教学资源可以更好地重现临床医疗场景,灵活结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

(三)提升了教师信息化水平

从职业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入手,探讨了“教改”中“教改”的“立体”教学资源的构建。在各类教育活动中,开展市级、校级公开课,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另外,由于长期以来一直在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教学资源,使广大老师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育资源进行开发,使学校的信息化程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四)关注学生差异,增强融通课程的适应性

要深化“岗课赛证”的全面培养,不能“一刀切”,要承认、尊重和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课程发展的适应性,做到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把专业教育目标和职业发展愿景相结合,确保全面实施“岗课赛证”教育的有效性。

首先,要准确地将学生进行分类,区别对待。以目标为导向,根据学生的专业发展计划及潜能,对其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比如,按照教育目的取向,可以分为升学型、就业创业型、升学就业型、中等专业型、专业技能型、全能型等;根据生源的多样性,有学者将高职院校分为学历技术型、学历技能型、非学历技能型、非学历文化型四大类,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潜力进行分层次、差异化的教学,使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具有适应性和人才培养的个性化。

其次,要加强内部和外部的联系,加强对课程的管理。高校可以制定“赛”“证”的管理体系,而“赛”则要在“赛”中建立起“班级-专业-专业-学院”四个层次的竞赛参赛队伍,统一管理,明确职责,层层落实。确保全体学生参与,公平竞争,推动“赛课融合”;同时,还应组织大学生参加“校企”“校际”“地区”等各类专业技能大赛,通过各种形式的比赛来提高学员的实战能力,从而优化选拔和训练体系。至于“证”,则要在毕业条件中明确指出,在校期间必须取得一份职业资格证书、1~3份 X证书,并健全资源共享机制,增加学生跨院、跨院校选修课程。

猜你喜欢

立体化教学资源技能
宿迁市打造立体化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构建“教会、勤练、常赛”的立体化学校体育新样态实践研究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拼技能,享丰收
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技工院校网页设计课程实训立体化教学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