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思政教育的渗透
2022-11-25霍玉红
霍玉红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五中,甘肃 天水)
现阶段历史教学要紧跟时代步伐,感受时代气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提高学生思想素质,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时,要深刻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历史课堂中贯穿传统文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与品德人格教育,用生动的故事感染学生,用深刻的道理鼓舞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一)帮助学生矫正错误观念
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程度提升了青少年的生活水准,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有些错误的价值观念也由此产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有时过度注重自己的利益需求,容易产生不思进取和恶意攀比等恶劣价值观。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蕴含的价值观,从而指引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因此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以思政教育为历史教学出发点,指出学生现阶段错误的历史价值观的危险性,杜绝享乐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自私自利主义等错误观念对学生身心发展造成侵害,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历史观,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历史发展趋势。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坚定正确的思政教学立场,通过渗透思政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正确理解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历史发展关系,从而能够依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判断善恶对错,建立起积极进取的健全人格与完善的个性品质,促进历史教学高质量发展。
(二)引导学生抵制不良文化的入侵
现阶段高中生的历史辩证思维能力较弱,往往容易受到外来腐朽文化的侵蚀。因此,历史教师必须紧密契合素质教育理念,科学进行思政教学渗透,从而确保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下进行。教师要在纷繁复杂的文化价值观中正确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事件,让学生明确不良的外来文化会严重破坏社会稳定,要重视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使学生体会到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完整性。教师通过历史教学,让学生深刻理解“长征精神”“航天精神”等精神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保证学生思想政治理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三)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教师必须指引学生正确建立科学的爱国学习体系,确保学生在吸收历史知识的同时认识到民族精神对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性。高中历史教师要将爱国主义精神渗透进历史教学实践活动中,使学生明白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导学生学习中华民族勇于奉献的民族气节。学生要体会家国意识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正确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和歪曲的历史观,通过中华文化与其他历史文化的发展对比,激发学生对百年屈辱历史的爱国情怀,让学生深刻领悟在动荡战乱背景下无数英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奉献精神,从而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深度。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由于高中历史教材内容体量庞大,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涉及许多跨学科的教学内容,学习内容的时间跨度比较大。为了避免历史学习碎片化,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合理地渗透思政教育,以思政元素为教学轴心来开展历史教学,使学生能够领悟国家历史发展的强盛,明确现阶段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优越性。
1.引导学生通过历史素材回顾灿烂文化
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每一章节的内容作为分隔符,通过对课文题材中重点章节历史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历史学习与现实生活的紧密关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通过挖掘历史素材来回顾灿烂文化,针对不同历史文化的发展场景,建立完整的历史发展体系。教师在历史体系创设过程中,要以民族精神为教学指导思想,确保学生在学习灿烂的古代文化的同时能够增强民族自豪感。例如在学习“盛唐气象”时,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盛唐辉煌的文学成就,让学生知道唐朝是公元8 世纪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军事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占据世界首位,通过对盛唐知识学习激发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自豪感。
2.总结历史题材引导学生回顾屈辱历史
中国近代历史是一部屈辱的中华民族苦难史。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注意总结近代历史阶段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斗争过程。例如,教师针对历史课本中的5 次侵华战争,使学生认识到不平等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除了让学生明确近代侵华战争中签订的条约,还要让学生认识到同时期内为摆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华民族作出的巨大牺牲,使学生深刻领悟中华民族永不妥协的民族气节。教师要合理地总结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路程,向学生指出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革命运动的具体内容和历史意义。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林则徐、梁启超和孙中山等民族英雄对近代化革命的探索意义。
(二)创设特定历史情境
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能够满足高中历史教学情境设置要求。高中教师可以在素质化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改进现有的历史教学内容。通过微课云直播和3D 投影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来模拟真实的历史场景,从而丰富学生的历史情感需求和历史学习参与度。高中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氛围,使学生能够更深层地参与到历史学习中。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局限在对历史理论的教学指导,也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际历史场景之中的教学,通过设置特定的历史场景来满足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需求,使学生能够明确中国革命在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的重要性。学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结合自身实际思考,领悟到为了民族而奋斗的奉献精神和历史责任感。
1.以境激趣生情来创设历史情境
教师可以利用VR 投影技术向学生重现鸦片战争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虎门销烟”,让学生结合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深刻体会那段动荡、虚弱的中国近代史。通过历史情境体会认识清政府腐败无能的同时,体会林则徐敢于直面列强的大无畏精神。不但能够清晰地了解鸦片战争之后发生的历史事件,而且能够加深对中华民族苦难的理解,使学生懂得现今生活的来之不易。
2.以疑激趣引思来创设历史情境
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历史探究欲望展开历史学习与思考,并依据学生的学习疑问设计出全新的历史问题场景。教师探究思维设计要符合学生认识水准,在设计有关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设计出比较严格的“班级指导规定”,例如对于教师的任何打骂和需求学生都必须严格服从;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只有男生才有提问和课后考核的权利。这种严重不符合常理的规定,遭到学生极大的质疑和反对。教师就此向学生阐释距今100 多年,中国封建的教学思想内容的刻板性。随着内忧外患的民族冲突与矛盾,一场以学生为主体的文化游行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后来演变成著名的新文化运动。教师通过合理地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明白时代背景下的有志人士的民族精神,指引学生以情景带入的方式体会100 多年前新文化运动中巨大的阶级冲突和旺盛的民族生命力,培养学生勇于奉献、承担社会责任的民族责任感。
(三)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高中的历史教学体系应该多层次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能多元化地理解历史事件和背景。如在教学“先民的智慧创造”一课时,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体会规模浩大的历史工程和文化成果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的重要位置,还要指出政治结构对社会生产力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在教学《伤寒杂病论》《九章算术》和《论衡》等历史文化典籍的价值时,教师要明确强调传统历史文化典籍在世界文化中的领先地位,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同时,引导学生传承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优良传统,而不能只是单纯地教学历史知识。例如,教师在教学“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和“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等历史知识时,通过对王昭君远嫁匈奴保边境百余年平安、岳飞精忠报国,以及文天祥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让学生学习中华民族脊梁大无畏的奉献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感。
(四)开展丰富的历史实践活动
思政历史实践教学活动要打破传统应试教育中的基础教学限制,使历史实践教学摆脱传统的“勾书圈点教学”策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趣味性强的历史话剧表演以及辩论赛,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参与感,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例如,历史教师可以结合新中国近代史中的“百日维新”教学内容,以小话剧的形式来表现维新运动中谭嗣同、梁启超、慈禧太后和李鸿章所代表的不同历史阶级,使学生更加理解历史人物在暗潮涌动的时代背景下的历史行为。通过话剧表演的形式,学生能够切实体会谭嗣同和梁启超等变法人士敢于直面中华民族上千年顽固的封建思想体系,深刻理解历史人物勇于牺牲的民族责任意识。教师可以从中评选出“最佳表演奖”和“最佳编剧奖”等。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历史学习小分队,使学生能够集中力量绘制历史手抄报,通过排版绘画的形式创立多元化的历史学习园地。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历史讲坛,以此培养学生的历史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教师要合理认识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合理分析思政历史教学场景,采取渗透思政教育的有效策略,通过创设特定的历史情境,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并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来深化高中历史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