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理念下幼儿园种植资源的开发、利用
2022-11-25杨月凡
杨月凡
(江苏省昆山高新区娄汀苑幼儿园,江苏 昆山)
对于幼儿来说,大自然是他们观察生命和世界的主要阵地。大部分家长都将幼儿视作珍宝,即便是生长在农村的孩子,家长也很少让他们参与种植活动。由此可见,幼儿基本上不能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因此,在幼儿教育中要充分利用种植资源,以弥补幼儿在这方面的缺失。
一、幼儿园开展种植活动的现状
(一)面向少数幼儿
对于整个种植过程来说,不能短时间完成,教师必须具有充沛的精力,但是若让全部幼儿参与其中,那么教师的忍耐力也要足够强大。因此,部分教师仅仅选择能力较强的幼儿参与活动,其他幼儿则只能旁观,这样,幼儿探索的兴趣就会逐渐降低。另外,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幼儿园开展种植活动的场地通常设置在自然角中,与幼儿的游戏中心相距甚远,不仅没有顾及幼儿学习的自主性,而且由于知识的缺乏,幼儿的学习动机得不到充分刺激,导致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也得不到有效提高。
(二)种植活动远离实际生活
幼儿园种植活动的开展,必须保证与实际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一旦脱离了现实生活,将无法达成种植活动开展的目的。如果不能让幼儿接近大自然,并引导他们对自然的亲密接触和探索,不仅无法让其体会到自然的乐趣,而且也会阻碍他们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另外,有一些家长表示:幼儿的生活主要在城市,而对植物的接触也仅局限于家庭中种植的植物。幼儿既没有亲自体验过植物,又缺乏亲近大自然的机会。由此可见,家长对幼儿园种植活动的开展持支持态度。同时,也能反映出家长所希望的种植活动要贴近自然与实际生活,不能脱离现实。
(三)缺乏活动组织能力
在种植活动开展过程中,难以控制的情况时有发生,部分教师多在春、秋两个季节组织种植活动,但是整个过程具有明显的自由性,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由于教师存在只要能促进幼儿参与就可以的心理,导致他们对种植活动的开展缺乏思考和计划,使种植活动流于形式。另外,相较于其他类型,如艺术、科学、语言等活动而言,幼儿园种植活动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导致大部分教师在活动目标的制定上无从下手。可见,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种植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挑战性。除此之外,在种植活动中必须由教师作为主导,这是因为幼儿通常对种植活动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会自主地参与进去,但是这样也会引起教室的混乱,使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生活教育”理念下幼儿园种植资源的开发、利用策略
(一)创造环境
纲要明确提出:在所有教育资源中,环境至关重要。想要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必须加强对环境的创造和利用。因此,幼儿园要将种植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为幼儿创造一个具有浓厚自然气息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读不完的“百科全书”中获得更好的学习和成长。具体来说,在一楼的走廊中,以“美丽的花儿”为主题创造环境,首先,在种植角中的花架上摆满各种各样的花,如清新淡雅的小雏菊、五颜六色的太阳花、美丽芬芳的茉莉花、常开不败的千日红等。在主题墙上则展示幼儿绘制的各种花儿形象。这样,整个走廊就如一幅美丽的画卷,不仅可以让幼儿认识到千姿百态的花儿,还陶冶了他们的情操,为他们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发展做好铺垫。而二楼的走廊,就像一个庄稼展览馆一般,种植角中摆满了各种农作物的种植箱,有水稻、小麦、油菜花,还有向阳绽放的向日葵。另外,在走廊的墙壁上,贴满了各种庄稼生长的照片:小麦的幼苗、初长大的植株、孕育出麦穗的小麦、开出花朵的小麦、成熟以后金灿灿的小麦,最后是小麦收获的场景。通过为幼儿展示小麦的生长过程,帮助幼儿实现“种植经历”的实践再现。三楼的走廊,则以“青青菜园”为主体创造环境。种植角中种植了各式各样的蔬菜,南瓜的藤蔓蜿蜒在走廊的两边,翠绿欲滴的叶子中间隐约可以看到几个可爱的小南瓜。放眼望去,还有如小灯笼一般的辣椒、颜色各异的小番茄、紫色的茄子。而在这些蔬菜的旁边放置了一个簸箕,里面有橘子皮、地瓜干正在晾晒。墙面上则是各种与蔬菜有关的剪贴画。同时,教师在剪贴画的旁边呈现出与之相关的儿歌。这样图文并茂的形式,有助于教师指导幼儿学习种植知识。而通过诵读儿歌,不仅拉近了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也促进了幼儿对植物的深刻认知。
(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对于大多数幼儿来说,他们对一个事物的兴趣既无法固定,又不能做到十分专注。而通过观察植物有助于他们形成一定的时间概念。很多时候,在植物的栽种过程中,幼儿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是,在后续的阶段,他们的注意力往往已经转移到其他事物上,之前所栽种的植物已经完全被遗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在日常活动中,组织幼儿对植物进行定期观察,抑或是让幼儿在课间给植物浇水。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将幼儿的户外游戏与种植地联系起来,提升幼儿参与种植活动的积极性,并通过幼儿对植物的持续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为了使幼儿的观察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促进更好教育效果的实现,首先,教师可以从时间的变化出发,引导幼儿明白在季节变化时,植物的生长也会有所不同,同时,教师还需将不同季节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下来,并对幼儿进行《二十四节气歌》的教唱活动。其次,教师可以紧紧围绕植物生长形态的变化引导幼儿。譬如,在对植物或果实的形态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如从上到下、从粗到细,抑或从外到里。最后,应用对比法。具体来说,就是让幼儿找出两种不同植物间的差异,如孔雀木和八角金盘,这两种植物的外形非常相似,但是习性和花完全不同。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孔雀木喜温,不耐寒,花期一般在春季的4~5 月,且花朵以复伞状花序为主,颜色为黄绿色,多生于茎顶的腋芽处。而八角金盘耐寒能力较强,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能生存,花期则是在每年的10~11 月份,花朵为圆锥花序,花色以黄色和白色为主,花丝和花瓣的长度一致。通过对比观察,不仅可以促使幼儿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也有助于激发幼儿浓厚的观察兴趣,从而在以后的植物探索中,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并发现其中的奥秘。
(三)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思维能力包括分析力、概括力以及判断力等。针对幼儿的发展来说,其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教师既不能过于着急,又不能完全放手不管,同时也不能要求幼儿在短时间内就能获得较强的思维能力,亦不能传授超出他们接受能力范围的知识。因此,教师在利用种植资源的过程中,要遵循规律,在引导幼儿探索的过程中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例如,当幼儿提出问题:“老师,小麦的花在哪里?”“老师,土里为什么会有蚯蚓,它们会吃掉植物吗?”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做的不是直接将答案给幼儿,而是通过对幼儿的引导,使他们在不断的探索中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形成。
而在种植过程中,幼儿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包括除草、施肥、翻土、播种、浇水、收获等。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幼儿的思维能力会得到提升,而且对幼儿动手能力也具有一定的锻炼作用,同时还能让幼儿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并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例如,在“青青菜园”主题种植活动中,各班配合形成大区域活动内容。每周五上午,由教师带领值班班级幼儿穿上雨鞋,拿上各种工具,如水桶、水瓢、小铲子等去菜园中浇水、松土、除草。待蔬菜成熟以后,教师则需要让幼儿带上小篮子进行采摘,让他们充分感受丰收的喜悦。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农家小院”的活动,让幼儿在其中摘菜、洗菜、切菜等,引发他们对种植活动的热爱之情。与此同时,有必要开展与植物有关的美工课程。教师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想象,让他们将各种树叶、果实、枝条等运用到自己的创意中,这样对幼儿手部精细化操作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四)强化幼儿的语言表达、理解能力
在种植活动中,幼儿的沟通交流在所难免,不仅会讨论自己遇到的问题,分享自己发现的新现象,也会将自己成功的经验传授给其他小朋友,或是比较看谁的植物生长得更旺盛一些。对此,幼儿既拥有较高的积极性,又具有强烈的参与热情。例如,“我的青菜长高了”“我的西红柿开花了”“我的南瓜藤蔓上结出果实了”等。幼儿喜欢说话,乐于说话,同时也有话可说,这个过程促使幼儿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让他们的表达有了更多的素材,也让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另外,幼儿还需要借助各种科学的表达方式,包括数字、符号、图画等,将自己观察到的植物生长情况记录下来,实现对植物生长过程的完整反映。这样,种植活动的开展除了能够起到强化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外,还能激发幼儿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强烈的科学求知欲。例如,绘本《熊宝宝的小芽芽》中有一句话“长呀长,长大了,长出了……”幼儿在理解时存在一定困难。即使教师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来为他们讲解,幼儿也始终理解不了。但在种植活动中,大家看到牵牛花种子慢慢发芽、长大。叶子越来越密,花蕾越来越多;通过观察,大家自然就理解了绘本中的那句话,并不由自主地背诵绘本中的话“熊宝宝在草地上种下了……”
总之,幼儿园种植资源的充分利用,一方面能够让幼儿接触到更多新鲜的事物,使他们的课堂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另一方面,促进幼儿各项能力,如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等的提升。在不断的探究下,幼儿对大自然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获得丰富的经验以及良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