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育人视域下中医药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路径探究

2022-11-25熊灵张卫平李颖韩慧玲杨清跃张安然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4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医药思政传统

★ 熊灵 张卫平 李颖 韩慧玲 杨清跃 张安然(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4)

文化是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学校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目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将思政课作为重中之重,作为立德树人的筑基工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汲取丰富深厚的文化给养,培养具有强烈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新青年,对于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意义重大。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桂冠上的宝石,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教育和国民教育,倡导并践行以“仁爱”和“精诚”为精髓的中医道德观、健康观和哲学观等,着力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新青年,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1 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

1.1 彰显文化自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实践

思政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性教育手段,对于正处在人生“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加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有利于提升思政教学的系统性,将立德树人贯穿于不同阶段、不同年级的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进一步坚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以及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1.2 坚持价值引领、提升思政教育效果的重要抓手

当前,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政教育横纵不统一、衔接不畅,严重影响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加强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迫在眉睫。一方面,加强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有利于针对不同学段的特点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安排,进行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思政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有利于优化思政课的教学模式,使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连贯性,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度和学习系统性,从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效果。

1.3 强化情感认同、顺应认知发展规律的有效途径

大中小学不同学段学生的思想认知和成长特点不同,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和方式也有所不同。小学教学以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中学教学以学生的体验和认知为基础,大学教学注重学生的理论认同,增强教学实效性。三个学段的教学内容既存在差别又有着内在联系。进行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既能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安排不同学段的教学课程和实践活动,又能加强整体建设,发挥思政课的合力,探索和建设出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品德健康发展规律的思政教育体系。

2 文化育人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中的作用

文化育人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帮助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强烈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育人价值实现的现实路径。作为学生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平台,思政课也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是传播传统文化核心思想和重要理念的主阵地。推动以中医药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植入思政课程,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构建起大中小学一体化的融入机制和平台,是一项重大的时代课题。

2.1 有利于树立正确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在思政教育中植入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传播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文艺、技艺、风俗、经典典籍、古代及近现代先贤的先进事迹等,让学生体会中华传统美德与人生修养,促进理想人格的培养。结合在青少年的思想特征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问题,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学生呈现关乎生活与成长的人生哲理,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观念,正确看待当代中国和时代的发展。

2.2 有利于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教学资源供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繁衍不息的根脉,具有极其深厚的社会实践性和理论性,是思政教育的天然宝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涵盖人类生产、经济发展、思想文化、民俗文化、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通过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提炼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内容,能够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支撑。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从大中小不同层级学生的思想特点、成长成才的需要出发,分类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安排。同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加入传统文化元素,提升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身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提升思政教学成效。

2.3 有利于提升思政教育水平、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培养、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思政教育的重要教学目标。通过思政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进校园,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认同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大力加强民族教育和文化教育,将广大青年培养成新一代的文化继承者、弘扬者和践行者。同时,在思政教育中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学生文化涵养和文化素质,让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涵养精神家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水平、思想道德修养,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

3 中医药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路径探究

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哲学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1]。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 年)》,明确指出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建立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机制,不断加强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推动实现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近年来,中医药文化传播正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北京、江西、河北、浙江、广东、上海、福建等地以“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为依托,将中医药文化融入中小学课堂、校园和生活。江西中医药大学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已初见成效,并逐渐形成体系。本文以江西中医药大学构建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大中小贯通模式为例,开展中医药院校主导的中医药文化融入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研究,通过开设大中小一体化的中医药文化课程、中医药特色思政课程、中医药研学实践课程等,探索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中医药路径”。

3.1 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运行模式

健全中医药文化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推进机制,依托江西中医药大学,整合全省大中小学资源及中医药相关社会资源,成立“大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中心”,促进大中小学及社会组织协同联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螺旋上升式设计思政教育内容,研究生阶段重在开展学术研究,本专科阶段重在专业知识和理论学习,高中阶段重在文化普及和职业引导,初中阶段重在文化体验和科学普及,小学阶段重在开展启蒙学习和兴趣培养。构建“中医药院校+中学+小学+社会组织”的合作模式,贴近上下各学段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生活实际,真正实现纵向贯通衔接,着力破解学段间、课程间内容过度重复,学段间衔接性不高等思政教育痼疾。通过建立先行试验区,同步在南昌、九江、赣州、宜春等地的大中小学中开展思政课协同建设试点工作。江西中药大学作为牵头单位,利用高校优质教学和科研资源,根据大中小学校的实际情况统一课程设计,打造的“中医药金课”。同时,组织大中小学各学段教师集体备课、教学培训,组织高校、中学、小学、社会组织开展中医药文化研学实践活动。

3.2 开设大中小学一体化中医药文化课程

结合不同学段、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开设中医药文化课程,让大中小学生通过课堂学习,直观地认识、了解、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让中医药文化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一是优化课程设计。针对小学生的课程以常见科普中草药、中医药故事为主要内容,兼具趣味性,以达到培养文化情感认同的目的;针对中学生的课程以中医药基础知识和中医药保健知识为主,重在筑牢思想基础,提升文化素养;针对大学生的课程除普及基本中医药文化知识外,应更注重学术性培养,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二是编写系列教材。由江西中医药大学牵头、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参与组成的专家组统一编写中医药文化教材。小学教材以插画、读本为主要形式,便于学生理解,培养学习兴趣;中学教材中穿插中医药思维导图为学生建立重要基础知识体系;大学教材利用丰富专业的研究资料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术兴趣。通过对教材的统一设计,让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思政教育能够一以贯之,认同、理解、践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江西中医药大学作为牵头单位,定期对授课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和教学培训活动。依托高质量中医药文化教学和科研资源,以中小学为建设推进平台,建立中医药文化课程研习基地,定期召集中小学教师就中医药文化知识课程、中医药文化融入各学段思政教育问题和课程项目研究集体备课和教学培训。

3.3 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

充分挖掘发扬中医药文化教育蕴含的育人价值和应用价值,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和实践教育相融合,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思政教育体系。通过江西中医药大学与试点中小学结对,中学与小学结对,学校与中医药相关机构、医院、企业合作,共鉴中医药文化传播及思政教学经验,共享教育资源、共建教育基地,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发挥高校学科优势辐射中小学,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中医药文化、思政教育培训及课题研修,为中小学教师发展提供良好平台和指导。通过中医药特色思政课程、通识课程、人文讲座、国学教育等,帮助中小学生提升人文素养,培育“仁爱德善”为主的中医药文化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少年较早树立仁者爱人、行善积德的道德追求,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此外,需注意的一点是,不同地区对中医药研究和发展差异悬殊,因此形成了一系列颇具特色的中医药地域文化。如全国主流的中药炮制流派分为樟帮、建昌帮、京帮和川棒,而江西便占据樟帮、建昌帮两个流派。在江西各试点城市开展大中小学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应结合当地的中医药文化特色,融入思政教育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另外,不同学校校风校训、办学理念各有不同,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挖掘校园文化中所蕴含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底蕴,与中医药文化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相结合,更容易让学生产生文化自信和获得感,以达到更好的思政教育效果。

3.4 丰富中医药研学实践内容

将中医药研学实践作为课堂的延伸,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体化推进实践育人。一是创新校内实践活动形式。江西中医药大学指导试点学校建设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文化馆、文化墙、文化角、特色教室、香疗馆、食疗馆、药用植物园等,作为中医药文化实践活动场所和载体。同时,把八段锦、五禽戏等中医传统功法与中小学课间操、艺术表演相结合,在中小学生实践课程中设置中药炮制、中草药种植、标本制作等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二是拓展校外实践教育途径。以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相关机构、医院、企业为主体,面向试点中小学生开展“中医药文化游学”活动,开放文化场馆、科普基地、实践基地,开展研学实践和学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定期举办江西省中小学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讲座,为大中小学生提供科普服务,优化实践活动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帮助大中小学生实地接触、认知和运用中医药,推动形成大中小学思政课实践育人一体化格局。

4 结语

传播中医药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代相传,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不断扩大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2]。在新冠疫情依然肆虐全球的今天,中医药在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进一步健全中医药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推进机制,加强对大中小学生中医药文化教育,引导青少年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水平和文化素养,努力构建全员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猜你喜欢

中医药思政传统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