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科素养的培养路径探析

2022-11-25

新课程 2022年25期
关键词:电化教学高中生实验教学

韩 叙

(甘肃省白银市第十中学,甘肃 白银)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求新意识与创新理念逐渐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得到深化与提高,教师也开始在实验教学中积极探究学科素养的最新培养路径,力求找到学生高效认知、快乐合作与友好探究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顺应新时期的教学要求,在实验教学中积极践行质量意识、效益意识与价值诉求,极大地促进了实验教学主体性、人文性与实效性的科学发展,实现了高中生学科素养的提升[1]。

一、实验教学与学科素养培养的契合性

实验教学是一个有设计、有准备、有过程、有目的的主体认知过程,需要高中生精心识读教材内容、认真积累实验信息、全面准备实验细节、优质完成实验过程[2]。因此,高中生能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切实锻炼与提升个人的识读能力、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合作能力与交流能力,因而与学科素养对化学教学的具体要求与培养目标不谋而合。因此,实验教学能够成为高中生学科素养获得实训化认知与持续化培养的实现基地,二者具有非常高的契合性与一致性。

二、培养高中生学科素养的重要性

首先,教师积极培养高中生的学科素养,有助于高中生获得一个教材识读、内容解读、知识积累与能力催化的生命乐园,有效推动高中生的动眼观察、动手实践、动脑思考与动嘴交流,切实促进高中生主体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其次,教师积极培养高中生的学科素养,能够为教师展现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与教学能力提供一个良好的切入点,以此引导教师提升实验教学的针对性、主体性与实效性,加速高中生主体能力与学科素养在实验认知中的快速发展。

最后,教师积极培养高中生的学科素养,能够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成功案例,切实促进新课程改革理念与核心素养理念在实验教学中的贯彻与实施,将实验教学打造成为一个有指导、有设计、有探究、有效果的育人平台。

三、实验教学中高中生学科素养的培养

学科素养为教师的实验教学指出了非常清楚的发展方向与培养目标,而实验教学也为教师施展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与教学能力提供了才艺展台[3]。

(一)借助翻转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以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基础的自学能力是高中生核心素养体系的根基所在,自然能够成为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第一步。高中生拥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以后,就会具有较好的认知能力与认知习惯,从而为高中生的主体能力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可以实施翻转教学,让高中生在具体探究任务的导引下在课下时间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充分锻炼个人的认知能力与思维能力,并在课堂交流过程中展现认知所得与悦纳他人智慧,借助实验理论学习提升核心素养。

以实验教学的七种规则为例。实验操作具有非常缜密、精细、严谨的操作流程与活动规则,高中生一般要遵循“七规则”的活动方法,如“先下后上”“先左后右”“先塞后固”“先固后液”“检查气密”以及“点灯加热”等。高中生要对上述理论知识牢记于心,还要“信手拈来”,更要在具体实验操作过程中一一展现和执行,高中生的实验探究与操作流程才能够真正“合格”。因此,高中生首先要在课下自主学习过程中对此七种实验规则烂熟于心,还要在课上的合作探究中将自己的认知心得与同学进行高频交流,再次对实验规则进行深度探究和重复强化,夯实知识基础。

(二)借助电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翻转教学能够从理论层面帮助高中生了解实验教学,初步掌握实验的诸多细小环节,教师还可以开展电化教学帮助高中生直接看到实验过程,尤其是实验现象,在“眼见为实”中积累更多的实验信息。真实的实验教学准备过程与监管过程都非常烦琐,因而教师可以开展电化教学来代替实验教学,帮助高中生多次收看化学实验。电化教学具有简便易行、直观高效的特点,因而高中生能够在一边收看、一边思考、一边想象中有效提升个人的想象能力与核心素养。

以实验操作“十五不准”为例。在化学实验中,教师可以借助电化教学为高中生展出化学实验过程中的“十五不准”,让高中生亲眼看到每一次“粗心大意”都会对自己或同学造成非常直接与严重的人身危害。这样,电化教学就能够以直观刺激、触目惊心的实验事故帮助高中生留下刻骨铭心的“惨痛记忆”,提升高中生对“十五不准”的记忆效果与践行意识。例如,高中生不能私自摸药品、闻药品,更不能尝药品,这些都属于危险行为;浓硫酸粘到皮肤上,学生不能用水去冲洗,因为浓硫酸遇水会发生放热,应先用布快速擦去,再用水冲洗。“十五不准”是高中生的实验“红线”,因而电化教学能够有效提升高中生的实验经验与核心素养。

(三)借助主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高中生在翻转教学中进行了理论学习,又在电化教学中进行了视频学习,教师还要组织主体教学,让高中生在课堂讨论中将自己的认知所得、主观猜测在班级交流中一一展现。在课堂讨论中,高中生在友好合作、相互帮助、交流探究中沟通信息、点拨思维、相辅相成,因而彼此间的合作能力、协作意识与团队观念都会得到一定的训练与提升[4]。因此,教师要实施主体教学,为高中生的友好合作、互助探究与组团成长创设更好的认知环境,加速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以实验操作中的“先后顺序22 法”为例。在化学实验操作中,高中生需要牢记一些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才能够严格遵守实验流程,防止出现意外。如高中生进行试管加热时,要先进行全面均匀加热,然后再针对药品进行局部区域的加热活动,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发生炸裂意外;高中生在制取某一种气体时,既要注意仪器装置的气密性,又要注意“先排气、后收气”,防止出现空气混杂其中;高中生可以在集体讨论中再次进行信息强化,牢牢记住这些实验操作规则,也能有效锻炼和提高个人的合作能力。

(四)借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中生针对实验知识历经理论学习、视频学习与合作学习,已经为实验教学做好了最充分的知识储备与能力准备,因而教师就可以水到渠成地开展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高中生以小组为探究单位,在相互帮助、相互提醒中认认真真地开展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讨论隐含知识、阐述实验脉络、探究实验结论,轻松快乐地进行实践认知与互助成长。因此,教师要借助“真刀真枪”的实验教学为高中生提供非常宝贵、稀有的实践机会,加速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以“金属氧化物与盐酸反应”为例。高中生在强大知识基础的帮助下能够亲手操作该实验,而且,该实验只有“稀盐酸”属于危险药品,因而实验安全系数较高。高中生可以将红色的Fe2O3一点点加入稀盐酸中,仔细观察中可以发现稀盐酸中红色的Fe2O3慢慢消失,说明红色的Fe2O3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随着红色的Fe2O3加入量的增多,逐渐出现剩余,说明化学变化已经停止,稀盐酸已经全部反应完成了。因此,高中生在实验操作中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推理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四、立足实验教学培养高中生学科素养的补充

(一)教师要注意高中生学科素养培养的渐进性

学科核心素养涉及高中生的观察能力、思辨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判断能力等,这些主体能力的科学培养难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形成,因而学生学科素养的科学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

(二)教师要注意高中生学科素养培养的实践性

学科素养是高中生的主体实践能力,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并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要注意在高中生的实践认知中培养学科素养,彰显学以致用的成效。

(三)教师要注意高中生学科素养培养的能动性

学科素养要求高中生成为有知识、会思考、方法多、能拓展、善创新的优秀人才,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高中生的生命活力与主体能动性,才能够切实提升高中生的学科素养。

综上所述,实验教学是高中生进行知识验证、理论实践、能力培养与素养发展的重要平台,更是教师展示职业素养、岗位技能、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才艺展台。因此,教师以化学实验为教科研基点,积极探寻高中生学科素养的科学培养路径,力求为高中生探索出一条有目标、有策略、有过程、有效率的循序渐进阶梯,切实促进高中生在实验教学中的友好交流、合作探究与互助成长,有效加速高中生的信息获取、知识解读与素养发展,助力高中生早日成才。

猜你喜欢

电化教学高中生实验教学
恩施州创新开展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大赛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美国高中生如何度过暑假
现代电化教育在地理课中的应用
论电化教学的辅助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