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红梨”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2022-11-25李宏军王家珍李俊才沙守峰蔡忠民姜晓艳
●李宏军 王家珍 李俊才 沙守峰 蔡忠民 姜晓艳 王 杰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 辽宁 营口 115009)
“南红梨”属秋子梨系列,是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在辽宁海城地区一个“南红梨”园中发现的红色变异品种,2011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委员会备案[1-2]。该品种果实为圆球形,果面为鲜红色,果皮花青苷含量为35.9 µg/g,着色指数0.89,平均单果重84.6 g,每百克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3%,可滴定酸含量0.41%,维生素C含量2.0 mg,果实后熟后肉质细腻多汁,风味酸甜,香气浓,品质极佳。近年来,“南红梨”的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在辽宁海城地区,一般在9月中下旬果实成熟。为了提高该品种的产量和品质,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梨研究室经多年的研究,对“南红梨”优质高效栽培7项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对促进“南红梨”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 修剪技术
1.1 适宜的树形
“南红梨”幼树期(15年以下)可采用纺锤形,冬剪时逐渐疏除过密主枝。盛果期(15~20年)改成疏散分层形,一般留三层主枝,落掉中心头。20年以上树,再将三层枝变成两层枝,随着树龄的继续增大,树体逐渐增高,可修剪成开心形[3]。
1.2 整形修剪技术
“南红梨”定植株行距(3~4)m×(4~5)m,定植第1年,定干高度为70 cm,秋季将竞争枝用S形开角器弯成80°。冬剪时将顶梢剪留50 cm,若不足50 cm可缓放,其余枝全部缓放。定植第2年,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将长度超过60 cm的主枝与主干拉成70°左右,不足60 cm的主枝缓放。冬剪时将中心干一年生枝部分剪留50 cm,疏除各主枝头的竞争枝,主枝头不短截。定植第3年,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将第1层的3~4个主枝和总长度超过60 cm的枝进行拉枝,与中心干成70°左右,及时抹除背上萌蘖。冬剪时,将中心干剪留50 cm,并疏除背上枝及主枝头竞争枝。定植第4年,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将第2层的两个主枝及中心干竞争枝拉成70°左右,7~9月随时疏除过旺过密的徒长枝,冬剪时,只对中心干短截,下层主枝上形成的串花枝可以回缩,其余主枝全部缓放。定植第5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将第3层的两个分枝拉成80°左右,至此整形结束。10年左右时可以落头。
2 壁蜂授粉技术
2.1 授粉品种及壁蜂的优势
因“南红梨”果价高,不少果农定植时没有授粉树。这就需要在每株“南红梨”树的主枝头下部迎风面平斜侧枝上高接嫁接一个授粉枝。适宜嫁接的授粉品种有“花盖”“矮香”“白小”和“红霄梨”等。
多年前,辽宁鞍山地区“南红梨”大多进行人工辅助授粉,耗时耗力,因为花期时当地的温度较低,蜜蜂授粉的效果较差。而壁蜂耐低温,繁殖率高,授粉均匀,管理简便,省工省力,为提高“南红梨”园的效益,目前多采用壁蜂授粉[4]。
2.2 壁蜂授粉技术
2.2.1 巢管和巢箱制作巢管为内径、壁厚、长度分别为0.6 cm、0.08 cm、15 cm的塑料管或芦苇管。用红、绿、橙、白、蓝、黄等不同颜色标识,以便壁蜂识别并归巢。50支巢管一捆,一端作管底,将管底撞齐后用黄土封底,巢箱用泡沫箱露出一面敞口,每个巢箱内装4~6捆巢管。
2.2.2 巢箱安置在梨园中,优选宽敞明亮、前方3 m内无树木房屋等遮挡物处安置巢箱。壁蜂有顺行向飞行采花的习性,因此巢箱最好顺行向摆放,均匀分布。巢箱底部用50 cm以上的牢固支架垫高,箱顶再盖上遮阳防雨板,压紧,同时在巢箱前1 m处,地面上挖一宽、深均40 cm左右的坑,保证始终有湿黏泥土,方便壁蜂产卵。
2.2.3 放蜂时间和数量在梨树开花前2~3 d,从冰箱或冷库取出蜂茧并剪破,在每根巢管中装入1个蜂茧或成蜂,再将巢管放进巢箱中,大约20 d内就能完成梨园的授粉工作和壁蜂的筑巢产卵。每个巢箱可供100~200 m2梨园授粉。
2.2.4 巢管回收与保存梨树落花后一周左右,回收巢管,将巢管平放挂在通风阴凉的室内或房檐下保存,防止鼠、螨、雀的危害,待第2年继续使用。
3 疏果与摘心技术
在“南红梨”花后20~40 d,此时也是新梢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疏果与摘心可以同时进行。
3.1 疏果
疏果一般在落花后20~40 d进行(中晚熟品种),越早越好,主要根据树龄和树势,合理确定适宜的负载量。因“南红梨”是小型果,按枝果比2.5~3∶1的标准留果,也可采用果实间距法,每15~20 cm留一个果。疏除小果、畸形果和病虫果。最好选留果形周正、无机械伤、果面光洁、无病虫、花序中第3~4个果。先疏树冠上部、内膛部位,后疏树冠外围和下部。
3.2 摘心
摘心可以减少营养消耗,促进花芽的形成,摘心时间的早晚会影响树体的花芽分化。摘心与疏果同时进行既省工又可提高工作效率。待主枝背上果台副梢或其他新梢长至20 cm左右时,留3~5片叶摘心,当年在新梢基部即可形成花芽,如果新梢没有生长空间,可以从基部疏除。
4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南红梨”属于小型中晚熟果,需肥量较少,应考虑树体当年养分吸收量、土壤养分供应量及肥料利用效率等综合因素,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这也是提高“南红梨”品质的关键。“南红梨”的配方肥氮、磷、钾最佳比例是18∶9∶13。在幼果生长期,每生产100 kg果实果树应施配方肥5 kg,采用放射沟施入法,用旋耕机翻入土壤内(耕层10~15 cm)。在果实采收后,施入生物有机肥(有机质含量40%,氮磷钾总量10%),每生产100 kg,果实果树应施入生物有机肥5 kg,施肥采用树下对侧沟或环状开沟法,沟深30 cm左右。
5 轻简化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为减少梨园用药次数,降低成本和环境污染,应采用生物、物理(黄板、杀虫灯、迷向丝、性诱剂、诱虫板、糖醋液等)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防治“南红梨”黑星病、轮纹病、白粉病、梨木虱、蚜虫、梨小食心虫、梨大食心虫等病虫害[5]。重点减少萌芽前病虫基数,严格控制开花后病虫害,对生长季的叶和果进行保护。年用药次数控制在4~5次。每年4月上旬(花芽膨大期),喷施50波美度石硫合剂,防治越冬出蛰的蚜虫、梨大食心虫及各种病原菌。4月下旬(花序分离),喷施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和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5月中旬,喷施烯酰吗啉2000倍液和三唑酮800倍液,主要防治梨小食心虫、蚜虫及白粉病。采收前喷施20%吡虫啉(康福多)2500倍液、20%代森锰锌700倍液,可以防治各种害虫及贮藏期的细菌病。
6 采前摘叶及铺反光膜技术
为提高果实的着色程度,在“南红梨”采收前15 d左右,进行摘叶处理。应先摘果台周围的叶片,再摘果上方遮光的叶片。“南红梨”果实只能靠太阳光的直射才能着色,而树体的内膛果及果实的阴面,如果得不到太阳光的充分照射,会产生果实不同部位着色不均匀的现象,所以应在采摘前30 d左右铺设反光膜,通过反光膜对阳光的反射,改善整个树冠内膛、下垂枝等部位的光照状况,使这些部位的果实能够充分着色,进而增加全红果产量,提高果实外观品质。
7 适时分期采收技术
辽宁地区的“南红梨”果实在9月中下旬成熟。采收的时间对果实的外观和内在品质、产量及耐藏性都有影响。采收过早,果实尚未充分膨大,这时产量低,果实品质差;采收过晚,果实过度成熟,易造成落果,贮藏期缩短。所以“南红梨”果实采收要适时。主要根据果实采后的用途决定采收时间,如用于贮藏,可适当早采;如用于上市,则要晚采。“南红梨”园中不同位置的树、每株树的不同部位果实成熟期都有差异,所以最好分批采收。先采大果、红果,相隔3~4 d再采收1次,这样可以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